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第40章

作者:小小桑 标签: 穿越重生

那位刘婶子却摇头,“无妨无妨,你们也是好心,要不谁瞧见了都不管,真有哪家丢了孩子就知道急了。”

花盼盼与刘婶子说了几句又道了几句歉后告辞,刘婶子却拉着花盼盼道:“今儿我听刘德安说你们在镇上开了间米线铺子,生意可是还好吧。”

刘德安就是花老太太的那个侄儿,当初刘家向花老太太借银子,可都是他出的主意。

想起刘德安,花盼盼才想到,刘德安家就住在这知小巷里,这位刘婶子还是刘家的族亲呢,和花老太太也沾了亲的。

花盼盼道:“生意倒是还好,只是之前摆摊不要房租子,如今租了铺子,赚的就不那么多了,我娘昨晚还说呢,早知租了铺子都是给房东赚钱,这铺子她都不会租。”

第167章 老气横秋

“啥?租的铺子啊?那是赚不到多少,那家铺子一月租金得二两银子吧?”

花盼盼点头,“可不就是,二两二钱呢,我爹我娘前阵子摆摊赚的那点儿银子就够交三个月房租子。”

说完还小小地叹了一声。

铺子刚买下来时,花致远就同家里人说好,无论是谁问起,铺子都说是租的,就是花老太太那里也不能说是买的,此时花盼盼说起时,表情也作得十足后悔,倒让人深信不疑了。

刘婶子也叹气,“刘德安说你家买了铺子时,我还真当你家发了大财,看来那小子嘴里没一句实话。”

花盼盼苦笑,“我爹这些年种田开荒倒是赚了几十两,原本是能买下铺子的,可婶子想来也听说了,我爹赚的那些银子都交给我奶了,我奶又把银子都‘借’给德安表叔,这借出去的银子讨不回来不说,前阵子德安表叔不知被谁打了,还跑到我家去要看伤的银子,若不是村里人护着,我家都得被德安表叔一家给拆了呢。如今做生意没钱,借出去的银子我们都不敢提一句往回要呢。”

刘婶子之前也听说刘德安被打,养了好些日子才能出门,之前还想要诬赖花秀才打的,可花秀才一个读书人哪能干那事儿?还不是刘家不知谁动的手,不但想要把从花老太太那儿借的银子赖掉,更想要讹人家银子,真是太无赖了。

她也听到一些从好田村人口中传出来的关于花老太太胳膊肘朝娘家拐,最后还没落得好的话,甚至连花老太太差点逼死儿子的事儿也听说了。

此时再见花盼盼小小年纪说话就唉声叹气,可见那些事儿对孩子的影响多大,有些同情花盼盼,“好孩子,往后让你爹分清好坏人,银子没了再赚吧,就你德安表叔那一家,就没一个是好的,往后远着点儿就是。”

花盼盼笑着应了声是,“婶子,既然是误会,那我就回了,打扰婶子真对不住。”

刘婶子连说无妨,一直看着花盼盼同跟来的福叔走出小巷才叹了口气关了门进院。

既是虚惊一场,回来后花盼盼也没怪花睿大惊小怪,只是告诉他,往后若是一个人遇到有疑似拐子拐小孩的,帮助可以,但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最好就是去找大人。

花睿听花盼盼说着,连连点头,黄莺儿却捂着嘴好笑道:“还说你弟的,你自个儿不也是个孩子?说起话倒是老气横秋的。”

花盼盼讪讪地道:“我到底是比他大了两岁。”

其实在内心,花盼盼虽做了七年孩子,却一直不能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孩子,遇事时就难免要站在大人的立场来教训人。

将姐弟三人送到花家米线铺门前,黄莺儿同他们约好明日让他们等着她的马车一同再去书塾后才离开。

米线铺子此时客人还有不少,门前的蒸笼里还蒸着包子。

昨日包子一开业就卖没了,看到包子生意也很好做后,昨天下午花致远就去同十五两谈好今日多送猪肉过来,晚上发面都发了好几大盆,怕不够,早起的包子蒸上后又发了几大盆,看样子今天这是够卖了。

第168章 请帖

花盼盼带着弟弟妹妹背着小书包进了铺子,里面还坐了不少客人,只是比起摆摊时少了一些,毕竟这都是晚上了,虽快到饭点儿了,但大冬天的,晚上出来的人还是要少很多,自然没中午时客人多。

摆摊时,很多人都认得花盼盼了,今日没在铺子里帮忙就问花致远她人呢?花致远便笑着说去书塾里读书了,有人立时感叹花致远这真是赚到钱了,不然有几个人会送女娃子去读子?

也有人道:真当人人都同你一样?人家花老板是秀才出身,眼界自是与你不同,你舍不得送女娃子去读书,人家可舍得。

花致远只是笑笑,继续忙生意去了,如今他想的就是尽快把买给花喜喜的铺子钱也攒出来。

比起昨日,今日赚到的却是更多,就是安老太太的茶水小屋经过昨日一整日,今日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到晚间算好了钱,安老太太竟是给送来了八百文钱。

放下铜钱后,也顾不上与章琴闲话,转身就往外跑,说是今日一整日茶水卖得太好,之前买的那些煮茶的药材都用没了,她得去药店里再抓些。

只是安老太太心知暖茶的配方不能泄露了,她选了几家药店抓药,而暖茶里又放了不少果干,倒是让人一时弄不清暖茶里到底都放了什么,一时间也不怕暖茶方法被人猜了去。

不过,若是她的暖茶生意做得好了,想也知道会有人眼红跟风,就像花家这个米线生意,今儿就有不只一两个人来向她打听秘方。

别说她不知道,就是知道了,难道就会告诉旁人?在安老太太看来,她的三儿子身子骨能见好,全是托了花家的福呢,花家这个大腿她是抱定了,除了将那些不安好心之人指给花致远和章琴看,让他们防备着,她也偷偷和安三勇说好,无论别人许什么好处,可不能做坏了良心之事。

上了三天学,赶上一日休沐,黄莺儿约花盼盼带花喜喜和花睿到家中去玩,花盼盼当时并未答应,却不想晚间黄家便正式地送了请帖。

花致远和章琴不是头一回见着请帖,当年花致远还考功名时,家中时常有同窗送来请帖,花致远视情况赴约。

直到后来花致远弃文种田的同时还要兼顾村中书塾,没有那个空闲,昔日同窗也多不愿与农夫为伍,渐渐请帖便少了,直至现今花家已有多年没收到过请帖了。

见是溪江镇首富家中姑娘送来的请帖,自家孩子这几日又一直坐的黄家的马车,章琴替花盼盼应了下来。

待黄家人走后,章琴就去箱子里翻找起之前给几个孩子买的打算过年时穿的新衣,毕竟黄家是溪江镇上的首富,若是穿得太寒酸,到时丢的可不只是姐弟几人的脸,就怕连黄莺儿也要跟着被人嘲笑。

花盼盼原本还不想去,可章琴这一忙活起来,却是连问都没问她的想法,翌日一早便将姐妹二人都喊了起来,将姐妹俩平常梳的两根麻花辫给梳成双丫髻,配上两根花头绳,原本就长得俊俏的姐妹俩更像小仙子了。

第169章 常来常往

章琴一早将姐妹二人打扮的像两朵小花儿似的,倒是一直盼着同去的花睿此时还在呼呼大睡,用章琴的话说,人家姑娘家相约,他一个臭小子去凑什么热闹?玩都玩不到一处。

原本花盼盼和花喜喜还在想待会儿章琴是不是要送她们过去,黄家的马车已停在门外,店里的伙计到后面喊人,章琴将姐妹二人送到门外,看着她们上了马车走远,才又回了铺子里。

来接姐妹二人的正是每日接送他们姐弟上下学的福叔,一路上福叔都风趣地讲黄府少爷姑娘们的一些趣事,用来消除姐妹俩的不自在。

听车厢里花喜喜听得咯咯直乐,福叔想他的任务完成的很圆满,至少花家姑娘坐车时没有觉得无聊。

一路马车从侧门进到黄府,刚停下来黄莺儿已经带着个丫鬟迎了出来。

因是要到别人家中做客,一早章琴就给准备了几样点心,都是她做的最拿手的,模具是花致远亲手刻的,外面没得买,点心不但层次分明,样式美观,连颜色都鲜艳欲滴,冷眼瞧着倒不像点心,反倒像是盛开的花朵。

黄莺儿只看一眼便惊呼出声,赶忙让人将点心分成三份,一份送到老太太院里,一份送到黄夫人院里,一份她就留着自己吃了。

黄家很大,从大门进来,又过了三道门,才到了一片花园中。只是这个时节遍地白雪,花园中也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百花盛放时的美景。

过了花园,又过了两道院门才到了黄莺儿住的春来居,院子虽不是很大,但里里外外都透着整洁,花喜喜一双眼睛都不够看了,“莺儿姐姐,你家真大,我都要走迷路了。”

黄莺儿笑,“你这是头一回来,多走几回就不迷路了。”

听黄莺儿话中之意,这是要与她们姐妹常来常往了,花喜喜拍手叫好,花盼盼也眉眼含笑,她对黄莺儿这姑娘印象不错,人虽不能说没有心机,却很是飒爽,倒不怕她玩阴的害人,这样的人交起来不累心。

进到屋中,扑面而来的暖意,花盼盼和花喜喜的鼻边便见了汗,有丫鬟过来将几人身上着的外衣脱去挂了起来,好在来之前花盼盼和花喜喜里面也穿着薄袄,如今去了外衣倒也不见失礼。

只是比起有钱人家小姐天冷时披的披风,这般直接脱去外衣到底有些不雅,好在都是孩子也没那么多避讳。

丫鬟送上香茶和几样这个时节能存得住的瓜果及果脯肉脯,又将花家姐妹带来的点心用精致的小盘装好端上来,花盼盼和花喜喜姐妹头一回觉得她们的娘做的点心竟是如此好看,果然好美物还要美器来盛啊。

黄莺儿拿着果脯肉脯的盘子让花家姐妹尝,花盼盼尝了一口便不肯再尝,除了甜就是甜,实在是太腻了。

花喜喜倒是吃了几块,之后也怎么都不肯再吃。都是几岁的孩子,正是看别人家饭菜最香的时候,花盼盼不吃也就罢了,花喜喜也不吃,显然是真不爱吃。

黄莺儿尝了块她们带来的点心,只吃一口,便明了,人家这是好东西吃惯了,他们黄家引以为傲的那点小零嘴儿,人家压根就吃不习惯。

一边聊,一边吃,不知不觉间黄莺儿就有些吃撑了。

待回过神时,再看盘子里,花家姐妹带来的几样点心竟都见了底。

第170章 不听话就打

黄莺儿倒不觉得尴尬,与她们姐妹相处几日,大家都算熟了,平常吃章琴做的菜都没客气过,黄莺儿感叹:“你们的娘亲真好,做的点心都这么好吃,也幸好我都给吃光了。”

花盼盼正疑惑她这个幸好是何意,就听外面传来丫鬟的惊呼,“表姑娘,大姑娘在屋中有客,你不能进去。”

“大姐姐的客人便是我的客人,此时我若不进去,可不要被客人说是无礼?你让开,不然小心我揍你!”

声音听着倒是悦耳清脆,但说出的话却是蛮不讲理,黄莺儿眉头便皱起,还没等她发作,外面门帘一动,一道翠绿色的身影便闯了进来。

来人是个看起来与花盼盼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模样不丑,却也说不上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并不大,看人时却总有些不怀好意。

黄莺儿怒道:“你还有没有点规矩?舅母平日便是如此教你的?”

那位表姑娘却是不答,一双眼睛在花盼盼和花喜喜身上扫来扫去,最后落在花盼盼的脸上,“你不是摆摊卖米线那家的盼盼吗?”

说完抚掌笑道:“我道为何大姐姐不让我进来呢,却是请了两位……如此的客人,莫不是怕我说出去丢了大姐姐的脸?”

黄莺儿原本还强压着怒气,此时却是爆发出来,两步上前,对着表姑娘的脸就扇了下去,显然与这位表姑娘积怨已深。

“你又打我?”表姑娘捂着被打的脸,也不知是被打得习惯了,还是惊愕的忘了哭。

黄莺儿双手叉腰,看不出平日里大家闺秀的模样,对着表姑娘冷笑,“就显你长了张臭嘴是吧?不想要就找人缝起来,别到我面前讨人嫌。”

别看黄莺儿平日看着随和,生起气来气势却是惊人,一耳光没把表姑娘打坏,可冷着的脸却把表姑娘吓到了。可被黄莺儿双目一瞪,立时又把刚要冒出来的哭声压了回去,只肩头耸动,时而发出抽泣之声。

见她哭起来也一副小家子气,黄莺儿更气不打一处来,“你不就是黄家的亲戚?真当是黄家的主人了?我娘惯着你,我可不惯。她们是我的同窗,亦是我的客人,你若再敢胡言乱语,别怪我告知外祖母,将你关在佛堂里罚跪。”

一听要罚跪佛堂,表姑娘却是连小声抽泣都不敢了,显然是没少被罚跪过,更是吓得讨饶,“大姐姐不要告诉祖母,蝶儿知错了。”

嘴上说着讨饶的话,看向花盼盼和花喜喜的目光里都带上几分怨毒。

花盼盼无语,她还一句话没说呢,先是被人贬低,如今又被恨上了,这都是什么运气呢?果然有钱人家的姑娘少爷都是不好相与的。

只是这位表姑娘往后遇上了却是要有多远躲多远,如此心胸狭隘之人,万万招惹不得。

好在表姑娘挨了打后就没再多嘴,只挨着黄莺儿的身旁坐下,若非时不时投向花盼盼的目光怨毒,花盼盼都要以为她真就是那般乖巧懂事。

第171章 就不能不过来烦我

小孩子的耐心不多,见黄莺儿同花盼盼和花喜喜说话都不理她,无聊之下表姑娘的目光四下扫着,见案几上的盘中有果脯肉脯拿来便吃,黄莺儿也不管她,若非是赶走了会让娘亲不高兴,她早就让人把她轰出去了,只要不多嘴多舌,吃些东西就吃些吧。

表姑娘吃一口,看一眼花盼盼姐妹,吃一口再看她们一眼,花盼盼被她看得有些发毛,总觉着她这是恨不得把她们当成那些吃食吃到肚子里。

吃着吃着,但见几上还有几个空了的碟子,正是之前装着章琴所做点心的盘子,对旁边的丫鬟吩咐:“这几个碟子里装的续上。”

丫鬟应了声,端着空碟下去,不多时里面又装了些瓜子儿、花生端了进来。

“这些之前装的是瓜子花生?你这奴婢也来哄骗于我。”

表姑娘看了一眼就恼了,真当她是傻的不成?她说的是续上,这满屋也没见一块瓜子壳和花生壳,碟子里装的会是花生瓜子?这是有好东西怕她吃啊。

黄莺儿目光凌厉地扫过来,表姑娘打了个哆嗦,到底怕挨打,蔫耷耷地嗑起瓜子。

有了这么一位在这儿,黄莺儿也觉得无语,又与花盼盼说了几句,问了丫鬟时辰,便道:“瞧着时辰也不早了,我让厨房准备了一些吃食,不如移步花厅,我们边吃边聊着吧。”

花盼盼自是应允,随着黄莺儿起身朝外走。

表姑娘见无人理她,也跟在黄莺儿身后,对花盼盼道:“盼盼,你还不知我是谁吧?我是城北叶家的三姑娘,我叫叶翠蝶,我爹与莺儿表姐的娘是亲兄妹,你也要叫我一声蝶姐姐。”

叶家花盼盼听过,前些日子还摆摊时,叶家也派人来买过几次米线,如这些有钱人,买米线都是论桶买,一桶米线,一桶汤,配菜再另外装了。

别家都不计较多一些少一些,安柳每次也都会多给装一些,总不会让客人亏了。但只有叶家的下人担心被占了便宜,不是让再多加些米线,就是让再多加些鸡肉,配料都嫌放得少,给的铜钱却是算得极仔细,生怕多给一文钱回去不好与主家回话。

最后逼的花盼盼都不想卖米线给叶家,实在是卖得太憋屈了。

花盼盼见她说话时眼珠子在自己身上乱转,不知她又打什么主意,便点头唤了声:“叶三姑娘。”

“是蝶儿姐姐。”叶翠蝶不满,但见黄莺儿又回过头看她,眉头有要皱到一处的趋势,再不敢多言,只对花盼盼笑了下,便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