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 第12章

作者:半阙长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是吗?”顾乔却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眼里分明写着不信。

  梅氏不禁叹了口气道:“那顾全,哪里是那么好相与的?”

  顾婆子扫了儿媳一眼,又看向顾巧儿,随后伸手戳了戳顾巧儿的脑门,对梅氏说道:“这鬼机灵,你都比不上。”

  顾乔知道自己猜对了,立即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怎么?难不成还有什么隐情?”梅氏抬步走到顾婆子跟前,做出洗耳恭听的姿势。

第17章 犁地打算,首次串门

  顾婆子叹了口气,讲道:“我刚才说的不过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你们说,我们愿意租地,顾全自己不来和我们不租给他,这两者能一样吗?”

  梅氏略微思忖便明白过来,立即答道:“前者显得顾全不识好歹,后者显得我们咄咄逼人。”

  顾乔接道:“这只会让顾全的名声变得更糟糕,而顾全再酸,想拿我们家田地多来说事儿,村民们恐怕第一个不干。”

  “就是这样。”顾婆子点头。

  “姜还是老的辣啊!”顾乔立即给顾婆子竖起了大拇指。

  “可顾全当时要是去了呢?”梅氏担心。

  “那就化干戈为玉帛,咱犁地也不用再去低头求他,他必须得答应。”顾乔替顾婆子答道,紧接着秀眉轻蹙,转头望向顾婆子,“可是奶奶,今天已经可以看出那顾全的态度,咱们家犁地,恐怕得另做打算了。”

  “是得另外打算了。”顾婆子点头。

  “你看,罗庆叔叔怎么样?”顾乔建议道。

  “你是说罗家村的罗庆,上次赶牛车的那个?”顾婆子惊愣。

  “什么罗庆?”梅氏疑惑。

  顾乔立即将上次自己和顾婆子进城当金簪、搭顺风车的事情给梅氏讲了。

  “奶奶,那罗庆家中男丁颇多,他出来干活也不妨事,而且我记得他说了他家有两头牛。咱们与其出去瞎访一通,还不如直接找他呢。”顾乔立即讲道。

  “就怕人家不缺这几升米。”顾婆子有自己的担忧。

  “可如果是咱们家名下所有的田地呢?那可不是几升米,而是两石米还多。而且我们同样可以来一个续约,只要他犁得好,以后的地就优先给他犁。”顾乔补充道。

  “但是除了我们手上的十二亩地,其他地都租出去了啊?”

  “我相信,如果我们以同样的价格指定他人来犁地,并让他们对外声称这是我们的主意,我们家要求地要统一犁,他们肯定能乐意。这又不要他们得罪顾全,反而卖了我们一个面子,怎么选已经很清楚了。”

  “断人财路,那这样岂不是和顾全结了死仇。”梅氏胆小,不免担心。

  顾乔脸上的神色凛然严肃,“从他夺我们家田地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是死仇了,而且他还敢出言不逊。娘,奶奶,这样的人,既然得罪了,索性得罪到底好了。况且我也认真考虑过,那罗家家境富庶,离咱们村又有一定距离,不怕顾全找他麻烦。”

  顾婆子认真思考顾乔的话,竟觉得十分有理。

  “奶奶,我觉得这件事必须得尽快做决定,否则五十亩地,那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犁完的。”顾乔再次说道。

  “好,你让我想一想。毕竟隔壁村子还有你娘那边的亲戚,总要先打听打听,不然舍近求远,伤了亲戚情分就不好了。”顾婆子回道。

  听到顾婆子如此替自己打算,梅氏瞬间红了眼眶,立即主动请缨,“要不我今儿就带着巧儿去村里瞧一瞧,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帮忙的?”

  “行,事不宜迟,吃了午饭你们就赶紧动身吧。如果梅家村没有,咱们也好去罗家村寻人。”

  梅氏和顾乔也不再耽搁,立即吃了午饭收拾出了门去。

  这是顾乔第一次“串门”,说实话,她还有些小期待和小紧张。

  等到了梅家村,连着走了几家亲戚,都遭到了白眼和不阴不阳的话语后,她立即心灰意冷了。

  尤其是梅氏那个三伯家,也就是她三外祖父家,那三外祖母就差鼻孔没对着天出气了。

  “我们都大字不识一个,你这读书人和我们聊天也聊不到一块儿去,还是回去吧,啊。”

  那三外祖母没等梅氏开口,就将人赶了出来。

  从头到尾,连一杯茶水都不曾给她们母女喝过。

  “巧儿,不怪他们,咱们孤儿寡母。况且你外祖膝下只有我一个女儿,生前执意不肯续弦,与这些亲戚处得不好,他们给我脸色看也实属正常。”

  顾乔皱紧了眉头,梅氏这三观,妥妥的封建思想啊!

  “娘,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逝者已矣,无论外祖与他们何等关系,你也是他们的族亲。眼下他们不待见我们,不过是拜高踩低罢了,怎会是你的原因?您别哭啊,咱们不找他们帮忙了便是。”

  她在心里忍不住翻白眼,顾婆子还担心伤了亲戚情分,这哪还有情分可以伤害啊!

  “小妹?”前方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道男声。

  梅氏抬头,有些惊诧。

  顾乔也跟着抬起头去。

  只见前方站着一个青色褐衣、高大健壮的男人。

  男人约而立之年,身形挺拔、五官端正,虽不说俊朗帅气,但也是周正大方。

  见到梅氏,他眼里闪烁着光,立即挑着箩筐走上前来,放到一旁,然后将梅氏细细打量,“小妹,你怎么来了?”

  梅氏鼻头一酸,眼里涌上泪花,情不自禁地喊道:“涣青哥哥。”

  显然已经失态。

  顾乔仰着脑袋,好奇地看着他俩。

  倒是那男人率先注意到了顾乔,不禁出声,“呀,这是巧丫头吧?一眨眼,竟然都长这么大了。”

  梅氏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正是巧儿。巧儿,这是你堂舅舅。”

  顾乔察觉到梅氏对这男人态度不一般,遂微微笑了笑,喊道:“舅舅。”

  “哎!”男人立即应道,伸手从兜里掏了一颗糖,递给顾乔,这态度和先前的那些亲戚截然不同。

  顾乔心中纳闷,瞅了梅氏一眼,见她没反对,就接了糖。

  “谢谢舅舅!”这一声,软软糯糯别样的甜。

  男人立马眼睛都笑成了弯月牙,对两人说道:“走!快家里坐。”

  梅氏却没动,而是婉拒道:“适才我已经拜访过三伯母了,我们就不去打扰了。”

  顾乔大吃一惊,这人竟然是梅氏的堂兄弟,刚才那可恶的老太婆就是他娘?

  呃……

  “是不是我娘又给你脸色看了,不怕,我在。哪有进门都不歇脚的道理?跟我来。”梅涣青态度坚决,讲道。

  梅氏无奈,只能携着顾乔,跟着梅涣青重新进了门。

第18章 娘家舅舅,药材行商

  “爹爹回来啦!”

  院子里立即跑出来两个半大的小子,一人与她差不多大小,一人七、八岁左右。

  梅涣青一人给了一颗糖,又摸了摸他们的脑袋,说道:“边上玩去。”

  两个孩子得了糖,立即跑开了。

  两个小子跑开后,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少年走上前来,恭敬地喊了声“爹爹”,又伸手接过了梅涣青肩上的担子。

  顾乔先前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少年在院子里晒药材,正是她的表兄梅执恕。

  只是另外两个小子,大的那个叫梅执勇,小的那个她娘也不知道叫什么,而那老太婆根本就没有介绍,直接把她们赶走了。

  “小妹,这是执恕。执恕,这是你姑姑,还有你表妹巧儿。”梅涣青郑重地朝自己的长子介绍道,并要求他喊人。

  梅执恕立即行了一礼,喊道:“姑姑好,巧儿妹妹好。”

  顾乔略微点头致意,喊了一声表哥。

  这在这时——

  “哟,儿子回来了!”那老太婆见梅涣青挑着箩筐回来,立即高兴地喊道,等见了他身后的梅氏,一张脸转瞬拉了下来,“你怎么还没走?”

  “三伯母。”

  “三外祖母。”顾乔跟着梅氏重新给老太婆见了礼。

  “娘,小妹难得回来,您说什么呢!田慧,给我端一壶水来,赶了半天路,渴死我了。”梅涣青说道。

  他喊的那田慧,正是他的妻子田氏。

  自家相公要水,田氏自然不敢耽误,立即拎了水壶过来。

  梅涣青也不让她难做,自己接了水壶,给梅氏和顾乔倒了水。

  老太婆不喜,却也不好对自己儿子发怒,只耷拉着个嘴角,坐在堂屋里不吭气。

  田氏则站在梅涣青后面,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

  顾乔疑惑,生了三个儿子,在古代不应该腰杆很直吗?怎么她这舅母……

  她算看出来了,她这个舅母比她娘更受封建思想毒害得深,既害怕婆婆,也害怕自家相公。

  哎。

  不过梅涣青这个堂舅舅倒是真的对母亲很好。

  两人言语间,顾乔得知,原来当年梅氏生产,竟然还是梅涣青求了产婆去,如果没有梅涣青这个娘家舅舅的帮忙,恐怕当年梅氏会一尸两命。

  而且当年赵王对人口流动管得极严,梅涣青那次去顾家村,说是冒着砍头的风险都不为过。

  后来梅涣青就没再与她们家走动,一是战争年代走动不便,二来也是因为家中老母施压。

  顾乔在脑海里想了想,好像今年年初赵王兵败后,梅涣青还来找过梅氏一次。

  但那时候的顾巧儿怯懦无比,只敢躲在屋子里偷看,所以印象不深。

  这样看来,这真是个好舅舅啊。

  这让她那颗被人情冷暖伤透的心,又立马活了过来。

  “小妹此次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唠了半天家常后,梅涣青终于切入正题。

  “涣青哥哥,我家和村里犁地的那人结了仇怨,眼下就要开春播种,那人不愿意为我家犁地,所以我想来问问,村里有没有养牛的人家,能够帮一帮忙。”梅氏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