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71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舒雨抿了嘴儿笑,她特别理解王露,现在的王露就和她父母没有去世之前的时候一模一样。谁让着谁啊,谁让我不舒服了,天王老子也要怼一怼。

  但经历了前世的大半生,她的心态早就不一样了,没利害冲突,人家也没针对你,不过就是小女生爱臭美,说话有时候把握不住分寸,显得有点欠欠的而已。

  “何必呢,没仇没怨的,整天针尖对麦芒就舒服了?你夸她一句,她能美一天不来烦你,有什么不好。”

  “那不是成了拍她马屁,我才不干呢。”王露跟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当场就炸了毛。

  舒雨心想,这就是少年人和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吧。

  成年人只想用最简单实际的方法解决事情,少年人最关注的永远是自己的感受。而少年心思又是最为敏感的时候,成年人很多时候给出的建议和方法,在他们看来就是给人低头。

  呵呵,头可断血可流,想叫我低头,门都没有。

  王露一回头,见舒雨用一种难以意喻的表情看着她,猛的一下子醒悟过来,赶紧道:“我可没说你拍她马屁,她才不配呢。你这人就是好心,嗯,对,哄着她玩呢。”

  舒雨哭笑不得,她可没误会王露,可这事越解释越解释不清楚,干脆也不用解释,“得了吧,我才不是什么好心人。对付那些哄着也没用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所以说她是成年人的思维呢,盖萍这种有点臭美,最多就是有点虚荣心的女孩,没存着什么坏心眼。

  无非就是希望别人夸一夸,听一句赞美能开心到飞起,还会把表哥买的零食分享出来,求大家继续表扬不要停,也就是全部的目的。

  舒雨对这样的人,根本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但之前的舍友李巧就不同,那是存着害人的心思,舒雨出手时一点余地都没留,直接将她拍死,抱的也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我果然是冷酷无情的大人。”舒雨在心里默默念道。

  回到家,阳阳已经从学校回来,正在喝汤。常红心把小煤炉放在门口,上头架着一罐汤。这样省煤气,家里也没有油烟,一举两得。

  “回来了,赶紧喝汤。”到了县城,常红心跟厂里宿舍区的家属来往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家里的伙食越来越好了。

  金明天赚的不算少,她自己也能帮舒雨做活拿些工钱,算下来也是一份可观的收入,一点也不比金明天的少。常红心手里有了钱,自觉和宿舍区那些双职工也是可以比一比的。

  不过城里女人嘛,上过学又有工作,怼人也要讲究一点水平。常常叫常红心吃了哑巴亏,心里憋屈得厉害又说不出来,她是发了狠要做个城里人,作派都得像城里人看齐。

  首先不能亏待家里人的肚子,又不是□□的时候,再吃得抠抠索索会被人笑的。

  于是常红心就将放在长尾镇的小煤炉拎了过来,炖肉太浪费,还是煨汤划算,汤汤水水再加点萝卜或是海带,一根龙骨能煨一大罐,一家人都能喝个痛快。

  歪打正着的,舒雨很喜欢喝汤,洗了手盛上一碗,坐在饭桌上和阳阳面对面,小口喝着。

第92章 仿版

  等金明天回来, 舒雨提出最近要去一趟川市。 手里几个真皮包, 打算出掉以后,就再也不走这条线,业余时间做做婚纱礼服就行。

  等上了高三,做婚纱礼服的事恐怕也得暂停, 最多让舅妈帮着做一点,最后半年肯定是全力冲刺,暂停一切副业。

  不过那个时候, 顺利的话, 舒雅去京城读大学, 就算不顺利也一样会去京城工作, 到是可以让她帮着赶一赶活。

  金明天自然是没话说, 周末带着舒雨去了川市。卖包那家也算熟门熟路,一上门, 二十个真皮包就被包了圆。快到年底, 过年期间在外头发财的人都会回来,只要质量好, 根本不愁卖。

  收好一千四百块钱,舒雨便告诉他,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 舅舅不能再去深城,以后也不可能再去拿货,这算是最后一次交易。

  老板十分婉惜,和之前的燕子一样, 也想打听工厂的地址。小姑娘的舅舅不能去,但他能去啊。

  舒雨摇头,“不是不告诉您,是那家工厂也是最后一次做这批货。日本的厂家换了合作的工厂,具体什么情况,就不清楚了。反正深城就那么大,您拿着包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

  找不到也能仿,反正这些包能卖得上价钱的原因是真皮。

  “我不知道你舅舅是什么人,但在我看来,还真是个能人,燕子你肯定认识对吧。”

  舒雨点点头,有些意外老板会主动提起燕子。

  “她从我手里拿过货,不过那家服装厂不做了,所以我舅舅断了货源,后头也没法再给她供货。”

  “我说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做服装的人就那么多,其中生意做的好的几个,互相都认识。因为丽姐的关系,省城接了店的燕子,也成功进入他们的视线当中。

  同行之间,多少会关注一下对方的动静。燕子拿着几件衣服去深城疯了一样四处打听的事,他们这些经常出门进货的人,多少都听说过。

  “您也知道她找到货源的事?”舒雨特意将“找到”两个字咬的极重。

  老板笑了笑,“咱们这条街就有人跟着她进了货,现在四处都是,价格一天比一天低。”

  舒雨挑眉一笑,“那是好事。”

  老板也无奈的笑了笑,还特意跟舒雨握了手告别。

  舒雨在这条街上随便走了几家女装店,几乎每一家都挂着仿版。还有仿仿版的仿版,面料和做工就更次了,价钱也是一家比一家便宜。最低的一家,还挂出十八一件的特价,一摸面料就知道穿不了几水。

  就连远在京城的舒雅也写信来问,她可是全程参与妹妹制衣计划的人,对这些衣服的款式和面料,可以说再熟悉不过。

  乍然在京城见到,吓了她一大跳。但是一上手就知道,这不是妹妹的手笔,不管是版型还是面料,都差得远。

  “大概是燕子拿衣服去深城,没找到货源,然后被人做了仿款吧。也有可能是她主动合作,毕竟可以第一批拿到货,手脚快一点也能卖上一段时间高价。”舒雨提笔写了回信。

  之前她做的数量太少,影响力基本不会出省,深城的厂子更不可能知道。这一回燕子主动拿了款过去,人家不仿白不仿,况且服装厂人手充足,又是流水线作业,成本可以压的很低,这一来一去的赚头可就大了。

  对于仿版的事舒雨倒没有多想,在她看来这是迟早的事。这个年代就别提什么版权了,也别提什么正版盗版,就连舒雅都没多想仿版的事,就是觉得奇怪,所以告诉妹妹一声而已。

  省城的燕子自然是发了大财,虽说后头服装款式的扩散让她的生意下滑不少,但她一开始进的量够大,利润也够高,加上她这个服装店的牌子还是有用的,自然是狠狠捞了一笔。

  现在就等着夏装了,她已经和服装厂说好,第一批货还是她的。想想到时候的盛况,燕子笑眯了眼。朝吴县的方向看了一眼,啐道:“给你脸还拿上乔了,没你老娘一样有办法,还能赚得更多。”

  舒雨是没办法知道燕子在想什么的,她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到学习的乐趣当中。她从来不知道,原来学习也是有乐趣的,当你习惯于每天做卷子,就能体会到行云流水写下答案的那一刻有多酣畅淋漓。

  路晁批改过的试卷,不仅有正确答案还有解题思路。能从舒雨的错误当中,直接判断她的弱项和她思路当中的盲点。

  让舒雨不止一次的感慨,“学习果然是需要天赋的吧,有些人要么不想学,一学就能考上最好的大学,啧啧。”

  羡慕不来啊,天赋这种东西,是努力狗最痛恨的。

  “算了算了,我也不要求项尖学府,能考上就行。”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大学,能考上的都不会很差。

  很快到了年底,包子跟她打了招呼,准备关门出去走一走。

  前脚刚走,后脚舒雅就拍完戏回了长尾镇,金明天和舒雨一起去接她,姐妹俩拥抱了一下,舒雅握紧拳头,“我得加油了,成不成就看这半年的。”

  “肯定没问题。”艺术类院校的文化分数线不算太高,只要努一把力,舒雅还是能达到的。而她现在不管是素描还是演技都算得上有积累,通过专业选拔的问题不大,也就是说,只要不出妖蛾子,就能考上大学。

  “考什么学校想好了吗?”回家的路上,舒雨问姐姐。

  “我想好了,我真正想做的是和拍戏有关的事情,看着文字变成有画面的故事,看着剧组从组建到完成,每天都在发生新鲜的事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学画是为了给剧中人设计衣服,当演员是为了参与拍摄的过程。反正无论如何,我都想做相关的工作,比较一下,当演员能争取到的机会更多。”

  一部戏只能找一个设计师,而且这个行业是赢家通吃,还不如当演员的机会多。

  “你自己能想明白喜欢什么,就太好了。”舒雨打了个哈欠,心里很理解,剧组是创造性的工作,而且充满了各种新鲜的创意和新鲜的人,这样的工作比按部就班的上下班可有意思多了。

  舒雅安下心开始备考,刚回学校的头几天,很是引发了一阵轰动。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家发现明星也一样要上早自习,一样要吃饭,一样有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之前的好奇心也就慢慢淡去。

  一九八六年的新年很快来到,按老规矩回到下溪村,遇到村里人,打量几眼都眯着眼笑,“小雨也成大姑娘了。”

  十六岁可不就是大姑娘了,舒雅在旁边打趣,“婶是不是还想说我是老姑娘了。”

  “我要是敢这么说,你们外公非得把我家门板给下了不可。你们命好,是城里姑娘,不兴咱们村里这一套。”老嫂子跟金家关系不错,开着玩笑错身而过,还招呼他们有空上家里来玩。

  回到外公家里,大黄摇着尾巴出来,看到舒雨怀里抱着的花儿,一下子立住了,歪着头不停打量。

  “大黄,跟花儿好好相处哦。”舒雨把花儿放下,包子去了外地,家里人来下溪村过年,总不能把猫咪留下,索性抱了回来。

  花儿迈着慵懒的步子,在大黄的注视下,优雅的走开,看都没看大黄一眼。反倒是大黄追着花儿跑。

  “这只傻狗。”舒雅手里牵着阳阳,抱住迎出来的外婆,外公已经上前接住他们的行李。

  “舅舅还没放假,舅妈等着跟舅舅一起过来,我们仨先过来了。”学校放假早,吴县的房子又小,平时不觉得,一放假便觉得家里转身都难,干脆先来下溪村。

  “可不是,那么小的房子,我是一天也待不住的。”外婆习惯了平房,一出来就有活动空间,去过吴县的公寓楼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

  外公放了行李出来,“跟孩子说这些干什么,做饭了没有。”

  “天怪冷的,先喝碗汤。”外婆进去盛汤。

  外公带着孩子们进屋,“小雅考大学的事,有把握吗?”

  随着两个外孙女年岁渐长,金外公开始操心起他们日后的工作。舒雅都十九岁了,考上大学一切好说,万一考不上呢,该怎么办?

  舒雅一脸自信道:“外公就看好了吧。”

  弄得外公一肚子话没法说,还是舒雨笑道:“要是考不上,姐姐就去京城找份工作。路阿姨的出版社,丽姐的婚纱店,她以前跟着的设计师,不是没工作,是她得挑花眼。”

  老人家不管别的,有工作就好,听了这话总算放下心,“有退路就好,出版社好,听着就稳当。”

  金外公就算再睿智,也无法预料今后的变化,自然是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出版社听着就是正规单位。什么婚纱店,什么设计师,全是新东西,老人家见都没见过,不能强求他了解。

  舒雨和舒雅姐妹俩齐齐点头,在哄老人高兴这件事上,默契十足连眼神都不需要对,就知道该怎么配合。

  刚吃着饭,就看见有人上门,外公迎出去,来人大着嗓门道:“后天我家小子接新媳妇,你们一家来玩啊。”

  “肯定去。”金外公应了一声回来。

  “他们家小儿子终于要结婚了。”金外婆惊讶道:“挑了这么多年,终于挑上对眼的了。”

  “可不是嘛,非得娶个城里姑娘,之前都说他是想瞎了心,没想到还真被他给盼着了,你刚才没瞧见老油头那颗油头都放光了。”金外公端着碗吐槽。

第93章 输赢

  老油头小时候头顶长疮, 好了以后寸发不生, 一颗光头油亮油亮的,所以得了这么个诨号。

  虽然人家不长头发,但不耽误生孩子,一口气生了六个儿子, 最小的儿子被娇纵的,十指不沾阳春水,跟个闺女似的养在家里。

  前头的儿子都娶了媳妇, 轮到最小的儿子, 死活看不上农村妇女。这也不能怨他, 人家那一身劳动人民的身板, 比他这个男人还壮实, 手比他这个男人还粗,皮肤比他这个男人还粗糙, 叫他怎么看得上。

  家里人一寻思, 有道理。

  小儿子死活要娶个水灵的城里媳妇,老油头没辙, 只能说好话拜托媒人介绍。好几年下来还单着呢。村里人没事就拿他儿子打趣,什么癞□□想吃天鹅,什么想瞎了心, 什么不自量力,说什么的都有。

  村里人的闲话,反倒让老油头憋了一口气,非得给儿子寻一门满意的亲事堵上这群人的嘴不可。

  这不, 定好了结婚的日子,赶紧满村的通知,让人人都去吃酒。

  至于结婚的日子,农村人结婚跟城里人不一样,多半挑在农闲的时候,而且要赶在过年前。

  金家人打趣,后天一家子都去,看看他们家娶了个什么样的好儿媳妇回家。

  到了日子,老夫妻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了老油头家。老油头没分家,光自己家的人,都不下几十口,颇为壮观。

  “新娘子呢,我们要看新娘子。”小孩子们在门口跳着闹着,遇到这种事,就数他们最兴奋。

  阳阳也跑了过去,跟认识的小伙伴打招呼,然后挤进屋里去看新娘子。

  舒雅和舒雨被金外婆领着,由老油头的老伴陪着,进了新人的屋子。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