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穿成下堂妻后 第67章

作者:闫桔 标签: 穿越重生

  这话让人们的心更沉了几分,倘若林大娘在路上出事,那他们就彻底完蛋了。

  倒是秦乔镇定,轻声安慰道:“祖母放心,阿娘一定会平安的,我昨晚做梦都梦见她了。”

  趴在床上的秦秉南提醒道:“勿要多言。”

  人们各自保持沉默,皆害怕隔墙有耳。

  那帮人曾把秦秉南捉去拷打过几回,无奈他嘴巴紧,硬是没透露分毫。

  后来他们又把老小抓去威胁,秦秉南更是笑得癫狂,让他们把一家老小杀了更好,这样他才有理由拼个鱼死网破,不用日日煎熬。

  到底还是想留条后路,那些人没办法,只得暂且关押,派人看守。

  一家人都知道账簿是保命的东西,平日里皆是沉默寡言,谨言慎行,暗地里则盼着林大娘搬来救兵,救他们脱离苦海。

  当天晚上秦家人熟睡后,后厢里的墙角忽然垮了一个洞。

  床上的秦秉南听到声响,忍着身子不适下床去看,却见一颗脑袋从洞里冒了出来,他吓了好大一跳。

  丑时,宅子火光冲天烧了起来,惊动了附近的人。

  有人大声道:“来人啊,走水了快救火!”

  那宅院泼了桐油,火势一起,烧得异常旺盛,受到惊动的人们连忙泼水救火。

  次日并州传来渭城的消息,老陈欣喜不已,忙小跑进院子,激动道:“郎君,鲁修尹他们成了!”

  李珣放下书籍,问道:“脱身了?”

  老陈点头,“昨晚上放了一把火脱身了!”

  李珣“嗯”了一声,做了个手势,老陈去隔壁院子转达好消息。

  姐妹二人高兴不已,林清菊又哭又笑道:“逃了就好!逃了就好!”顿了顿,“可有说他们什么时候离城吗?”

  老陈:“娘子莫心急,暂且还藏在城里,有老鲁他们护着,自然是安全的。”

  林秋曼:“那接下来呢,接下来怎么办?”

  老陈:“得看郎君的意思。”

  李珣办事的手段素来简单粗暴,对于不听话的人,打一顿就好了。要是打一顿都不管用,那就打死好了。

  各地的州府天高皇帝远,刺史不但是行政官,更掌控着当地的军事。

  这也是吉州刘国栋敢背水一战的本钱。

  李珣容不下他挑战中央权威,吩咐随从盛泽江道:“你且拿着虎符,速去彭水大营找魏常龙,让他直发两万大军到吉州来,我要亲自查办渭城案。”

  盛泽江接过虎符,“属下领命!”

第70章 谁敢惦记我林二娘一巴掌抡死……

  并州到彭水来回只需要两日路程。

  两万大军由魏常龙亲自带领开路, 直接进入吉州地界,逼至渭城。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得吉州官员措手不及,刘国栋更是震惊不已, 听到晋王亲自坐镇前来查办渭城贪污案, 全都方寸大乱。

  为贵人肃清了道路,魏常龙前去接迎。

  当李珣一身紫袍章服出现在渭城时, 受灾百姓全都激动了,一听说朝廷最大的官下来了, 纷纷跑去围观。

  两旁将士将百姓阻隔。

  李珣威严肃穆, 姿容皎皎, 仪态风流。

  有老妪小声问:“那是谁家的郎君, 年纪轻轻,生得这般俊?”

  旁人答道:“是天家的郎君, 晋王殿下,朝廷最大的官儿!”

  另一老翁恨声道:“渭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人, 那帮贪官狠该整治一番!”

  这不,有人高声呼道:“青天大老爷, 渭城百姓死得冤啊!”

  接着人们纷纷跪拜鸣冤。

  魏常龙道:“诸位乡亲们且宽心, 朝廷定会为渭城百姓讨回公道!”

  城中道路虽已清扫得干净, 还是残留着不少水淹后的痕迹。

  一行人抵达府衙, 父母官秦秉南已经换上绿色襕袍跪礼接迎。

  李珣搀扶他起身, 见他手背上青紫鞭痕, 说道:“秦县令受苦了。”

  秦秉南激动得热泪盈眶, “殿下不远千里而来,是渭城百姓之福。”

  李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渭城百姓有你, 才是他们的荣幸。”停顿片刻,“林大娘暂且安顿在并州,不日便过来与你团聚。”

  秦秉南抹泪点头。

  二人走进府衙,李珣关切询问:“你的伤势如何了?”

  秦秉南:“救灾要紧,无碍。”

  先前城里虽有挽救,却搞得乌烟瘴气,粮食供应不上,治安混乱,医治欠缺,弊端层出不穷。

  李珣直接从并州调粮救济,遇到发国难财扰乱秩序的格杀勿论。

  军民齐心修复家园,很快便开了个好头,进入救济正轨。

  林家姐妹二人过来与家人团聚。

  经历一场生离死别,林清菊抱着父子俩痛哭一场。

  林秋曼在一旁看得感动,她那小外甥很有礼节,对她跪地行大礼道:“多谢姨母沿途对阿娘多加照料,您的大恩大德,乔儿谨记于心。”

  林秋曼扶他起身,摸他的小脑袋夸赞道:“乔儿也了不得,能于危难中照料好你父亲和祖父母,堪称小小男子汉!”

  秦乔腼腆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林清菊感慨道:“数日不见,我家乔儿长大不少,往日娇生惯养,如今却愈发稳重起来,为娘既喜又忧,喜的是乔儿竟能独当一面,忧的是让你小小年纪竟吃了这般苦头,实在愧疚。”

  秦乔正色道:“阿娘言重了,父母危难,乔儿哪有拖后腿的道理。儿理应尽一份力为你们分忧,这才是孝之常情。”

  林秋曼打趣道:“你瞧这小大人,很会一番道理。”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秦乔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秦秉南倒是有些诧异,说道:“我倒没料到大娘竟然把晋王给搬来了,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林清菊意味深长道:“我哪有那本事,这都是二娘的功劳。”

  所有人都看向林秋曼,她连连摆手,“阿姐可别跟我戴高帽子,说得好像晋王是自家人一样,我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撬过来似的。”又道,“上回我坐牢打着他的幌子造了次谣,结果不知怎么的落入了他耳中,亲自把我问了,阿姐切记慎言!”

  林清菊:“好好好,我不胡乱揣测,慎言,慎言。”

  一家子又说了好一会子话才散了,最后留秦秉南夫妇独处。

  他满身伤痕,瞧得林清菊揪心,红着眼道:“天可怜见,你受的这些罪总算没白挨。”

  秦秉南握住她的手,俊朗的脸上尽是温情,“熬过来了,没事儿,倒是你,消瘦成这般,只怕吃了不少苦头。”

  林清菊欲言又止,秦秉南关切问:“怎么了?”

  林清菊沉默了许久才道:“我有些担心二娘。”

  “二娘怎么了?”

  “不知道是我猜错了还是其他,她跟晋王……关系非比寻常。”

  秦秉南倒是吃惊不小,“此话怎讲?”

  林清菊当即把京中和来并州的过程粗粗叙述,听得秦秉南皱眉,“若说韩家不是个好去处,晋王那里同样不是个好去处。”

  林清菊忧心忡忡道:“这正是我担忧的,晋王位高权重,什么女郎没见过,就算他对二娘生了几分兴致,可二娘声名狼藉,性子又烈,再加之林家势小,只怕日后吃亏的还是二娘。”

  “那二娘又是何态度?”

  “瞧不出来。”顿了顿,“倘若是我胡思乱想还好,若成了真,对林家来说无异于是场灾难。”

  秦秉南沉默不语。

  林清菊继续说道:“当初韩家逼得二娘投湖,若是招惹上晋王,只怕会更加艰难。那是泼天的富贵权势,若说林家名门望族,二娘没有前尘倒还好,偏偏她身陷泥泞,林家又势微,一个女郎家拿什么去跟晋王抗争?”

  秦秉南顿时头大如斗,严肃道:“晋王若真看中了二娘,林家是没法抗争的,他一道命令下来,林家还不得乖乖把人送进府去。”

  说到这里,林清菊更糟心了,“林家的女儿不能让人给白糟践了。”

  秦秉南:“可给阿娘书信,让大哥他们尽早替二娘安排一门亲事,抢先断了晋王的念头。他是个爱惜名誉的君子,总不会公然抢夺他□□,败坏名声。”

  这主意倒还不错,林清菊细细斟酌许久,才道:“这法子使得,有个夫家做倚靠,总好过被人惦记的好。”

  当天夜里林清菊试探林秋曼,问她往后作何打算。

  林秋曼倒未多想,只道:“我目前自立了门户,日子过得挺好的,阿姐何故问起这茬来了?”

  林清菊语重心长,“一个女郎家在外头立足,始终不太方便,更何况我们二娘生得俊,是顶好的小娘子,倘若被哪家郎君惦记上,总是让人担忧的。”

  林秋曼笑了起来,好似听到了天方夜谭,“阿姐你是不是糊涂了,以我林二娘如今这名声,整个京城没哪家郎君敢惦记我,除非他眼瞎!”

  林清菊被噎着了,憋了许久才道:“万一真有人惦记上你了呢?”

  林秋曼暴脾气道:“哪个王八羔子敢,我林二娘一巴掌抡过去打死他!”

  林清菊:“……”

  被她这般试探,林秋曼后知后觉地领悟过来,挑眉道:“阿姐别藏着掖着,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讲?”

  林清菊知道她聪慧,也不打算隐瞒,把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我确实挺担心你,有些话不知道从何说起。”

  “你只管说,我都听着。”

  “晋王……你跟他之间,且不说你对他的态度,但阿姐是过来人,他怕是对你上心了的,与你毫不避嫌,处处护着你。”

  “阿姐认为他看上二娘了?”

  “这我说不准,但对你肯定生了心思的。”

  林秋曼忽地笑了起来,揶揄道:“如此更好,我还馋他身子呢,全京城最俊的郎君,谁不想睡他?”

  这话委实下流无耻,林清菊懊恼道:“你这说的是什么混账话,不成体统!”

  林秋曼毫不避讳,“阿姐你就别装了,咱们两个女郎私底下就事论事,我就问你,晋王生得俊不俊,他那皮囊够不够美?”

上一篇:人形外挂

下一篇:绿茶美人在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