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1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而她的好家什,不知不觉地起到了“固粉”的作用,她的小弟们可都争着在她跟前露脸,就为了尝试玩一把这扔泥弹赶鸭子。

  顾婆子则在院里摆弄竹篾,趁着天气好编几个箩筐、筲箕、畚箕什么的备用。

  只是这是个耗功夫的活计,她光削竹篾就花了好几天功夫,接下来的日子,便慢慢开始编织。

  不过开始编织之前,她得先把前几天晾晒的青菜叶子给处理了。

  她拎了洗干净晾干水的大木盆放在院里,又把装着青菜叶子的箩筐搬了过来。

  “奶奶,是要开始做盐菜了吗?”顾乔兴奋,立即蹲在木盆边上,双手托腮,一双大眼睛扑扇、扑扇的,非常想要验证她这个世界的奶奶和现实世界的奶奶是不是用同样的手法制作盐菜的。

  “对,做盐菜,帮我把盐拿出来。”顾婆子招呼道,然后把腕上的桃木手串摘了下来,小心地放到一旁。

  那是现如今顾婆子身上唯一的饰物,据说还是年轻时候顾盛亲自帮她做的呢。

  顾乔立即起身去了厨房,跑到木柜旁。

  “娘,帮我拿一下盐罐子。”她个头矮,只好求助梅氏帮忙。

  梅氏虽然身子骨弱,却也是个勤快人,自从有了面粉后,家里的食材便不再那么单一,她除了会烙饼,还会蒸包子、馒头等,而且包子配稀粥,还可以少吃二两米。

  眼下,她正在做包子。

  听见女儿的求助,她不禁从灶台这边绕了过去,从柜子里取了盐罐子,然后递给顾乔,叮嘱道:“抱稳了,小心点儿。”

  顾乔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盐罐子出了门去,直到把盐罐子放到地上,她的心才算踏实。

  “奶奶,盐来了。”

  “好的,乖巧儿。”顾婆子说着,手上动作却不停。

  只见她把晒好的青菜放到了木盆里,然后用勺舀出盐巴洒在青菜叶上,随后开始使劲揉搓,一边揉搓一边翻转青菜叶子,确保叶子都均匀地吃透盐。

  这活计既要讲体力,也要讲技巧。

  随后,顾婆子将盐渍的青菜装入麻袋里,又叫了梅氏,三人一起用力把门口的大石板搬到麻袋上,用它压住麻袋。

  “这就可以了?”顾乔不禁问,累得小脸红扑扑的。

  “还没呢,这才完了一半。先让它腌渍几天,过后还得拿出来重新晒,还有好几道工序呢。”顾婆子回道。

  顾乔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有些期待起来。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月上旬。

  因为村民都希望能早日租顾婆子家的地,族老本人也希望尽快把那地契拿下来,然后把那三亩地拿到手,所以也很积极。

  前后不过十日,就帮顾婆子家办好了地契。

  等族老那边确定好要哪三亩地后,顾婆子便带着梅氏、顾乔拿着地契,把地契与田地一块、一块地对上号。

  顾乔拿着炭笔,直接在地契后面编了号,回到家后就和顾婆子、梅氏认真商量。

  地契已经拿到手,又马上要到耕种的季节,村民们都盯着她们的动静呢,租地这事还得赶紧拿出一个章程来。

  地有大小、肥瘦,好在顾乔是个现代人,算数过关,很快就根据从顾婆子那里了解的情况,将地做了详细分配。

  顾婆子和梅氏都惊呆了,“这筹算,你怎么会的?”

  “我……我偷看了书!”顾乔想到了顾婆子提起过她爹曾用的那个借口。

  梅氏将信将疑,顾婆子却是喜不自胜,“我家巧儿可惜是个女儿,不然这天分,肯定能再考一个举人回来光耀门楣!上天保佑,上天保佑!”

  顾乔不禁吞了下口水,然后扯了扯顾婆子的衣摆,“奶奶,我其实不认得几个字,离举人远着呢。”

  大庆国的字体就像她现实世界中的繁体字,她只能连蒙带猜的认出一些,要想认全,那还是有困难。

  “既然你不识字,怎么在书里学到的?”梅氏却找到了她的逻辑漏洞。

  顾乔:“……”

  这是亲娘吗?

  “呃,这个……”她眼睛眨了眨,对上梅氏认真的眼神,顿时就词穷了。

第16章 肖似其父,分田租地

  “是不是上次发烧了过后,你就突然会了?”梅氏却惊讶地问道。

  那神态,不像是要质问她,反而像是在求证什么。

  顾乔眼睛骨碌碌地转了一圈,又想到这类似的话她确实拿来糊弄过顾婆子,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然后认命地低下头去,等着“最终的宣判”。

  苍天啊,千万不要说她鬼上身,请什么道士、和尚的来驱鬼就行!

  她在心里流下了两条海带泪。

  她自己都有些嫌弃自己,人家小说里的女主穿越过来各种金手指,怎么到她这儿,感觉不太聪明的亚子?

  是因为她在现实世界里,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银”吗?

  暴风哭泣。

  “巧儿,我的好闺女!”谁知道梅氏却突然喜极而泣,一把将她抱进怀里。

  顾乔被她猛地一下搂过去,顿时被她瘦削的肋骨撞得下巴疼。

  这是怎么回事?

  她震惊地睁大了眼睛,然后就听到梅氏带着哭腔激动地说道:“你和你爹爹一样,你们都是被文曲星摸过脑袋的人,是上天垂怜眷顾的人!”

  呃?

  顾乔愣住,这是什么剧情展开?

  “对对对,这一点巧儿和熹儿一样,都是突然开了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顾婆子也在旁边开心抹泪。

  “我,我爹?”顾乔扭头,指着自己的鼻子,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梅氏将她扶了起来,眼含泪光,温柔地笑着对她讲道:“你爹爹少时也曾懵懂愚钝,那时候你外祖父还是学堂的夫子。某日,你爹爹却如醍醐灌顶一般,识文断字、读书明理,样样进展神速。你、你真不愧是你爹爹的好孩子,要是你爹爹他在这里,恐怕、恐怕也会高兴的……”

  说着梅氏闭眼,晶莹的泪珠就断了线似的滚落出来。

  顾乔哑然,她那个爹,不会也是个穿越的吧?

  来不及多想,她只知道,自己这样子歪打正着,不但没有引起两人的怀疑,反而让她们认为自己肖似其父,那她以后行事什么的,可就方便多了。

  心中大定,她立即抬起袖子替梅氏擦泪,安慰道:“娘,您别哭了,哭伤身体。”

  然后又扯了扯顾婆子的衣摆,“奶奶您也别哭了,巧儿会很乖的,以后巧儿替父亲孝敬您。”

  这一番安慰,顾婆子和梅氏终于缓了过来。

  随后,顾乔研磨,梅氏执笔,两人拟了租借田地的契约,只留下人名、田地两处空着,也就是模板合同。

  为此,梅氏和顾婆子又夸赞了顾乔一通。

  顾乔挠着脑袋憨笑,不敢再乱回答了。

  好在梅氏和顾婆子当她烧“聪明”了,也不再追根究底。

  第二日,顾婆子便带着梅氏、顾乔亲自去了顾拓家,让他家先挑了一块近两亩的肥田,随后带着顾乔做好的签文,让有意租借她家田地的人聚集到族老家的院子里,请族老帮忙见证抽签分田的过程。

  顾婆子想着顾巧儿还小,怕她站出去说话乡亲们未必信服,于是自己揽了担子。

  她对着人群、当着族老的面说道:“这是我家地契,每张契书后都标注了数字,一会儿大家从这个罐子里抽签,只要你抽到的签文的数字与契书的一致,就可以租借这块田地。”

  众人立即交头接耳,不太懂规则的,也在旁人的解释下明白过来。

  顾婆子见议论声小了,这才继续说道:“租子每年每亩五升上等白米,租期两年。如有意续约,可提前一年与我老太婆商量。另外,条件和那天说的一样,就是需春秋两季农忙时节,大家伙儿一起搭把手帮个忙。如果有谁真的太忙无暇顾及我这头,我也担心他没法继续照看好我家田地,到时候只好请其他叔伯兄弟代为照看了。”

  在场的人都不傻,立即明白了顾婆子的言外之意。

  这话不仅提示大家她会因为大家在“帮忙”一事上的真诚度而决定是否续约,还透露出了一旦有人不诚恳、那其他人就有机会的意思。

  这就加入了竞争因素,所以大家都会变得谨慎起来。

  “接下来直接抽签吧,这还得请族老帮忙,才能彰显公正。”顾婆子将位置让给了族老。

  族老本以为自己只是站在这里“见证”的,却不想被顾婆子推到风口浪尖。

  不过本就是抽签,他得了她三亩地,便做个好人吧。

  很快,在族老的主持下,抽签完成。

  顾乔和梅氏立即让大家排好队,当着族老的面,与各家各户当场签订了租借的契书。

  契书一式两份,顾婆子家和租户家各执一份。

  大家看向梅氏和顾乔的目光立即变了。

  这年头,读书人多金贵啊。

  这梅氏一介妇人,识字便也罢了,竟连自家小孩都教得极好。

  在场不少有小孩的人家,心里多少都有那么一点儿羡慕。

  而对照了契书,知道自己拿了哪块地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果然,不患寡而患不均。

  顾婆子不禁庆幸自己听从了孙女那抽签的决定,还让族老做了见证,没得罪人。

  虽有心中不平者,但大家最后还是都签了契书,毕竟有田种总比没有的强。

  最终罐子里还剩下最后一支签文。

  “这是?”大家交头接耳。

  “这是给全侄儿准备的,既然他不愿意来,那就作罢吧。”顾婆子露出了遗憾的神情。

  众人震惊不已,没想到顾婆子一家竟然不计前嫌,在发生了顾全强占田地的事情后仍然愿意将地租给他!

  刹那间,大家不禁对顾婆子一家的大义和宽容充满敬佩,同时更加不齿顾全的行为。

  分田租借一事至此尘埃落定。

  顾婆子谢过族老后,收好地契带着梅氏、顾乔回了自己院里。

  关上院门后,顾乔立即小跑至顾婆子跟前,压低了声音询问道:“奶奶,我怎么不知道你还给顾全准备了呢?”

  她昨天盘算租地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顾全,顾婆子也没说啊。

  听到她的问话,顾婆子耐心解释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我原以为可以借着租地缓解两家关系,而且马上就要犁地了,他收了咱们家的地,总不好再推辞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