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336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萧令衍跟赵如熙商议后,是算着时间进京的。进了京后回齐王府洗了个澡,就听说枯木先生被召进宫了,他赶紧也进了宫。

  萧圪得知,哈哈笑道:“可是凑巧了。来,你来跟你表叔公说,你要是娶了赵知微,往后该如何对她好。”

  萧令衍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连忙道:“表叔公,您如果愿意把知微姑娘许给我,我愿意一辈子对她好,不纳妾,不拘束于她,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顿了顿,他道:“这些话,我也跟知微姑娘说过的。”

  康时霖看了他一眼:“娶妻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过类似的话,甚至还发过誓言。可到头来,当初的海誓山盟都成了虚妄,该辜负的照样辜负。”

  萧令衍挠了挠头:“那我要怎么做,表叔公才肯相信我?”

  康时霖摆摆手:“我现在相不相信没什么用,还得你自己记住刚才说过的话,终其一生对知微好。”

  萧令衍用力点头:“我会的。”

  萧令衍虽然没有说太多的花言巧语,但康时霖也看得出他内心的真诚。

  他也就不绕弯子了,对萧圪道:“小五离开南阳后,知微拿不定主意,也派了下人到京城来问我的意思。我看她的信,她也被小五的真诚所打动,愿意托付终身。而以绥平伯夫妻和老夫人对知微的疼爱与信任程度,只要她自己愿意,是不会阻拦这门亲事的。既如此,我现在就做主替绥平伯府答应这门亲事了。”

第700章 震惊

  萧令衍大喜,上前给康时霖行礼道:“多谢表叔公成全。往后我对知微姑娘好,也会跟她一起孝顺您老人家的。”

  康时霖瞪他一眼:“要是我不答应亲事,你是不是就不孝顺我老人家了?”

  萧令衍忍住笑,连忙低头做揖:“小五不敢。”

  萧圪知道康时霖这是逗孩子呢,哈哈大笑起来,道:“那我可就要拟旨了。”

  他一抬手,对陪侍在一旁的承旨官道:“拟旨吧。”

  做皇帝的,除非睡觉或他特意吩咐,一般翰林院的承旨院总会派人在他身边轮值,除了在他有吩咐的时候拟旨传旨,还会记录帝王起居注,临幸宫妃也都会记录下来。

  因此他也不必多费口舌,只需吩咐一声,承旨官便会按格式将圣旨拟好,他过目一遍后便可用印颁布。

  往日他一说,承旨官都会应声,然后写字。可这会儿他吩咐之后,却没听到承旨官应声。

  他诧异地转头朝那边看去,就见今天轮值的段琛呆呆地跪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

  康时霖和萧令衍都顺着他的目光转头看去,看到段琛,两人都了然。

  小太监见段琛发呆,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小跑过去推了段琛一把,斥道:“愣着干什么?皇上叫你给齐王殿下和赵知微姑娘拟赐婚旨意呢。”

  他们这些太监跟随侍官之间没有竞争,遇事的时候能互相帮忙,因此他这话语里无不有提点之意。

  段琛回过神来,连忙从座位上出来,跪倒在地:“皇上恕罪。”

  段琛有意于赵知微,而拒绝襄阳公主之事,萧圪也是知道的。

  想着赵知微跟自家小五一样,也是千挑万选,拖到现在都没定亲。结果两人却互相看对了眼。萧圪越发觉得两人是姻缘天定。他心里的那一点点愠怒便不见了。

  “无妨,往后不可再犯。”他淡淡定,“拟旨吧。”

  “是。”段琛自始至终不敢抬头窥视天颜,行了一礼后便低着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提笔拟了一则赐婚圣旨。

  待他拟好,萧圪看了一眼,发现无误后,便盖上了自己的大玺,将圣旨递给传旨太监:“你到贵妃那里宣读完,明日就去南阳、姑苏跑一趟。”

  他又看向萧令衍:“一会儿你跟着去你母妃那里吧。”

  “是。”萧令衍喜滋滋地答应了。

  ……

  事情已成定局,从宫里回到家,康时霖让下人把吴怀寺和龚城叫来,说了这件事。

  吴怀寺和龚城都吃了一惊。

  不过也只是吃惊而已,惊讶过后两人就很快接受了这个消息。

  小师妹的出色,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出色,不光表现在才学上,更表现在为人处事的妥当和极强的办事能力上。

  这样出色的小师妹,似乎只有嫁给皇子才是她的归宿。其他人都配不上。

  见两个徒弟脸上只有惊讶,没有不满情绪,康时霖满意地暗自点头。

  他之所以不先问过两人,再去宫里,就觉得这样做对赵如熙不公平。

  凭什么赵如熙想嫁人,还得经过师兄同意,或是得为师兄的政治立场让路呢?他开始考虑立场问题,不是为三个男徒弟考虑,更多的替赵如熙担心。

  “赐婚的旨意下了之后,小师妹是回京城来,还是继续留在南阳?”吴怀寺问道,“我想送几个护院给她。”

  康时霖的脸上露出笑容来:“我跟皇上和齐王商议过,齐王说知微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做了官,现在才上任不到两个月就让她回来,对她不公。反正定亲仪程起码得半年,就先让她在南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特地向皇上求了情,让知微呆在南阳。”

  “我跟齐王一起离开的大殿。在路上齐王跟我说,让知微呆在南阳会更安全。那地方小,来个陌生人就容易被发现,反倒是京城这里容易被人混水摸鱼,不如南阳安全。”

  见两个徒弟面露不解,康时霖解释道:“皇上打算派御卫去南阳护着知微。有御卫在,知微呆在南阳确实如齐王所说,更加安全。”

  吴怀寺和龚城这才放下心来。

  相比起听到这个消息后吴怀寺和龚城的淡定,京城其他人的反应就强烈多了。

  因传旨太监去岑贵妃宫里宣读的圣旨,后宫之人是跟吴怀寺、龚城差不多时间知道消息的。

  襄阳公主惊怒交加,差点摔了手里的茶盏,被谨妃派到她身边的宫女及时拦住了。

  “公主,这举动要是传到皇上耳里,皇上相信您是无意中摔的吗?”宫女道。

  “凭什么?她有什么资格当我皇嫂?整日跟一群男人混在一起,不知……”襄阳公主剩下的话,被宫女顿时捂在了嘴里。

  “公主,圣旨已下,事情已成定局,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宫女苦口婆心劝道。

  “我……”襄阳公主满腹委屈,不由呜呜地哭了起来,跑进卧室扑到床上,用力地捶打床铺,“凭什么她就能嫁王爷,我却只能嫁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泥腿子?呜呜呜……”

  想到昔日自己看不起,视为草芥的女人成为了自己的皇嫂,以后甚至有资格喝斥她了,她就感觉生不如死。

  原先襄阳公主还打算等以后父皇消了气,再报复赵知微的呢。现在父皇竟然派了御卫去守着她,她的打算算是彻底没戏了。

  宫女见状,不由叹了口气。

  襄阳公主定亲已有两个多月了,可她始终看不上驸马,还去跟谨妃娘娘闹过几次,都被谨妃喝斥住了。

  赐婚的圣旨已下,岂能儿戏?要是搁着以前,她真不想嫁,谨妃求求皇上还能有回转的余地。可现在皇上很少来谨妃这里了。谨妃去提,只会换来一阵喝斥与更深的厌恶。

  谨妃听到这个消息,倒是很平静。

  她们母女在赵如熙手上吃过不少亏,她就知道这女子不简单。对于她嫁给皇子,她一点儿也不吃惊。

  “去看看襄阳,让人看紧她,别让她再做蠢事。”她叮嘱道。

第701章 二房

  一般的赐婚,不管绥平伯府的主人在不在家,传旨太监都只会到府上去宣读一下圣旨就成。府里下人自会送信到南阳和姑苏去。

  但萧圪为了给赵如熙和赵元勋做脸,特意叫太监去南阳和姑苏传旨。

  第二日太监出发前,萧令衍又亲自给了他一个厚赏,让他去绥平伯府跑一趟。

  于是没有主人的绥平伯府忽然迎来了传旨太监,得知了自家姑娘被赐婚齐王的消息,顿时举府欢喜,留下的下人给了太监一个封赏,又叫人去二房、三房送喜讯。想了想,他们又往卫国公府和几个姑奶奶家送了喜讯。

  苏氏知道这个消息,自然替赵如熙感到高兴。

  她现在孤儿寡母的,儿女都小,还得依附于绥平伯府过活。绥平伯府越好,她的日子也会越好过。

  二房的人听到赐婚的消息,心情却极为复杂。

  倒不是不替赵如熙高兴,大家都是高兴的。只是想起赵如蕊和赵如语两姐妹,父子三人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滋味。

  “五妹妹这样,真好啊。”赵靖安喃喃道。

  他没站到那个高度,是不会考虑时局的。他觉得嫁给王爷成为王妃,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无上的尊荣,所以才有此感慨。

  “是啊。”赵元良想起第一次在小榕村见到赵如熙的情景。那时候他以为这是他的女儿,对她怀着愧疚与弥补之心。

  没想到短短两年多,她竟然考上了状元,还要嫁给王爷做王妃,站在了他需要仰望的高度。

  传旨太监要去南阳,所以到绥平伯府传旨比较早。赵靖泰在户部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自然没有上朝的资格,这时候他还在家里没有去上衙。

  他叹了一口气:“所以不管是男女,都应该自己去努力,不要总期待着靠别人。看看五妹妹,再看看四姐和六妹妹,她们的起点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远。五妹妹以前在乡下连笔墨都得省着用,书也没有几本可看的。四姐和六妹妹却有特意请来的女夫子教导她们。”

  “可看看她们今天的成就和每人选择的道路……”他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赵元良有些赧然。

  他知道儿子没有讽刺他的意思,但他总感觉自己胸口中了一箭。

  赵靖安沉默片刻,点了点头,站起来道:“五妹妹虽说很聪明,但她能有今天,她的努力才是关键因素。她从来都是手不释卷,笔不离手。哪时咱们过去,她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练字,很少有歇息的时候,更不用说玩耍了。”

  “这样的人才值得齐王殿下求娶。不像四姐和六妹妹,什么都不做,整天想着如何嫁个好人家。结果到头来却去给人做妾。真是造化弄人。”

  说着他站了起来,道:“我去读书了。明年春天,我一定要考上童生。”

  其实他的目标是秀才。但担心被父亲和哥哥说他好高骛远,这才把目标降低一点。毕竟今年春天他童生试都落榜了,没有说大话的资格。

  “我也去上衙了。”赵靖立也斗志满满,决定要更努力地学习算学,成为户部不可或缺的官员。

  赵元良望着两个儿子的背影,问了一句:“这个消息,要不要派人去跟你们四姐和六妹说?”

  赵靖立脚步一顿,看了赵靖安一眼。

  赵靖安低着头点了点:“行,跟她们说一声吧,也让她们知道有志气的女子会得到什么。”

  说真的,当初得知赵如语也去给人做妾,看到她留下的书信时,受到的打击最大的就是赵靖安了。

  他一直以为赵如语是他的双胞胎妹妹,两人一块儿长大,感情甚深。后来即便知道赵如语不是赵家孩子,他仍然愿意尽自己所能护着她。

  尽管分家之后他对赵如语诸多失望,但这么多年的感情是抹不去的。

  他实在没想到赵如语会选择这样一条路。

  赵如语跟赵如蕊不同。她虽不是赵家亲生女,但容貌比赵如蕊出色,性格也比她好,更是京城女子书院的学生,琴技又那么好。以二房父子的性格,她出嫁时陪嫁自然是有的。只要她愿意,她绝对能嫁一个比较好的人家。

  可她偏偏去给人做妾。

  一个娶了正妻只有一个月就纳妾的男人,有什么值她得放弃尊严与他共度一生呢?

  赵靖安想不明白。

  见两个儿子一个回了自己院子,一个出了大门,赵元良便把家里的婆子唤来,道:“你叫厨房做一些六姑娘爱吃的点心,送到靖平王府,顺便把五姑娘赐婚之事告诉她。”

  婆子不情不愿地道:“老爷,靖平王府的人说了,六姑娘只是个妾。他们说不知咱们府上规矩如何,反正他们王府的妾是不允许整日跟外头递东西的,叫咱们别再往他们府上送东西了,他们王府虽不说如何锦衣玉食,至少饿不着姨娘。”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