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139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他看得出,自打世子爷看上那赵五姑娘后,对于二公子和赵六姑娘的亲事也没那么反感了。

  他也觉得,要是绥平伯府姐妹俩一起嫁进来,倒是个好事。

  要不然,摊着夫人那个不靠谱又偏心的性子,二位公子成亲后,她为了树立婆婆的威信,抢夺府里的话语权和管家权,定然会挑起大奶奶跟二奶奶之间的矛盾。到时候侯府里鸡飞狗跳,侯爷和世子爷在边关都不安心。

  那位赵六姑娘不过是赵家养女,她如果想依靠赵家这个娘家,就必然不敢跟姐姐对着干。可以说,赵五姑娘天生就能压制赵六姑娘。这样内宅就斗不起来了。这是绝佳的二奶奶人选。

  想着这个,管家问道:“世子爷,您跟绥平伯爷提亲事的时候,要不要也提一提二公子娶赵六姑娘的事?”

  傅云开一摆手:“先把我这门亲事订下再说,别节外生枝。”

  他旋即自嘲一笑:“我要向赵五姑娘提亲,夫人知道我不听她的,父亲又同意了,她只能认命。但她是绝对不会同意二公子娶赵六姑娘的。我要是跟二公子一起提亲,夫人没准搅和得我这门亲事也不成。”

  管家悚然一惊,点头道:“还是世子爷想的周到。是小人想岔了。反正二公子年纪不大,等大奶奶进了门,再议他的亲事也不迟。”

  傅云开颔首:“就是这个理儿。”

  他换了衣服,拿了两瓶好酒,乘马车去了他跟赵元勋惯常去的那家酒楼。

  他是晚辈,又打算向绥平伯府提亲,因此特意早到了一点,让长安在门口守着。赵元勋一到,他便迎到楼梯口,两人一同进了包间。

  酒过三巡,他才开口道:“伯父想来也知道,我在京中呆这么久,是为了亲事。我原来那桩亲事,是家母订的,我跟原来的未婚妻都没怎么见过面。她溘然病逝,我虽对她没什么印象,却也为她守了半年,这才打算议亲。”

  赵元勋听到这话,看着面前这英挺精神的小伙子,蓦地眼睛一亮。

  妻子虽说答应亲事由女儿自己作主,但还是暗中在打听观察京中适婚男子。孩子可以任性,他们作父母的,爱之深,总要为之计深远。京中适婚的好男儿就这么些,被人早早挑走了,剩下的歪瓜劣枣,可不就委曲了女儿?所以也一再叮嘱他留意着。

  眼前这个不是挺合适吗?

  他砰然心动。

  傅云开并不知道赵元勋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给赵元勋斟满酒杯,又继续道:“上次因为舍弟不懂事,抢了令爱的田庄,我去大理寺跟张大人和吴大人解释的时候,特意等了赵五姑娘出来,跟她道歉,见过令爱一面。”

第300章 我欲娶之

  他站了起来,对赵元勋深深一揖:“赵五姑娘风姿卓然,才华横溢,贞洁淑德,令我心生向往。我欲求娶之,特写信征求父亲意见,父亲对伯父之为人亦甚敬重,今日来信应允了此事。故云开今日冒然前来,恳请伯父把令爱赵五姑娘交付于我,我必以命待之。”

  幸福来得这么快,让赵元勋本就喝了点酒的头有点晕。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将一直弯着腰的傅云开扶了起来。

  “伯父?”傅云开期盼地望着赵元勋。

  赵元勋张了张嘴,有一种冲动把亲事答应下来。他觉得错过了一门亲事,他再也帮女儿寻不到更好的亲事了。

  可理智却硬生生地把他的话拦在了嘴边。

  女儿的话犹在耳边。她说不想议亲,她说她也能像男儿一样干一番事业,她不想就这样囿于后宅,泯灭于油盐酱醋的琐碎里。她说如果他们不答应,她就搬出去。

  “贤侄,这事我现在还不能答应你。我母亲犹为疼爱熙姐儿,我需回家跟她老人家商议商议。”他把老夫人搬出来当挡箭牌。

  傅云开虽然有些失望,却也能理解。

  “应该的。”他点头,又两眸晶亮地望着赵元勋,“那您看我要不要亲自去向她老人家恳求,也让她老人家见见我?”

  赵元勋心里一动。

  如果没亲眼见着傅云开,不说老夫人,只说朱氏,她是绝对不放心就这样把女儿的亲事给定下来的。倒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见一见,也让熙姐儿再见见傅云开。

  想想现在正是晚饭时分,赵如熙应该从北宁回来了,他提议道:“那要不……现在就去?也别提什么亲事,你只说我喝了酒,不放心我,要送我回家,顺便拜见一下老夫人和夫人。”

  傅云开大喜,深觉自己的岳丈攻略做得极为正确。

  “还请伯父稍等。”

  他转头让长安叫伙计进来,要了两碗酽酽的茶水,奉了一碗到赵元勋面前,自己喝了一碗,喝完不算,还把茶叶在嘴里嚼了嚼,觉得酒味已没有了,又去隔壁没人的包房换了身衣服,擦了一把脸,还偷偷让长安帮他重新梳了发髻。

  做完这些,他这才对赵元勋道:“伯父,那咱们走吧。”

  看到傅云开做的这一切,赵元勋越发高兴。

  傅云开正是因为重视这门亲事,才会这么郑重其事。可见他对熙姐儿是真心求娶。

  “走罢。”他站了起来。

  傅云开连忙殷勤地上前扶住他,两人一同下了楼,上了马车,去了绥平伯府。

  此时赵如熙也刚从北宁回来。

  张家自打那日改了契之后,第二天就开始搬家了,陆陆续续地搬了五天,终于把东西都搬完了,今天把钥匙交到了她的手里。

  赵如熙回来之前去看过,发现到处都很干净。显然张家把钥匙交出来前,还让下人把宅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她已经吩咐高卫强明日打听哪里有好的泥瓦匠,请了来将屋子都粉刷了一遍,各处的门窗也进行了修缮上漆,有不合意的地方,也一并改了。

  办完这些,她回府跟老夫人和朱氏、赵靖泰吃了饭,正跟他们闲聊呢,就听丫鬟来报,说伯爷喝醉了酒,平南侯世子爷傅小将军送他回来,想顺便拜访一下老夫人和夫人。

  赵如熙提到傅云开的名字,想起萧恪曾经说过的话,一时大感不妙。

  上次萧恪说傅云开会来向她提亲,可隔了这么久没见来;而且上次她在镇南王老王妃寿宴上又得罪了平南侯夫人,赵元勋和朱氏也没在她面前提傅云开,她以为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便也没放在心上。

  不曾想傅云开竟然登堂入室了。

  老夫人听了极为高兴,对丫鬟吩咐道:“快请。”

  她转过头来,笑眯眯地对赵如熙道,“熙姐儿不是要教你弟弟画画吗?去你院子吧。”

  赵靖泰这段时间经常听父亲提起傅云开,吹嘘他如何如何英勇,小男孩天生崇拜强者,心里早已对这位傅大哥很是好奇。

  这会儿他便央求道:“祖母,就让我在这里呆着吧,我想见见傅大哥。爹爹说他可厉害了。我就坐在这里不说话,不会碍事的。”

  “不行。今天人家第一次登门,而且指名拜访我跟你娘,你们姐弟俩在这里不合礼数,还是先回去吧。下回,下回我叫你爹带你去见他。乖啊,听话。”老夫人哄着赵靖泰。

  赵如熙本还想留在这里,以防来者狼子野心,家里人被人家一忽悠,就答应了亲事。

  听老夫人这样说,她也不好再留下了,只得叫赵靖泰:“走吧。”

  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赵元勋和朱氏才答应她给她婚姻自主,现在考验他们的时刻到了。要是他们一口把亲事应下,她会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叛逆”。

  赵靖泰一步三回头地跟着赵如熙出了门。

  见姐弟俩出了门,老夫人迫不及待地跟朱氏道:“你说,傅小将军这是怎么回事?真是送伯爷回来,顺便拜访咱们?”

  朱氏笑眯眯的:“咱们可没这么大的脸。估计不是冲着咱们来的。否则,他来给你行个礼问个安倒也罢了,给我请安算怎么一回事?莫不是想拜伯爷做干爹不成?”

  老夫人拍了儿媳一下,嗔怪道:“你个促狭鬼,有你这么说自家相公的么?”

  婆媳两人哈哈笑了起来。

  她俩可不像赵元勋,神经这么大条。人家都求亲求到面上了,才来考虑这门亲事。

  自打赵元勋主动亲近赵元勋,屡屡请赵元勋吃饭,老夫人和朱氏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傅云开又不是个闲在家里没事干的人。他现在虽不在边关,但还肩负着招募和训练新兵之事,并不清闲,哪有空天天邀人喝酒。

  而且傅云开年纪轻轻就立下无数战功,在京城里也是一个人物,走到哪里都倍受瞩目,多的是人主动邀请他喝酒,更不用说他跟二皇子、五皇子相交莫逆,亲如兄弟,怎么可能天天找一个陌生的半老头子喝酒?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傅云开此举,定然有所图。

第301章 问问她

  可他们绥平伯府一穷二白,有什么是傅云开所图的呢?

  思来想去,婆媳两个一致认为,家中现在最值钱的就是赵如熙了。

  这简直是个金娃娃啊。

  不说她现在办的绘画培训班,只说皇上下的那道圣旨,就能给她带来几万两银子的收入;拜了枯木先生为师,学得一手画技,再加上她自己独创的画技,以后卖画就是好大一笔收入。

  这种自带点金技能的女孩儿,长的又漂亮,人又能干,还是枯木先生的弟子,身份上便是嫁个皇子都足够,能引来傅云开有意示好,为求亲做准备,不是很正常的吗?

  别说,这些整天呆在后宅、整天琢磨着如何把女儿嫁个好人家、如何娶个好媳妇的中老年妇女,往往明察秋毫,心明眼亮,一眼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楚这些男人心里的小九九。

  所以老夫人死活要把赵如熙给支开——她杵在这里,叫人家傅小将军如何开口嘛!

  赵如熙姐弟离开没多久,赵元勋就带着傅云开进来了。

  傅云开恭恭敬敬地给老夫人行了个大礼。

  要是平时,老夫人定然不敢受这礼的。可想到眼前这个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孙女婿,这个头她就泰然受了。

  朱氏看到傅云开长得高高大大,相貌英俊,心里仅剩的那点担忧就也烟消云散了。

  这样一个相貌英俊、年纪轻轻就是正四品、出身门第无一不好的青年才俊,可是千里挑一的好女婿。

  就算他有个不靠谱的娘,也瑕不掩瑜。何氏那没脑子的蠢妇,自家闺女那么聪明,随随便便就能收拾得了去,不怕她能掀起什么大浪。

  行完礼,老夫人、朱氏就开始跟傅云开聊起了家常。

  傅云开趁机夹带私货,把他和父亲对家里的态度都表明了,说只要他娶了媳妇,一进门就让新媳妇当家。他娘因头脑简单又没甚见识,其实是一个很好哄的人,只要把那些小心思多、爱挑拔是非的人隔离开就好了。

  当然,这些话他说得都极尽委婉。

  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算是一份承诺了,让老夫人和朱氏喜笑颜开,越看傅云开越满意。

  傅云开只是来露个面,让两位长辈见一见自己,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还愣不让赵元勋相送。

  赵元勋只得吩咐刘全代自己送他出门。

  待赵元勋一转身回到屋里,老夫人和朱氏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他这话里到底什么意思?他有没有跟你提过什么?”

  赵元勋满脸欢喜:“他说他想求娶咱们熙姐儿。”

  “真的?他真是这么说的?原话是怎么样的,你跟我们说说。”朱氏惊喜地道。

  赵元勋虽喝了些酒,但因着身体的缘故,他是极有自控力的,并没有喝醉。

  傅云开那番话,他记得牢牢的,当下便跟母亲和妻子复述了一遍。

  “啊呀,这小子可以啊。在大理寺见了咱熙姐儿一面,他应该就掂记上了吧?哈哈!这么久他竟然愣是憋着没说,一边写信询问边关父亲的意见,一面讨好你这个未来老丈人。这孩子也算是用心了。”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

  朱氏也满心欢喜。

  她觉得自打赵如熙回家,家里真是无一事不顺心。都不用去求取,好事总是自己找上门。赵如熙拜师之事是这样,大理寺的差事是这样,现如今最发愁的亲事,竟然也平顺得让人不敢置信。

  难道那孩子是天生的好福运?前十四年的福运一直憋着没发作,乍一发作,好运全都涌上来了?

  想起赵如熙,朱氏的头脑才稍稍清醒了一些。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