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08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可不是。”柳氏站在她旁边,她家刚打完糍粑。

  早上梅氏和顾婆子在她家那边帮忙,下午她便过来梅氏她们这边帮忙。

  “孩子多了好啊,以后婶婶家也会越来越热闹的。”梅氏捂着嘴偷笑。

  顾乔闻言,偷偷扯了扯梅氏袖子,悄声问道:“高婶婶是不是有小宝宝了?”

  虽然高氏的肚子还瞧不出来,但顾乔预感,高氏就是怀孕了。

  梅氏点了点她眉心,然后“嘘”了一声。

  顾乔立即明白过来,捂着嘴巴偷偷笑了。

  两人正说着话,顾学西走了过来,乖巧地冲梅氏她们打招呼,然后才对顾乔说道:“巧儿姐,我们去玩吧。”

  “去吧。”梅氏对顾乔说。

  对于乖巧的顾学西,她还是很放心的。

  顾乔扫了眼顾学西,又看向不远处朝他们这边看来、见她看过去又赶紧扭转头的顾凌,不禁笑了,然后一边跟着顾学西走过去一边低声问他:“小西,是顾凌叫你来的吧?”

  “嘿嘿,巧儿姐真聪明。”顾学西也不装了。

  “他叫我干什么?”

  顾学西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顾乔不再问了,直接冲顾凌走了过去,问他:“叫我干嘛呢?”

  “谁叫你了?”顾凌否认。

  “嘿!”顾乔气笑了。

  这傲娇孩子,还在因为自己送顾晓兔子的事情别扭呢。

  “行,你不找我是吧,我走了。”

  “哎!”顾凌连忙喊道。

  顾乔扭转身来,挑眉望向他,也不说话。

  顾凌的脸有些涨红,这才抬起下巴,气冲冲地问道:“不是说你家过年要放水捉鱼吗?什么时候捉?”

  敢情这少爷又惦记着捉鱼这个项目呢!

  “对啊,巧儿姐你家什么时候捉鱼,要不要帮忙?”顾学西也连忙问道,还冲顾乔眨了眨眼。

  “本来准备今天早上捉鱼的,但上午忙着蒸糯米,下午打完糍粑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只好明天早上咯。”顾乔对顾学西回道。

  顾凌在旁边竖起了耳朵听,等听完不禁皱起了浓眉,“明天早上啊,明天早上那么忙,我曾祖肯定不让我出门的。”

  “我又不稀罕你帮忙,有小西和松哥就够了。”顾乔说着还哥俩好地拍了一下顾学西的肩膀。

  “你!小西、松哥,你们俩也不许帮忙!”顾凌立即讲道。

  “嗨,你能不能讲点儿道理?再说我又不要他们白帮忙,我送鱼!你不让他们来,就是不让他们过年吃上鱼。”顾乔抬起下巴。

  顾凌张了张嘴,然后看着顾学西和顾松投向他那渴望的眼神,最后还是闭上了嘴巴。

  虽说是过年,可今年才是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年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才刚刚摆脱饥饿,大家也只是恰好能填饱肚子而已,能吃得上肉的人家并不多。

  这鱼也是肉。

  顾凌虽然自己能吃上肉,家里相对富足一些,但并不是不懂生活的艰辛。

  顾松和顾学西若是能吃上鱼,那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他抿了抿唇,便再也没能说出无理取闹的话来。

  过了一会儿,他又心有不甘,继续问道:“顾巧儿,你就不能今日放水捉鱼吗?这打糍粑又不要你帮忙。”

  “不行呢,一会儿糍粑打好了我还要和我娘一起干活呢。”顾乔拒绝了顾凌的提议。

  其实这几天并不是没有时间,她家之所以拖到明天才放水捉鱼,这里面也是有考量的。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闲下来了,若是她家放鱼,全村的小孩儿必定全部凑过来,到时候这鱼是送还是不送呢?

  村里人定不会舍得花钱买鱼,顾乔原想在年前把鱼拿去卖了的,这一想法也被顾婆子给否了。

  顾婆子是这样对顾乔说的:“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你养了那么多鱼,都有多的拿去卖,这村里全是邻里亲戚,怎么就舍不得送一送?”

  “那我便宜卖给村里?”顾乔又道。

  顾婆子依旧摇头,“除非白送。即便你便宜卖了,村里人却不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依旧会觉得你有赚头,这纯粹是吃力不讨好。”

  最后一家人合计下来,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继续养着,等到了明年,大家日子都好过了,鸡鸭鱼兔这些都养起来,她家卖鱼便不显得突兀了。

  顾乔其实纠结过,是否要白送的,后来还是否定了这一想法。

  白送多了,人情便淡了,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对他的好都是理所当然而已。

  所以她最后决定,趁着过年这天早上大家都忙,到时候再放水捉鱼。

  而且这件事她前两天还和梅涣青通了气,到时候梅执恕他们来帮她。

  “小西、松哥,明天一大早放鱼哦,你们俩记得来帮我。”顾乔连忙讲道。

  顾学西和顾松立即开心的应了。

  顾乔扫了眼顾凌那一张不开心的脸,不禁笑了,讲道:“放心,你就是不来,也跑不掉你的鱼的。”

  “那是给我曾祖父的,又不是给我的。哼!再说了,谁稀罕吃你的鱼了,我是想捉鱼!”顾凌撇开头,更加不开心了。

  顾乔却没有心思安慰他,也撇了撇嘴,走了。

  糍粑已经快打好了,梅氏和顾婆子在屋檐下摆上了洗干净的簸箕。

  “大伯母,您来瞧一瞧,打成了这样,可以了不?”顾康又换了顾拓,此刻拄着木槌一边喘气一边问道。

  “可以了可以了!”顾婆子喜笑颜开的回道。

  蒸熟的、颗粒饱满的糯米被木槌这样反复敲打,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团白色的、细腻的、充满了黏性的粑粑,伸手一拉,就能将粑粑拉得老长,可见黏性。

  “一、二、三,走!”

  只见顾旌和顾康同时用力,就将粑槽里已经打好的糍粑抱起,然后扔进了屋檐下的簸箕里。

  “吃粑粑咯!”有小孩立即开心的拍掌。

第160章 年糕印花,杀鸭炖肉(一更)

  顾婆子也很大方,立即叫上梅氏,两人一起蹲下身子,趁热揪住刚打好的粑粑,一人发了一小团。

  顾乔也得了一团,捧在手心里,热乎乎的,一口咬下去又软又糯,只觉得口齿间全是糯米那独特的清香味,咀嚼过后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余韵悠长。

  “好吃!”她连忙将手里的粑粑递到了顾婆子嘴边。

  顾婆子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因为烫嘴,她还“唔”了一声。

  梅氏在旁边偷笑,“可不好吃吗?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好吃啊。”

  顾乔又递给梅氏,梅氏也跟着咬了一口。

  随后她蹲在地上,瞧着梅氏她们的动作,好奇发问:“奶奶,现在你们在干什么?”

  “趁热把粑粑摊成一个个小饼,不然等冷了,这糍粑便会变得很硬。这么大一个,到时候我和你娘没力气,切不开的。”

  “哦!”

  “而且啊,还得把节礼的粑粑给做得又圆又好看,到时候印上花儿,才好走亲访友呢!”梅氏补充道。

  “大伯母,这里还有两团,这样就弄完了,我们先把粑槽抬回去哈。”顾康拿了两团从粑槽里清出来的糍粑放到了簸箕里,对顾婆子说道。

  顾婆子站了起来,“行,辛苦你们了!等糍粑冷了,我就给你们送去。”

  “不着急,那大伯母,我们走了啊。”顾旌也连忙摆手。

  两人又找来了其他几个年轻人,一道将粑槽给抬走了。

  小孩子们也纷纷道谢,然后捧着糍粑,欢快地回了家。

  “巧儿姐,我们也走了啊!”顾学西忙冲顾乔挥手。

  “明天见!”顾乔摆手。

  等人都走了,院子里一下子清净下来。

  “明年做农活的时候啊,你娘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做早饭了。这个糍粑呀,可以煮来吃、烤来吃、烙来吃……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顾婆子笑呵呵地讲道。

  “没有吊浆粑,还可以做甜酒粑粑。”梅氏补充。

  “哎哟!”顾婆子一拍脑门,“瞧瞧我这记性,我都忘了,咱们今年说着要做甜酒的。”

  梅氏也张了张嘴,随后懊恼地讲道:“今日还蒸了那么多糯米,全用了。”

  “算了算了,等正月里再做吧,瞧我这记性,老糊涂喽!明明这次进城我都买了酒曲的。”顾婆子摇头失笑。

  “奶奶,主要是我没和您去。我要跟您一块儿进了城,肯定会嚷嚷着问您买这酒曲做什么,那您就不能忘了。”顾乔笑道。

  “你这丫头,哈哈哈。”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等到了晚上,用完晚饭,顾婆子和梅氏便将放在屋檐下的糍粑连同簸箕一块儿抬到了灶房里头。

  “奶奶,这糍粑你怎么用纱布罩着?是怕落灰吗?”顾乔一边帮忙掀开纱布,一边问道。

  因为她觉得有些奇怪,若是为了防止落灰,一层纱布便足够,但顾婆子罩了两层纱布。

  顾婆子回道:“既防止落灰,也防止破皮和裂纹。”

  “裂纹?”

  “对啊,外面有风,这才做好的糍粑被那冷风一吹,表皮容易发皱不说,一不注意就裂开了,那可就不好看了。”顾婆子回道。

  “是啊,要是裂开了,你娘我还是怎么往上印花儿。”梅氏拿着一个木模子走了过来。

  顾乔发现,她另一只手里还端着一个小碟子。

  “娘,这是什么?”

  “染料。”说着梅氏将手中的模子在染料中蘸了蘸,然后往糍粑表面上像盖章似的那么一扣,一朵栩栩如生的红色牡丹便在糍粑上绽放了。

  “这糍粑啊,这样弄好了又叫年糕。你看,这圆溜溜的一个,再加上这牡丹,富贵团圆,这寓意是再好不过了。”顾婆子笑道。

  “对啊,这模子还是你爹爹当年刻的呢。”梅氏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