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榻 第121章

作者:挥墨染蝶 标签: 穿越重生

  他在她身边擦身而过,那阵冷香也席卷而去,直到那阵莫名的暧昧的味道散去,她总算才平静下来几分。

  她转头道,“皇嫂,你如今是贤妃了,怎能处处拘谨谦卑。对他,大可不必这么客气。” 说着,公主朝前头宰相的背影一颔首,轻轻一笑,语气里带着一种与他划分开彼此的界限。

  英娘低头,脸上蔓过温和,道,“长公主总是这样不拘礼术,自由自在的,有时候……我真是羡慕你。” 她说完,顿了顿,左右看了一眼,倾身小声道,“前些日子大行皇帝的奠礼,听闻公主后几日没去,有人便借此向陛下进言,故意说公主不哭不孝,太过肆意。可是我知道,公主并非如此。好在,陛下也没有多在意什么。”

  漱鸢听罢,不屑地抬起嘴角,目光却望向长空之中,眸子映着天上的流云,轻叹一口气,喃道,“哭有什么用。人都去了,哭给谁看呢?还不如留着那几滴可怜的眼泪,留着以后用。”

  公主讲话一向不留情面,总是随心所欲的,虽然已经收敛很多,可是在熟悉的人面前还是说了几句嘲讽的话,“若是按照哭不哭来评判一个人孝与不孝,那这人也是愚蠢十足了。”

  说来也奇怪,这一次听到父亲离世的消息之后,她并没有上一世来得那么悲痛。父亲的死,依旧是突如其来的,叫她措手不及,可是比起上一辈子,这次她反而更平静地接受了一切。

  一朵花开,自也有败落的时候;一棵树繁盛,也终有面临寒冬烈风的一天。父亲是天子,依旧有走到尽头的时刻。

  那她呢?从前她总是担心,若是有一天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她就变得孤苦伶仃了。可是,如今才发现,原来桎梏自己的始终都是这份恐惧。

  她这一世,因为生怕再次重演上辈子的结局,所以她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又因为生怕没有了依靠,所以她想急着嫁给房相如,不顾一切地追随在他的身后,也放下所有去热烈地表白。甚至生怕他生气,怕他离开。

  大概顿悟就是如此,此时此刻,她才发现,自己有些累了。不知是不是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还是因为这秋风太凉,吹得人心中清透,总之,她忽然觉得这一刻自己才变得成为自己了。

  说是看淡生死,似乎有点太大,不如说,是活得更通透些了。

  既然通透,也就更不在乎那些束缚,她想,从今日起,她想在风中饮酒,那便在风中饮酒;她想夜不归宿,那便夜不归宿。打马看遍长安花,如此,也不算白活一次。

  她忽然想起一事,偏头问道,“对了,你在皇兄身边,有没有见到幼蓉?”

  英娘脸色微微一变,忽然有些黯然,她叹了口气,喃道,“自然是见过的。幼蓉她……如今做了陛下的御前宫人,从前陛下总喜欢让我陪他写字看书,可是现在……”

  她没说下去,可后头的事情也叫漱鸢猜了个大概。看来,幼蓉很叫九兄喜欢,怪不得那时候在宣徽殿前见到他们两个说话,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似的。

  原来,早在那时候,九兄就已经看上她了,只不过碍于父亲还在,不好讨要。

  漱鸢冷哂一笑,安慰似的拍了拍英娘的肩头,“皇嫂如今被封为贤妃,便要拿出做妃的气势来。皇后娘娘身体不好,太后自从先帝走后,也悲伤过度,移居旧宫苑吃斋念佛去了。以后,这后宫人多起来,还要皇嫂你,主持大局啊。”

  英娘的眼神里已经比从前多了几分坚强,可依旧带着几分柔弱,她蹙眉,“淑妃她是将门之女,处处争强好胜,又比我会说话。”

  “你和皇兄是少年夫妻,这份情谊,有谁比得过呢?”她笑了笑,眼角有恣睢不羁的妩媚之色,“以后,皇嫂的日子还很长,不在这一时的宠爱。”

  英娘似懂非懂,她迟疑地望着公主的眉眼,怔怔道,“从前觉得公主清傲不可亲近,后来才知道公主不过是口冷心热,可是如今,竟又觉得公主不一样了。”

  漱鸢抬袖掩唇,又换做平日娇娇的面孔,道,“皇嫂多虑了。” 说着,她微微欠身,独自扶花离去。

  回了宣徽殿,宫人正在将直棂窗上的轻纱换成高丽纸,这种纸既透光又可挡风,公主畏寒些,于是趁着秋早,提前准备出来。

  漱鸢坐在案几前饮茶,风吹过袖笼,丝丝微凉,可指尖触击的茶杯却是烫的,暖到心里。

  她抬眉,朝那头选纸的冬鹃问了一句,“听说翰林院今日审查科举的名次了?”

  冬鹃正拿起纸迎着阳光照,一听公主问话,回过头答,“正是。听说进士科及第者才三十日,这甲第者,是四十多岁的孟郎君呢!听说,他都考了好几次了!一朝进第,可把他高兴坏了,听说前些日子,在清风楼宴请了好大一帮人。”

  “哦?这甲第者,可是全通,怎么,不是一个叫宁九龄的人吗?” 漱鸢放下茶杯,倒很是意外。论才学,这宁九龄可不输给别人,她忽然想起上次房相如撂下的狠话,该不会他真的把宁九龄的卷子给废了吧?

  正诧异着,只听冬鹃道,“宁郎君差了一点,得的是乙第。不过,宁郎君还年轻,若是不满意,来年还可以再考。”

  漱鸢笑了笑,“名次只是名次,吏部那头的关试还未出正式结果呢。过了关试,才会分配官职,到时候,比拚的便是家世背景了。”

  冬鹃说是,手里这头忙着,嘴上也话多起来,“大家都在可惜,房相的义子宋公子居然没有参加这次的进士科。”

  “我倒是听说,他考的是简单些的明书科呀。”

  冬鹃道,“公主说的是。宋公子倒是过了明书科,可旁人也猜测着,大概房相因为自己是这次进士科的副考官,为了避嫌,所以故意不叫宋公子参加今年的进士科的。”

  公主听后嗤笑一声,却摇头不语。什么避嫌,分明是宋洵自己不考。想来这房相如也是尝了一次流言的滋味,叫人误会他太过严苛无情了。

  说起来,还不曾对他亲口说一句“恭喜”,虽然这明书科的喜,并不算什么大喜吧。

  漱鸢抿唇一笑,抬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又轻轻吹了吹,小心翼翼地摺叠进信封中,随后扬声道,“去尚食局要一份箸头春,给房相送过去,便说……是本宫恭贺他家的宋公子登科之喜。”

  冬鹃一歪头,“恭贺宋公子,但是,给房相送箸头春?”

  漱鸢弯唇,“正是。”

  ————————

  南山秋景潋滟,漱鸢从前不怎么来这里走动,这辈子得了机会,重新游览于宫外别苑,也才算明白什么叫“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前些日子在宫里呆着无聊,于是择了这样一个好天气,叫车夫驱车出宫。她下车走到南山下,掀开帷帽上的面纱抬头瞧,见漫山遍野都是朱橙金赤,映着澄澈的碧空,显得高远而豁然。

  她嘱咐了车夫几句,叫她去附近的摊子等候,哑巴车夫只是点点头,依旧拉着牛车到大柳树下那头坐着等,只不过那柳树如今已经只剩下枯条,在风中挂起一道道浅淡的线条,更增添了几分野趣。

  漱鸢提衫一路上山,见风景与夏天时候已经大有不同。自从上次和房相如来过一次,她也没有再来了,今日索性无事,皇兄又不似父亲,基本上从来不找她,所以就算溜出宫,旁人也不会察觉什么。

  冬鹃劝了又劝,终归是没将公主留下来,只好提她打点好一切,守在宫门口巴望着她又跑出去了。

  漱鸢想,下次倒是可以带冬鹃一起来,那个丫头或许比她还要贪玩些。

  她抿唇一笑,绣鞋迈过小洼坑,绕过溪流,顺着石阶到了紫竹别苑。

  谁想,苑门却是半掩着,显然有人来过了?

  漱鸢心里顿了顿,蹑手蹑脚地靠近过去,听不见里头半点声音。她等了片刻,干脆推门而入,刚一进去,只见一个萧然的背影坐在案几前,旁边还摞着好几卷奏牍。

  原来是故人。

  公主莲步轻迈,不声不响地停在他身后片刻,然后低笑道,“想不到,你还真的来了。”

  那人手中的笔一停,愣了愣,随后又继续从容写着,答,“公主邀请,臣敢不来吗?”

  声音沉沉落下去,他回头,竟然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