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338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她垂下眼,一滴眼泪滴落到了前襟上。

  她福了福身:“多谢嬷嬷提点,我知道了。我会劝姑娘的。”

第704章 后悔了吗?

  此时赵如语正趴在床上,用手帕捂住嘴无声地哭泣。

  她上辈子自打认识傅云朗起,就被傅云朗捧在手心。后来嫁进平南侯府,即便平南侯夫人何氏爱磋磨儿媳妇,但傅云朗对她一心一意,她又成了平南侯夫人,家里下人都听她的话,何氏得在儿子、儿媳妇手下讨生活,除了说几句难听的话,也翻不出花样来。

  她上辈子一直是养尊处优的存在,只有别人捧着她的份儿。

  重生之后,她虽从侯府二房嫡女变成了养女,又分家出来成了普通人家的养女,但因为赵元良和赵靖安对她的维护,她又是京城女子书院的学生,府里的下人并没人敢对她不敬的,唯有赵如蕊对她指桑骂槐几句,但都不痛不痒,而且她有自己的计划,并不把这暂时的小小如意放在心上。

  可现在进了靖平王府过这样的日子,她真忍受不了了。

  几句冷言冷语就算了,她会暂时忍耐,默默记在心里。等以后她成为了这座王府的女主人,这两个口下不积德的丫鬟,她定然让她们过得生不如死;现在尊荣的靖平王妃,以后也得仰她鼻息过日子。

  但每日不是半生不熟,就是齁咸的饭菜,实在叫她忍受不了。

  当初她知道来靖平王府做妾,赵元良父子三人是绝对会阻拦的。他们会把她关在家里,草草替她寻一门亲事让她嫁过去。

  所以她是悄悄离开赵家的,只拿走了属于她自己的私房钱和首饰衣物。

  当初为了打扮得美美的,让萧斯杰愿意豁出去将她接进府里,她在书院里赚的那点钱几乎都光花了,并没有什么积蓄。进了王府,靖平王妃也没让人给她月例银子。

  所以她想用钱来打点下人,托下人给她和扶疏从外面买些点心的钱都没有。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如果没有赵如熙这消息传来,或许她还能支撑下去。

  她当初进来做妾,就是奔着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来的。

  在前世,没过多久靖平王府世子就会病故,萧斯杰成了世子。到了明年,靖平王骑马从马上摔下来,不治而亡,萧斯杰袭爵时降爵一等,成了镇国将军。

  他的原配妻子本就体弱,在萧斯杰袭爵后也病故了。赵如语肯委屈自己进府做妾,就是觉得凭自己的美貌,一定会让萧斯杰将她扶正。

  大晋的妾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卖身契的丫鬟、青楼女子等人为妾的,这是贱妾,通买卖,不许扶正;一种是良妾,家世清白,无卖身契,不通买卖,正妻死后只要她德行不亏,丈夫就可以把她扶正。

  赵如语觉得自己能让萧斯杰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执意把她留下来,她就有让萧斯杰扶她为正的信心。

  等她当上了镇国将军夫人,京城里所有看她笑话,嘲讽于她,对她不屑的人都要被打脸。

  尤其是赵如熙,聪明又如何?会读书又如何?绘画和书法宗师又如何?到时候还不是得在人前恭恭敬敬地给自己行礼?

  她要证明,女人再努力,也不如嫁得好。她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是赵如熙努力一辈子也爬不上的高度。

  萧斯杰滥情花心又如何?只要她生下儿子,牢牢地坐稳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再让自己保持美貌,这个男人就算偶尔有别样心思,也无伤大雅。

  上辈子对自己忠心耿耿,一辈子宠她爱她的傅云朗都会变心,她还指望一个多情种子对她一心一意吗?只要身份地位尊荣,其他的都是浮云。

  可现在,她听到了什么?赵如熙要嫁给齐王做齐王正妃了?

  赵如语的眼前闪过萧令衍那张俊美异常的脸和高大挺拔的身躯,心里充满了嫉恨与绝望。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赵如熙整日在男人堆里滚爬,名声早就坏掉了,皇上是脑子被门夹了吗?竟然让自己儿子娶这样的女人;萧令衍更是眼睛不好使吗?当初对美貌的她视而不见,为什么会同意娶赵如熙?

  赵如熙成了齐王妃,自己即便千辛万苦爬到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也一样要在她面前行大礼吧?

  那她现在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过着整天听丫鬟辱骂,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还有什么意义?

  赵如语一时浑浑噩噩地躺在床上,两眼直瞪瞪的望着帐顶,心如死灰。

  扶疏送走石婆子,回到屋里的时候,就看到赵如语这副模样。

  屋外的两个丫鬟倒是一反常态地安静,没有出言讽刺姑娘。

  扶疏坐到床边,思忖半晌,才开了口:“姑娘,不如你写封信去给五姑娘,给她道一声喜?四姑娘定然会写信送东西的。等五姑娘给她回信回礼,她不定怎么兴风作浪呢。她可不管五姑娘怎么看她,只要得了好处,让她在平南侯府处境好一些,她一定会这样做的。到时候,没准她还会派人来您面前嘚瑟。”

  扶疏是个死心眼且心思极正的丫头,以前她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但赵如语前段时间的操作和靖平王府的生活,让她迅速成长起来。

  她现在知道该怎么劝自家姑娘了。

  叫赵如语向赵如熙低头,她不到绝境绝对是不肯的。可如果用四姑娘刺激她,没准就能达到目的。

  赵如语仍睁着眼,望着帐顶,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扶疏急了,低唤了一声:“姑娘。”

  “放心。”赵如语的嗓子因为哭泣变得微微沙哑,“她们不会再为难咱们了,你没见外面都没动静了吗?”

  扶疏下意识侧耳听了一下外面的动静。回过神来,她看了赵如语一眼:“可是,就算不为难,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如语没有再说话。

  扶疏在床榻上坐了一会儿,慢慢起身,走了出去。

  听着扶疏的轻微的脚步声出了门,赵如语翻身起来,走到梳妆台前坐了下来。

  她伸出手,摸着镜子中自己美丽的脸,心里渐渐被激起了斗志。

  既然情况不可改变,那就这样走下去吧。

  就算赵如熙嫁给齐王做了正妃又如何?如果她不受宠,无子,而自己既受宠又有子,胜利的一方还是她不是吗?且走着瞧吧!

第705章 南阳宣旨

  在宫里能熬出头的太监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邓公公知道无论是齐王还是未来的齐王妃赵如熙,都是受皇上喜爱的。他特别愿意给这对未婚夫妻卖一个好。

  所以他一大早就跑去绥平伯府宣了旨后,就直接出了城,快马加鞭,直奔南阳。他打算在衙门下衙之前赶到南阳,去州衙里宣读圣旨。

  如此荣耀的事情,如果只是朱氏、赵如熙和下人的赵府宣读,不是锦衣夜行吗?必须得让州衙上下都知道赵如熙的新身份。她可是未来的齐王妃,皇家媳妇,这些人应该对她更加恭敬才是。

  堪堪赶在上午下衙前,邓公公一行人进了南阳城,快马到了州衙。

  衙门里,大家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就见守门的衙役连滚带爬地进来了,结结巴巴地对正准备下台阶的刘宏宇道:“大、大人,门口来了个公公,说、说是来宣读圣、圣旨的。”

  刘宏宇脚下踉跄一声,差点从台阶上摔下来,幸好被下人给扶住了。

  正准备跨出门槛的蔡耀宗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里,也愣在了那里。

  他们活这么大,还没被宣过圣旨呢,也没见过公公这种生物。蔡耀宗虽说是太子一派的,但只是个小喽啰,根本没有资格见太子。

  他们离皇上和宫里人最近的一次,就是殿试的时候。

  “快、快请。”刘宏宇说着,恨不得给这衙役一巴掌。

  这可是圣旨啊,谁敢假冒?公公也不是谁能假扮的。这些衙役竟然这么没眼色,胆敢把人拦在门外不让进来,简直气死他了。

  说着他也不管衙役了,快步朝外走去,准备亲自去把人给请进来。

  好在报信的衙役有点愣,另一个衙役面对站在衙门门口的太监和一群御卫,总感觉浑身都不舒服。这可是皇上身边的人啊,而且是来宣读圣旨的,就如同皇上亲临。他们这么拦着不让进,还得给一个州同知通禀,需得他同意才能进,真的好吗?

  想了想,他就请了这群人进来,正好遇到迎出来的刘宏宇。

  “这是我们知州刘大人。”衙役连忙介绍道。

  “下官刘宏宇,不知公公如何称呼?”刘宏宇笑着作了一揖,又跟御卫们打招呼,“各位辛苦了。”

  邓公公绷着一张脸,已经在暴走的边缘。

  要不是刘宏宇是赵如熙的上官和同僚,看在赵如熙的面上要给刘宏宇点面子,邓公公哪里会老老实实在被衙役拦在外面,早就发飙了。

  他代表的可是皇上。

  圣旨到了,衙役竟然连门都不给进,还得让他们等在这里等通禀,他做这么久的宣旨太监以来还没受过这种待遇呢。京城多少豪门望族都不敢这么做。

  虽然没有闹,但他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也想替赵如熙打压一下刘宏宇的气焰。

  他皮笑肉不笑地对刘宏宇道:“刘大人这衙门守得牢啊,咱家在京城宣旨七、八年,还从来没有被拦在门外过。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看来得把刘大人派去边关守城才行。如此,咱们的国门就无忧了。”

  刘宏宇全身冒冷汗,差点跪到地上。

  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解释道:“小地方的衙役没见过世面,不懂规矩,不知道应该直接请公公进门,还请公公见谅。”

  来报信的那个衙役这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对邓公公道:“公公恕罪。小人、小人真不是故意的。小人只是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另一个也跪下求饶。

  邓公公没有再理他们,径直进了衙门,到了院子里就不动了,问道:“赵知微赵大人可是在此做官?咱家今日特意从京城来,是来给赵大人宣旨的。”

  蔡耀宗一直在猜测邓公公来颁什么旨的。这会儿听到他问赵如熙,心里顿时生出一股不妙的感觉来。

  不管这圣旨是跟齐王有关,还是皇上下旨调赵如熙入京为官,看这太监本来一脸怒容的,可一提到赵如熙就满脸的春风和煦,圣旨对赵如熙绝对是好事。

  赵如熙初来时他可为难过赵如熙不少次。虽说后来他服了软,双方也算和好了。但赵如熙一旦得势,没准就会报复于他。

  他心里忐忑,身体上却行动极快,连忙转身上了台阶,冲进赵如熙的屋里去,喊道:“赵大人,宫里来人给您宣旨了。”

  他比赵如熙大了不止一轮,又是同级的官儿,平时不以前辈自居就不错了,绝对不会对赵如熙用敬称。可这一急,他连敬称都出来了。

  周春和马胜几人这段时间都在忙酒坊的事,赵如熙身边仍带了项明、陆云三人。这三人是做护卫出身的,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主子的安全,不会像周春等人那般爱管闲事。

  因此刘宏宇出去了一趟,把邓公公等人接进来,专心做事的赵如熙并不知道,项明等人也没理会,只以为到了下衙时间,大家都往外走,所以外面有些喧哗。

  却不想平时端着架子的蔡耀宗竟然跟毛头小子一般冲进来,还嚷嚷说宣旨,三人心里一动,都看向赵如熙。

  赵如熙正在给她的水利图收尾,最后这笔要是出了差子,她整张图都得重画。

  因此蔡耀宗急吼吼地进来,她根本不理,稳住心神,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手上稳稳地将最后一笔画完,还端详了一眼,这才把笔放到笔架上,抬起头来问道:“蔡大人,你刚才说什么?”

  蔡耀宗对于赵如熙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架式弄得很是服气。

  他态度极好的把话重复了一遍,又用讨好的语气提醒道:“赵大人快去吧。这么热的天,邓公公大老远从京城来,等久了要是生气就麻烦了。”

  赵如熙挑了挑眉。

  她以为圣旨应该没那么快,还得转好几道弯,没想到昨日萧令衍才回的京城,今天圣旨就下了。

  “多谢蔡大人提醒。”赵如熙说着,快步走了出去,就见宫里的传宣太监邓公公正面无表情地站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刘宏宇陪着笑脸在说着什么。而旁边,衙役们正在李利的指挥下摆上香案香炉。

第706章 庆幸

  赵如熙快步下了台阶,老远就朝邓公公一拱手,笑道:“邓公公,劳你远来,让你久等,真是对不住了。”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