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326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这么思来想去,直到赵如熙走到村头上了马车,他都没敢吭一声。

  赵如熙出行,不光带了萧令衍给她的三个护卫,罗氏她也带了出来。只是罗氏没跟着去,而是留在马车这里等着。

  赵如熙的马车还是从京城带来的,是她往返于京城和北宁时惯常用的那一辆。

  当时每日奔波,为了舒适,赵如熙对这辆马车里里外外都进行了改装。

  古代没有热岛效应,这时候又才是五月份,天气不冷不热。她们早上出发的时候,朱氏特意让厨房做了一些小馅饼和几样糕点,还有几样凉拌菜给罗氏带上。

  此时罗氏已经用车内备的小炉将茶煮出来了,就着热茶吃这些馅饼、糕点,味道也是极好的。

  赵如熙照例让罗氏给陈康送去一份,自己坐在车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一边吃,她还一边想,是不是应该把方便面给山寨出来。不是有穿越的女主因为山寨方便面,让将士们打了胜仗而获得了皇帝或皇子的爱情吗?她为了爵位,也是可以山寨一把的嘛。

  在这期间,王妻还带了婢女来给赵如熙送饭菜,被罗氏直接拦了回去。

  等赵如熙吃过饭小憩了一会儿,去打听消息的护卫们回来了,将他们收集起来的消息跟赵如熙一一禀报了一遍。

  因为男女有别,陈康并不敢把自家的马车停在赵如熙的马车旁,而是隔了有十几米远。这会儿见赵如熙的护院陆续回来,他因打定了主意不管王厚德,心里倒也没有多少焦虑。

  听完最后一个护院的话,赵如熙便吩咐护院道:“你拿个锣到村里敲一敲,让他们到这里来。”

  听到锣声,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的王厚德终于憋不住了,避开赵如熙这边的视线,亲自到陈康那里打探消息。

  陈康被他缠得没办法,过来向赵如熙道:“赵大人,王厚德您要如何处置?”

  赵如熙看了站在远处的王厚德一眼,又看了看陈康,道:“他在村里做的事,你可知晓?”

  陈康心里一咯噔。

  王家村虽然都姓王,但并不是一个宗族的人,里面分成两三个势力。王厚德自从得了势后,做过不少缺德事。比如他想把自己的田连成一片,用各种手段逼着村里的人卖田地;又用强硬手段打压其他势力的人。村里有不少人对他极为不满。但因为他妻子堂妹夫的关系,蔡耀宗和他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里人只得忍气吞声。

第679章 撤职

  村民们跟护院诉说心中不满后,本来就等着赵如熙的召唤。此时一听到锣声,全都围拢了过来。

  陈康本来就打定主意不管这事,这会儿见赵如熙只问了这么一句就不理他了,他回头看了王厚德一眼,没再追问,也没有回去,而是呆在了赵如熙身边。

  “大家的意见我都听护院说了。”赵如熙见村民来得差不多了,便开口道,“看来大家对王厚德这个里正十分不满……”

  她列举了几项王厚德对村民做的缺德事,道:“鉴于大家对他的不满,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现在我决定,撤去王厚德里正之职,由王福运接替他的职位。”

  村民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喜色。

  “另外,王厚德之子逼迫欺辱王大柱之女,导致她自尽身亡,着王厚德赔偿王大柱夫妇五十亩上等田地,现在立刻执行,当着本官的面交割清楚。”

  赵如熙说到这里,看向王厚德:“如王厚德对本官这个处罚不服,可以到衙门向刘知州提起诉讼。”

  村民一听这话,俱都看向王厚德,却见王厚德半张着嘴,瞪着眼睛站在那里,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有些对王厚德极为不满的,轻哼一声道:“活该!他也有今天……”

  旁边赶紧有人用手肘捅了他一下,低喝道:“闭嘴!”

  他们都担心这位年轻的女大人不清楚王厚德的背景,草率撤下王厚德。等王厚德府衙的亲戚给他说说情,他又当回了里正。

  如此的话,这会儿当众说了王厚德坏话的人,必然要遭受他的报复。

  王厚德的心眼可是跟针眼似的,睚眦必报。以前可没少整对他有意见的人。

  另外一些站得远的,听到赵如熙的话,则为王娴不值起来:“一个活生生的人,才赔偿五十亩田地,太不值了。”

  “唉,话不能这么说。”旁边的人道,“娴姐儿不是王三儿打死的,是自尽的,赵大人也只能这么判。让王厚德那傻儿子去蹲大狱,王大柱夫妻俩除了能出一口气,还能得到什么?现在有这五十亩田地,王大柱夫妻俩就算年纪大了做不了活儿,佃出去得的粮食也能养老了。赵大人这么判,也是为了王大柱夫妻俩好。”

  王妻听了赵如熙的话,挤进人群跪到赵如熙面前,大哭道:“大人啊,你可不能听他们胡说啊。村里人一个个看着我家日子过得好,眼红我们,所以才总说我家坏话。娴姐儿是自尽的,又不是我家打死,您哪能这样判呐……”

  陈康见赵如熙没注意自己,想了想,走到一脸灰败的王厚德身边,把原先王家管家塞给他的银票又塞回给王厚德,低声提点他道:“赵大人的后台极硬,临江府新上任的知府是她师兄,刘大人和蔡大人都斗不过她。你听我一句劝,把你家太太叫回来,老老实实把五十亩田地赔给王大柱。否则你们就算告到刘大人那里去,到最后失去的只会比今天更多。”

  当初萧令衍的手下来打听消息,说陈康“讲义气”,今天就体现出来了。

  换作别人,现在王厚德失了势,即便他府衙里有人也注定翻不了身,不踩上一脚就算好的了,哪有吃下去的东西还吐出来的道理?

  可陈康见着王厚德要倒霉,不光没了里正之位,还得赔出去五十亩上等良田,立刻把王厚德塞给他的银票退了回去,还肯提点他,也算是有点良心了。

  王厚德也深知陈康的为人,知道他是好意。

  他悲愤地道:“我就是不甘。”

  陈康也不敢跟王厚德多说什么,只道了一声:“我言尽于此,你掂量着办吧。”

  说着,他又悄悄回到了赵如熙身后。

  那边,赵如熙哪里肯跟王太太来回掰扯?

  她不理会王太太,对项明道:“你去把我的意思跟王厚德再说一遍。要是他不肯赔五十亩田地,那回了衙门我会禀明刘大人,着刑房处理此事。”

  项明过去,把赵如熙刚才的话与王厚德说了一遍。

  王厚德虽有不甘,但想着陈康的话,还是走过来朝赵如熙一揖:“小人愿意赔偿田地。”

  “那你现在就回家把田契拿来。”

  王太太见丈夫竟然乖乖回去拿田契,半点不敢反抗的样子,惊得哭声都停止了。

  王厚德做事倒也不拖延,迅速地回去拿了田契来,把五十亩边上的良田给了王大柱。

  在此期间,赵如熙叫了王福运来,对他交待了一些事情。见王厚德和王大柱交割清楚了,便打道回府。

  临走前周春对王大柱道:“现在时辰还早,你不如跟我们一起回衙门,直接把田契到衙门里登记了。王福运也跟着我们一起去衙门。”

  王大柱千恩万谢,跟着赵如熙一行人一起去了州里。

  王太太一回家就埋怨丈夫:“你怎么轻易就把田地给出去了?那可是五十亩啊。还有你的里正之位。不行,我得去找我堂妹。”说着她站起来,就叫家丁备车。

  “站住。”王厚德叫住她,“你先别急。”他把陈康塞回来的银票拿出来,放到桌上,又把陈康跟他说的赵如熙后台极硬的话说了一遍。

  王太太还未出口的埋怨的话又咽了回去,哀哀地哭了起来:“难道真就这么算了吗?往后咱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王厚德叹了一口气:“稍晚我再去找陈经承打听打听。”

  到了快下衙的时候,王厚德带了些礼,去了陈康家中等着。

  陈康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陈经承,我这事儿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陈康将赵如熙的后台一一说了,劝他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怕是被她抓了典型。”

  他十分怀疑赵如熙对王厚德早有了解,并早已打定主意要把他撤下来,杀鸡儆猴。否则哪能那么果断,只听村民说几句就把里正给换了?王大柱夫妻的事也十分凑巧,王厚德都让家丁把他们抓到后山上,还让他们跑了出来。

  他把自己的猜测说了,道:“这件事,我是帮不了你了。蔡大人也一样。你要是心有不甘,就去蔡大人那里问问,再到府衙向余大人打听一下,看看他能不能替你说说情。”

  余大人就是王妻的堂妹夫。

第680章 能连通现代网络吗?

  王厚德不死心,从陈康家里出来后又去了蔡耀宗家里。

  结果蔡耀宗只是跟他打哈哈,说征粮、水利、屯田等跟里正有关的事宜都移交给了赵如熙,赵如熙要换里正,他也没办法。

  王厚德本来就相信了陈康的话,看蔡耀宗这样子,他整颗心都凉了。

  不过第二日他终于还是去了府城。

  “姐夫啊,我原来可是劝过你,你们村的人都是同宗,兔子不吃窝边草,不管你想怎么挣钱,也最好不要太过得罪同宗的村民。你偏不听。这一回啊,我可是帮不了你了。”

  “你可知道,新来的知府吴大人,来了府城后有多少人遭殃?他可是大理寺出来的,明察秋毫,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他的眼睛里也容不下沙子。”

  “而且他后台极硬。那些同知、通判即便在京里有人的,可哪里比得上枯木先生?那可是随便进出宫门,天天找皇上喝酒的人。遇着事情,他都不用说出来,只要露出些不高兴,皇上就要着人去查清楚,把事情给摆平了。现如今府衙里人人自危。”

  “你妹夫我就是一个芝麻小官,连知府大人的边都碰不着。要是你这事儿占着理呢,为着你们,我哪怕是豁出去也要找知府大人替你说一句话。可你们都不占理啊。”

  听了这些话,王厚德彻底死心了。

  回到家里,他将事情对妻子一说,夫妻再不敢折腾,约束着家里的人,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

  南阳二十几个里正,都知道王厚德上头有人,知道他被撤了,都等着看他如何应对呢。结果就见他去了府城一转,回来后就窝在家里不动弹了,大家都知道了新来的赵大人的厉害。

  因此赵如熙下乡去巡视的时候,里正们的态度极为恭顺,她吩咐下去的事大家都积极响应。除了王厚德,她还撤了两个里正的职,那两个里正也是一声都不敢吭。

  不光里正,四个县的县令也观望着州衙这边的动态,赵如熙的种种作为都传进了他们耳里,她的后台也都被他们打听得清清楚楚。

  “往后啊,赵大人交待下来的事儿都好好办,不得有丝毫敷衍,更不能对赵大人不敬。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县令们都交待自己的属下。

  周春说起这些事,笑着对赵如熙道:“也是姑娘直接拿王厚德开刀,否则这些人还不会这么省心。”

  要不是他家姑娘,换了别的官员,在京城和府城没什么背景、后台的,根本拿王厚德没办法。就算他那个堂妹夫只是个九品小官,但终是上级衙门的官员,下级官员总得给些面子。王厚德虽是村中一霸,做事不地道,但他做的事终是没有触犯刑法,官员们便都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正如此,王厚德一家做事才肆无忌惮。

  偏这一回王厚德遇着了他家姑娘,也算是他倒霉。

  “我叫你买的地,你打听得怎么样了?”赵如熙这阵子天天往乡下跑,都没顾上酒坊的事。现在终于将南阳周边二十几个村都跑了一遍,她便问起酒坊的事情来。

  她管的三项事务里,征粮得到秋天,水利、屯田都得到冬天农闲时才能进行。

  她一接手就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不辞辛苦地把南阳周边的地界都走了一转,当然不是为了敲打里正们,而是为了观看水利和荒地情况。

  南阳水利资源丰富,但也有地势高的地方是水引不到的。她走了这一转,心里有数后,便打算画出水利分布图,按照她自己的想法,再结合里正们提出来的困难,做出方案。

  等冬天农闲的时候,她征召徭役,兴修水利,该挖沟的地方挖沟,该架水车的地方制造水车,务必让沟渠遍布田地,使农田能更好的灌溉。

  至于开荒的地方,她也看好了。

  南阳这里森林面积还是挺大的。要是在现代,这些森林是不能伐木变成良田的,不退耕还林就不错了。但在古代却不存在这种问题。大晋地广人稀,森林面积大的是,缺的是开荒的人,更缺粮食。

  南阳离京城近,还土地肥沃,地势也算平坦,不把它建成粮仓太可惜了。赵如熙打算写信给萧令衍,跟他商量一下,看看农具应该如何改进,以便能更好的开垦荒地。同时,她要向萧圪递一个折子,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优惠政策,以增加农民的开荒热情。

  不过这些,她现在只能做计划,想要实施都得等冬日农民们农闲的时候才能进行。

  现在她能做的,那就是进行酿酒试验。

  “那块地本来就是荒地,姑娘要买,只需要向衙门缴纳一定的费用即可。”周春道。

  赵如熙一听,站了起来:“走,再跟我去看看。”

  她出城去在庵堂四周转了一圈,发现这里是一座土山,占地几十亩的样子。庵堂正位于山脚下。山上荆棘杂树丛生,是城里人砍柴的地方。

  虽说把这座山头买下来可以开荒种果树,但要清除山上的杂树,实在太费功夫,得不偿失。城里人也失去一个砍柴的地方。

  赵如熙放弃了买下它的念头,对周春道:“就买山脚下这一块地方吧。你先跟庵堂交涉好,再去衙门买地。就登记我的名字。”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