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娘子山里汉 第349章

作者:枝上槑 标签: 古代言情

  季妧一直觉得这个理由特别可笑,然而今时今日,她似乎也能稍微理解了。

  她有将季秀娥千刀万剐之心,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比起找到季牧、告慰二房夫妇在天之灵,她愿意恶心一下自己……

  抛出的饵,与其说是在赌季秀娥还有一丝人性,不如说是去赌季秀娥心中对死亡的畏惧。

  然而和预想中一样,谈判失败了。

  这让季妧心中更加沉重。

  “有减刑的机会也不肯要,会不会意味着……我还能找到季牧吗。”

  关山眉心微折,将她的手包在掌心:“衙门不是吃素的,即便她到最后也不肯松口,有我帮你找。”

  季妧笑了笑,点头:“那我可记下了。”

  季秀娥不答应也好,斩断心中最后一丝期冀,那么就可以放开手脚送她上黄泉路了。

  “待会儿就到邺阳了,我最后问你一遍,黄骏才的死,是不是真的跟你无关?”

  不是她不信关山,而是心里总有一种感觉……万一关山真的牵扯其中,那她宁可改变策略,私下解决季秀娥,否则等上了衙门就晚了。

  她可不想把季秀娥送进去的同时,把关山也一道送了进去。

  季妧压低声音,一瞬不瞬的盯着关山。

  关山的眼神没有丝毫躲闪,只不过巧妙的避开了重点。

  “我答应过你,在这件事上手不沾血。”

  昨夜他确曾想亲手了结掉那个黄骏才。

  想起季妧的话,以及可能给她带来的麻烦,才会在最后关头收手,交由旁人代劳。

  不把详情告知季妧,除了让她能更理直气壮的应对,还有他自己的私心——季妧不能知道那些人的存在,他也不想让季妧知道那些人的存在。

  “你放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需为我担心。”

  季妧真正松下一口气来,难得还有闲心玩笑:“那我们接下来就专心致志打毒蛇。”l0ns3v3

第461章 三日为期

  到了邺阳,孟里正询问季妧用不用请个讼师,季妧说不用。

  康婆子犹豫良久,也问了季秀娥同样的问题。

  季秀娥脸色沉沉不知在想什么,也不回话。

  康婆子左想右想,还是想给女儿争取一把,就打算去讼师巷里找一个便宜的。

  朱氏见状把她扯到一边。

  “娘你可别犯糊涂!找讼师再便宜也得好几两银,咱们眼下哪里还能拿得出?你这些也不够呀,使出去连个响都听不到,还是你和爹的棺材本……

  何况大姐都承认了的,村里那么多人听着,她翻不了身了,与其白白扔出去,还不如留下来给我明茂……不,是给四弟,给四弟读书,四弟近来不闹着要重考秀才么?

  再说了,妧丫头都没请讼师,大姐不请也不吃亏。”

  康婆子有些恍惚,她觉得这话听起来很是耳熟。

  是了,当初秀娥就是这么劝她的。

  劝她不要白费钱给老二治病,劝她把钱省下来给老四读书……

  康婆子想着最近一直闹腾的老四,回身看向垂着头的大闺女,张开的手心一点点收了回去……秀娥能理解的,秀娥肯定能理解的。

  季妧来邺阳开店后,出于好奇,专门了解过诉讼相关的事。

  县衙每日清晨即开始办公,日暮时方才散衙。县官每日升堂分为早堂、中堂、晚堂。

  升堂也并不像她曾看的电视剧里那样,一天只审理一个案件。

  不过允许百姓旁观这点是相同的,只不过旁观的百姓不能随意说话,否则会被驱逐。

  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到时,衙门里面正在审理一宗民事纠纷。

  弟弟借了十两银给兄长做生意,谁知兄长生意起来后,不但不还钱,还将弟弟殴打了一顿。弟弟告兄长不仁不义,兄长哭诉自己不堪勒索。

  这类案件非常常见,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以旁观者寥寥。

  倒是街上行人见季妧他们这么大阵仗,觉得有热闹可瞧,不是人一路跟到了县衙门口。

  守门的衙役是见惯了世面的,都不免多看几眼。

  孟里正上前报上名姓由来,询问今天报案能否受审。

  衙役说里面是今天最后一宗,后面没案子待审,潘大人早有通知下来,新来报案者直接受理,无需排期,让他们且在一边等着。

  等待的间隙,跟来看热闹的那些人实在忍不住好奇,就找村民们打听。

  大丰村来的那几个乡亲,亲耳听到季秀娥做的那些恶事,到现在还没消化,憋了一肚子正没处说,见有人询问,季妧也没有阻拦的意思,便一股脑往外倒了个痛快。

  结果这一说就收不住了,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惊乍声,过路的行人越来越多的被吸引了过来,到最后守门的衙役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就连衙门里旁观的那些人也忍不住心猿意马,勾着头直往外瞧。

  两刻钟后,终于听到退堂鼓响。

  不过这个退堂并不是真正的退堂,只意味着一场结束,中场休息一会儿,便可以接着审下一场了。

  原定的中场休息时间是一盏茶,两盏茶过后,仍然没有收到升堂的消息,大家就有些着急。

  县衙大门东侧有一个鼓架,鼓架上放着一面大鼓,这是专供告状人击鼓喊冤用的。

  不过仅限人命大案,不能随便使用。但只要告状人击了鼓,知县就必须升堂理事。

  季妧几步走过去,抽出鼓槌,在众人的瞠目中,狠狠擂响了大鼓。

  果然,这边鼓声刚落,紧接着就听到里面传来三声堂鼓响,三班衙役两厢伺立,齐声高喝“升堂”。

  潘嘉道虚白着脸从暖阁出来,重新坐上大堂,一阵“威武”声过后,原告、被告便被带了上来。

  季妧一只脚刚迈进大门,老道士举着竹幡呼哧带喘的跑了过来。

  “阿弥陀佛,你说你也不提前知会一声,老道我差点没赶上……”

  惊堂木一拍,满堂肃静。

  潘嘉道为官多年,审案无数,多离奇的案件多离谱的人都见过,但像今天这桩实属首次。

  要说案情骇人听闻,更骇人听闻的也不是没有过。

  但像这种诉状书、人证、物证啥啥都准备齐全一块带上公堂的,还是头回见。

  而且原告本人,女儿之身、小小年纪,上得公堂不但毫无惧色,反而从容坦荡,不管堂上询问什么,都能应对如流。

  反观那些被一同传唤上堂的,除了孟里正、老道士,以及疤脸男子,余下的百姓多是第一次来衙门,面对海水朝日图、明镜高悬匾,以及那两排齐刷刷的水火棍,无不颤颤巍巍、胆战心惊,跪在大堂之上连头都不敢抬,还抖个不停。

  潘嘉道的目光在季妧二字上稍稍停留片刻,将诉状书又看了一遍。

  诉状书上,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既不繁杂失节,亦不脱空含糊,总之条分缕析,十分精确明白。

  给潘嘉道的感觉是,他甚至不需多作思考,直接按流程走就可以了。

  不过问题麻烦就麻烦在,这个季妧既是原告,也是被告。而她状告的季秀娥,既是被告,也是原告。

  季妧状告季秀娥三大罪:

  其罪一、谋杀亲弟。

  其罪二、拐卖亲侄。

  其罪三、串通相师毁侄女名节在先,撺掇娘家人送侄女陪葬在后,更于今日直接持刀上门行凶。

  此外还有若干附加罪行,比如恶意诬陷弟妇痨病,致其不治身亡等。

  若诉状书所言属实,即便不看那些附加罪行,仅凭主控的三大罪,季秀娥也罪该万死。

  更何况季妧还有人证物证。

  人证方面,有老道士出面指证季秀娥与白府管家密谈之事,还有大丰村的村民亲耳听到她承认以上全部罪行。

  物证方面,季秀娥亲手所写的罪己书便是最大的杀器。

  经过与季妧最后那段交谈,季秀娥似乎死了为自己辩驳之心,对季妧的陈述置若罔闻,连罪己书的由来也抛开不提,只反过来状告其和关山合谋杀害黄骏才。

  民事诉讼中,原被告均有举证的责任,亦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县官判案主要依靠的便是原被告以及证人的这些证词,若被告单方面放弃辩驳,基本等同于认罪——

  季秀娥明显抱着鱼死网破之心,这一点任谁都看的出来,她已经不在乎自己死不死,她只想拖着季妧一起死。

  她一口咬定就是季妧夫妻俩害死了她的儿子,反反复复说了一遍又一遍。然而当潘嘉道让她举证之时,她又毫无证据可呈。

  轮到季妧自辨时,她将之前当着村民的面说的那些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时间、地点、体力,这些原本有利于她的因素,却变得不那么利于关山。

  即便有人能证实他白日里离开大丰村、之后都去了何处,却没人能证实他何时回的大丰村,以及整晚的去向。

  哪怕季妧坚称整晚都和关山睡在一起,可她本身是关山的娘子,证词根本无法让人信服。

  这一点,看潘嘉道的眼睛就知道了。

  好在案件并不会当堂宣判,取得双方证词之后,三日后会再行复审,复审以后才会进行判决。

  这三天,是衙门进行核实的期限,也是决定一切的关键。l0ns3v3

第462章 捧场

  “我后悔了。”

  从衙门出来,季妧如是跟关山说。

  本应是开心的,好不容易坐实了季秀娥的罪名,关山却卷了进去,又哪里还能开心的起来。

  其实也难怪,连她听了黄骏才的死亡时间都会联想到关山身上,更何况是旁人。

  她觉得清者自清,不代表旁人也这样认为明知关山会成为嫌疑人,为了惩治季秀娥,她还是进了衙门。

  “要不是因为我,季秀娥也不会攀咬上你,早知如此,就不该让你一块来……”

  关山分毫不见忧色:“即便我不来,事后衙门也会派差役去家里传唤,这个与你无关,不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