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84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自己送去,我们知道路。”就等着舒雨这句话呢,没等舒雨说完就急着表态。

  表完态才发现说的太早了,闹了个大红脸。

  舒雨忍着笑,将照片交给他们。

  放成海报一样大小的照片,被贴在摄影工作室的玻璃窗上,有普通大小装订成册,供人翻阅的。又挑了几张最好的,贴在路上的宣传栏上,再贴上宣传单,齐活。

  不时有人路过宣传栏,看到美女的照片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眼,顺便就发现了旁边的宣传单。很快,宣传栏前围满了人。

  “小洁,快来看,这是不是就是前段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说是新来的一年级新生要搞什么互助会,是不是就是这个。”

  “他们这是干了一件大事啊。”

  “什么大事,不就是做生意吗?学校里做生意,太胡闹了吧。”

  “照片拍的真好,多好看啊,这个人是不是演过红楼梦。”

  “好什么呀,一看就是曝光过度。这脸上的光打的,一点都不真实。”

  “切,好看就行了,怎么不真实了,人家还能不长这样?”

  围着宣传栏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十分激烈。

  舒雨混在其中听着,捂着嘴笑,还真有识货的,这些照片的打光确实有问题。

  但她是故意如此,现在没有PS,又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长的跟女明星一样完美,总会有一些想遮掩的缺点,化妆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这个时候就得用上万能的打光,一光解决所有皮肤瑕疵,还能修饰不完美的脸型。

  稍稍曝光过度一点,还能显脸白呢。

  回到宿舍,丘兰拿出帐本报帐,衣料,化妆品,胶卷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必需品,还有付给化妆师的学费等等一共花了八百多块,其中也就胶卷多买了一些,比较占资金,其他的东西价格并不高。

  比如说衣料几乎都是成本价,其中一些大块的布头属于白捡。化妆品是问过丁妞后,去批发市场找她的熟人拿的批发价。

  “累死累死了,终于说服学校领导明天出席开业典礼,妈呀,这些领导真难请。”曲歌推门进来,亲热的勾住舒雨的胳膊,“亲爱的,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学校领导,丘兰的父亲,还有学生代表,也就是你,上去发言。”

  曲歌眉头一挑,“丘兰他爸啊。”

  “不是人家的捐助,我们连摊子都铺不起来。再说丘厂长是农民企业家,赞助学校的互助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很值得提倡。”

  “好吧好吧,你说了算。不过,还得加上学生会。”曲歌不想和舒雨闹翻,她要做的是大事,把握的是大方向,这些琐碎的小事,总得有人做吧。

  全程没看过丘兰一眼。

  能考上重点大学的都不是傻子,所谓的情商低的误会,是因为人家没把时间花在这个上头。

  但凡细想,谁都明白怎么回事。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其乐融融的宿舍情,会这么快起变化,而最先暴露出真性情的,会是热情开朗的曲歌。

  她的热情开朗是有原则的,只针对有用的人,像丘兰这样,她认为没用的人,不在值得结交的名单里。

  至于舒雨,虽然家里没什么背景,但人家主意多,能力强,最关键的是上道。这样有潜力可挖的同学,不仅值得结交还值得进行感情投资。

  “我宣布,财经学院互助摄影工作室,现在开业。”随着领导的发言结束,围观的人群里迸发出热烈的掌声。

  “快听快听,曲歌的速度好快,领导刚讲完话,她就上去拍马屁。”有同学尖着嗓子小声的模仿,“喻主任说的太好了,同学们深受鼓舞,听听这掌声多热烈,都是给您的。”

  说完了好几个人捂着嘴偷笑,“明明是等的不耐烦了,总算说完,大家赶紧鼓掌,就怕他继续说,同学们我再讲两句。”

  “求你别说,听到这个再讲两句我头都要炸了。上回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膀胱愣是憋了两个钟头。”

  丘兰则是跟她爸站在横幅下头拍照,丘厂长穿着没拆商标的西服,让助理拿着相机,咔咔一顿拍,高兴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还拼命追问助理,他刚才讲话的照片,拍进去没有。

  “到底怎么拍啊,多少钱,怎么个拍法。”过来围观的同学,被勾起兴趣,却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何婉一脸的汗,明明昨天都背好了宣传词,现在想喊却怎么都张不开嘴。双手捧着宣传单,看到人从面前经过,却不知道上前递一张。

  身边的同学也是一样,紧张的冒汗,怎么都张不开嘴。

  舒雨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一把将温阮拉过来,故意上前对何婉用极大的声音说道:“同学,到底怎么拍呀?”

  “我……”何婉还以为舒雨是来兴师问罪的,倒是她身边的同学反应快,赶紧递出一张宣传单说道:“九块钱一套艺术写真,留下青春靓影,只要九块钱。”

  何婉一听,才知道舒雨要的是这个意思,赶紧也跟着喊道:“对对对,九块钱的艺术写真,专业服装专业化妆,专业相机,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尽在互助摄影工作室。”

  “只要九块钱呀,九块钱几张。”

  “室内拍摄九块钱一套,一套六张,任选两套服装。室外中外古典造型,价格不等,选择多多优惠多多。”何婉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自信。

  “前头的窗口接受咨询,大家可以排队进入。”

  很快,教室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曲歌趁机对领导要求,“这栋楼早就当成仓库了,我们只用了一间,隔壁的一间还空着呢,不如也给我们用吧。”

  “你们要真能解决一部分贫困生的学费问题,学校可以拔给你们,一切凭成绩说话。”喻主任打着哈哈,欣赏了一下眼前火红的景象。

  就是看着摆在玻璃窗后头的照片,有点牙疼,画的跟妖精一样,再穿得花里胡哨的拍个大头照,脑袋顶一圈光晕,跟七彩神鹿似的,到底哪里吸引人?

  可能是他老了,看不懂年轻人的玩意儿了。

  “预定预定,今天交钱,一年内拍随时有效。今天交钱,多送一套服装。”

  看到人多,有些同学明显打了退堂鼓,想改天再来。

  好容易聚焦的人气,舒雨可不能让他们跑了,赶紧临时起草优惠,先让人交钱再说。

  丘兰管帐,另外有两个人管钱,收钱收的手都要抽筋。

  第一天下来,拍了二十二套,收入一百九十八元。预定六十五套,收入五百八十五元。

  忙了一天,到晚上顾客都走了,他们还没走,算完帐,温阮大叫一声,“开门红,绝对是开门红。”

  “人手不够,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忙。明天开始发宣传单,争取挖掘本校的潜力。下周开始去外校发宣传单,拉更多的客户进来。”

  “赶紧总结,室内拍摄哪套造型选的人最多,要多做几套备用。”

  “室外拍摄也要开始宣传,茜茜公主的衣服至少再来三套,黛玉服再来五套都行。”

  “室外拍摄开始之后,可以出租戏服,提供给有相机的同学自己拍,化妆可以单独收费,戏服按小时收费。”

  看到开门红,舒雨也有了信心,把后续的计划都拿了出来,等着一步步实施。

  大家正是信心十足的时候,所有的计划都推进的极快。

第102章 锦旗

  “一个月的时间收入四千六百三十五元, 预收款一万五千三百三十七。 ”丘兰熟练的报帐。

  舒雨将全体人员召集到一起开会, “我提议,一半用于放发工资,另一半用于添置器材。”

  “为什么要添置器材,不是可以借吗?”听到要拿一半去添置器材, 不少人感到不解。

  舒雨哭笑不得,“能借到相机已经很难得了,借我们用一个月过度一下可以, 二个月也勉强可以接受, 难道要一直用下去不还?”

  相机在这年头可是大件, 特别是他们借到的相机, 还是专业的单反相机, 并非普通的傻瓜相机。

  “不光要还,还得送锦旗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 都得感谢。”

  温阮举双手赞成这个做法, 他们想要长远的办下去,解决未来更多贫困生的问题, 该添置的就得添置,不能老想着借。

  而之前愿意借东西给他们的人,也得表示感谢, 送锦旗是最好的方式。

  “工资怎么发?”问的人是翁琴,他们宿舍的人说好了,当志愿者,一分钱不收。所以这话, 反而是不拿工资的人最方便问。

  “暂时不划等级,按每个人每个月十五元发放。每个月划出工资之后,剩下的钱,先添置器材,之后再帮同学们交学费。”

  十五元不多,但对于贫困生来说,基本的生活可以保障。对于非贫困生来说,也多了一笔可以由自己支配的生活费,皆大欢喜。

  “丘兰把做好的帐公示到宣传栏,请全校的师生监督。”舒雨最后一个举措,让大家面面相觑。

  曲歌更是蹙眉道:“不用这样吧,他们也没出钱。”

  舒雨似笑非笑的看着大家,“我们做的是慈善性质的工作室,大家的消费也可以视为一种支持。如果只是一门纯粹的生意,谁会借给我们教室,器材,还有那么多一分钱不拿来帮助我们的人。更何况君子坦荡荡,明明做的是好事,又怕什么监督。”

  目前的工作室一共有二十五位拿工资的学生员工,除了几个技术岗位,是特意请人来帮忙的,剩下的都是贫困生。当即几个技术岗位表示自己不用拿工资,但被舒雨否决了。

  “我们几个当志愿者,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多是统筹安排,而且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决策,所以我们不能拿钱,一旦拿钱,所做的决策就会有失偏颇。但你们不一样,是真正扎在岗位上的工作,劳动者所得,本来就是一件光荣的事。”

  更何况,舒雨也在贫困生里发现了几个好苗子,下一步就得要求这些技术岗位,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最后过度到,完全由贫困生自己组成的班底。每年新生到来,一级级的传帮带,工作室就可以一直运转下去。

  偶尔缺人,也可以请非贫困生的学生来工作。更何况,贫困和非贫困是相对的,生活困难但不到贫困地步的学生,也有不少。工作室一旦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能一步步扩大规模,把需要帮助的人都容纳进去。

  “这是佳能的单反相机,目前最高配置,真的只要三千元?”丘兰接过舒雨代购的相机,她不懂相机好坏,但负责摄影的同学懂。

  “我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他没赚我们的钱,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还相机。”之前的相机是学生借的,除了还相机,还有定制好的锦旗,以及一个镜头。

  管前的父亲接过锦旗也就罢了,看到镜头吓了一跳。

  仔细摩挲一遍,带着依依不舍的神情交还到舒雨手里,“这我可不能要,你们搞的这个互助会非常好,本身就带着慈善性质,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我也不会借相机给你们用。如果赚了一点钱,就用善款做这种事,以后还走得远吗?”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神色已经带上了一丝严厉。

  舒雨笑了笑,“谢谢管叔叔的指点,其实这个镜头没有花钱,我托的朋友是大客户,买了很多东西,这是人家附送的赠品。因为了解到我们的工作室,是因为管叔叔借给我们相机才能开业,所以人家指明了送给您。”

  管前趁机道:“是真的,这个镜头没有花工作室一分钱。工作室的帐本都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公示出来了,买的相机都附有□□,配件一清二楚,绝对没有挪动工作室的东西。”

  “你把相机无偿借给我们使用,是善举。好人必有好报,您也得允许别人感谢您,对吧。”舒雨再次将镜头递上前,这一回管父才犹犹豫豫的接了。

  管前送舒雨出门回来,管父已经将镜头装在相机上,反复调着焦距,越发的爱不释手。

  “这镜头真是赠品?”管父有点不相信,他不是不识货的人,一试就知道,这镜头单独买绝对不便宜,但又舍不得再还回去。不是他贪财,而是爱好摄影的人,都懂这种心情,一个好镜头可能比儿子都亲。

  “反正没用工作室的钱。”这一点管前可以肯定,想在帐本上做手脚,瞒过财经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是不可能的事。

  “以后工作室有什么事,你多帮帮忙。”管父心情很好的把儿子给卖了。

  管前面对这样的父亲,面无表情的伸出手,“生活费翻倍。”

  “你这个孽子。”

  经过讨价还价,管前每个月增加三块钱的生活费,从管父的小金库里支取,同时管前必须严格遵守对母亲保密的原则,否则双倍返还增加的生活费。

  将锦旗送完,也采购了最重要的器材,看着走上正轨的工作室,舒雨长吁一口气。

  和丘兰在宿舍里对着帐,“照这样下去,到年底的时候,至少可以替十个人交学费。”

  而且从工作室开张开始,已经有二十个贫困生,可以领到生活费,不需要占用学校勤工俭学的岗位。

  “有一件事,我想跟你说。”

  “什么?想辞掉管帐的活?你休想。”接话的人不是舒雨,而是温阮。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