重生一九八二 第70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你这是什么话。”舒雅笑着拍了一下妹妹,“净胡说。”

  包子笑得露出一口白牙,“那我可一定得去瞧瞧。”伸出双手捧住诗集和一盒糕点,“中午就在我这儿吃饭,你们帮我看着点,我去买菜。”

第90章 渐行渐远

  姐妹俩答应留下吃饭, 舒雅进了工作间, 去看妹妹存着的布料和半成品。

  “你忙成这样,我一点忙也没帮上。”舒雅有点内疚,自己要是不去京城这一趟,这两年妹妹就能轻松很多。结果自己出去一趟, 工作还是个临时的,拍完戏就得回原籍。

  想黑在京城也可以,但是工作难找, 就算侥幸找到了, 也没有转正的希望。

  “出去一趟, 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舒雅摸着面料, 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怎么会没有意义, 工作本身不是意义,意义是你见识到自己没见过的世界, 如果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最好的意义。”到底是姐妹俩,心灵之间的默契, 平时不用说,关键时候从来不会出错。

  “是啊,我得自己想明白, 不能总依赖你。”舒雅参观完工作间,包子已经拎着鱼和几样小菜回来。

  用大油炸过的鱼,再用豆瓣酱一烧,鱼皮酥脆鱼肉入味, 鱼鲜加酱香,相得益彰。青椒土豆丝,炸酥肉,几样家常小菜做出来却是色香味俱全。还用鱼尾巴做了猫饭端给花儿,才出来一起吃饭。

  舒雅在外头吃大食堂的大锅饭,哪里有什么油水,最馋的就是油炸之物。酥肉几乎被她一扫而空,即馋肉也馋油炸的香味,吃完抹着嘴赞个不停。

  包子腼腆的一笑,“你们喜欢就常来,反正我一个人吃饭,也很无聊。”

  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正是最喜欢玩乐的时候,包子却只能待在包子铺里从早忙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着实寂寞。

  “我待不了几天就得赶回去。”舒雅很遗憾,包子做的菜真的很对她的胃口。

  “是回京城拍戏吗?剧组是什么样的,有意思吗?”包子一脸羡慕。

  包子对剧组的好奇,以及眼睛里冒出来的小星星,成功取悦到舒雅。放下碗兴高烈采的从面试开始说起,舒雨默默起身去泡茶,然后抱着花儿来小饭桌前坐着,支着下巴当听众。

  花儿对舒雨强行抱它的行为很是不满,但真正挨着舒雨的腿后,惊觉人类的大腿比窗台和屋顶舒服多了,立刻换了个姿势将自己蜷起来,只留下尾巴在外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晃荡。

  “一个剧组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演员道具场景都得配合好,一件事没做好就会影响到后头所有的安排。上一次场景那里出了点差错,负责场景的同事差点被导演骂死。灯光也很重要,一旦灯光没调好,当时是看不出来的,事后剪辑的时候如果发现不对,就得回头补拍,那乐子可就大了。”

  现在拍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用的都是胶片,当时是没法看效果的,只能等剪辑的时候看。所以样样都得提前操心,万一剪辑的时候才发现有一样出了错,再回头来,那可是相当麻烦。

  演员的表演是最容易当时就看出效果的,但灯光化妆场景等等,肉眼觉得没问题的时候,机器录下来的效果可不一定没问题。所以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他们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演员差。

  整个片场就象一台精密的机床,大大小小的齿轮一个套着一个,一个出错,就是全毁。

  舒雅深深着迷在这种情绪当中,她爱死了这种从一个构思一个剧本,然后一点点搭建起所有的部门,最后全力完成一部戏的感觉。就如同一个将军调兵遣将,出谋划筹,攻城掠地,最后一举拿下对方的城池,那种酣畅淋漓的感受,光想想就知道多有成就感。

  包子是个非常好的听众,一直在点头,不停的问她,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于是舒雅一杯接一杯的喝水,舒雨一壶一壶的续水。

  等到日头偏西,舒雅已经宣布包子是她的好朋友,一百分的那一种。

  舒雅办完学校的手续,又和以前的同学聚了聚,和同学聚会本来是兴致勃勃,特别是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都在吴县,干脆约到一起。还自己盘算着,回头再一个个的约出来单刷。

  舒雨洗了澡盘腿坐在床上温书,就听到大门开了,舒雅换了鞋进屋就是一通抱怨。

  “你敢相信吗?春芳上个月生了孩子,我们今天的同学聚会是去看坐月子的春芳。”

  舒雨想了想,“有点早吧,结婚证都没法拿。”

  “拿了,春芳本来就比我们大,再虚报了一岁,拿了结婚证才能拿准生证。”舒雅解释一句,又叹息道:“你说她这么着急干什么?”

  以前要好的同学,几乎个个都在相亲,谈论的也都是怎么挑对象,准公婆大不大方,彩礼怎么个收法。嫁妆准备了些什么,压箱底的是多少钱。

  “真无聊,我根本插不上话。”舒雅没有说的是,同学似乎对她选择复读的行为十分不解。个个劝她,都这个年纪了,还复读干什么,趁着年轻在京城找个好男人嫁了,不是一样可以留下。

  舒雅对这种话自然是嗤之以鼻的,解释了几句,却看到曾经好朋友脸上的嘲讽,于是她把剩下的话都吞了回去。

  这会儿回到家,面对妹妹,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他们个个都觉得我是傻子,我看他们才是傻子。”

  舒雨“噗嗤”一笑,“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男人靠统治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靠统治男人征服世界。”

  “什么鬼话,明明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可是写进□□的。”舒雅一脸不服气。

  八十年代是思想冲突最为严重的年代,一面是封建残留还有相当的影响力,一面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事实上,一直到很多年后,在某些地方,这样的冲突依然存在。

  “有什么好生气的,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朋友,除非你们能一起成长,否则渐行渐远就是注定的事情。”舒雨放下课本说道。

  舒雅的情绪平静下来,不再是生气,反而带着一丝伤感,“你说的对,除非我也留下,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如果自己不离开,和他们不会有什么不同,一样是找工作,找对象,准备嫁妆算计彩礼。

  “也不是说他们现在的生活就不好,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最终还是在乎于自己的选择。”出去混的也不是个个都出头,留下的也不是个个都不好,只是在你选择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到底哪一步才是对的,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自己。

  “如果我没有出去看过这个世界,也许能安心留下,但现在,我不能了。”舒雅忽然明白了妹妹的想法是什么,看清自己的内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无论最后结果好坏,都不会后悔的,就是你应该做出的选择。

  舒雅的假期到了,一个人坐火车回到京城,到了之后打电话到金明天的厂子里报平安,舒雨也开始了她的高二生活,

  开学没多久,舒雨意外的收到了许然的信,许然的信是寄到金明天单位然后转给舒雨的,在缝纫机厂还小小轰动了一下,不少人以为他们家有海外关系。这年头在国外有亲戚的,就叫有海外关系,就是结婚挑对象,有海外关系都算是加分项。

  搞得金明天哭笑不得,跟人解释只是舒雨的同学,厂子里的人半信不信的,又多出几句闲言碎语。

  舒雨接了信知道许然当真在他姑奶奶的注资下,开了一家婚纱店,请了人手工缝制舒雨提供图纸的婚纱和礼服。

  “一件售卖七八百美元左右,销量意外的不错。不少人上门打听设计师的消息,我按你所说,对外保密。只说设计师和社交恐惧症,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一切相关事宜都交给我们办理。”

  “姑奶奶对我做生意的事特别支持,看得出她很希望我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许然第一次向她讨主意,之前可是一直拿她当小妹妹看待的。虽然也知道她聪慧,但聪明的人不一定都能做生意,这是两码事。

  舒雨给路英出主意,给丽姐出主意,到最后给他出主意,一个个都成功的时候,许然才真正意识到,舒雨的生意经也是厉害的。现在自己遇到了苦恼的事,自然就会向这个厉害的朋友倾诉。

  这种主意谁敢出,舒雨连舒雅的人生都不想安排,更别提安排许然的人生。

  “人人都想去美国,视美国为天堂,可你身在美国却在犹豫是否留下,我可不可以合理的猜测,其实你内心是希望回国的。事实上,以后的交通只会越来越便捷,当个空中飞人也没什么不好,你完全没必要非得选择其中一个拒绝另一个,小朋友才会做选择,大人应该做出的选择是怎么兼得。”

  其实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哪一个也没挑,更没告诉他怎么才能兼得。许然却翻来覆去的看出一个道理来,他放不下美国的姑奶奶,也不可能对继承姑奶奶的遗产无动于衷。但他更喜欢国内的生活环境,以及舍不得父亲和朋友。

  他之前一直在纠结到底该怎么选择,现在一看,根本就是走进了死胡同嘛。为什么非得选择呢,他该考虑的是怎么兼得才对嘛。

  路晁的信也来的很快,主要是告诉她分店的开张之后生意火爆。特别是新推出的写真集,不管是郭靖黄蓉还是冯程程发哥,都受到追捧,排队交钱的人一连好几天都排起长龙。

  这事舒雨已经接过丽姐的电话,但电话里也没空细说,这会儿路晁的信算是补全了细节。

第91章 学习

  高二的学习终于让舒雨感觉到了一丝紧张, 路晁不时寄一些京城高中自己出的试卷过来, 她做完了再寄回去,路晁给她改卷之后打分写评语再给她寄回来。

  从扣分项建议她加强哪方面的练习,又有哪方面掌握的不够好,以及什么样的题型需要多看多练。

  一来一往之间, 也算是冲淡了紧张感。

  王露手抄着舒雨新到的试卷,前后桌的同学看见,有机灵的赶紧给舒雨说好听的求借。

  “等王露抄完了让她借给你, 再有抄的就问你们借, 我晚上得拿回家做题。”和之前的教辅书一样, 舒雨也没藏着掖着, 听说是京城学校里的试卷, 成绩稍好一点的,都动了心思借来抄。

  王露身为舒雨的同桌, 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每回都是她先抄。再有抄的,便去找王露, 路晁的信几乎是一天到一封,里头不是新试卷,就是旧试卷的答案和批改, 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等热闹一段时间,那些跟风的抄过两回便喊辛苦,自己散了。只有四五个同学坚持下来,其中就包括王露。

  王露初中的时候就坐在程燕的前排, 她可是看着程燕从成绩一般般,到一点点的窜升。中间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抱紧舒雨的大腿,舒雨的学习资料她是一份不落的跟着学,这才上了中专。

  所以一上高中,王露就叫父母去班主任家里拜年的时候提个小要求,想跟舒雨当同桌。这点小事,又是为了学习,除非舒雨不愿意,否则老师一般都会看着安排。

  这会儿王露是痛并快乐着,高兴的是自己果然没有看错,痛苦的是每天抄卷子做题真的很累,个中辛苦没经历过的人绝对没法感同身受。不过苦不苦也就剩两年时间,王露是打定主意了,咬着牙也得坚持下来。

  万一能混个大学,不不,就算是大专也千值万值了,看看父母一眼就能望到退休的生活,王露一点也不想和他们一样。

  这个时候,她倒是没有多想什么更好的未来,纯粹就是一个少年人向往更广阔世界的朦胧心境。

  更多的人是懵懂的,比如盖萍就想不通,为什么非得好好学习。

  “我表哥在省城开了家店,生意好的不得了。大学生也赚不了他那么多钱,他给我开一百一个月让我去帮忙呢。”盖萍是个漂亮的女生,坐在他们前排。

  舒雨抬头看了一眼盖萍身上穿着的大衣,是自己之前所做大衣的仿版,心思一动用手指头戳了一下她的后背。

  “你身上这件大衣是从哪儿买的。”

  盖萍等了一天,总算等来一个识货的,立刻热情的转过头,“就是省城最有名的那家丽姐服饰店,他们家的大衣和夏天的裙子,都是拿的深城供给香江的货。你摸摸看,又软又暖质量真是没话说。”

  “给我试试。”舒雨说道。

  “行,我脱给你。”盖萍爽利的脱下大衣递给舒雨。

  舒雨穿的是一件自己做的棉服,轻薄保暖,但看质感肯定无法跟大衣比。她要试盖萍的大衣就是想看看,仿到什么程度,又是什么地方仿的。

  上手拎了拎,衣料明显要差一个档次,但也看得过去。衣领上缝着商标,看商标就知道是家服装厂仿的货,如果是手工人家根本没必要多余掏一份买商标的钱。只有她这个强迫症患者,才会做戏做全套,非得缝个商标再绞掉。

  衣服和她之前做过的一个款式一模一样,显然是照着她做过的款式仿的,上身抬了抬袖子,区别还是非常明显。服装厂仿制的时候,学了她的一点皮毛,就是一改之前的肥大,主打合身。

  但因为打版师不会立体剪裁,最后做出来的衣服,合身是合身,却有一个剪裁不好的通病,一合身就活动不开,动哪儿扯哪儿。最终上身的效果肯定要差许多,但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无法修饰身材。

  像舒雨或是盖萍这样年轻的小姑娘,当然是无所谓,本来就是一生中身材最好最苗条的时候。但发福的中年妇女,特别是之前穿过正版的,留神对比就知道真假。

  当然,大衣是秋冬款,问题不是特别明显。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精细到这个程度,还真去对比。

  舒雨问了价钱,知道一件要九十块的时候,眼尾一挑,“挺贵啊。”

  一件大衣比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当然很贵,如果是她之前做的大衣,据说能卖到一百块。但服装厂的用料和成本更低,舒雨估计出厂价不会超过三十,对于服装店来说,利润倒是更高。

  盖萍抿了嘴儿笑,“是表哥买给我的,他们在一条街上做生意。”

  “你买早了,川市也有,只要七十块。”王露家里不可能给她买这么贵的衣服,但没说她不能逛街问价。

  盖萍撇了一下嘴,“我可是在省城买的。”

  明明一样的东西,在省城买的说出来就是比在市里买的好,王露嗤笑一声,“省城还能给你镶个金边啊。”

  “你穿着好看。”舒雨将衣服还给盖萍,赞美了她一句。同时用脚踢了一下王露的板凳,不让她说下去。

  盖萍果然高兴起来,得意的晃了晃脑袋,“我都说不要了,表哥非要买给我,他现在赚了大钱,不在乎。”

  “厉害。”舒雨竖起大拇指,盖萍就更高兴了。

  中午放学,王露拉上舒雨一块走,一脸不服气,“你让着她干什么,也不知道整天得意个什么劲。”

  在这个年代,小县城里能上高中的学生,基本上出身农村的就非常少了,如果有,那一定是读书相当厉害,否则到了小学最多初中就不会再继续读书。

  他们又是当地最好的高中,所以这会儿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父母在县城工作,政府机关或是工厂里的子弟。条件要相对要好一些,或者这么说,条件相对齐整一些。

  像初中的时候,条件相差太远,王露反而不会说这样的话,毕竟在学生时代,还是善良的同学居多。当时一是没有那个风气,二是为了照顾农村同学的面子,也不会特意去攀比。

  但现在不一样,反正大家伙条件差不多,相互攀比反倒成了常态。王露就特别看不惯前排的盖萍学习不好,还整天讲究吃穿的劲头。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