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第73章

作者:昔我晚矣 标签: 女配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陆云朝因为族中有事未能赶上那场花会,遗憾不已,但随后只能买了诗集,在家中多多欣赏品鉴那些随着花会出名的诗词。

  不过其中居冠的那首小词,却不知是何人所作,只知落款为无涯居士。但因清新质朴,化诗为画,天然去雕饰,被当时在场的众文人推举为第一,其他诗词皆不能比。

  要知道文人多是自视才华,眼界素养高的,能让大多数人心服口服,没有争议声,可见这首小词惊艳到了何种地步。

  不单是诗词才华,还有那一手极为潇洒豁朗的簪花小楷,分辨不出是男是女,却教人赞叹不已。花会结束之后,那首小词所题的竹青纸更是供不应求。

  陆云朝翻来覆去品鉴那首小词,也是极为钦佩的,还忍不住在与好友的书信中问一句,可知道那无涯居士为何方俊才人士。

  接到好友信上有此一问,赵士铭不知该笑还是该无奈。

  原来那时赵瑾兴致勃勃想炒热花会的名声,既要找好彩头,又要能激起那些文人雅士比试之心,便想着先邀一些水平高的诗词来。连赵父也过来帮忙,为此阿洛也随手作了一首。

  未料到竟一举夺冠,幸好在未署真名,而是拟了个无涯居士的笔名。

  毕竟是好友,赵士铭亦相信对方的人品,于是在回信中简单解释了几句,未有隐瞒。

  隔着大半月后陆云朝打开好友回信后不免大惊,有些不敢相信。他记得好友的幼女今年应该才八岁吧,竟能做出那般天然清朗的小词来,还有书法笔墨已见真意,风骨凌然。

  赵士铭还在信中说什么小儿游戏之作,不值一提,这是妥妥的在炫耀吧。

  陆云朝忍不住寻来自家女儿,问道关于赵家小姑娘的事。他有听夫人说起两人好似还是手帕交,常有书信来往。

  “这是容妹妹的字迹,我认得的。”已然长成为豆蔻少女的陆幼宁笃定道,还从自己房中拿出与赵容的书信来,反正其中内容多是讨论书籍诗词的,没什么见不得人了。给陆云朝一看,果真与那小词的笔墨相似。

  听闻花会诗词夺冠的事,陆幼宁也颇为高兴道,“容妹妹本来就是极为优秀的。”

  陆幼宁虽虚长赵容几岁,却也是自愧不如的,也越发喜欢与她往来,哪怕两地甚远,一月不过几封书信,但与容妹妹谈论这些志趣相投的事,总比外出交际与其他人家的千金小姐谈论绣花首饰,争奇斗艳来的舒服。

  陆云朝则忍不住在心中感叹道,好友的儿女一个个真是了不得啊。

  ——

  花会题词的事只是一个小插曲,随意便抛之脑后。阿洛也很少显露人前,她一直用灵气慢慢调养着身体,没有急着步入道途。另一方面赵家这些年来不吝钱财用各种珍奇药材养着她,渐渐的她身体也从孱弱不堪恢复如常人没什么区别了。

  “以后不用服药了,平日多走走锻炼身子就好了。”

  听到临州的名医大夫诊断都是这么说,赵家上下都高兴了起来,赵瑾还给府里府外名下产业的人都发了三个月的奖金。

  接下来便是赵家的另一件大事了,那就是赵父要准备乡试了。

  赵父并没有真打算放弃科举仕途,只是放心不下年幼儿女耽搁了几年。如今赵瑾已经长大成人,独自撑起全家照顾弟妹,他也就能安心去赴考了。

  赵瑾也是极为支持的,富贵闲人的日子虽好,但到底不够牢靠,还是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地位。他年纪还小呢,现在还得靠亲爹在科举仕途上多努把力了。

  “您就放心走吧,家里都交给我了。”赵瑾拍拍胸脯保证道,“这乡试一路上我都替您打点好了,凡事都不用您操心,有照顾您衣食住行的仆人小厮,您只管好好考就是了。”

  事实上,早几年开始家中里里外外就是赵瑾一把手了,赵父在读书上有才华,但在这些打理庶务上还不如自家儿子了。连现在闻名临州的这份家业都是长子给挣下来的。赵父见过他训练管教那些工坊工人,还有清点账目产业时都颇有气势的样子。

  别人夸赞他儿子有本事时,赵父心里也是有些虚。

  和他一同参加乡试的人,也有靠父母靠岳家供养的,唯独他靠有个好儿子。

  唉,若不是素娘,他又何来这样的好福气。赵父感念追忆了一番后,凝神静下心来,在考卷上挥墨即就。

第91章 男频文主角是我哥(七)(第一更)

  赵父走后家中一如往常,没什么两样。

  赵瑾对名下产业暂时没有扩张的打算,就是再想做点什么也得等他爹考上举人或是进士了。哪怕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想法见识,赵瑾也不敢迈太大的步子,怕扯着蛋了,还要顾着全家老小呢。

  他也没有前些年那么忙碌了,人手基本上都培养出来了,平时过问一下就行了,所有产业账目上他用的都是现代记账法,上一世他在现代感的可就是金融这行,什么没见识过,不怕下面人敢弄虚作假。

  要是真有人能蒙骗,那赵瑾立马就将捧着当人才了。

  阿洛提出想习武学剑,大哥赵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甚至恨不得举双手赞成。他本来就担心小妹如爹说的那样才华太盛慧极必伤,成为那种容易香消玉殒命途不顺的才女。

  这下好了,习武既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在有危险的时候保护自己。

  他不介意日后的妹夫有什么不好的,小妹直接给他家暴一顿的。

  不过看着才八九岁自家养得水灵灵的小白菜,赵瑾一点也不愿意去想未来会被哪家猪给拱了的糟心可能。

  习武这事哪怕是赵父可能都要犹豫一下才会答应,但赵瑾可没有古代男子要求女子三从四德温柔贤淑的观念,尤其还是对自己这一世的至亲手足。

  他曾从恶毒婶娘和人贩子救下小妹,背着她找大夫看病,又带着弟妹辛苦寻父,这些种种,对赵瑾而言已经是视若性命的亲人了。不止小妹,二郎三郎也是一样,在他决定带他们走的那一刻,便是他肩上的责任了。

  ――――

  阿洛刚提出来想学习剑术,第二天,赵瑾就让工匠到府里来开辟出一个专门的演武场,还说要请位好的剑术师傅来。

  结果不到几天工夫,他便请来了一位白衣侠客模样的人物,三十岁左右,生得剑眉星目面容刚毅,目光始终平淡端正,观其行走呼吸看着像是武功不凡的练家子。

  赵瑾给小妹介绍道,“容容,这就是我给你找的教习先生,姓甘,你叫他甘先生就行了。”

  然后又压低声音跟小妹咬耳朵道,“要是不喜欢,哥再帮你找别的。”

  那白衣侠客显然耳力很好,眼角忍不住抽了一下。想他甘卿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翩翩白衣云端客。现在因为意外欠下人情许以承诺,来给一个娇娇小姑娘教武功,居然还会被人嫌弃。

  阿洛倒是乖巧的行了一礼,“赵容见过甘先生。”

  甘卿微微颔首,见这个小徒弟知礼不见娇矜之气倒也有了些好感。

  阿洛也挺意外的,按理说这只是个低武世界,赵瑾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个半步宗师的人来,这运气也太好了吧,不愧是被系统称为大气运者的人。

  这些年观察下来,阿洛对这气运也有了一二了解,气运本是虚无缥缈的,看不透摸不着的。有气运在身的人,会受到天道法则的偏爱,行事比常人要更顺利。

  正如赵瑾一路来逢凶化吉,顺风顺水,虽有波折但无大灾,当然这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用心经营。随着本人各方面的成长,气运也会越发的强盛,甚至佑及身边的人。

  这也是阿洛不担心赵父赴考乡试的原因,以赵父的才学通过考试绰绰有余,加上受到赵瑾的一些气运庇佑,无病无灾顺顺利利考完是没问题的。

  搞定一应事宜后,赵瑾又私下对小妹道,“学不好没关系,大哥以后花钱请大批高手来给你做护卫。”

  花钱不行的,以后还可以用权势,只要能付出足够多的利益,这世上没有请不来的人,赵瑾很明白这个道理。

  不止阿洛习武,二郎三郎也被赵瑾拉去学学锻炼身体了,他自己时不时也去蹭一下课,很有现代资本家使劲压榨甘卿这个工具人的作风。

  二郎和三郎也没有想到,父亲去考试了他们的课程反而更繁重了,还增加了武课。

  父亲不在,一家之主当仁不让就是大哥赵瑾。许是年少时的经历,二郎和三郎对赵瑾是打心底的敬畏信重,比赵父还要更甚。赵瑾说的话,他们都乖乖听着。

  甘卿也是无奈,最后想着赶一只羊也是赶,赶三只还是四只也没什么区别。

  他也算是个因材施教的好师傅,以二郎厚实的身板还有他自己喜欢的选了枪法。而三郎,虽不像小时候那样风一吹就倒的哭气包,但才学几日便难坚持下来了,还是赵瑾压着他每日都得上武课。

  甘卿叹了口气,那就是从最基础的扎马步开始吧。

  唯独阿洛不同,甘卿在教了一段时日后,就发现她资质悟性上佳。原本只是完成承诺了结人情的事,这下忍不住更用心了些,真有将她当学生悉心教导的态度了。

  听他说自家小妹乃是少有的武学奇才,赵瑾不禁笑容灿烂,露出一口白牙,还颇为自豪骄傲的样子。

  甘卿同他说这话也略带试探之意,在他看来这赵家也挺与众不同的,他虽刚来不久,也听说了赵家生意做的不小,但还算是书香门第,竟会同意让家中女儿习武练剑,就是落在他这个江湖人士眼里也挺稀奇的。

  不过赵家没那么多规矩拘束,对他这个江湖豪侠也没有什么轻鄙偏见,就像是对待正经教习先生一样,处处照顾的妥帖适当,束丰厚,一日三餐加平日的零食小点心也别有风味,难怪赵家开的酒楼颇具盛名。

  甘卿虽不至于乐不思蜀,但在这样的待遇之下,也没有撂挑子一走了之。

  赵瑾作为穿越者,一般首要目的就是改善衣食住行方面生活条件了,尤其是在赚的钱越来越多之后,更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连个马车他都嫌弃没有弹簧太颠簸,舒适性不够好而进行了一番改造。

  赵父虽然是传统的读书人心态,觉得钻营这种奇淫技巧于名声不好,但体验享受过种种好处后,果断真香了。

  在赵瑾心目中,小妹就是当个行走天下的侠女,也比困于后宅郁郁不得乐的妇人要好。当然若是他能选择,那就是小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赵家算不上什么密不透风,加上赵瑾又是建演武场,又是请师傅的,很快就传了出去,还惹来不少非议。

  哪怕阿洛有二郎和三郎陪着,说什么到底是家里没个长辈,还让姑娘家学武。正经人家的姑娘应当是文静娴雅的,该学的是琴棋书画,女红管家,哪有千金小姐舞刀弄枪的啊。

  说着说着还有人说起了这赵家的小娘子生下来亲娘就去世了,可见是有克母之命。

  别看赵家小娘子才八九岁,等到说亲的时候光是这些传闻,只怕在这临州是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不少与赵家交好的人家为之叹息,只觉得赵瑾还是太年轻了些不知事。

  然而别说一心只有修行的阿洛不在意,就是赵瑾也压根不在乎这些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

  什么名声有碍,以后没人敢娶赵家小娘子了。他家小妹以后算是要嫁人,那挑的也要是天底下最好的。一个小小的临州算什么。那些愚昧无知鸡蛋里挑骨头的妇人知道什么,他家小妹真论才华,全江南的文人,没一个都能打的。

  当初花会上,小妹题的那首词夺魁后,赵瑾本是想炫耀一下小妹的才华的,被赵父阻拦了。

  赵父是担心女儿名声太盛,家里护不住。也许以赵瑾的聪明手腕,哪怕高官权贵也有法子对付,但若是最上面的皇家呢,一道征召圣旨下来,那就是骨肉分离,宫门深似海了。

  这些年有赵父在旁边提点着,赵瑾也收敛了穿越者的自大傲气,行事更加谨慎些。

  但这次赵瑾也不会白吃了亏,查清楚是有谁在这流言上添油加醋。这临州城的三教九流早就打过交道了,赵瑾还有意花钱培养了一些小乞丐,有助于消息灵通。

  他自认心眼小,可不会有什么君子之人,别人要是跟他来光明正大的,他也肯来正道,可若是想玩阴的,他也会更狠。

  哪怕其中有知府大人的夫人,没过两天,儿子喝花酒被揍了,娘家弟弟赌钱欠了一大笔债,要债都要到知府府上去了,知府大人还不能把人抓进大牢,谁让他小舅子是跟漕帮的人赌钱呢。

  最倒霉的还是三大商号之一的梁家,这段时间几乎成了临州城的笑柄,什么叔嫂偷情扒灰,婆婆侵吞儿媳妇嫁妆的家中丑闻都被扒了出来,生意上也出了问题,以次充好被买家抓住了证据,还告到了官府,吃官司不说做生意的信用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赵瑾勾唇一笑,眸色冷漠,这前院后宅起火,家里的长舌妇应该也就没时间说人闲话了吧。

  他这番行事虽没留下什么痕迹,但被梁家丑闻压下去的先前针对赵家小娘子名声的流言,出手的人自己心里也有鬼,知道是赵瑾的报复。

  如知府夫人这般地位的,当即就在家中闹开了,要知府给她的娘家弟弟还有宝贝儿子出气。

  听得知府头疼又恼火,且不说赵士铭乡试结果还没出来,就是这赵家小郎君,什么时候和漕帮的人搭上了关系。连他知道了也心惊不已,要知道漕帮后面靠着的可是朝中的几座大山啊。

  知府教训了夫人一顿,让她别想着惦记赵家新开的胭脂水粉工坊了。

第92章 男频文主角是我哥(八)(第二更)

  半月后乡试放榜,赵士铭不但榜上有名,而且还是案首,直接就是解元之名。

  知府大人最早得知此事,赵家运道真是好,父子二人都了不得,临州几十年了也还没出一个解元呢,暗叹了一口气后,他便传令让人备份礼送去赵家表示心意。

  旁边的知府夫人酸溜溜的道了一句,“不就是个解元么,用得着给这么大脸面么。”为儿子和娘家弟弟的事没找赵家麻烦已经算客气了。

  知府大人捧着温热的茶杯淡淡道,“你别忘了,明年三月还有会试呢。”

  三年还有三年,压得了爹,还能压得了儿子,总能出头的,结个善缘总比结仇好。

  消息一传来确认无误后,不止临州知府派人送来祝贺,就连被赵瑾坑得最惨的梁家也主动登门,送的贺礼也意外的贵重,连赵瑾都惊讶了一下,这梁家还真是能屈能伸啊。

  梁家心里是挺苦的,想想他们在临州经营了几代人,也算是地头蛇了吧,连知府大人也会给点面子。

  与赵家生意场上的竞争,居然玩不过一个才十五岁毛都还未长齐的小子。想拉上知府夫人以势压人,结果也没能拿捏到赵家,被报复的生意亏损不说,因为街头巷尾的丑闻,家里人出门都抬不起头来,儿女的婚事也成了问题。

  而赵家一眨眼就出了个解元老爷,秀才和举人虽都是功名,但到了举人才算真正跨入了士大夫阶层,又是解元之名,不出意外还有更上一层的可能。

  士农工商,论门第商户终究是比士大夫矮上一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