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295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到处是烧焦的帐篷,破损的箱笼文书等各色物什散落在地上。在萧寰那已经塌下的大帐里,梁王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文书。

  他拿起来翻看,都是些战事部署、与各方诸侯来往信件之类的绝密文书,一旦泄露出去,关联甚大。

  如今,它们却似垃圾一般扔在地上,任人观看践踏,可见撤走地时候,有多么匆忙。

  除此之外,梁王还着重查看了萧寰的卧榻。

  据禀报,那些袁氏死士潜入刺杀的时候,萧寰已经就寝,猝不及防。

  这里显然也遭受过洗劫,卧榻塌了一角,只剩下一块残破的褥子铺在上面。

  即便如此,梁王还是看到了榻上的血迹,心头微微一动。

  仔细看去,榻板上有一片暗红的印子,而边缘的黑漆雕花缝隙里,则残存着大片痕迹;另一头的阑干上,还有几道痕迹,像是手指抹上去的。

  而地面上,血印则更是明显。虽然曾经处理过,但毕竟与泥土混在一起,还是能看出大概。

  梁王即刻将麾下的断狱官召来,经其验断,说这血迹,应当是有人曾在此受了重伤,想抓着阑干支撑起来,但显然不曾成功。

  他出血太多,躺在这榻上的时候,血浸透褥子淌下,在这榻上和地上留下了大片痕迹。

  梁王没说话。不

  久,一名近侍匆匆跑过来,将一只剑匣呈上。

  “殿下,”他说,“这是在王隆帐中发现的!”

  梁王打开来看,眼睛倏而一亮。

  这是萧寰的佩剑,不过,它已经断了,上面还带着血迹。

  对于这柄剑,梁王十分熟悉。

  因为它是萧寰封王之后,皇帝御赐的,并允许他带着入宫,不受阻拦。这事,曾经让陈王和梁王都愤愤不平。

  带剑入宫,是何等的荣耀,皇帝三个儿子,却只将此殊荣给了萧寰,其偏心可见一斑。

  也是因得此事,梁王下定了除掉萧寰的念头。

  如今,这剑已经断了,剑刃上,可以看到厮杀留下的细小豁口。而那断口,看着就能想象到它断裂的时候,持有者该是多么的绝望。

  这也难怪。这剑是礼器,做得华丽无匹,本就不是为了让人真的用来格斗的。

  就像它的主人一样。

  梁王看着那断剑,突然笑了起来,仿佛多年来的闷气一扫而空,直抒胸臆。

  *

  接下来的事,已然是由不得梁王。

  京城自从被大军围困,粮草之类的物资早已经捉襟见肘。也是因此,袁氏的兵马才会在大营前脚刚撤就出来打劫,把来不及带走和毁掉的辎重通通席卷一空。

  除此之外,他的人还在崔延帐外一个灰烬堆里找到了一份没有烧干净的文书,上面带着袁广印鉴的落款。从残存的字迹上判断,袁广与崔延早已有了来往。

  看到这文书,梁王只觉身上淌过

  一阵寒意。

  当初袁氏死士得手的时候,梁王就觉得纳闷。萧寰不是吃素的,他身边的守卫个个训练有素,且一向严谨,怎会这样轻易让人潜入大营,并接近萧寰的营帐?就算有梁王这边的细作出力,也不过帮忙做做障眼法,要能这样随随便便得手,萧寰又怎能安然活到今日?

  如今看来,此事已然是顺理成章。

  崔延是萧寰的主簿,也是他的心腹。如果是他心怀不轨,与袁广勾结,那么……

  再往下想,梁王随即明白了袁氏的算盘。

  他们必是向崔延许下了什么不要脸的条件,让崔延跟他们合作。

  怪不得崔延和高竣放着京城不管,转而率兵追击王隆。他们的目的,是将萧寰留下的整个朔方兵权全都拿捏在手中。

  到时候,袁氏得到的就不仅是皇位,还有萧寰手中的一切。

  想到动手之前,袁氏使者到梁王这里议事时,那全然自信、仿佛灭顶之灾不存在的模样,梁王只觉心中愈发通透。

  而就在梁王视察了萧寰大营之后,那位使者又重新来到。

  一是为了抗议刚才梁王不顾兄弟情面,与袁氏的人大打出手;一是为了就当下局势继续谈判。

  使者告诉梁王,京城固若金汤,劝他以和为贵,不必斗个两败俱伤。

  “哦?”梁王看着使者,道,“孤若是不愿意呢?”

  使者道:“如此,只怕殿下要追悔莫及。”

  梁王冷笑,随后就让人将使者推出去斩了

  。

  萧寰营中留下了大批的攻城器具,没有带走,也来不及销毁。梁王令人全都收集起来,集结大军,打算叩开京城。

  不料,城中的袁氏兵马竟似抓住了一线生机般,打得颇是顽强。那些攻城器具还未运到城下,里面的兵马就已经冲了出来。

  梁王的兵马虽有不少,但都是近半年从河洛之地征来的,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州郡兵马,但更多的则是农人、流民和各大家族豪强部曲。并且这战事虽是去年就已经开始,但因为有萧寰在,战事都是小打小闹,不曾真正爆发大战。故而大半年下来,这些兵马也仍然良莠不齐。

  袁氏的兵马则不一样。他们已经养了多年,能留在京城中防卫的,都是精锐。

  故而两军真的对阵,梁王兵马在士气高昂的袁氏兵马面前羸弱不堪,被杀的尸横遍野。最后,他们连城门也没摸到,只能将一地的攻城器具留下,潮水般逃了回去。

  仅仅一战,梁王带上阵的兵马就已经折损了三成。

  他不曾料到这个结果,当即破口大骂,并马上处决了几个带头逃回的将官,以儆效尤。

  但发怒归发怒,梁王也知道,这仗打成这样,将士疲惫,就算再下令强攻也无济于事。

  当然,撤军是不可能撤军的。当夜,他就下令在萧寰原先地大营里驻扎下来,天明后再继续进攻。

  然而事情的发展,仍然超出了梁王的预期。

  半夜里,手下突然向

  他禀报,说军士之中传言,这大营中有广陵王的鬼魂,亵渎者会受到他的诅咒,死无全尸。

  这些军士本就是寻常民人而来,好些人投到梁王帐下,也不过是为了能吃饱穿暖,活命放在第一。广陵王的声望,本就令许多人畏惧,这留言传开之后,营中竟出现了大批逃兵。趁着夜色,整队整队地消失不见,让巡营的将官大为光火。

  就在梁王急匆匆披衣起身,到营中去查看的时候,又一个惊天的消息传来。

  京城内的禁军发动兵变,打开城门迎王师。

  而他们所谓的王师,并非梁王,而是广陵王萧寰。

第354章 兵败(下)

  这变故,突如其来。

  当广陵王的旗号重新出现在京城的城墙外的时候,许多人都认为,那定然是假的,冒充的人,不是王隆就是崔延或高竣。

  直到他们杀奔过来,将梁王这里也劫了营。

  朔方的兵马之强,远在袁氏之上,而梁王直到真正率兵与那支兵马交战之后,才知道自己麾下这些人与之相较,何止是羸弱二字可形容。

  简直就是一地菜瓜。

  梁王的兵马甚至无法阻滞半刻,一触即溃。而后,整个大营被团团围起,切断了他们逃窜的可能。

  而更让梁王心头如重锤擂下的,是当他看到萧寰身影的时候。

  那模样,就算化成灰,他也不会认错。

  萧寰立在战车之上,坐镇中军。那些兵马丝毫不将梁王的人放在眼里,甚至都没有过来看一眼,只迅速地占领地势,与京中起义的禁军里应外合,迅速占领了城门。

  “殿下……”一名将官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结结巴巴,“广陵王那边送来此信,说务必要殿下亲自拆阅……”

  梁王冷着脸,将那书信接过,展开之后,即看到了里面熟悉的字迹。

  正是萧寰的。

  在信里,萧寰义正言辞,说京城乃天下首善,为袁氏祸乱久矣,民不聊生。为免兵灾叠加,生灵涂炭,他与京中禁军密谋,里应外合,攻破城门。自己此番用计,是为了让城中的袁氏放松警惕,以便禁军们举事。可梁王和周氏竟包藏

  祸心,暗中设计谋害萧寰和皇帝,此不孝不悌之举,乃令仇者快亲者痛。当下周贵人和周承都已经被拿获,正随皇帝一起带往京城,念在兄弟旧日情谊,望梁王悬崖勒马,即刻出降,勿谓言之不预。

  梁王看着,只将眼睛盯着周贵人和周承地名字上,阴晴不定。

  过了一会,又一个将官匆匆奔来,将一张纸条递上。

  那是一封鸽信,展开之后,只见细小的纸上只有寥寥数语——皇帝、周贵人和周承已经被萧寰的人带离巨鹿行宫,下落不明。

  终于,梁王那毫无表情的脸上终于有了变化,目眦欲裂。

  突然,他“哇”地吐出一口血来,人事不省。

  *

  随着太阳升起,京城中,气象一新。

  已经被困了数月的百姓,闻知广陵王领着朔方的兵马打进了进城,无不惊诧。

  自从袁氏作乱,京城中的气氛一直十分紧张,能门路的人早已经逃走避货,而剩下的人,要么是无处可投奔,要么是想走的时候,京畿已经封锁,只好留在家中,惶惶度日。

  数月以来,京城中的物资紧张,加上袁氏要供养许多兵马,纵容军士四处劫掠。百姓们忍耐了一个冬天,已是饥肠辘辘,又见得广陵王大军围城,更是害怕。

  他们原以为要发生一场大战,城中必然要杀得血流漂杵,大军围城以来,个个关门闭户不敢出门,唯恐遭遇杀身之祸。

  但没想到,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仅

  仅一夜过去,不但京城已经变了天,传闻中已经被袁氏刺杀的广陵王竟完完好好地回来了。

  城头的天子大纛,以及街上威风凛凛入城地朔方兵马,一切都真实不已。

  许多百姓担心这些人会像袁氏的兵马那样,来一拨抢一拨,连忙关门闭花,将自家仅剩的物什藏好。但捱了半天,却发现风平浪静,小心翼翼开门查看,却见那些朔方的军士仍然到处可见,却只在街上待着,累了困了便席地坐卧,与民秋毫无犯。

  而接下来,外头传来了更让人吃惊的消息。

  广陵王从朔方和并州调集了大批粮草送入京城,周济百姓,并在各街坊之中设点施粥。

  京城百姓们这大半年来受够了欺压和饥馑,得了这消息,无不欣喜,终于觉得这真是王师回来了。

  而当他们听说广陵王率领朔方兵马,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宫城,将袁皇后、陈王以及袁氏一众族人拿获,更是无不拍手称快。

  但同时,更多人关心另一个问题。

  广陵王当真还活这么?他究竟是什么做的,竟总是这般命大,死也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