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39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而此时,一心为了与人打好关系而藏拙的花盼盼很满意女先生看自己时眼神没有看花喜喜时那般惊艳。

要知道虽然‘别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受大人们夸奖的存在,但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越是优秀,就会越发显得自家孩子蠢笨,而活在别人家孩子阴影下的孩子们更是对别人家的孩子不会心生喜欢。

为了维护刚刚得到的同窗友谊,花盼盼还是决定不能显山露水。

嗯,回家还要提醒一下喜喜,太张扬了会没有朋友的。

好在之后大家坐在另一间学堂里,手拿着针线笸箩的花喜喜笨的两只手就像棒槌一样,让之前倍受打击的姐姐们找回了自信。

姑娘家嘛,读书好是没用的,还是要会持家,会做女红才行,看喜喜这笨的,该是没学过呢。

花盼盼比花喜喜好一些,可让她也如旁的姑娘一样在光秃秃的绣布上绣出青山翠竹,简直比杀了她还难。

章琴自个儿女红就不行,自然也就别指望她能教会闺女们女红,这姐妹俩长这么大也就前阵子章琴心血来潮时才拿过针线啊。

教女红的女先生还是早上教女则的女先生,站在姐妹俩身后看了一会儿,忍不住摇了摇头,倒是极有耐心地指正起来。

可偏姐妹俩的手比棒槌都笨,教到后来女先生都无奈地摇头了,心知这姐妹二人在家中怕是没学过女红,或是家中母亲女红亦是不佳。

这绣花绣的,哪怕是有她们读书一半儿好,她都要欣慰了呢。

在女先生耳提面授,特别的关注下,一上午时光就这样过去。

第163章 午饭

中午,花喜喜拿着一上午绣出的成果给花盼盼看,“姐,你看我绣的花好看吗?”

花盼盼看了半晌,也没一团线团中看出花的模样,再看看自己绣的,好歹能看出是青竹,嗯,她还是比妹妹有绣花天分的。

花喜喜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奇怪地道:“姐,你咋绣了根棒槌?”

花盼盼怨念地看着花喜喜,这是在笑她绣花时像个棒槌吗?

花喜喜见花盼盼的眼神,心知这是说错话了,忙又安慰道:“仔细瞧,姐绣的棒槌还怪好看的,上面还有须子。”

须子?那是竹枝竹叶好吧!

花盼盼不想和花喜喜说话,将头扭向一旁,却见黄莺儿脸色扭曲,在花盼盼看过来的同时,再也忍不住笑喷了出来,随后意识到她这么一笑有点打击人,忙摆手道:“我不是笑你,只是想到当初我刚学绣花时……噗……”

说好的想起当初,可花盼盼就是觉得黄莺儿这话不可信呢。

午时,大家都在书塾的饭堂吃饭,若是在书塾里吃,每顿十文钱,但大多人家都是家中送饭过来。

有钱人家想让自家孩子吃得好些,送来的菜自非书塾的饭菜可比。

而拼了一家老命才能勉强送孩子来读书的交了束脩后就舍不得每天十文的饭钱,要么家中给送饭,要么早上过来时从家中带了饼子馒头。

早上过来时花致远没有同她们说过中午是送饭,还是让她们在书塾里吃,姐妹俩倒不知该如何是好。

花睿从学堂外探头进来,对花盼盼和花喜喜问道:“姐,二妹,你们是去饭堂吃吗?要不我去打了饭给你们送来?”

比起女学堂这边算上姐妹俩也才十一人不同,男学堂那边人就多了,此时饭堂那里来来往往都是穿了书塾绣着青竹校服的男弟子,而女弟子们却都在女生学堂那边单独吃着家中送来的饭菜。

比起男弟子这边还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子弟,女学堂那边可都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才会送家中女儿来书塾里学习,她们来这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科举,但读过书塾的姑娘在人前也能高人一等。

所以,在这里读书的姑娘都是家中看重的,吃喝用度也非常人可比。

若花盼盼和花喜喜也跟着去书塾那边去吃,且不说让人瞧着突兀,在都是男弟子的饭堂,她们吃饭也不自在。

别看花睿年纪小,心思这时却通透着呢。

瞧着花家姐妹没人来送饭,不等花盼盼和花喜喜说话,黄莺儿开口道:“我家中送来的饭菜多,不如你们与我同吃吧。”

旁边也有姑娘相邀,花喜喜想着书上说‘廉者不吃嗟来之食’,刚要拒绝,花盼盼那边已经点头应下了,并对门外的花睿道:“你自去吃吧,我们就不过去了。”

花睿答应一声小跑着出去,花喜喜也随着姐姐坐到黄莺儿的桌边,同窗姑娘们这个送一块鸡腿,那个送一碟糕点,很快姐妹俩面前就堆满了吃食。

第164章 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

就在姐妹俩道了谢要吃时,外面有书塾请来的仆妇提着两只篮子进来,一进门便笑道:“花大姑娘,花二姑娘,家中给你们送的饭食到了。”

花盼盼和花喜喜没想到花致远和章琴竟是没忘,只是送晚了些。

起身接过食盒道了谢,仆妇出去后,还没等将篮子打开,就听黄莺儿问:“你们家送的是何物?闻着好香。”

见黄莺儿说着还提鼻子吸了吸,花盼盼忙将食盒放到桌上,她也好奇家里给送了什么饭菜,第一天上书塾,想来章琴也会亲手给做几个好菜。

食盒盖子拿开,露出放在上面的两盘菜,一盘红烧鱼段,一盘梅菜扣肉,将上层食盒拿下来,再往里看,还有两个素菜,麻辣豆腐和素炒土豆丝。

另一个食盒里放了一大碗米饭和两只碗,以及一个装了汤的砂锅,再有就是并没有在店里出售的小咸菜,有切的细细的丝,也有小小的丁,看着就很有食欲。

除了碗筷之外,章琴竟还在食盒里放了两双公筷,让花盼盼有些好笑,她这个娘该讲究的时候倒是很注意细节嘛。

黄莺儿几个姑娘闻着香味,再看自家送来的饭菜,不知为何突然就觉得不香了。

倒也不是她们家里送来的饭菜不好,若论食材她们家里送来的还有不少珍贵食材,山珍海味都有,可看着就没有花盼盼姐妹俩送来的好吃。

可到底也是第一天真正认识,哪好意思主动要吃人家的饭菜?只是一个个吞口水的模样看着很有些可爱。

花喜喜也有些苦恼,看着面前刚刚姐姐们给她盛的饭菜,好想吃啊。可家里的饭菜若是剩了娘怕是要伤心,“姐,我可以不吃娘做的吗?”

这孩子明显是觉得别人家的饭更香嘛。

花盼盼也不好意思把别人送过来的好意还回去,她到底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将那些小姑娘的神色看在眼里,笑道:“姐姐们,要不大家放到一块儿吃吧。”

黄莺儿先笑了,比起旁的姑娘,黄莺儿的性格虽不大大咧咧,却爽利得多,“盼盼妹妹都这么说了,姐姐可就不客气了。”

花盼盼见她目光一直落在梅菜扣肉上,拿起公筷给她夹了两块带着梅菜的扣肉放到碗里,“姐姐快尝尝,我娘做的梅菜扣肉可入味儿了。”

随着黄莺儿将肉片吃进嘴里,别的姑娘也不客气,纷纷朝着章琴做的菜里下了筷子。

一顿饭吃完,花盼盼姐妹和书塾的姐妹们算是打成一片,原本有几个矜持着不大愿与花家姐妹深交的姑娘笑容也真挚了许多。

果然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

下午,又讲了一节女则,再教了一会儿琴。

花盼盼姐妹之前没有学过琴,完全是从头学起,花盼盼平常觉得自己还算聪明,可手往琴上一放,就像十根棒槌似的。

相比之下花喜喜倒是学得快,一堂课下来在女先生特别的教导下,竟能弹出几句像模像样的调子,把小姑娘高兴的偷偷和花盼盼说,回家就让娘给买架琴,她要在家里每日练习。

可见是真心喜欢了,只是不知这真心能维持多久。

第165章 少年人的友情

下学时,在书塾门口看到也拎着一只食盒站在那里等着她们的花睿,旁边还有小少年与花睿说话,看年纪比花睿大不了多少。

不像女学堂这边弟子少,男学堂那边弟子就有上百人呢,都是按着年纪大小分的班,只是年纪最小的也有七岁了,花睿过了年才六岁,比人家还是小了两岁,但他生得珠圆玉润的,个头也比同龄孩子大,倒显不出小来。

显然,这几个小同窗也是被花睿中午的饭菜给拉拢住了,围在一起问他明儿还带什么好吃的。

与女学堂的姑娘们还算矜持不同,这些小小子和花睿好起来,都搂着脖子玩在一起了。

见花盼盼和花喜喜出来,花睿与小伙伴们说了一声,便小跑着过来,“姐,姐,今儿先生夸我认的字多来着。”

别看花睿才五岁,但花家的孩子从会说话开始花致远就做了小纸片教着认字,花睿同班的都是今年才入学的,从前在家时想来也没教过认字,年纪大上两岁,读书的时间肯定不如花睿久,别人想来三字经都还没学会,花睿却是千字文都已经会背了呢。

“切不可骄傲自满哦。”

花盼盼看了眼弟弟手中的食盒却没有接过来,男孩子嘛,不能养得太娇气了,做这些事情都不算什么。

书塾离家并不远,此时天色还早,花盼盼带着弟弟妹妹往回走。

才出了书塾不远,就听身后有人喊她和喜喜,回头就见黄莺儿正从一辆马车里探出头,朝他们招手。

马车停在身边,黄莺儿掀开车帘道:“上车吧,你家铺子离我家不远,我送你们回去。”

花盼盼也不同她客气,跑到车边就爬了上去。花喜喜个头小,还是花盼盼和黄莺儿拉了一把才上得车来。

赶车的车夫是男人,没好帮着花盼盼和花喜喜,却是在花睿上不来车时,伸手将他抱了上去,入手沉甸甸的,还叫了声‘大胖小子’,眼见花睿翻了个白眼,还呵呵地笑了两声。

黄莺儿坐在车上,腿上盖着一床锦被,待姐妹二人上了车,赶紧从锦被下拿了两个汤婆子塞到姐妹俩怀里,“抱好抱好,我娘说了,姑娘家凉不得,尤其是脚下,每日来接我的车里都会放几个汤婆子,这两个你们抱着,可别凉着了。”

花盼盼和花喜喜刚从书塾里出来,书塾里的炭火盆烧得极旺,她们的棉鞋也是章琴在成衣铺里买的最厚实的,她们身上并不冷,但黄莺儿的好意她们领会了,道了谢后就抱着汤婆子坐在马车的一边,尽量不碰脏车中铺着的厚厚的锦被。

黄莺儿道:“你们若是冷,就把鞋脱了,脚伸到被子里,里面还有汤婆子,可暖了呢。”

“没几步路就到家了,不必麻烦,多谢莺儿姐。”花盼盼道了谢后和花睿花喜喜挨着坐在车门处。

花喜喜又问了些关于今日绣花的技巧,黄莺儿很仔细地替她解答,花盼盼瞧着花喜喜听得极其认真,但眼中一闪而过的迷惑,显然小丫头没听懂什么盘绕和回针。

其实她也是一知半解,虽听得懂,但真拿起绣布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不过这小丫头又是弹琴,又是绣花,也不知是真爱,还是一时兴起,看起来学的有模有样。

第166章 族亲

花盼盼和花喜喜听不大懂,花睿就更是听不懂了,干脆就掀开一点车帘朝外看。

冬日的街道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下学的孩子在路上疯跑,花睿有几个瞧着眼熟,有些羡慕他们不用被困在车里。

之前在村子里时,他可不就是每天在村子里和同村的男娃一起疯跑?可到了镇上,之前摆摊时,每天困在租住的小院子里撕鸡肉、看弟弟,如今更是每天要到书塾里读书。

他倒不是不喜读书,可毕竟是小孩子,同样也需要玩伴。

见花睿一直扒着车门往外看,虽车帘只掀开一小道缝,但寒风还是有些灌了进来,花盼盼道:“睿睿,把帘子放下,热气都放了出去。”

花睿刚要答应,却突然指着车外道:“姐,姐,那有人拐小孩子。”

花盼盼和黄莺儿俱是一惊,连车外赶车的车夫也惊问:“哪里哪里?”

“就在那里!”

花盼盼几人从车内探出身子,朝着花睿指的方向看去,却见那条小巷前空无一人。

车夫笑道:“许是花少爷看错了吧,咱们溪江镇却是太平得很,这些年都没听说哪家孩子被拐的。”

花睿却坚持:“没看错,就是有人拐小孩。”

花盼盼却是信了花睿,小孩子本就不会说谎,他说那边有人拐孩子,许是真有人拐孩子,当然也不排除孩子小看错了,可宁可错信百次,也不能放过一次,毕竟谁家的孩子丢了都是沉重的打击。

花盼盼从车上跳下来就往小巷跑,还不忘对黄莺儿道:“莺儿姐姐,帮我看好睿睿和喜喜。”

黄莺儿刚也要跳下车追去,但听了花盼盼的话,知道她是怕弟弟妹妹跟过去有危险,便应了下来,一把一个拉住也要跟下车去的花喜喜和花睿,对车夫道:“福叔,你跟过去瞧瞧吧。”

福叔答应一声也随后追去,待追进小巷时,却见花盼盼正站在一户人家前,与里面的妇人说话。

妇人无奈道:“花大姑娘,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家在镇上都住几辈子了,咋能干那缺德事儿?刚刚是我家毛墩儿不听话,他爹追着他揍,刚把人逮回来,他爹正揍着呢。”

身后还能听到小孩子哭喊着叫爹别打的声音。

花盼盼歉意道:“许是我家弟弟看错了,打扰刘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