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138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这是打哪儿学的一脑门的坏主意哟。看看许家的那两个孩子,自家这个绝对不是谢氏夫妻俩能教得出来的。

  看看她给庆阳县主出的那坏主意吧,真是愁死个人了。

  赵如熙不知道这对夫妻内心的复杂,她问赵元勋:“那二叔的亲事呢?”

  赵元勋转头看向朱氏:“让你娘说。”

  提起这个,朱氏就有些高兴:“这个容易。你二叔那个人,从来都是得陇望蜀的。我只要给他介绍一门更好的亲事,你三叔的盘算就落空了。”

  “那您找到了吗?”

  “嗯。”朱氏点点头,“我已叫人传信给你二叔了,你二叔对我介绍的这门亲事很满意,他也更信任我们。所以已经找了个借口把那边回掉了。”

  说到这里,她似乎不想再说下去了,挥手把赵如熙往外赶:“行了,这些事不用你操心,赶紧回去洗洗睡吧。天天都忙忙碌碌,天不黑都不回家。”

  赵如熙对他们夫妻俩做事还是挺放心的。朱氏不想说,她也不问。

  她猜想朱氏给赵元良寻的新妻子定然是个厉害角色,否则管不住赵元良,又压不住府里的那些姨娘。但那人定然不坏,没准是个不能生孩子和离出来的,这样就不会对赵靖立不好。

  能找到这样的亲事,朱氏也是老费心了。

  不过有了今晚这一出,没准朱氏为了锻炼赵靖立,就把这门亲事给推迟了。赵元良想娶到妻子,怕是得过上一年半载了。

  同情赵元良两秒。

  买完下人和宅子,接下来几日,赵如熙就过上了规律的生活:上午上学,中午去庄子上打一转,看看庄仆们训练的情况,下午申时回到画院画画。

  她日子虽然忙碌,却很规律,整个人倒比原来感觉要轻松。

  可傅云开那边日子就难过了。

  那日母亲做了蠢事,得罪了赵如熙,他一直在想办法弥补母亲捅下的漏子,这两天不停地请赵元勋吃饭,说是为了替母亲赔礼道歉,实则是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感情。等赵元勋态度对他好一点,他上门提亲成功率就更大了。

  却不想前两日父亲部下的夫人携女上门拜访,他就粘上了一颗牛皮糖。

  “云开哥哥,你喜欢什么样的吃食,我给你做。你不知道吧?我厨艺可好了,我爹我娘我哥哥都一直夸我。我做的吃食你一准爱吃。”

  拦在傅云开面前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名叫贺英,长得浓眉大眼,本应该是个英姿飒爽的女子,此时却做小女儿姿态,让傅云开烦躁得很。

  “不必了。我家有厨娘。我有什么要吃的自会吩咐她们做。还请劳烦贺姑娘让一让。”傅云开冷着脸道。

  “另外,再说一次,我们平南侯府虽不是什么顶级豪门,却也手握朝庭重兵,这外书房是机要重地。一旦重要文书丢失,不光我们平南侯一家,便是你们贺家也是要被砍头的。所以姑娘既来府上做客,就老实呆在后院,不要到处乱跑。”

  说着,他一转头,对着守门的士卒道:“你们二位,去领五军棍。以后再让我看到你们放外人进来,必不轻饶。”

第298章 坚定心意

  两位士卒一听,顿时哭丧了脸。

  他们也是看这位贺姑娘是定远将军的女儿,这几天又一直给自家小将军送吃送喝,偏小将军还不理人家,着实可怜的紧。

  再加上侯夫人暗地里交待,这位是她看上的世子夫人,所以他们才敢通融一二。

  不过他们也没敢让她进去,只让她在院外等。这样既不触犯规矩,没准小将军心喜这位小娘子,成就了好事,还会重赏他们。贺姑娘成为了世子夫人,定然也会回报他们。

  没想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贺英顿时面露尴尬。

  她强忍着眼泪,道:“云开哥哥,你、你就真这么讨厌我?”

  傅云开是个军人,不喜欢拖泥带水,更愿意直来直去。

  只是这位贺姑娘前两天做得不过份,又没表露什么,只是做点家乡特色的点心,说是犒劳他和一众军士,他才不好说什么。

  但她送来的东西他碰都没碰,对她也没有什么好脸。

  如果是一位知进退的姑娘,他这番态度,她便也应该收手了。却不想这位竟然像是看不懂他的脸色似的,还要死缠烂打。

  “倒不是讨厌,而是傅某已有心仪的姑娘,不日就要上门提亲。贺姑娘不停地出现在傅某面前,要是让傅某一心想求娶的姑娘知晓,觉得傅某是个招蜂引蝶之人,拒绝了傅某的心意,恐怕傅某就将姑娘给怨恨上。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亲。恐怕贺姑娘也不愿意做这等有损阴德的事吧?”

  傅云开说着,便喝令跟随他的小厮、护卫:“以后都看着点。远远遇到贺姑娘,及时提醒于我,咱们绕路而行,或直接回去。至于因此而延误军中事务,我会上报朝堂,让圣上另外安置贺将军的职位。”

  “是。”众人齐声答应。

  贺英后退几步,望着傅云开,满脸的不可置信。

  傅云开见她即便后退,仍挡在外书房院子的门口。他要经过,势必离她极近。

  这些年,随着父亲越来越被皇上看重,他的军功也越来越显眼,不是没有女人这样处心积虑要接近他,哪怕他已有了未婚妻,也仍有人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朝他扑来。

  他对此类女子甚是反感。

  “走罢,回去。”他直接转身,吩咐道,“一会儿贺姑娘走了,再来通知我。”

  他这做派不光绝决,里面隐含的鄙视与羞辱,即便脸皮再厚的姑娘都受不了。

  贺英打小跟父亲在边关长大,近两年才随着父亲升至定远将军而搬到了京城。她的神经比一般京城的姑娘要粗,心性也更坚韧。可被傅云开来这一招,她也受不了了,“哇”地一声哭出来,转身就跑。

  一众汉子眼睁睁地看着美人哭着跑了,再转过眼来看向自家世子,就见他依着板着一张冰山冷,莫有一丝表情。大家不由在心里鄙视了傅云开一下。

  “将军,这位贺姑娘挺好的哇,你怎么就看不上呢?你到底看上的是哪家姑娘?”一个汉子是跟着傅云开一起上过战场的,性子又大大咧咧。他刚因贺姑娘被罚了五军棍,实在想不明白,就干脆直接开口问道。

  平南侯傅大勇是龙虎大将军,正二品;傅云开自己是正四品的宣武将军。而贺姑娘的父亲,则是从三品的定远将军。

  在这些军汉们看来,傅云开要娶妻,娶这位定远将军的女儿,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贺姑娘长的又不丑,在他们这些军汉的审美里,这样的姑娘才是顶顶好的。

  京城的那些世家小姐,说实话,好看是看好看了,可就是跟个瓷娃娃似的,一碰就能碎掉。他们这些人都是长期驻守边关不着家的,那样的女子能替他们生儿育女、孝顺爹娘,独自操持一个家吗?

  还是像贺姑娘这样,在边关长大、又出身军汉家庭的女子,才最合适他们。

  傅云开连这样的姑娘都看不上,在这些汉子们眼里,就是矫情。

  傅云开斜睨他一眼:“你懂个屁!要你管?”转身进了外书房。

  外面这些汉子看着被傅云开怼得满脸通红的汉子,哄堂大笑起来。

  “走了走了,去领军棍。”同伴拍拍他的肩,“我看你小子每天不被打上几军棍,就浑身不舒坦。”

  进了书房的傅云开却没有笑,他坐到书桌前,心里涌上一股烦躁。

  贺夫人莫名其妙带着女儿忽然住到他们侯府来,母亲还高兴得很,话里话外都说贺姑娘比赵五姑娘强太多。

  那晚从镇南王府回来,母亲就一直说那位赵五姑娘是个眼高于顶、不懂礼貌的女人,要是嫁进平南侯府,定然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说如果他要坚持娶那女人,她就死给他看。

  说实话,傅云开有时候很嫌弃母亲的浅薄粗俗,但这终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即便娶了妻,他可以给妻子管家权。但要是妻子不尊敬不孝顺婆婆,他也定然是不高兴的。

  当年平南侯傅大勇官做大了,也不是没有嫌弃过何氏。进了京后,何氏在不少场合出丑,让傅大勇在外面没脸见人,他曾想过要休妻。

  十二岁的傅云开当时就放了狠话,说如果父亲要休妻,那他就带着母亲和弟弟分出去另立门户。傅大勇才歇了休妻的心思。

  现在母亲用这话来要挟他,傅云开明白,赵五姑娘娶回来,家里定然也是鸡飞狗跳的。他现在有些动摇,是不是应该后退一步,另选他人。

  可看到贺姑娘,他就想起了赵五姑娘。他觉得要是他真跟眼前的贺姑娘成亲,三年五载他都不想回家。不是这位姑娘不好,而是她不是他喜欢的姑娘。

  傅云开头疼地揉揉眉心,再一次感慨: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位母亲?

  这个念头一起,他忽然就站了起来,心绪一下明朗了。

  当年父亲是做了校尉后才娶的亲,又因长得不错,边关的姑娘可以说是任他挑选。最后他挑了母亲。无他,母亲何氏在边关那些姑娘里长相最出挑。

  可父亲光想着挑好看的,却没想过要挑一个有脑子的。

  现在自己如果凑合着娶一个不聪明的女人,他以后的儿子怕是也要埋怨他;而他自己,恐怕也要经历父亲的痛苦。

  所以,他还是想娶赵五姑娘。

第299章 当面相求

  “长安。”他唤道。

  待长安进行,他道:“你去跟夫人说,让她把贺家母女送走。然后让她准备提亲的东西,我要去绥平伯府提亲。如果她反对,我会在成亲后搬出去另立门户,她以后就跟二公子过。我会跟父亲一样,逢年过节捎些东西回来,人就不回这个府了。”

  “是。”长安答应一声,出去了。

  大概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他回来了,道:“夫人已将贺家母女送走了,正在张罗您提亲的事。”

  “嗯?怎么回事?”傅云开疑惑地看向长安。

  他母亲的性子,他是了解的。他以此为威胁,母亲定然还要大闹一场,绝不会就这么轻易就范的。

  长安有些为难,但还是道:“侯爷的信刚刚到了。小人听夫人房里的丫鬟说,侯爷在信中说,如果夫人不同意您跟赵五姑娘的亲事,就把她给休了。”

  这种话,本不是他一个小厮能说的。可主子问到,他又不能不说。

  傅云开释然。

  原先经管家提醒,他当即就写了信去边关。他的亲事,母亲答不答应不作数,父亲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他相信,只要他把理由说出来,父亲是一定会同意他娶绥平伯府姑娘的。

  一方面父亲深受母亲之累,深知娶一个不聪明的女人的痛苦;另一方面,父亲并不想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一把杀向世家和文官的刀。一旦冲突厉害,当皇上顶不住世家和文官们的压力时,父亲就要被牺牲掉。

  他想自保,就需要向世家和文官释放善意。为了妻儿计,他宁愿不做这个“最受皇上宠爱”的武侯,宁愿被皇上撤职,也不愿意脖子架着一把刀。

  而赵五姑娘可谓是解傅家这个局的最佳人选。

  所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父亲都没道理反对他挑选的这门亲事。

  这段时间他按兵不动,只是攻略赵元勋,就是一直在等父亲的回信。他知道,母亲的态度不足虑,只要父亲同意,母亲根本不敢对这门亲事再说什么。现在果不其然。

  想来父亲看到信后也是对这门亲事大为赞赏,派人快马加鞭,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送了信来吧?

  这么想着,他精神大振,刚才的疲惫、心烦一扫而空。

  他站了起来,道:“你去叫管事,让他把京城最好的官媒找来,我要去绥平伯府……”

  话还没说完,他想起管家的忠告,又改了口:“不,你让他去酒楼订个座儿,再送份帖子去绥平伯府,我要请绥平伯喝酒。”

  他还是别鲁莽,先口头上向赵元勋提一提亲事,再让官媒上门求亲吧,这样比较稳妥。

  处理了一会儿事务,他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出了外书房。

  管家早已在外面等着了:“世子,帖子已送到,绥平伯说他会按时到。”

  傅云开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一面回后院换衣服,一面问管家:“二公子这几日如何了?他还偷偷跟赵六姑娘通信?”

  “躺在床上养伤时通了两封信,可能赵六姑娘在信里劝了什么,二公子倒是安心下来,没往外折腾。这两日伤好了,听了您的吩咐,他也没再阳奉阴违,老老实实跟着秦四爷操练。”管家道。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