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140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说罢,他便要让人将猎物抬上来。

  沁阳大长公主嗔一声,挥挥手:“那般血糊糊的物什,抬上堂来做甚,让他们送到庖厨去便是。”

  王熙笑笑,道:“外孙遵命。”

  说着话,堂上的气氛已然活跃起来。

  王熙又与萧寰和兄长王奕等人见礼,看到虞嫣,露出笑意:“女史别来无恙。”

  虞嫣行礼:“妾无恙,见过王公子。”

  沁阳大长公主露出讶色,道:“你见过虞女史?”

  “见过。”王熙道,“上个月子昭受伤回来之时,便是女史在身旁照顾子昭。外祖母可曾见子昭身上那伤口?甚是凶险,兄长看到了都惊讶,说若是换了别人,恐怕定然是救不回了。”

  沁阳大长公主看向王奕。

  王奕随即道:“正是。我从前带兵征战之时,与子昭一般受伤的人见过不少,比他轻的也未必能撑过一日,女史的医术当真了得。”

  沁阳大长公主颔首,再看向虞嫣,目光已是平和。

  “听说,女史的父亲是神医?”她问。

  虞嫣道:“神医不敢当,只是颇通药理,也时常到乡中为人治病,乡人爱戴,故而称为神医。”

  沁阳大长公主道:“原来如此。”

  这时,杨氏在看着王熙,道:“今日京郊想必风甚大,二公子这脸都吹红了。”

  沁阳大长公主闻言,随即让王熙上前,拉着他的手问这问那。王熙一一答来,大长公主看着他,目光里满是慈祥。

  没多久,仆人们将王熙的食案添上,摆上菜肴。大长公主见了,却要他们将食案摆到自己的边上,让王熙坐在身旁。

  “行猎便行猎,怎回来这么晚。”她亲自给他布菜,道,“莫非忘了上次出的那事?歹人就是知道你好大喜功,才设下陷阱诱捕你。”

  “外祖母放心好了。”王熙笑嘻嘻道,“歹人都被肃清了,何人还敢胡来。我本来可早些回城,可我见那猎场中的鹿着实肥美,这般季节甚是难得,便想多打些,给外祖母备着。”

  大长公主道:“鹿肉罢了,何时没有,你就是贪玩。”

  话这般说着,她脸上的笑容却全然收不住,与先前庄重的模样判若两人。

  虞嫣看着,心中不禁讪讪。

  什么最疼先帝,她想,明明王熙才是大长公主的心头宝。早知道就直接把王熙找来帮忙说话,未必不能过关。

  夜色渐深,宴席也终于散去。众人陪着沁阳大长公主在堂上说一会话,见得时辰不早,纷纷告辞。

  萧寰和虞嫣向大长公主拜别,因得王熙刚才的一番话,大长公主对萧寰的伤格外关心。她特地让萧寰跟她到到后堂去,亲自查看伤口。见那伤口的位置,大长公主也知道凶险,端详片刻,即露出不忍再看的神色,将萧寰将衣裳穿好。

  “那行凶者竟这般歹毒。”她沉着脸,露出怒容,“绑了少钧为诱饵,又将你伤成这般,当真以为我不敢动他。”

  王熙在一旁趁势道:“这也难怪。袁氏虽有皇后和陈王,可陈王那模样,岂是人君之相?圣上若想将天下交给他,也不会这么许久也不立太子。袁广奈何不得圣上,便只好对我等来动歪心思。”

  大长公主没答话,却看着萧寰:“此事,果然是袁广做下的?”

  萧寰道:“虽人证物证俱全,但孤并非全然信服,此事或许另有其人。”

  大长公主微微颔首,道:“此事细由,伯光与我详细说过,确是可疑。圣上不曾对袁广下狠手,想来亦有此虑。”

  王熙在一旁看着他们二人,有些不满:“怎都为袁广说话,他造谣子昭在先,无论如何也算得咎由自取。”

  大长公主看了看他,嗔道:“你知晓什么,朝中争斗,岂是你做那什么生意的区区算计比得了的。袁广就算活该,子昭也须得看清些,莫被人当了刀才是。”

  王熙撇撇嘴角,不多言。

  大长公主说罢,却看向虞嫣,目光里已经多了几分赞许,感叹道:“子昭此难,全凭女史神药化解。子昭与你这过往种种,想来也是造化。”

  虞嫣忙做出一副贤良的模样,低头道:“妾不敢居功。”

  大长公主对她恭顺的模样很是满意,又叮嘱萧寰既然回到京城,就要好好养伤,不可奔波劳累。

  萧寰应下。

  众人说着话,回到堂前,杨氏和赵茹还在。

  见沁阳大长公主走出来,母女二人上前,向大长公主和萧寰拜别。

  “妾想起一事,”杨氏对大长公主道,“过几日便是千秋节,不知公主可要到熙晖园去?”

  千秋节?虞嫣听到这三个字,有些陌生。

  “你不说,我却是忘了。”大长公主笑道,说罢,看着萧寰,“你当下既回来了,便迟些再回朔方。过几日便是千秋节,你若留下来,圣上定然高兴。”

  萧寰颔首,道:“孤亦是此想。”

  杨氏在一旁看着,忽而对大长公主道:“公主只顾着问殿下去不去,却忘了问一人去不去。”

  “何人?”大长公主道。

  “殿下独居多年,京中上上下下无不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如今殿下有了女史,圣上又曾见过,这千秋节,难道不该让女史也去贺寿?”

第153章 邀约

  这话出来,众人都露出讶色。

  赵茹的目光有些吃惊,看着杨氏。

  萧寰随即道:“女史初来乍到,与宫中不熟,尚不便前往。”

  “殿下此言差矣。”杨氏笑盈盈,“女史虽是初来,可到底是殿下身边的人,又救了殿下一命,于情于理,也不该将女史冷落在府中才是。”

  大长公主颔首:“此言甚是。”

  说罢,她看向萧寰:“我看夫人这提议甚好。你府中无其余女眷,圣上既然已经知晓你与女史之事,将她带去一道贺寿亦无可厚非。你若担心女史与宫中不熟,我将她带在身边便是。”

  杨氏颔首:“还是公主想得周到。”说罢,她笑盈盈地看向虞嫣,和蔼地说,“女史能得公主亲自引见,可见公主待女史亲切,女史切莫再推却才是。”

  虞嫣看着她,也笑了笑,道:“夫人所言甚是。”

  说罢,她向大长公主款款一礼:“多谢大长公主。”

  沁阳大长公主颔首,却对萧寰道:“恭文在朔方,不曾回来,家中只有杨夫人母女,许多仆人跟随恭文留在朔方,府中也没有多少。熙晖园离京城遥远,千秋节那日,你便接上她们母女二人一道上路,如何?”

  萧寰怔了怔。

  杨氏闻言,忙笑道:“公主真是,熙晖园也不过在京郊罢了,我家中仆人再少,车马总是无妨,不必劳烦殿下。”

  沁阳大长公主道:“虽是在京郊,路程也须小半日,你母女二人怎可无人照应。恭文是朔方令,子昭不在,他便要接手许多事务,子昭帮上一帮也是应当。”

  萧寰没有反对,道:“便如姑祖母之意,千秋节时,孤自当接夫人母女上路。”

  大长公主看着他,微笑颔首。

  虞嫣在一旁冷眼看着,没有说话。

  路上,萧寰十分主动地向虞嫣解释起了千秋节。

  所谓千秋节,就是皇帝的生辰。每逢这日,宫中都要设宴庆祝。今年皇帝满六十,正逢大庆,故而也格外隆重。

  他特地将设宴的地点选在了京郊的熙晖园,整整办上三日。

  那是皇帝最喜欢的园子。那里占地广阔,宫室众多,可容得数千宾客留宿其中。而皇帝一向喜欢热闹,这次千秋节,皇亲国戚和贵胄百官,无论大小都会前往庆贺。

  看着一脸病容,倒是时刻不忘享乐。虞嫣心道。

  “你不是一直想出去走走么?”萧寰道,“熙晖园建得甚是美丽,我母亲从前也很喜欢。小时候,我每年夏天必会去消暑。”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忽而发现虞嫣一直没说话,只将眼睛盯着他。

  “何事?”萧寰问。

  “你不是说那个杨夫人和赵茹也是京中高门么,”虞嫣道,“怎么出个门也要你护送?”

  萧寰知道她一直对那母女二人耿耿于怀,无奈道:“你是说我姑祖母刚才说那些话?她们未必需要我护送,不过我姑祖母一向对他们家很是照顾,操心这些也无可厚非。”

  照顾得倒是细致,也把你也照顾了进去。虞嫣心想。

  “所以她让你带着那母女二人一道上路,你推辞都不推辞就答应了?”虞嫣瞥着他。

  “我要如何推辞?”萧寰无奈道,“姑祖母亲口相托,且赵彬在朔方却是也为了做了许多事。”

  倒是理直气壮。

  虞嫣心里啧一声。

  萧寰看着虞嫣,道:“你若是觉得不高兴,到了那日,我另外派人将她们送过去就是了。”

  “那怎么行。”虞嫣却一笑,“这可是你姑祖母的吩咐,你若是阳奉阴违的,她怀疑是我在给你吹风怎么办?”

  难道不是?萧寰心想。

  “那你要如何?”萧寰道。

  “当然是沁阳大长公主要你如何你就如何。”

  萧寰看着她,有些疑惑:“你不生气。”

  “我怎么会生气。”虞嫣笑眼弯弯,“我一点也不生气。”

  未几,马车在王府前停下,虞嫣下了马车,径自往园子走去。

  屋子里,碧鸢和卫琅见他们回来,忙迎上前。

  “姊姊,”碧鸢一边给虞嫣脱下身上的裘袍,一边说,“我和卫琅刚才说起你以前讲过的一个故事,就是那个县尉监守自盗的奇案,你不是说还有后续么,跟我们讲一讲吧。”

  虞嫣却道:“破案有什么好听,还有更有趣的。”

  二人眼睛一亮:“什么有趣的?”

  虞嫣微笑,目光杀气腾腾:“比如,我给你们讲一个糊涂渣男水性杨花见异思迁最终半身不遂晚景凄凉的故事。”

  碧鸢和卫琅都愣了愣。

  萧寰:“……”

  虽然离千秋节还有几日,但虞嫣似乎对此热情高涨。回到王府只有之后,她就让碧鸢将少府做的所有宫装都拿出来,仔细观看,和她讨论哪种样式好看,哪种样式适合她。

  虞嫣沐浴过,躺在榻上的时候,她手里还翻着几天前少府裁缝过来时,给她带来的宫装美人画。

  “你若不想去,其实不必去。”萧寰在榻旁坐下,道,“到时候推说身体不适便是了,我自会向姑祖母解释。”

  虞嫣看他一眼。

  “谁说我不想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