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171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但三处作坊的运转都正常,即便有些小问题,都由作坊的管事处理了。周春又觉得这点心是大事,所以便把心思多放在了这个上头。

第366章 试一试

  赵如熙放下茶盏,先看了看点心的外观,再拿起来品尝一下,问了问做法,摇摇头:“做法太繁琐,不易大量制作;保存的时间不长,一旦卖不出去就只能浪费。”

  又是这话。

  周春也知道赵如熙的要求,一再吩咐厨子按要求去做。无奈厨子会的也就这样,还想着如果自己做的点心味道好能得主子看重,得了打赏也不一定,因此在尽量靠拢要求的基础上,还是做自己最拿手的点心奉上来。

  周春以前也吃过不少点心,大多是用面、糯米做成的。以粳米为主要原料的除了那些用火烤干的小饼子,还真没什么点心是能达到赵如熙的要求的。

  所以他也没有太过为难那些厨子。

  可用稻米做出来的小饼子,姑娘还是觉得不满意,觉得这种米饼又干又硬,跟面饼在竞争上不占优势,很难在短时间内售出可观的数量。

  周春实在觉得头秃。

  赵如熙本想集思广益,找出最好也最适合这时代的食物来。可这几日也尝了二十几种点心了,都不合她的要求。

  她挠挠头,也有些发愁。

  这几天没找到合适的食物,她也搜肠刮肚地想着办法,试图想起她上辈子吃过的符合她要求的食物来。

  直到今天早上吃到伯府厨娘做的面条,她灵光一闪,终于想起一样食物是符合她要求的了。

  她道:“你让几个厨子试着做一种食物,就是把米磨成米浆,再蒸食,切条,晒干。让他们每人都按我刚才说的做,看看谁做得最好。”

  她前世吃过干米粉,柳城的螺丝粉用的就是这种干米粉。这种干米粉跟干面条类似,只是用米做成而非面所制。吃的时候用凉水泡一段时间再煮,配以各种佐料,口感和味道都很好。

  只是她没见人做过。刚才说的那些方法,也只是她依照常理推断出来的,不知道对不对。姑且让那些厨子试试。

  有了方向,周春一下子有了精神。他答应一声就出去安排了。

  在门口交待周凡几句,让他把要求传达给厨子,他才又回了屋里,问赵如熙道:“姑娘,作坊里做的东西也不少了,咱们的铺子什么时候开张?”

  作坊里做出来的东西,在赵如熙特设的质检员检验合格后,都会送到萧令衍让她买的能跟隔壁的地道相通的宅子里。

  对于这一点,周春当时心里犯嘀咕,觉得那宅子太远,照应不到。即便派一批人去守护,可一旦守护的人都出了问题,等黄花菜都凉了赵如熙和他这边都得不到消息。

  但事实证明,姑娘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周春心里即便有想法,也没有提出异议。

  就看看这些作坊吧,除了首饰加工坊外,铁匠坊和木工坊采取的都是姑娘说的“流水线”形式进行生产,所有零件的分工都极细。比如铁匠铺的李老四,就专门做一种零件。这零件除了他外,其他人根本不了解,更不会做。

  李老四因为当初对规章制度不以为意,在做了七、八个不合格的零件后,虽然嘴里嘟嘟哝哝,但接下来做的零件都做得是又快又好。

  其他人都如此。原因无他,唯手熟耳。

  “流水线”生产不光效率极高,保密性也极强。

  如果不是特意去打听,李铁匠就算通过李老四的描述知道他手上做的零件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具体尺寸,也是完全做不出能用的零件的。

  院子里如果有人是奸细,想要探听情报,那就得找所有人打听他们手上零件的样子和尺寸。动静这么大,还没等他把所有的资料收集完整,就暴露出来了。

  因此周春觉得赵如熙把堆放零件的仓库买那么远,自有深意。

  赵如熙虽说整日忙培训班的事,不管作坊,但作坊里每日完成的合格的零件数量都会报到她这里来。她对作坊的进展心里有数。

  想了想保险柜也制作成功二、三十个了,印书机和改进后的纺织机也做出了几架,她点点头:“成。你把人员都安排好,等我这边说可以开售,那边店铺就开张。”

  周春一听十分高兴:“姑娘放心,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了。”

  赵如熙起身,吩咐青枫和点绛:“把点心都装好,拿到画院去。”

  待两个丫鬟用食盒重新把点心装好,赵如熙便领着她们去了画院。

  这段时间画院都在画真人,是康时霖在他家下人里选了一个比他还丑的老头儿做的模特。

  因为前面画各种物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画汉白玉人像他们也画了几个,所以现在画人物他们倒没感觉有什么难度。赵如熙最开始时来了两次,之后就放任不管了,偶尔才会过来打一转。

  她进去跟康时霖和大家打了声招呼,让大家吃点心,便凑到了吴宗身边。

  “师兄,你也知道我开了作坊,这段时间已做出了一些东西。其中有个东西我觉得你肯定感兴趣。你要不要去看看?”

  “什么东西?”吴宗好奇地问道。

  赵如熙却不说,笑道:“你看了就知道了。”

  吴宗喜欢在大理寺审案子,主是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知晓这些案子的真相,在查出真相时内心得到满足。

  他知道小师妹不是一惊一乍的性子。她这样说,定然真有好东西给他看。

  他把手里的炭笔一放,兴致勃勃道:“走,带我去看。”

  赵如熙便跟他出了画院,去了绿蕉院。

  她领着吴宗到西厢房,指着保险柜道:“这个柜子,你试试看能不能打开。”

  吴宗看着这个已被油漆刷成深蓝色的柜子,用手拍了拍,抬头看了赵如熙一眼:“铁的?”

  赵如熙点点头。

  吴宗便歇了用暴力把它打开的想法,看了看柜子的锁。

  这一看,他就惊诧了:“这是什么锁?”没见过。

  “我让锁匠新研制出来的,配着这个铁柜子,保准你打不开。”赵如熙得意洋洋。

第367章 大理寺的主意也敢打

  “啧,小看你师兄我。”吴宗斜睨了她一眼。

  他可是个大理寺审案的官员,尽管他不做坏事,但坏人的各种小手段他可都会。赵如熙想要难住他,还真不容易。

  赵如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那师兄你就拿出真本事来折服我。”

  吴宗蹲下身去研究那个锁。赵如熙细心地让点绛给他搬了个小兀子。

  研究了好一阵,吴宗问道:“能不能给我个细的竹棍?”

  赵如熙又让青枫拿了一根铁丝来给吴宗。

  “这个戳进去,你这锁估计要被弄坏。”吴宗看看细铁丝,又看看那个锁,犹豫着没敢动手。

  “尽管做,没事,坏了我那儿还有,要多少有多少。”赵如熙豪气地一挥手。

  吴宗便没再犹豫,拿着细铁丝在里面左捅捅右捅捅,结果捣鼓了半天,大冬天的折腾得额上都出了一层薄汗,愣是没把锁打开。

  最后他终于放弃了,朝赵如熙竖了大拇指:“师妹,你这个锁厉害了。师兄我佩服。”

  赵如熙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

  抽斗锁有明锁和暗锁之分。明锁还好一点,暗锁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想要打开还挺复杂。

  它需要对这个锁有足够的了解,以及开锁的专业工具,比如螺丝刀、锤子。

  将起子塞入洞中,用锤子敲击,把螺丝弄掉;或是用车条弯近90度的钩,直接去拨动传动装置,模仿钥匙在里面转,才能将锁打开。

  要知道螺丝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发明的,圣耀皇后也没有把它带到这个世界来。大晋第一把螺丝刀,大概就是赵如熙让工匠给她打的那套工具里的那几把不同型号的了。因此想要用第一种方法开锁,就得先把螺丝刀先发明出来。

  第二种开锁的方法就更专业了,便是赵如熙这个抽斗锁的画图者,没有几百上千次的练习,即便知道方法也不一定能把锁打开。

  更不用说赵如熙做得绝,直接叫人在螺丝钉跟铁柜子接触的地方浇了铁水,把它给焊死了。

  总之,这个保险柜在古代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还是挺牢固的。

  吴宗围着柜子转了两圈,发现这铁柜子果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他拍拍柜子,问赵如熙道:“你打算卖这种柜子?”

  “对。”赵如熙点点头,“八百两银子一个,你觉得会有人要吗?”

  吴宗摸摸下巴,想了想,点头道:“当然,还不少。这个价钱还算合理。”

  这么牢固的柜子,要是卖得便宜了,显不出它的价值。

  反正那些世家大族不缺钱,他们缺装宝贝的牢固的柜子。普通的金银珠宝就算了,房契、地契以及极珍贵的珠宝、古玩,放进这么个柜子里,晚上都能多睡几个安稳觉。

  “师兄。”赵如熙忽然露出贼兮兮的神色,“我要想搬几个柜子放到你们大理寺,并传话说如果有人开了得这柜子,就赏银五百两的话,你说我要给个什么条件,张大人才肯让我这么干?”

  吴宗瞪圆了眼睛,目瞪口呆地看着赵如熙,一下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半晌,他才道:“小师妹,你可真敢想。”

  话是这么说,他打心眼里佩服小师妹的脑子转得快。

  大理寺是什么地方?可是大晋审理重案、要案的官衙。

  如果赵如熙真能成功把柜子搬到那里去,让人去试着开锁,这就等着明明白白告诉大家,赵如熙这个柜子是非常坚固的,没有钥匙基本打不开,非常安全。大理寺可以为它的坚固性做保障。

  大家可以不信赵如熙,却相信大理寺,也相信张常慎。铁柜子往那儿一放,就能轰动一时,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等那些或是为了满意好奇心,或是想得那五百两银子的人,纷纷来试过她这柜子,铁柜子固若金汤的特点,就会被人津津乐道,传扬开来。

  京城是各地官宦及商人来往最多的地方。这样的奇事,这些人回到家乡往外一说,铁柜子的名声就传到外地去了。

  名声大了,那些豪门世家都有攀比心理,别人都买了铁柜子,自己不买倒显得缺那八百两银子,或是没有好宝贝要放进铁柜子一般。

  待买铁柜子成为了时尚,到时候不说八百两,便是卖一千两想来也供不应求。

  “二师兄,只要你能想办法把这柜子放到大理寺去,我就给你一成股子。”

  “不要。我要是能替你办成这个事,我自然就办了,要你银子算怎么一回事?你休想收买我。你师兄我是缺银子的吗?”吴宗瞪眼。

  “你听我说。”赵如熙道,“这事一出来,京城的人必然会把目光放到我身上。要知道,我办个培训班就有人看我不顺眼,到皇上面前给我上眼药。现在又捣鼓出保险柜来,牟利丰厚,那些人不定怎么针对我呢,没准就要让我把制作保险柜的方法奉献给皇上。那时候麻烦上门,师兄、师兄又少不得为我操心。”

  “便是亲父兄,也没的这样替我操心一次二次的,我也不好意思。我打算给师父一成股子,你也一成。大师兄和二师兄半成。你看如何?”

  吴宗把到嘴边的拒绝的话又咽了回去。

  如果光是他自己,他自然不要小师妹的银子。想来师父也不会要。毕竟他们感情亲厚。赵如熙有了麻烦,他们替她解决义不容辞。

  但大师兄和二师兄不同。

  二师兄还好,因为学画的缘故,跟小师妹也有过接触,慢慢熟悉起来并且有了感情。如果小师妹遇上麻烦,他伸手相帮也是应当。

  可大师兄跟小师妹两人,似乎就拜师的时候见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交集。

  小师妹是师父的弟子,她一旦有什么事,吴怀寺作为大师兄,不帮她别人就会说他薄凉,师父也会对他不满。

  可两人只有师兄妹名份,没有感情。赵如熙麻烦吴怀寺一次还好,要是再麻烦二次、三次,大师兄心里对师父和师妹也会有怨言。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