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114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她不曾提,是我问的。”县主将萧寰白一眼,“想不到堂堂广陵王,竟做出勾引良家女子的事来。”

  萧寰再度无语。

  他瞥向站在不远处的卫琅,卫琅连忙将目光移开,似乎全然事不关己。

  “我岂不知你心中想的什么,终究还是觉得她出身低微不是?”县主继续道,语重心长,“当年我要嫁你舅父,也是多少人拦着,说什么他出身到底不高,配不上我们家。我偏是不在意,出身低些怎么了,再高,能高得过皇家?如先帝一般,他喜欢谁就让谁进宫,挑过什么出身?”

  萧寰听得这些话,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他很想把虞嫣拎过来,问问她都对县主说了些什么。

  不过她当下不在跟前,萧寰只得按捺这性子,继续从县主嘴里套话:“何以见得,孤挑剔她出身?”

  “不是如此,你为何不许婚?”县主嗤一声,道,“不过虞氏么,倒也是想得开。她与我说,她自知身份低微,配不上你,故而也不求一世相守,将来就算你负了她也无怨言。你若另娶,她自会离去。”

  萧寰听得这话,愣了愣,目光忽而变得锐利:“她方才这般说?”

  “你都将她带回来了,这些话莫非不曾说清楚?”县主嗔他一眼,“我看她虽是个小户女子,却是有几分风骨。别家王侯贵胄婚前收的妾侍,婚后为名分闹起来的并不少,能像她一般通情达理的可是少见。”

  萧寰心中冷笑。

  “舅母这话说的,”他说,“仿佛她不顾名节与人私奔,孤见色起意始乱终弃,都成了可称赞的事。”

  赵氏瞪他一眼:“什么可称赞,我倒想教训你,打得过你么?你也知道见色起意始乱终弃不好,当初做什么去了?如今人弄了回来,倒是知道了廉耻。如今这事全朔方都知道了,你还装什么正经。”

  萧寰有些无奈。

  “若舅母担心孤会对不起虞女史,大可不必。”他说,“孤行事,一向堂堂正正,要与谁在一起,必是明媒正娶。”

  县主怔了怔,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将来定会与她成婚?”

  “不可么?”萧寰反问,“舅母与舅父为孤的婚事操心了许久,当下终于有了着落,岂非要高兴才是。”

  县主本想将他教训一番,不想他竟这样痛快地说了出来,反而一时无言。

  这事,门外传来些动静。

  二人看去,虞嫣带着碧鸢走回来,手里提着食盒。

  “县主,小点做好了。”她笑盈盈道。

  县主露出笑容,道:“甚好。”

  虞嫣随即将食盒打开,将一盘盘的小点取出来,分别放在萧寰和县主的面前。

  那姿态很是端庄优雅,与平日所见的随性似乎全然换了一个人。

  萧寰瞥着她,想起从前她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的光景。

  县主让虞嫣坐在自己身边,一道用食,又与萧寰闲聊些话语。正喝着茶,外面的仆人忽而进来禀报,说朔方令夫人杨氏母女来了。

  虞嫣听着这名号,正是不解,只听县主对萧寰道:“我原本约了她们二人午时到府中用膳,定然是去了寻不见我,找到了此处。”

  萧寰颔首,道:“既如此,舅母也不必回去,今日便一道在这边用午膳。”

  说罢,他让卫琅传令下去,在堂上设宴。

  卫琅得了令,往门外而去。

  众人到了堂上,只见杨氏和赵茹已经等候在了这里。

  见到萧寰前来,杨氏露出笑容,迎上前行礼:“妾不知殿下在府中,着实叨扰了。”

  萧寰神色和气,道:“杨夫人不必拘礼。”

  杨氏笑意盈盈,又转向赵茹道:“阿茹,还不快快上前来见礼。”

  赵茹款款走上前来,目光在虞嫣身上一扫而过,接着,向萧寰一礼:“拜见殿下。”

  那声音,纤细而温柔,仿佛莺声燕语般悦耳。

  虞嫣看着她,目光在那娇美的面容和纤细婀娜的身段上转了转,不由一怔。

  这顿午膳,虞嫣几乎一声不吭。

  并非她不想说话,而是她插不上。

  杨氏很是健谈,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辈,对萧寰嘘寒问暖,从他受伤的事,到一路的风寒颠簸,关怀备至。

  虽然虞嫣不明白杨氏和萧寰的关系,不过萧寰与她说话的时候,也似乎很是熟稔。

  “夫人不必担忧。”萧寰道,“虞女史在孤身边照料,一切可安好。”

  说罢,他朝虞嫣看一眼。

  虞嫣也抬眼看他,唇边抿了抿。

  看着二人的神色,赵茹的目光僵了僵。

  杨氏也看向了虞嫣。自从方才见礼之后,她仿佛这是第一次注意到虞嫣的存在。

  “原来如此。”杨氏淡笑,“虞女史辛苦。”

  虞嫣看着她,微笑:“夫人哪里话。”

  杨氏又继续说起了别的事,诸如宫中的皇帝身体如何之类的,仍旧亲切,萧寰则一一简单地回答。

  虞嫣听着他们说话,不由地又将视线朝对面瞥过去。那女子十六七岁的样子,看着不大,不过虞嫣知道,在这边,这样年纪的女孩就算还没出嫁,一般也已经许配了人家了。

  只是不知道这位……

  蓦地,那女子似乎发现了虞嫣在看自己,目光瞥来。

  虞嫣大大方方地将唇角一弯,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那女子随即将视线收回去,继续用膳。

  没有问题才怪。

  虞嫣夹起一口菜放入口中,心中冷哼。

  县主每到午后,便要小憩。

  今日午膳迟了,用过膳之后,她也不多逗留,要回府去。

  杨氏和赵茹也只好陪着她,一道向萧寰告辞。

  “这府中虽大,终究是人少了些。”临别前,县主对虞嫣微笑道,“你日后若觉得闷了,就过府来,城中的眷属们也时常过去,你们认识认识,日后也好作伴。”

  虞嫣笑盈盈,道:“妾记下了。”说罢,向县主一礼。

  杨氏立在县主身后,看着她,似笑非笑。

第126章 盘问(下)

  “那姓虞的女子,究竟是何来头?”回到家中,杨氏皱着眉,对赵彬道,“好端端的,殿下身边怎会冒出一个女史来?”

  赵彬正在书房小睡,被杨氏吵醒,颇是无奈。

  “你二人不是到县主府上用膳去了么,怎又说起甚虞氏。”他说。

  “便是城中传疯了的,那个殿下同车带回的女子。”杨氏恼道,“妾昨日告知你去打听,你打听得零零碎碎,还不如妾登门一趟看得清楚。”

  “哦?”赵彬道,“你见到那位姓虞的女史了?”

  “何止是见到了。”杨氏越说,眉头蹙得越深,“你是不曾见殿下与那女子相处的场面,那眉目传情,当真臊人……”

  赵彬“啧”一声打断,颇有些责备,示意她看后面。

  杨氏转头,只见赵茹不知何时也跟了进来,目光不定。

  “阿茹,”赵彬道,“你且回房去歇息。”

  赵茹应一声,又望了望他们二人,转身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杨氏叹口气,道:“可怜我家阿茹,今日见了那虞氏,也不知心中多不好受。”

  赵彬道:“你方才说殿下待那虞氏甚是亲密?”

  “何止是亲密。”杨氏不悦道,“那虞氏的媚样你是不曾见,妾从未见过殿下在哪个女子面前那般体贴过。”

  赵彬诧异不已,抚须道:“城中四处传言,殿下与那女子朝夕不离,原来是真的?”

  杨氏瞪他一眼:“现在岂是论这真假的时候?那女子若是将殿下的魂勾了去,阿茹可怎么办?”

  “能怎么办?”赵彬苦笑,“殿下又不曾与阿茹定下婚约。当初你非要带阿茹来,我就劝过你,阿茹在京城嫁谁都不难,到了朔方可就不一定了。你不听,非要打殿下的主意。”

  “这是妾选的么?”杨氏脸色拉下,“妾这么做,还不是为了阿茹。你女儿心气高,你不是不知,是你说要按她的心意择婿,她那心意,就在殿下身上。”说着,她轻哼一声,又道,“再说了,妾打殿下的主意有甚不对,我们家虽比不上袁氏周氏风光,论家世,在京城却也是一等一的体面。殿下那王妃薨了之后,京中的高门贵胄,谁不想着将自家女儿嫁他?论亲疏,我们家比人家离殿下还更近一层,你难道甘心白白让给别人?”

  赵彬知道杨氏理论起来便没个头,摆摆手:“好了,说来说去,不就是这婚事?有甚大不了。”

  杨氏见他的语气颇是轻松,怔了怔。

  “何意?”她问,“莫非你有办法?”

  “也算不上甚办法。”赵彬意味深长,“我且问你,你打听了半日,那虞氏出身如何,你可打听了?”

  “妾方才出来的时候向县主打听过。”杨氏道,“这虞氏是京郊安乐县人士,是个小户人家的孤女。因救了殿下与殿下结识,殿下伤好之后,便带来了朔方。”

  “那不就好了。”赵彬笑一声,“亏你还是大家出身,莫非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也值得你放在眼里?殿下是何等人物,皇子娶妃,哪个不是从世家大族中择选,何时有过名不见经传的小户女子当王妃的道理。”

  杨氏听得这话,目光微亮,却又道:“话是如此,可殿下的脾气,与别人究竟不一样。”

  “有甚不一样。”赵彬不紧不慢道,“皇子选妃,是这么简单的么?宗伯要清查家世,太史要贞问凶吉,这些还都不过是细枝末节,重中之重,乃在圣上。圣上有多看重殿下,世间谁人不知,他难道会任由殿下娶一个微末之人?”

  杨氏思索片刻,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妾岂不知这道理。”她说,“可妾看县主对那虞氏和气得很,她若不帮着我们,又如何是好。”

  “县主是县主,你也知她多疼爱殿下。”赵彬道,“那虞氏既然是殿下的救命恩人,于情于理,县主也该对她客气。但婚姻是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世间正道,便是殿下也要听圣上的。圣上知道阿茹,对她也一向和蔼,你是知道的。”

  此事,杨氏当然知道。

  赵氏与宫中的来往一向密切,赵茹的祖父是太常博士,很得皇帝敬重。赵茹入宫给公主们做伴读,也是皇帝的命令。从这一层上说,赵茹比别家的女子更有希望受到皇帝的眷顾。

  “至于那虞氏,”赵彬道,“哪个王侯没有妾侍,别的不说,便看看陈王梁王,府中皆婢妾成群。阿茹将来要做王妃,便要识得大体才是,莫往这些细枝末节上计较,不但落个妒妇的名声,还徒生烦恼。”

  杨氏笑盈盈:“夫君此言甚是。”

  赵茹立在门外,听着父母这一番言语,面色紧绷。

  屋子里,地龙烧得温暖依旧。

  萧寰刚宽下身上的裘袍,忽而发现虞嫣盯着他,目光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