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59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古代言情

  大帐里,秦胤压着声,与秦鸾道了声“辛苦”。

  秦鸾摇头。

  秦胤又问:“东西在哪儿?”

  “在叔母与大哥手中,”秦鸾答道,“他们在底下镇子里,与我一块到的。”

  秦胤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秦威正担忧家人,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

  阿沣与弟妹也来了?

  这和阿鸾先前说的,对不上。

  东西,又是什么东西?

  “父亲,阿鸾,”秦威迟疑着问,“我怎么听着不太对呢?”

  秦鸾眨了眨眼睛,看看父亲,又看向永宁侯:“祖父,父亲还不知道吗?”

  永宁侯老脸一红,咳嗽了声:“没找着合适的机会说。”

  秦威一听这话,各种不好的预感涌入心田。

  等听永宁侯简洁说了状况,秦威整个人都呆住了。

  比刚刚,听那行人宣读圣旨,还要回不过神来。

  有那么一瞬,他想,他明白李芥的感受了。

  李芥在玉沙口中,看着沿着山崖冲下来的大周骑兵时,那种满脑袋炸开的滋味,与秦威现在体会到的,半斤八两。

  原来,自家真的有反心。

  原来,先帝驾崩前后,发生了那么多事。

  原来,定国公是先太子的遗腹子。

  原来,他们秦家,从先帝手中,承担了那么重的责任。

  原来,全家都知道了,就他一个人,被从头蒙到了尾。

  说起来,他是父亲活下来的儿子里年长的那个吧?他是世子吧?

  他是最应该与父亲一起、把秦家抗在肩上的那个人,可他,竟然是最后一个知情的!

  要说心里没点儿想法,那肯定不可能。

  秦威重重地抹了一把脸。

  抬起眼,他看到吹着胡子装无辜的老父亲,看到一脸愧疚不安真正无辜的乖女儿,秦威又抹了一把脸。

  算了!

  看在阿鸾的份上!

  听阿鸾说的,他们一行人都顺利离开了京城。

  在他们选择分散行动时,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只这一点,就让秦威的心平复多了。

  没有什么,比家人都康健更重要的了。

  造反也好、反正也罢。

  既是他们秦家从先帝手中接过的责任,那就去做。

  自家人一块齐心协力,再难的路,他都能走。

第298章 没一条好走的

  毛将军回到军帐中。

  亲随进来,手中还提着那几袋油纸包,脸上写着无措。

  毛将军指了指几子:“放着吧。”

  亲随放下后,退了出去。

  毛固安走过去,把油纸包打开,顷刻间,香气扑鼻。

  边关远不及京师繁华,但这儿也很有特色,肉多、不贵。

  毛固安好吃,作为守关大将,他当然有闲钱,可他很少单独去买,都是逢年过节时,多添些银钱,与手下兵士们一道多尝几口肉味。

  今儿不年不节,也没到开庆功宴的时候。

  以为那是京中来振奋士气的圣旨,他才会让亲随去买肉。

  想到刚才那“天真”的想法,毛固安就想抽自己一巴掌。

  什么振奋士气?

  分明是想把他们当作鱼肉!

  看着几子上的肉片,毛固安气不打一出来。

  都是花钱买的,不能糟蹋东西,他拿了一片入口嚼了嚼。

  真他娘的香!

  若是再配上好酒,多美啊!

  这么美的一顿,就被那道莫名其妙的圣旨给毁了。

  呸!

  冯仲和安北侯一块过来时,就见毛固安坐在几子后头,一边吃一边骂。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没说什么。

  后头过来的刘贲见此状况,问道:“毛将军,我给你搬坛酒来?”

  “不喝,”毛将军道,“酒放窖里又不会坏。”

  肉不一样,买都买回来了。

  几人都落座。

  谁也没客气,亦不讲究,用手拿肉,一口一口吃。

  差不多有一盏茶的工夫,帐中没有谁说话,只有咀嚼的声音。

  最终,还是刘贲打破了沉默。

  “秦姑娘那命格,真有那么玄乎?”他问。

  冯仲摊了摊手。

  “是有那个说法,自她出生就有了,”安北侯道,“皇上看得很重,早早就定为二皇子妃,可那婚事作罢,问题出在二皇子身上,不是秦家的错。”

  冯仲点头,把去年的事儿大致给两位不知情的边关同僚说了一遍。

  “所以,皇上就很惦记这个?”刘贲皱眉,“老侯爷手握兵权,再有什么国师胡说八道一番,于是他……这都什么事儿啊!”

  “大殿下病故,二殿下连儿子都要生出来了,”毛固安抹嘴,道,“凤凰还是只没落树的凤凰,可不得把皇上急死了吗?

  想杀那丫头,没杀成,逼得秦家不得不逃出京城,又给盖个谋反罪名。

  这么下去,要我说,旧树倒了立新树,凤凰落哪儿都不奇怪。”

  冯仲一听,连连皱眉。

  这话是能挂在嘴上说的?

  亏得这儿就几个人,大家伙知根知底的,但凡传出去几个字,都会让老侯爷更加难办。

  “等打下鸣沙关的折子抵京,多少能拖延些时间,”冯仲道,“要我说,趁着山高那什么,先把西州打下来,以战功说话,永宁侯和定国公有没有反心,军功做不了假。”

  安北侯没吭声。

  那道圣旨,沉甸甸压在所有人的面前,不可能视若无物。

  冯仲的想法并没有错,要搬回一成,除了上自述清白的折子之外,就得靠军功。

  先洗去污名,才图其他事情。

  说穿了,君臣之间定是走不下去了。

  是,永宁侯确实也还有其他化解的办法。

  清君侧,逼皇上禅位,扶听话的小皇帝登基……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自家安危,却也不是什么长久之策。

  更何况,真走到那一步,不值当!

  老侯爷一辈子忠勇,为了大周,兢兢业业,到老时,却得这样一个困境。

  让一个忠义之人,迫不得已去做“摄政”之举,这是一种悲哀!

  安北侯感到心寒。

  他们晋家亦是武将封爵,父辈们的鲜血换来了今日。

  当年,先帝麾下有“两晋”,一位年长些,就是后来的安国公,一位年轻些,就是他的父亲。

  再往后,安国公病故、世子战死,他的父亲亦战死,由他承继爵位。

  到现在,安国公府败落了。

  别看出了个皇子妃,二皇子为人处世,让人头痛极了,而唯一的男丁还那么小,能不能撑住这份家业都难说。

  他依旧为大周拼搏,亦想为大周战至最后,可他看着这些时日发生的事,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安国公府败在后继无人,好歹还能担着爵位,再坚持些时日。

  秦、林两家,眼看着累战功,却成了“反贼”。

  这让安北侯如何不怕?

  他也会害怕。

  他不怕死,他怕自己的家人,遇到这样的状况。

上一篇:宠婢难逃

下一篇: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