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大人真香了 第67章

作者:秋秋灵 标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老族长道:“梁姑娘是客人,让客人下厨本来就失礼,你还说。”

  梁婧连忙道:“是我失礼才是,方才我给妹妹烧热水时,看着灶房里还有些小米和红薯,便想着先借用下做些早饭……”

  “无妨无妨,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梁姑娘不必挂怀。”

  老族长很是宽容,并没有怪罪她,梁婧便请他们也一块用饭,方才她多做了些,也是考虑到在别人家里,用了别人的东西就顺道给主人家也做点吃食。

  老族长笑纳了。

  因为他知道若是自己拒绝,可能眼前的客人会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谷小艾也笑着说:“那正好,我今天早上不用做饭还能蹭一顿吃食,走运了走运了。”

  梁婧这才松了口气,跟着谷小艾一起到灶房去拿早饭。

  “对了,不知道梁姑娘的妹妹是生了什么病,严重吗?”谷小艾一脸好奇地问。

  梁婧道:“无事,她只是来了月信,只不过是头一回有点难受而已。对了,我们出门急没考虑到这事,不知道小艾姑娘可有——”

  谷小艾一下子就明白了。

  “有的有的,要不你们再等一会,我把这早膳给族长爷爷端过去,等下回家去给你们拿一下,我家就在隔壁。”她很是热心。

  梁婧谢过,道:“没事不急,你先吃完早饭吧,免得等会凉了。”

  谷小艾笑了,“行,那我等会找你们去,在西厢房是吧?”

  她昨晚听自己大哥谷岳说了两句,倒是还有些印象。

  “是的。”

  两人说好后就分开行动。

  梁婧端着早饭回到了西厢房,顺道让侍卫和车夫也去灶房吃。谷小艾方才透露了一个消息,这老族长的宅子里如今只住了他们这些人,并无其他人。

  虽然很奇怪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为何独自居住,但是梁婧也不好多问。

  她叫醒虎妞,喝了小米粥吃了个红薯后,谷小艾已经风风火火地推开门进来了,她把那些要用的东西给带过来了。

  只不过梁婧有些迟疑地看着这灰扑扑的东西,还是觉得应该去城里走一趟。

  她知道这时代的女子为了省钱,都是做了个小布兜,然后兜着些草木灰拿来当月经带,这样可以重复利用,也不会费太多布料。

  可是梁婧毕竟是现代来的,知道□□的卫生很是重要,接受不了这样的玩意。

  她决定让车夫带她去城里买些棉布棉花,再买点食材和东西回报下老族长让他们借宿的好意。

  谷小艾一听,缠着梁婧要一起,两人便带了个侍卫和车夫,坐上马车就往城里去了。

  正厅里的老族长摸了摸长烟斗,看了眼站在一边的谷岳,道:“你早上去接崔大夫的时候,下谷村的人没说什么?”

  谷岳板着脸道:“他们还能说什么?一群缩头乌龟,只敢躲在家里吠吠,连个头都不敢露出来。老族长,你说我们是不是太过于风吹草动了。”

  老族长摇摇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几日还是让大家伙劳累点,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都得警醒点,免得被人趁机摸进了村里,把那人带走。”

  谷岳道:“是他不愿走,若他想走我们也留不住。”

  老族长看了他一眼,依旧笑着道:“他们可不管他愿不愿意走,但是我们不能让人在我们村子里被带走,你明白吗?”

  自愿走和被带走是两回事,谷岳当然明白。

第73章 禁地

  马车路程快, 梁婧又有谷小艾带路,很快两人就将所需物品采购齐全, 急急地赶了回来。

  此时已经快近午时,梁婧让谷小艾帮着虎妞将卫生带缝制出来,自己跑去灶房准备几人的午饭去了。

  不过她奇怪的是,早上明明煮了不少小米粥,这会锅底敞亮得很,连锅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想到也许有其他村民过来帮老族长做活,她便抛在脑后, 准备了三菜一汤,考虑到老族长年岁大又行动不便,整日在屋里坐着躺着,她便干脆扯了些面条做主食, 没有另外再煮大米饭。

  梁婧已经留了一个侍卫在城里打探消息。

  她本来是准备住到城里的客栈去, 可是上午去了这一趟百安县城, 发现崔家的酒楼几乎都是开在客栈旁边, 她若是去住客栈出入容易碰到崔家人。

  明明是来打探人家消息,却把自己送进敌方大本营里, 怎么想都不对劲。

  故此,她打算先留在上谷村,等侍卫打听两天消息后再做决定。

  午饭做得差不多,谷岳从门外走了进来。

  梁婧让他给老族长送饭去, 自己喊了谷小艾等人吃饭, 吃完饭后再给虎妞送了饭菜。

  虎妞吃完又躺下了, 她毕竟是头一回,身上总觉得不舒坦。梁婧便没有打扰她,准备去收拾下灶房。

  只不过她才拉开房门, 就看到通往后院的甬道上,谷岳提着个食盒走了出来。

  梁婧不知为何下意识便侧身躲到门后,透过门缝往外看着他走向院子大门方向。

  脚步声越来越远,而后是大门被打开和关上的声音。

  她从门后走了出来,看了一眼大门的方向,又往后院灶房走去。因为怕面条涨了不好吃,所以她都是每个人吃多少就下多少,案板上本应该还留着一人多的份,可这会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锅里剩下的菜也没有了,和早上一般锅也被洗得干干净净,灶台都被湿布擦了一遍。

  联想到方才谷岳提着的食盒,她心里觉得有点奇怪,若是他家中还有其他人要吃饭,跟她说一声也不是难事,反正多做一两人的饭菜也不难。

  何必等到大家都吃完后,再把剩下的饭菜拿走呢?

  *

  下午,谷小艾做完活后,又来找梁婧玩。

  她这人热心开朗,但却不是口不遮拦之人。虽然梁婧有些好奇老族长为何一人住,但是谷小艾一句也没提,反倒是聊聊县城里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或者问下梁婧琼安县那边的风俗人情等等。

  要做晚饭时,谷小艾也主动帮忙。

  梁婧熬了点大米粥,炒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又蒸了道容易消化的肉末鸡蛋羹给老族长吃。

  众人吃完后,谷小艾帮忙收拾了灶房就回家去。

  而梁婧把饭菜端回房里,叫醒虎妞起来慢慢吃,对她道:“我去灶房烧点热水,等会你吃完正好洗个澡。”

  虎妞面容有些羞涩,点头道:“谢谢婧姐姐。”

  梁婧揉揉她的头发,起身就往灶房去。

  其实她说是去烧热水,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谷岳还会不会去灶房。

  梁婧走过去的时候,确实碰到正在灶房一通翻找的谷岳。今晚她特地少做了些,刚好大家够吃,故此谷岳一无所获。

  她走进去的时候,谷岳还拧着眉,魁梧的身躯如一座大山般屹立在灶台前,在看到梁婧的时候有些片刻怔愣。

  “你怎么来这?”他的五官粗犷,平日说话时嗓门大,若是普通的姑娘家估计会被他吓到。

  梁婧却丝毫不惧,依旧笑着道:“我来灶房烧点热水,谷岳大哥可是没吃饱?不然我再给你下点面条?”

  “不,不用了。”他顿了顿,一口拒绝后就走了。

  只是人走了,那食盒却落在了灶台上,梁婧看了一眼,从旁边的水缸舀了水放在大锅里,点上柴火开始烧热水。

  想了想,还是取了点面粉,加了个鸡蛋揉匀后拉成长条,在小锅里放了点热水后快速下去煮熟,捞起来过了下凉水。

  把小锅里的面汤倒掉,小火放点猪油,洗了几根葱丢进去熬出葱油来,然后加点酱油和盐,一同浇在凉面里,搅拌均匀。

  ……

  谷岳再进来找食盒的时候,就发现里头多了一大碗香气扑鼻的葱油拌面,简简单单的一碗面条,却香得令人垂涎欲滴。

  他眸色暗了暗,最终还是提着食盒走了。

  *

  这是来上谷村借宿的第五日,虎妞已经恢复往日的活泼好动。

  天气好的时候老族长会坐在堂屋门口晒晒太阳,梁婧一开始还不敢去打扰,后来给老族长送吃的,他就让她留下闲聊几句,最近倒是熟络了些。

  虎妞给自己烧了锅热乎乎的水,然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坐在院子的石凳子上晒着头发。

  那位被梁婧留在县城打探消息的侍卫带着一堆食材和消息回来了。

  侍卫打探得很仔细,说起崔家酒楼的兴起,要从百安县来的某一任县令开始说起。这位县令出生贫寒,自幼喜爱读书可偏偏家里却供不起,他在私塾读过两年书后,便去了镇上找了家书斋当起了伙计。

  书斋的店主也是个心善的,见他识字后,便跟他说平日店里清闲他可以把架子上的书拿来瞧瞧,只要不损坏书页就行。

  他感恩又上进,知道书斋里平日多需一些启蒙类书籍,便夜里关店后免费替店主抄书。也是因为这一知恩图报之举,他不仅将知识都牢记在心,长久下来还练得了一笔好字。

  再后来,店主见他基础扎实,又是着实喜爱读书,便劝他去找个书塾再念上两年,然后去考取功名。

  可是他家中贫寒,每月月钱都贴补家用,着实是有心无力。

  书斋店主便主动提出资助他,等他往后考取到功名后再回报自己。他想了想,和店主订下三年之约,若是三年后考不上,就回来继续做工,直至还清这期间花费的银两。

  第三年他真的考中了秀才,回来对着店主下跪,又主动求娶了店主的小女儿。原来他之前就对这位小姐有意,只是顾虑到两人家境悬殊,才将爱意埋在心中。

  店主自然欣然允之。

  再后来,他不仅娶妻生子,还考中了二甲进士,被分配至百安县当县令。他本家境贫苦,自然对民生方便更加看中。

  这位县令也是个人才,到了百安县后就实行了很多利于民生的措施,比如建筑码头,开通河运等等。

  这个时候崔家就冒了头。

  崔家以前只是家中田地较多的土地主,祖上都不是做生意的。可是崔家老爷子却在书塾读书时结识了一位同窗,祖上都是开茶楼的。

  两人自□□好,崔家老爷子见同窗吃穿都比自己好太多,而且亲眼见过他家中的富贵后,便开始有了做生意的念头。

  可惜,当时百安县和周围的县城都遭遇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即便他家中土地连片,却接连两年都颗粒无收。

  崔家不得已将家中土地卖了不少。

  没想到崔家老爷子的父亲因为接受不了祖上的基业在自己这一代变卖,心里郁郁寡欢之下就去了。

  他的大伯二伯便做主分家,因为他爹膝下只有他一个男丁,他们一家五口人仅仅分到了五亩田地。

  崔老爷子雇不起长工,自己又不会种地,将田地租给别人后,别人看他不谙农事便哄骗他地里收成不好,所以田租也是迟迟不交。

  家里无米下锅,他只好去找往日的同窗借钱买米。

  同窗见他如此落魄便动了恻隐之心,不仅大方出手相助,还得知他家中情况后,提出借钱给他做点买卖。

  崔老爷子觉回家想了一夜,想出了个法子。

  他把家中的五亩地留下一亩自己种,其余的卖掉,拿着这笔银子找到同窗,和他同开了一家名为清风楼的茶楼。

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