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63章

作者:清涴 标签: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虞衡顿时一愣,是哦,封侯后朝廷好像是会赐下宅邸来着?

  沈氏反应极快,当即给传旨公公塞了满满当当一钱袋子的银子,笑着打听道:“朝堂上就没人说闲话?我家儿子这年纪确实是小了点。”

  传旨公公了然,也愿意卖沈氏这个好,脸上堆笑道:“这爵位可是侯爷凭本事挣来的,陛下亲自下的旨,阁老们也同意,便是有那么一两个没眼色的出言反对,都被靖安侯给呛回去了,不打紧!”

  沈氏心下大定,阁老们没意见,就意味着虞衡的名声不会受到太大的牵连,其他人的不满不过是小打小闹,靖安侯府能够应付!

  虞衡就这么成了嘉秀侯,还在晕乎中,忍不住问系统,“系统,这真不是你弄了个幻境在骗我吗?我这就封侯了?”

  【我是那么闲得无聊的系统吗?宿主真是好狗命,歪打正着,这就一步登天了。】

  以前的宿主就没想到过拿奖励兑换成实物,全都是凭自己的本事打下的威名。虞衡还是第一个提出实物兑换这种捷径的人,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棒,回报率可太高了,转头就挣来一个爵位。

  虞衡回过神来,忍不住向系统嘚瑟,“你以前一直嚷嚷着让着封侯拜相,我现在不就封侯了?现在我还不到二十岁呢,已经把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一半,进度是不是比你以前的宿主还要快?”

  系统:………宿主是真的飘了。

  不过虞衡这话也没毛病,他的进度,在众多天赋型的宿主中,也算快的,莫名还挺励志。

  当然,系统深知虞衡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尿性,一点都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虞衡的打算,反倒狠狠踩了他一把,

  【宿主想得可真美。顶级天才的世界可是你想象不到的牛逼,你还不够格跟他们比。】

  虞衡猛然想起来,“等会儿,我之前六元及第,每拿个第一都有奖励。现在我都完成封侯拜相的一半目标了,是不是也该有智商点的奖励?”

  系统的屏幕闪了闪,不情不愿地开口道:

  【封侯任务完成,奖励五点智商点,宿主目前智商值为95。恭喜宿主进入顶级天才的世界。】

  虞衡却很是不满,皱眉和系统讨价还价,“我考中状元都加了十二点智商值,怎么现在完成封侯任务才只加五点?辣鸡系统你是不是偷偷吞我智商值了?”

  系统怒:

  【智商越到后面越来加,从零分考到八十分容易,要从八十分考到一百分,还能这么容易吗?】

  好像也是。

  虞衡接受了这个说法,觉得自己又可以继续和系统提要求了,“现在我又成功完成了部分任务,是不是又可以兑换东西了?我要土豆!”

  红薯和土豆可是好朋友,怎么能只要一个?

  系统叹气,没忍住提点了虞衡一句,

  【宿主你还是缓缓吧,红薯都还没开始种呢,你又开始捣鼓土豆了。太容易得来的东西世人都不会太珍惜,宿主暂且缓一缓吧,有个红薯就够他们乐上好几年了。真要其他的东西,你还不如要些橡胶树。朝廷不是打算大规模烧制水泥准备把官道都铺成水泥路吗?路是修好了,对于这年头儿的马车你就没点想法?搞个橡胶轮胎,再弄一弄减震,交通体验瞬间改善几倍,赶路的人都得谢谢你。】

  这主意不错,虞衡瞬间想到橡胶的各种用途,这可是能和石油钢铁相媲美的工业原料,大到飞机大炮军舰这等高大上的国防重器,小到扎头发的橡皮筋,都有橡胶的身影,用途不是一般的广泛。

  虞衡点头表示同意,嘱咐系统,“不如你把橡胶树随便投放在一座山上,到时候我去找找就行。不然这么一堆树,我也不好让人种。对了,橡胶树好像是热带地区的树,放到大宣来,能种活吗?”

  【本系统既然敢向宿主这么提议,肯定不会白做功。】

  懂了,反正系统牛逼就完事了。虞衡在这方面还挺能屈能伸的,真心实意地完美系统,“你可真厉害,能把你创造出来的人,得多聪明啊!”

  系统:………

  虽然被夸了,但心情却很微妙。某人果然还是如此自恋。

  吐槽归吐槽,答应虞衡的事儿还是要做的。也不知道系统干了什么,屏幕一闪后就对虞衡说道:

  【行了,我已经挑选了最合适橡胶树生长的地方把它们给种下去了,不过现在它们还在成长阶段,你得过几年才能去取橡胶。】

  “没问题!现在我也脱不开身。工部那边烧制水泥,巩尚书还时不时把我抓过去当壮丁来着。另外,翰林院的图书馆我还没整理好,有的是事情等着我干。迟几年好啊。”

  虞衡封爵的旨意,就跟往热油里泼了一瓢冷水似的,让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官员们在朝堂上被虞启昌怼得很惨,扯着虞衡的实绩反骂他们废物。他们喷人不成反被虞启昌把心扎了个透心凉,那滋味也够酸爽的。

  但他们明面上放弃了,背地里还是不服气,没少嘀咕景隆帝对靖安侯府恩宠太过。有那气不过的,想到愤恨之处还怒拍桌子,破口大骂,“媚上之辈,竟然也抖起来了!”

  再一看家里不成器的儿子,更觉心口痛。他娘的虞启昌那话虽然不中听,但确实是大实话啊。人家生的儿子就是优秀!

  有年纪轻轻就被封爵的虞衡做对比,京城的年轻一辈可算是遭殃了,一个个儿被长辈们骂得狗血淋头。看看人家虞衡,二十岁不到就已经是侯爷了,再看看你们自己,还在混吃等死不求上进,你们真应了虞启昌那句话,就是废物本废!

  当即就有废物表示不服,“我们是废物不假,您这么大年纪了也没能得个爵位啊!”

  好好的一个人,做什么要跟变态比呢?变态成虞衡那样的,几百上千年都难出一个,做什么那么想不通要和他去比?真和他比,除了气死自己外还有其他用途吗?

  纨绔们咸鱼得理直气壮。

  然后就齐刷刷挨了顿毒打。

  这可真是飞来横祸,纨绔们觉得自己巨冤!就算不是纨绔,平时还挺上进的大好青年都要自闭了,倒霉碰上了虞衡这个开了挂的家伙,你拼死拼活吭哧吭哧往前走,就想到了点往上升一升,对方却骑了匹千里马刷刷几鞭子就超过了你,还糊你一脸灰,能稳住不崩心态的都是意志力强悍之辈。

  就算是同为天才的江弈然和展平旌,这会儿也心酸得难以附加。真是要了命了,先前和虞衡同届科考就被他压得黯淡无光,本以为进了官场后大家又到了同一起点,结果人家埋头干了半年,嗖嗖就被封了爵。

  人干事?

  纵观整个大宣朝的历史,再把前朝和前前朝也算进来,都没一个像虞衡这么变态的,晋升之路就叫一个离谱。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整个京城的青年才俊都没脸再这么自称了,没到虞衡那份上,谁敢给自己这么个称号简直是自取其辱,是以他们心里对虞衡也颇为怨念。从小到大最讨厌的是什么?那必然有个别人家孩子的选项。

  很不幸,虞衡就成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更离谱的是,他这履历太过彪悍,全方面吊打所有人,一点武德都不讲,谁要是认真跟他比都会觉得自己不配活。

  种种压力之下,京城年轻一辈套虞衡麻袋的心都有了,这玩意儿活在世上真不是给人制造心理阴影的吗?是时候为民除害了!

  被他们代表的“民”呸他们一嘴,表示自己不想被一帮傻缺代表。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惊奇,京城百姓天然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多出几分政治敏感,一听虞衡封侯就忍不住嘀咕,“陛下这么宠爱靖安侯吗?三公子虽然聪明,连中六元,但也不值一个爵位吧?”

  朝中大臣竟然都他妈同意了?

  就有人神神秘秘说了,“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据说嘉秀侯找来一样新鲜的吃食,亩产特别高,你们猜猜有多少?”

  提到粮食,众人顿时都来了兴趣,有说五百斤的,也有说六七百斤的,最大胆的喊了一句一千斤,转头就被大伙儿嘲了一脸。

  这人卖足了关子,见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盯着他,等着他的回答,顿时虚荣心爆棚,伸手比了个“二”,得意道:“两千斤!没听过吧!”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不信的还是那套说辞,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听过产量这么高的粮食。信的那一方理由也很充足,“陛下和百官们不比你懂,还能白给三公子一个爵位不成?”

  “就是!我看啊,这就是陛下仁爱,老天爷才降下恩典。三公子六元及第,那不就是老天爷派下来辅佐明君的文曲星吗?红薯被三公子……额,该称小侯爷了。红薯被小侯爷种了出来,不就是老天爷给文曲星的指示吗?”

  别说,这逻辑竟然还挺对,上下都给连起来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很快,这个说法就在百姓中流传开来,大家一边感恩景隆帝的仁德,一边夸虞衡果然是文曲星转世,生来就是为百姓造福的。

  听到这个传闻的虞衡:???使不得使不得,这个赞美我承受不来,溜了溜了。

  但不得不说,百姓们的这个说法正是恰到好处,大功劳扔给了景隆帝,靖安侯府并不是最拔尖的那个,顺利把中心位给景隆帝留了出来。

  就算秦首辅,也得说一声这事儿干得漂亮。

  百姓们八卦完毕后,最关心的就是朝廷会不会把那个据说产量特别高的红薯给他们种。

  胡尚书收了一万斤红薯,笑得见牙不见眼,喜滋滋地准备好好分一下,各地刺史的折子已经雪花般的飞进了京城。

  刺史们都是耳聪目明之辈,京城出了这么大的新闻,他们能不知道?一听到红薯的产量后刺史们都坐不住了,这等好东西,不赶紧往自己州扒拉扒拉,那还是本州百姓的父母官吗?

  再说了,刺史和刺史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州也分上州和下州,同级别的州较劲得厉害,都想把对方按下去自己在考校中评个上上。

  既然如此,红薯这等利国利民的大杀器,抢到就是赚到。哪怕知道胡尚书肯定各州都会发一部分,但谁不想自己这州多发一点呢?必须争取!

  虞衡种出的红薯都差点让各州刺史打起来了,景隆帝和阁老们也在为红薯的分配问题发愁,地理环境差的州哭穷,确实应该多照顾点,但上州也不能不管啊,人家上州土地肥沃,亩产量说不准还能高点,明面上的收益还比下州要大呢!

  胡尚书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之中,啃着虞衡上回送来的薯条,啃一口叹一口气,难办啊!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比旁人更悠闲,照旧像往常一样上班下班。就是翰林院的同僚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翰林院自建立以来就没有过有爵位在身的待里头混日子,如今出了虞衡这个奇葩,众人心里也确实是五味杂陈。

  虞衡也很会做人,将家里炸出来的薯条丸子给大伙分了分,又大手笔请所有人在折桂楼吃饭,任由他们宰了一顿,这才堵住了某些人的嘴,少听了不少酸话。

  当然,自家小伙伴们虞衡也没忘记,全都约出来大吃一顿,每家都送一筐薯条丸子,自己吃送人都不错,现在红薯正是京城的热门话题,拿这个送人,倍儿有面子。

  除此之外,虞衡还跟他们画饼呢,兴高采烈嚷嚷道:“等我把红薯粉做出来,再请你们吃火锅!配上火锅鲜香的汤底,真是一绝!”

  嗨呀,忘记向系统要辣椒了,鸳鸯锅才是灵魂!

第55章 三合一

  虞衡封侯后, 最高兴的就是沈氏和沐老夫人,沈氏还跟虞启昌嘀咕呢,“先前总觉得铮儿能袭爵, 衡儿没有爵位, 怪对不住他的。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出息,自己给自己挣了个爵位回来。往上数个几百年, 也没人能赶得上衡儿。先前他六元及第, 不都说他会是另一个方山长?依我看,衡儿比方山长还出挑些呢。方山长当年也没这么厉害。”

  不说当年了,现在也没个爵位啊。

  虞启昌心里也得意,面上却道:“你就是看自家人哪哪儿都好,衡儿能封爵, 一大半是运气。论当官的真本事, 他还有得学呢。哪里就比方山长厉害了?一时鲜花着锦不算什么,善始善终得才是真厉害。”

  这倒也是。

  沈氏收了脸上的嘚瑟, 转而说道:“这段时间衡儿大出风头, 没少招人眼红,他倒是稳得住,翰林院那边竟然也没传出什么难听话来。看来确实是长进了。”

  能不长进吗?虞衡送礼都送了一圈儿了。这不是红薯人气最火爆嘛, 除了国库就虞衡这儿有, 虞衡也只能挨个儿送点给人尝尝鲜。

  这就不像给萧蕴等人那样大方了,每人也就给了四五个, 配上一点儿薯条,从目前红薯的抢手程度来看,也能算份厚礼。自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翰林也是要脸的,虞衡本人确实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实打实的六元及第,又给足了他们面子,他们要是再不识相,学御史逼逼赖赖,指不定虞衡就学着虞启昌那话,让他们中个六元再说话,那岂不是自取其辱?

  虞衡送红薯送了一大圈,也没忘了方山长。当初方山长还指点过他来着,虞衡可没忘记这份情。并且,方山长本来就是个爱种地的,这会儿有了个新作物,不得种地热情高涨亲自种上一小块?

  虞衡自己也有私心来着,他靠红薯得了这个嘉秀侯的爵位,自然希望明年红薯能震惊世人,让大伙儿觉得他确实该得这么个爵位。

  方山长虽然已经不再插手政事,安心办书院。但他的学生还在呢,早朝时金銮殿上站着的官员,一半是方山长的学生。要是方山长开口,他的学生还能跟他唱反调不成?

  所以,虞衡送给方山长的红薯分量便额外多,除却自己吃的,送人的,剩下的再种个一亩地也不成问题,也算得上大手笔了。

  这么一折腾,虞衡手里头的红薯也没剩多少了。原本留下的五百斤做种的,现在就剩了二百斤,再加上庄子上留下来的那些,估摸着大概能种个十亩地,已经算是富裕了。外头百姓才叫一个夸张,知道靖安侯府庄子上的佃户有红薯,都一窝蜂的跑去找佃户们,出高价买红薯,就为了提前种。

  朝廷虽然说明年会推广,让百姓们也种上红薯。但京城百姓消息何其灵通,都把户部红薯的量给打听清楚了,统共也就一万斤。听着是挺多,但九个州再加京城来分,想家家户户都能分到,那才是做梦。

  亩产两千斤,先种先赚。现在出的钱多一点,收成时候的快乐是旁人想象不到的。种了一辈子地,他们也想感受一下亩产两千斤的快乐啊!

  佃户们也不傻,其他百姓能想到的,他们能想不到?再说了,靖安侯府对佃户们还是挺不错的,这几年又风调雨顺,佃户们的日子虽然过得并不是特别宽裕,也不差其他百姓给他们买红薯的这点钱。

  这点钱能值当什么?红薯才是宝贝。坚决不卖!

  一边拼命拿着银子想买,另一边疯狂拒绝说坚决不卖。一来二去,这红薯的价格不就越来越高,本来还是论斤卖的,到后来竟然发展到论个卖,简直就离谱。

  虞衡都忍不住向系统感慨,“上辈子谁要是跟我说有人能为一点红薯抢破头,我肯定不信。万万没想到竟然在大宣见到了这样的盛况。果然,只要我活得够久,什么离谱的场面都能见到。”

  【虽然但是,宿主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活多久来着。】

  这就扎心了。

  虞衡猛地闭嘴,恨不得暴揍系统一顿。

  宫中已经让人重新装修靖安侯府旁边的宅子,工部那边的态度特别好,毕竟巩尚书还惦记着把虞衡拉去工部呢,对虞衡的事十分上心。部门最大上司的态度都这么明显了,底下人还能不会看眼色?对打理嘉秀侯府的事儿自然格外精心。再加上虞衡先前为了烧制水泥的事儿也没少去工部逛,工部众人对虞衡这个没有什么架子的侯府公子印象还挺不错。

  工部那边技术宅多,性子轴,认死理。其他人听到虞衡封爵的消息心里还会酸上一酸,这帮技术宅却没什么反应,还说按虞衡这功劳确实该封爵,有功就赏才能让人更有继续干活的动力。这不就跟他们琢磨着做各种各样的奇淫技巧一样么,做出了有用的东西当然该赏。

  这帮人对虞衡的印象不错,施工地点又在靖安侯府旁边,便时不时过来问问虞衡的意见。毕竟这宅子最后是给虞衡住的,总得考虑一下虞衡自己的审美喜好吧?至于先前陛下赏别人宅子,他们没去问正主这事儿。工部这帮人表示,那不是不方便吗,工期紧,规模标准就在那儿,能按时把宅子打理好就行。

上一篇:大佬穿成女配

下一篇:侧妃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