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209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公子怎么在这里?”被放出来之后,虞嫣看着王熙,又惊又喜地问道,“殿下在哪里?他身体怎么样?”

  王熙看着她,没有急着答话,目光意味深长。

  “女史不是在广陵国么?怎来了此处?”他说着,将视线看向虞嫣身边的滕蕙,愈加玩味,“这位,不知又是何人?”

  滕蕙也看着他,毫不避讳,但并不答话。

  “这些我慢慢再解释。”虞嫣忍耐着性子,道,“公子,殿下怎么样了?”

  王熙目光闪了闪。

  “殿下么,想来你也得知了他染病的消息,并不太好,如今正在朔方卧病将养。”他说,“我来此处,是为了些私事。”

  听到这话,虞嫣的心沉下。

  “不好?”她忙问,“怎么不好?”

  王熙叹口气,道:“还能怎么不好。得了虏疫的人,高烧不止,浑身都是疱疹,淌水流脓,臭不可闻。”说着,他摇摇头,“常言道天妒红颜,你若见到他那张脸,只怕要认不出来了,啧啧……”

  虞嫣定定地望着他,只觉心沉到谷地,浑身发寒。

  “不过你也不必太着急,就算一路疾驰赶去朔方,也须得许多时日。”王熙道,“且子昭为了不让这疫病传开,已经下令将朔方封城,你就算去了也未必能见到他。再说了,他身边有最好的良医,你赶到也无甚用处……”

  他正说着,忽而发现虞嫣怔怔地看着自己,眼圈和鼻子变得红红的,泪水从眼眶里大颗大颗地掉了出来。

  持续了好几日的担心,终于变成现实,心里那点隐隐的希翼也终于破灭。

  虞嫣只觉脑子一片混乱,心头像被什么揪住了一样难受,眼泪怎么样也控制不住,喉咙卡得生疼。

  “他……他什么时候感染上的……”她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擦一把眼泪,不甘心地问道,“发病……发病多久了?”

  王熙看着她,道:“也不是太久。”

  “那是多久?”滕蕙一手扶着虞嫣,也看着王熙,急道,“这病总有病程。”

  “半个多月。”王熙说罢,语气放缓些,对虞嫣道,“我方才说了,他身边有良医照料,否则怎能撑上这么久?女史放宽心,且在此处……”

  “我要去朔方……”虞嫣举起袖子,用力地擦了擦眼睛,看着王熙,“还请公子帮这个忙。”

  王熙还想再说,却见她盯着自己,眼睛通红,目光坚定。

  “想来女史还未考虑清楚将来之事。”他也看着虞嫣,神色认真,“此病凶险,子昭已是命在旦夕,不少人都在等着他咽气。这一日,不知在何时,但应该很快就会来。到得那时候,整个朔方,乃至从并州到西北以及大漠,子昭麾下群龙无首,势力所及之处都会翻覆。女史此时去见他,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会被殃及。方才女史不是问我为何来此处么?此处离京畿甚近,我那些产业大多在京畿里,如今已经到了准备后路的时候。故而我也劝女史趁乱事未起,早早脱身,寻一个无人知晓的稳妥之处躲起来才是。”

  这话,他说得很是严肃。滕蕙听着,神色也不由紧张起来,忙看向虞嫣。

  虞嫣却摇摇头,道:“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当然会躲起来。但无论他是死是活,我都要先见到他。”

  “染上虏疫的人会变成什么模样,你见过么?”王熙道,“丑陋不堪,恐怕你见到他都会觉得认不出来。”

  虞嫣咬了咬唇,道:“他就算烂成泥一样,我也要看清楚。”

  王熙双眸深深,少顷,长叹一口气。

  “这可是你说的,莫后悔。”他说。

  虞嫣又擦一把眼泪,道:“不后悔。”

  王熙不多言,转身去安排。

  出发之前,虞嫣把滕蕙和蒯头领等人都聚到一处。

  “如王公子所言,广陵王前途未卜,这边恐怕很快就不安全了。”她说,“你们不必跟着我再往前,回京畿去吧。”

  众镖师虽然不知道虞嫣和萧寰的关系,但也听说了萧寰的确染上虏疫的事,面面相觑。

  “我不回去。”滕蕙一口拒绝,“就算真乱了又如何,京畿难道不乱么?要是真的乱了,我们就躲到辽东去,那边地广人稀,什么乱事也沾不到。”

  “我等亦是此意。”蒯头领道,“这北方的各处道路,我等常年押镖,早已经熟悉了。就算是在鲜卑匈奴,在下也认得些人脉。朔方若是要乱,只怕中原也还要混战上一阵子,京畿断然是不能再待,不如就顺势躲到辽东或西北去。在下出来之前,已经交代了留守的弟兄,一旦生乱,就往南方走,去闽南岭南,等到天下安定了再回去聚首。”

  众人纷纷点头。

  虞嫣看着他们,又看看滕蕙,没有说话。

  “你不用为了我,非去冒这个险。”众人散去之后,虞嫣对滕蕙道,“萧寰就算遇到不测,他身边的人也会保护我。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回京畿,你可以等到通道再开启的时候躲到我那边去,比什么都安全。”

  滕蕙却“嗤”一声,道:“而后呢?做你的替身,帮你演戏么?我的生意可都在这边,绝不会扔下。”

  虞嫣觉得她话里有话,疑惑地看着她:“你想说什么?”

  “方才王熙说了,萧寰一旦咽气,就会真的天下大乱。到了那一日,什么生意都完了。”滕蕙目露凶光,“我辛辛苦苦带了这许多药过来可不是为了坐以待毙,哪怕他死了,我也要用药将他喂活。”

  虞嫣:“……”

第224章 疾行(下)

  “你真相信王熙的话?”滕蕙忽而道,“你方才听到的,都不过是他的一面之词。”

  虞嫣看着她,反问:“你觉得他可能撒谎?他为什么要撒谎?”

  滕蕙冷哼:“我反正觉得他不可信。如他所言,萧寰是他亲表兄,他父母兄长也都在朔方,大难临头,他竟然将他们全抛下,却到这边来照顾自己的钱财产业。故而我以为,此人若非说谎,便是无情无义,断非善类。”

  说罢,她看着虞嫣,语重心长:“你须记得,无商不奸。王熙这等有权有势的京中大贾更是狡猾,我劝你在他面前警醒些,切莫他说什么便信什么。”

  虞嫣想,果然是同道了解同道。

  她没有反驳,沉默片刻,道:“我当然希望他说的是假的。不过在这个地方,也只有他能够帮我们尽快到达朔方。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早日见到萧寰,只要王熙能做到,他打的什么主意,都跟我没有关系。”

  滕蕙看着她,欲言又止,少顷,终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所以我觉得你不必跟着我上路。”虞嫣又道,“你放心好了,王熙再多心思,也到底是萧寰信赖的人,不会害我。”

  滕蕙摇头:“你就是这般单纯,在那些剧里才会被这个害被那个害。”

  虞嫣:“……”

  滕蕙说罢,却倏而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

  “他就算真有什么歪心思也不怕。”她从怀里掏出防狼喷雾,冷笑,“若被我发现一点逾越,我就用他来试试那防狼喷雾。”

  虞嫣看着她的神色,有些啼笑皆非。

  “你好像对他很有看法?”她说。

  滕蕙翻个白眼:“我一介小民,敢对他有甚看法。”

  “刚才。你为什么能一眼就认出他的马车?”

  滕蕙的目光定了定。

  “认出他的马车有什么难,”她随即道,“你不知道他在京中有多招摇,每次到街市上都花枝招展的,引得人山人海去观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花魁出门了。”

  说罢,滕蕙催促虞嫣:“天色不早,我看王熙那边很快就算准备妥当,你我还是早些出去才是。”

  提起此事,虞嫣不由又想到萧寰,心头再度沉下。

  她应一声,没多言,自去准备。

  王熙没有食言,过没多久,车马就安排好了。虞嫣和滕蕙走出去的时候,只见他也乘着马车,仆从行囊齐备,一副要跟着他们远行的样子。

  虞嫣有些诧异:“公子也要去朔方?”

  “正是。”王熙道。

  “公子不是到这里来是为了准备后路么?”虞嫣道,“此时回去,难道不怕遇到大乱,功亏一篑?”

  王熙淡淡笑了笑,道:“既然虞女史都不怕,在下堂堂男子,岂可退缩。再说了,子昭乃是我表兄,我父母兄长也仍在朔方,怎能扔下他们?”

  这话说得义正辞严,滕蕙不以为然,拉着虞嫣上了马车。

  之前在关卡上被收缴的行李,包括那登山包,全都送了回来。大约是王熙的面子的确大,虞嫣和滕蕙打开来看,东西一样不少,滕蕙放在里面的宝石也一颗没有丢。

  “阿嫣,”马车走起来之后,滕蕙问虞嫣,“如果……我是说如果,萧寰真的死了,你打算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虞嫣一直以来不敢想,却又是今天想得最多的。

  鼻子又在发酸,她整理着背包,机械地把里面的东西摆弄好又放回去,一语不发。

  滕蕙犹豫片刻,道:“我是想问,你将来还会过来么?”

  虞嫣的手顿了顿,摇摇头。

  “不会。”她轻声道。

  滕蕙瞥着她,抿了抿唇角。

  王熙备下的马车,虽然比不上萧寰那辆皇帝赐下的,但比起虞嫣和滕蕙之前在乡村里买的那些,也无异于天上地下,连滕蕙都感慨,酸酸地说纨绔就是纨绔。

  但虞嫣全然没有心思去体验。一路上,她不是强迫自己睡觉,就是拿着天花的治疗资料和各种药的说明书仔细研究。

  纵然被一路飞驰颠得七晕八素,她也仍然觉得这马车还跑得不够快,恨不得自己真的长出翅膀来。

  而但凡有停下和歇宿的时候,虞嫣就会即刻找到王熙,详细地向他询问萧寰的病情。

  王熙起初还能说得头头是道,可当虞嫣拿着那叠写着奇怪文字的纸,像审犯人一样反反复复地问他各种细节,还拿着笔做笔记,王熙很是无奈。

  “我所知晓的,都已经告知女史,”他说,“我若是能说得清那么许多,早已留在子昭身边治病,怎会四处乱走?”

  虞嫣无法,只得自己继续默默看资料。

  与虞嫣比起来,王熙对滕蕙的兴趣似乎更大。

  这好奇,是来自她的面容。

  对于滕蕙,虞嫣的解释是,她们虽然是双生姊妹,但因为家里的关系,滕蕙在幼年时送给亲戚抱养,直到最近才重逢。

  王熙听了,颇是诧异,对滕蕙愈加好奇。

  “听虞女史说,女君与她是亲姊妹?”在一次途中歇息的时候,王熙过来搭讪。

  “正是。”滕蕙道。

  “哦?”王熙看着她,淡淡一笑,“蒯头领的镖行,在京中专做商旅押送的生意,镖师个个身手了得,颇有名气。能让蒯头领亲自护送的人,绝非寻常。”

  滕蕙看了看他,也淡笑:“王公子莫不是想打听,我出了多少钱,能得他这般厚待?”

  王熙没有回答,却道:“女君若肯透露,在下感激不尽。”

  “蒯头领见我姊妹二人孤身上路,便出手相助,不曾先行开口谈钱。”说罢,她冷笑一声,“这等仁义之举,非钱财可衡量,想来对于王公子这般动动指头便可为所欲为的人,乃全然不解。”

  说罢,她看也不看王熙,转身离开。

  王熙愣了愣,看着她的背影,一脸茫然。

  从相遇的小县城出发,要赶到朔方,少说也要六七日。众人为了节省时间,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赶路,天黑之后才歇宿,很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