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妹有金手指 第13章

作者:春绮云深 标签: 穿越重生

  霍老先生点点头,叶甜甜便跃跃欲试道:“我可以试试吗?正好您也歇歇,尝尝我做的新吃食。”

  霍老先生年纪大了,确实也有些累,便递给叶甜甜,又去看看了她带过来的凉皮,笑着道:“这个东西可是有些年头没吃着了,甜甜真是能干。”

  叶甜甜看着艾草冒出来的白烟,心里忽然冒出来一个念头,便向霍老先生问道:“霍爷爷,这个时节是不是该收割艾草了?药店里面会收吗?”

  霍老先生含笑看着她:“收的,城里的中药店都会收的,不过艾草不值钱,要是做成艾绒,虽然费了些功夫,却能卖上价。”

  叶甜甜心里暗暗窃喜,河东村的田间路边长满了艾草,大家还嫌它长得又高又密十分碍事,如果能做成艾绒卖出去,那也是一笔收入呢。

  她赶紧高兴地向霍老先生请教,霍老先生也特别乐意教给她,又给她指了好几种这个时节采收的草药。

  在霍家呆了一会,也没有看到霍知恒,她心里虽然有些纳闷是不是又回城里了,却也没有多加打听。

  接下来的几天里,叶甜甜便带着陶家三个丫出去割艾草,割回来晒干再锤烂,细细地筛去杂质,最后攒了一大包柔软如棉的艾绒,她托给叶小叔去城里卖掉。

  现在河东村的竹编家具厂每个月都要去城里交活,因为东西多,已经不能挤公交车去,村子里赶着牛车载上东西去城里,大家对竹编厂的工人们都羡慕得不行。

  一大包艾草,辛苦了好几天,最后才卖得了一块三毛钱,叶甜甜拿着自己分到的钱,捶打着细细的小腰杆,她就想放弃这份不太好赚的血汗钱,而陶大丫姐妹却兴奋地不行,每天都格外开心地忙活着。

  在陶大丫的心里,满地的野草捡回来晒一晒,打一打就能换到钱,那不是和野地里捡钱一样吗?至于自己付出的时间和体力,在这个时代的农家人看来,体力那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然而做艾绒这件事情却给叶甜甜带来一点小小的麻烦。

  这一天晚饭时,好些人端着大碗在村口的大树下借着凉意吃着饭,陶老太罕见地夸起了自己的几个孙女:“大丫他们三个丫头片子,现在也了不得了,都能自己赚钱了!”

  旁边的人说话了:“大丫八岁了,每天也是能给家里赚一个工分了。”

  陶老太一脸得意又神秘地道:“不是赚工分,是真拿到手的钱啊!这都有一块多钱了。”

  看着周围人重新投来好奇加羡慕的目光,陶老太心里顿时熨帖极了,自从她被公开在村里批.斗,人人都躲着她走,连小孩见了她都要吐口水,陶老太自觉在村里从来没有这么丢脸过。

  大家伙饭都顾不上吃了,赶紧追问道:“小丫头怎么赚得到钱?”要知道就是一个壮劳力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几块钱呢。

  陶老太享受着大家的瞩目,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稀粥,这才开口说道:“就是那野地里长得满哪都是的艾草,砍回来就能卖钱!”

  野草也能卖钱,这可真是个稀奇事!

  陶老太对着众人怀疑的目光道:“这不是我家隔壁老叶家的那个孙女叶甜甜,怪不得听林会计的丫头到处说人家要跳级呢,还真是一看就是聪明娃,她带着我家三个丫做的,叶解放给带到城里去卖的。”

  陶老太也贼得狠,她只说能卖钱,却不告诉大家怎么卖,反正让大家去找老叶家的麻烦去吧。

  一块多钱,那可真是不少了,一个个还真是都动了心,想着要不要带上个鸡蛋什么的,上叶家去请教一番。

  而同样动了心的叶二婶,听完这些话却是顿时憋着一肚子的火,她要回去问问自家小叔子叶解放为啥净带着别人赚钱了!

第19章 粽子

  叶二婶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她已经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来来、盼盼、圆圆,意思就是赶紧来个儿子,心里盼着儿子,快快圆了自己生儿子的梦。

  她自觉想生儿子的心十分虔诚了,而且这胎怀相明显与以前不一样,儿子不像丫头随便嫁出去打发了就完事,她得给儿子攒点家底,没钱怎么娶媳妇给她生孙子呢?要不儿子将来像他小叔似的,二十多岁了还打着光棍,村子里的人都得指指点点的。

  原本叶家没分家,她也没什么想法,老老实实地干活,有口饭吃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她为了儿子也必须得争一争。

  叶二婶满腔斗志地冲回家,迎面正撞上准备出门的叶小叔,她出口叫住他:“他小叔,我问你个事!”

  叶小叔嘴里还叼着一根草,一副混不吝的模样,他听着二嫂这口气像是要找事的样子,便懒懒地答应了一声:“啥事呀?”

  叶二婶刚刚还涨满胸腔的斗志马上瘪下去,她语气怂怂地说道:“就是,就是你帮老陶家卖艾草的事,你看我们也能跟着卖不,你三个侄女也在家闲着呢。”

  叶小叔一听便答应了:“行啊,你们弄好了等我去城里给捎上就行,就是也别弄的太多,毕竟是药草,城里也收不了那么些。”

  叶二婶却说道:“收不了,你就别带陶家的了,先捡自家人的卖呗。”

  苏老太从厨房出来,听见二儿媳妇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顿时都气笑了:“你说不带就不带,那村子里的牛车你能做主啊,你咋那么能耐呢。”

  叶二婶被婆婆噎了两句,她一向嘴笨,她嘴上说不出话来,心里却是不服气的,看见婆婆回屋了,她眼珠子转转,便决定拉上大嫂一起问问侄女叶甜甜。

  今天正好轮到叶大嫂田桂英收拾厨房,她一边忙活,一边听着叶二婶将话说了,便可有可无的道:“这大夏天的,割艾草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还要捶啊打的,孩子们平常也都跟着忙活赚工分,大热的天歇歇也好。小叔不也说了,药店也收不了那么些,你自己有空弄点回来就得了。”

  叶二婶不以为然的道:“我这怀着身子也不方便,陶家三个丫头也跟着做呢,我家三个丫头还比她们都大,能累到哪里去!”

  田桂英皱皱眉头,满村子谁不知道老陶家不把孙女当人看,而自家虽然穷,婆婆也彪悍,可是对几个孩子都是很心疼的,弟妹平常看着对几个丫头就有些淡淡的,怀上这胎之后要不是婆婆压着,估计都要动手打骂了。

  叶二婶打定了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三个闺女到了这头的叶二爷爷家。

  来来十岁,盼盼七岁,圆圆五岁,都正好是嘴馋的年纪,叶二婶一忽悠说赚了钱给她们买糖吃,三个丫头立马高高兴兴地跟上了。

  叶二爷爷家的院子里已经挤了不少过来的村民,叶甜甜都有些目瞪口呆,她一再说城里收不了那么多,大家伙却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学,能卖多少是多少。

  叶甜甜没办法,只好拿出晒好的艾叶给大家演示着,幸好艾绒制作是真的简单,无非就是多锤打几遍挑拣杂质,多点细心耐心而已,没一会大家都自觉学会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只有叶二婶期期艾艾地落在人后,她原想着叶甜甜看见自家二婶怎么的都得主动上来问两句,谁知道这丫头假装没看见,转个身竟准备回屋去。

  她赶紧叫住了:“甜甜啊,二婶和你说个事。”

  叶甜甜这才发现叶二婶带着三个堂妹也过来了。

  叶二婶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地道:“我听你小叔说城里的药店收不了那么多是吗?”

  叶甜甜点点头:“毕竟是药,哪里会需要那么多呢,不过小叔他们去的是市里的药店,县里公社药店应该也能卖一些,肯定也不会很多就是了。”

  叶二婶呐呐地讪笑着点点头,又接着说道:“我听说你在教陶家三个丫头学认字是不是?”叶甜甜点点头,疑惑地看着她,她才又说:“你看要不你带着三个妹妹一起学学?要是学得好,也不用去上学了,也给家里省点学费了。”

  叶甜甜哭笑不得,只得说道:“二婶,我自己也才二年级呢,怎么能让妹妹们不上学跟着我呢?陶家妹妹那是没有办法,咱们叶家我大奶奶也不可能像陶老太那样,还是得去学校上学,将来考个中专,那就吃城里饭了。”

  叶二婶不以为然地道:“几个丫头,上什么中专,认得自己名字就得了,吃哪里的饭也是要到别人家去的。”

  三个小堂妹在旁边听见这话,三张小脸上满是落寞,看着可怜巴巴的,叶甜甜看见顿时收起了笑容:“二婶这话当着我大奶奶说去吧。”

  叶二婶不防一向文静话少的侄女突然这么落她这个长辈的面子,一时又委屈又气愤,胸口一口气憋着,看见旁边三个女儿低着脑袋,拉着她们就出门了,一出门一边走一边拿手戳着几个女儿的头,一边骂:“丫头片子就是天生外向,胳膊肘子只会朝外拐,有钱只会让外人赚了,一点礼数也不知,对长辈还敢呛呛。”

  叶来来平常跟着苏老太的时候比较多,苏老太也喜欢她,她胆子大也泼辣,自从妈妈怀孕,她也能感觉出来妈妈对她们三姐妹的态度变化,经常张口就是以后要帮衬弟弟,她心里是不服气的。

  刚刚甜甜姐说的也是对她们姐妹好的话,因此她听着妈妈骂人,头上又被戳着生疼,她捂着脑袋大声反驳道:“妈,你不也是丫头片子吗,你刚刚咋不敢当着甜甜姐的面骂这些呢?”

  叶二婶听闺女这么说自己,再看着她倔头倔脑不讨喜的样子,只下死手又拧了她好几把,叶来来疼得大声地哭起来,吓得盼盼和圆圆也跟着哇哇大哭。

  接下来的几天天气格外炎热,大家伙却顶着热辣辣地太阳在野外疯狂地割着艾草,一时之间河东村附近的艾草都被收割完了,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晒着满地的艾叶。

  等叶小叔再去城里送家具时,果然带回话来说,市里的药店暂时不打算再收艾绒了,有些机灵的村民便去了县里药店,好不容易卖掉一批,再后面的人家费劲弄好的艾绒却卖不掉了。

  人家不收,大部分人也就认命了,毕竟也只是费了点功夫,也有些人在家对着那些东西就心生怨气在家骂骂咧咧。

  这些人中就有陶老太和叶二婶。

  陶老太在家骂三个丫头手脚太慢,钱都让别人给赚了去,只是这一次一向站在她这边的陶有财也说道:“娘,这次的事能骂几个丫头吗?您老人家不在外面多嘴胡吹,现在还是咱一家在做这个事呐。”

  陶老太眼睛瞪的老大,她没想到儿子会怪她,她顿时伤心了,坐在地上拍着腿哭起来:“我养你这么大,你就不和我一条心呐,我这还没老,你就开始嫌弃我了!”

  陶家这里鸡飞狗跳,而叶二婶这边数着手上的几毛钱,嘟嘟囔囔地一边骂闺女,一边骂叶甜甜。

  她骂人也不敢大声,只敢避着几个闺女和自家男人,自己偷偷骂几句解气。

  叶甜甜却正在家热热闹闹地准备端午节。

  河东村包粽子基本都是白粽子,能包一个红枣粽子那就是极品的美味了。

  而叶甜甜呢,除了红枣馅的外,她准备包红豆沙馅、咸蛋黄腊肉馅的,因为叶爹说要在端午节前带全家去一趟苗姥爷家,便提前泡了不少糯米,准备先包一些粽子送给姥爷家做节礼,毕竟苗姥爷一直担心她家过不好,如果能送一些好东西去,苗姥爷也能放心些了。

  自从叶甜甜掌管了叶家的厨房,不管她说要做什么新奇的菜式,就没有人反对过,但是粽子做成咸口的,那可真是稀奇事了。

  一大盆的糯米经过一夜的浸泡,胀发得洁白饱满,剥出来一盘子冒油红亮的咸鸭蛋黄,切得四方油润的腊肉,洗干净的干红枣又红又大,红豆沙提前煮好去皮滤过,翠绿的箬叶也洗净摆在一边,一大堆的食材摆得丰盛热闹,看着人心里就是实实在在的满足。

  叶甜甜行给大家做了示范,红枣豆沙叶爹都还是包过的,只有这个咸蛋黄和腊肉还真没听过,也亏得他舍得拿这么好的东西给闺女浪费。

  小叶朗站在一边,黑黝黝的眼珠亮晶晶地盯着,也想上手帮忙包,霍喵喵还不及桌子高,他也想动手,看得见却够不着,着急地围着桌子转悠。

  叶爹看他胖乎乎着急的小样子,赶紧心疼地给他拿了两片叶子,手把手地教他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还给他打了一个特别的绳结,霍喵喵盯着自己包的粽子,高兴地道:“我包的这个有红枣还有咸蛋黄,一定特别好吃,我要给我小叔吃!”

  叶甜甜想象了一下又甜又咸的口味,心里暗暗地同情起了霍知恒。

第20章 芋头烧兔肉

  第二天一大早,叶爹借了队里的牛车,队里的牛车平常什么都装,车上牛粪泥土什么都有,脏兮兮的,叶爹细心地将车刷洗得干干净净,又在车上铺了稻草和厚厚的被子,免得路上颠着媳妇和孩子,再装上备好的节礼和媳妇的轮椅,赶着车就往老丈人家去了。

  一路上便遇到有不少准备上工的人,知道叶爹是去老丈人家,都纷纷议论,说这个老丈人是找的真给力,前一阵是又给送粮又给出钱出力的,村子里谁人不羡慕。

  一旁有个媳妇听见自己男人羡慕人家老丈人给力,心里犯酸,便撇嘴道:“不出钱出粮能行吗,看看那媳妇都是个不能走路的废人了,要是老丈人不上赶着巴结下,肯定得给休回娘家去。”

  有人听着特别不顺耳,就笑着说道:“人家不能走路怎么了,在竹编厂一个月赚的钱能比上咱在生产队干一年,听说那竹编厂的家具样式都是她想出来的。你倒是个好模好样的全乎人,赚的还没人家一个废人多。”

  不提这边小媳妇被人怼的气鼓鼓地去下工,叶爹赶着车慢悠悠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田野。

  虽然看起来风景优美,可是乡村土路真是谁走谁知道,坑坑洼洼的,走得快了一路颠簸的人屁股生疼。

  牛车正答答地往前走着,叶甜甜忽然听到路边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她坐起身来叫叶爹停下车,几个人细细地听了一番,果然觉得有声音,四下朝路边看过去,正好看到一棵大树下,半人高的草丛正不住地晃动着。

  叶甜甜忙跳下去,轻手轻脚地绕到树下,拔开草丛一看,只见一只雪白肥嫩的大兔子正在拼命挣扎着,兔子腿上流着血,大概是受了重伤,此刻不知怎么搞的,又被一堆杂草缠住脚,越挣缠的越紧,眼看着又失血过多,没什么力气了。

  乡间的野兔子大都是灰不溜秋的颜色,这兔子一看皮毛品种就是空间出品没错了,没想到之前,村子里大家那么仔细地寻找,居然还会有遗落的,这兔子大概是在田野里撒了欢,长得肥壮,足足得有十几斤重了。

  叶甜甜喜滋滋地捡起来,举着兔子乐道:“看看,这是觉得咱们去姥爷家礼物没带够呢,给咱送这么大一只胖兔子!”

  一家人自然高兴的不得了,将兔子捆好收拾一下放在车上,小叶朗一路上眼不错地盯着兔子,还用手怜爱地抚摸着兔子油光水亮的皮毛,小声地嘀咕道:“大兔子也很可爱,大兔子肉肯定更好吃。”

  叶甜甜听见:???

  你是什么魔鬼吗,为什么可爱肉就会更好吃?

  苗姥爷所在的村子以前叫三里湾,意思是有三里长的河湾,现在更名叫团结生产大队,团结生产大队有一千来户,不像河东生产大队大多数人家都姓叶,团结生产大队是一个杂姓的大村落,村子背山面水,水资源也丰富,良田多,地理位置也好,村子便比河东村富裕很多,河东村还都是茅草泥坯房,团结生产大队一半以上的人家已经住上了砖瓦房,听说他们大队里还有拖拉机,抽水机,这都是别的生产大队比不了的。

  村子里房子盖得也阔气,一排排宽敞气派,道路也纵横整齐,牛车一驶进苗姥爷家的巷子,巷子口的树下,坐着几个闲聊的老太太便看过来了。

  一个眼角耷拉的老太太眯起眼睛看了一会,笑了:“这是苗家的女婿呀,这是给娘家送节礼了。”

  另一个年纪稍轻一些,叶甜甜认出来正好是住在苗姥爷隔壁的林老太,脸上特别不屑地道:“哟,兰枝这还真是找了个好女婿,你都不能动了,还特意带你来送节礼,就是不知道送的个啥,一会走的时候得拿多少走了。”

  小叶朗乌溜溜的眼珠子转了一转,拎着那只大兔子跳下了车:“我们家日子不好过呢,过节就给我姥爷家带了只兔子,林奶奶,你家过节吃啥呀?要吃大肥猪吗?”

  几个老太太看看小叶朗天真可爱,再看看林老太那张憋红的老脸,不由地都噗噗噗地笑了。

  正说话间,苗姥姥出来看见了,一见女婿一家子顿时激动地上来打量,看着闺女、外孙们脸色还算饱满红润,拉着叶甜甜和小叶朗的手就往家里带。

  进了家门,只有两个舅妈在家,大概也是准备包粽子,外面晾了不少的箬叶,叶甜甜上去亲热地叫着:“大舅妈,小舅妈,你们今年少包些粽子,我们给你们带了不少,还有你们没吃过的咸蛋黄腊肉馅的。”

  两个舅妈顿感稀奇,赶紧上前看,又看到小叶朗手里提着的兔子,苗家大舅妈不由地责怪道:“这咋还拿这么肥一只兔子来,这一只也得一块多钱呢,不得省着点花。”

  苗二舅妈也跟着称是。

  正热闹地说话间,一下涌进来一大群孩子,顿时就把院子里挤得满满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