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361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在拓跋焘看来,檀邀雨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却一言不发地帮他解决了问题。

  只要盈燕顶了“保母”之职,便等于帝后都明确了态度。无论旁人再如何猜疑,拓跋浚未来的太子之位都等于是稳了。

  “朕从前不懂文臣们说的红袖添香,心有灵犀究竟是何种滋味,如今却是懂了。”拓跋焘拉起檀邀雨的手,“朕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你早入宫,从此并肩至白头。”

  檀邀雨看着两人相牵的手,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念头,幸好今日嬴风不在,否则拓跋焘这手腕又要痛上几日了。

  哪有那么多心有灵犀?不过是有心算无心。真若有人处处合你心意,那才是当真要提防的人。

  只可惜拓跋焘早已习惯了事事有人迎合,根本看不出檀邀雨的别有用心。

  没过多久,盈燕又被带了回来。她虽面色依旧憔悴,可眼中却多了光。

  只是檀邀雨却并没有多留意盈燕,反倒多看了宗爱几眼。

  见他虽神色如常,气息却比方才急促了些许,便猜测方才她让众人退下后,宗爱显然是去盈燕那边偷听了。

  对付宗爱这种滑不溜手的人,一刀砍下去,自然是砍不中的。就如同景穆太子一案,哪怕檀邀雨和嬴风都笃定是宗爱所为,却依旧找不到证据。

  想让宗爱露出马脚,反倒要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手段,一点点施压,一步步逼近,等他反扑时,再一举掐住他的咽喉!

  感觉到宗爱明明心惊肉跳却硬要强装镇定,檀邀雨心情大好,再次追问拓跋焘道:“陛下可能应了本宫所求?此后若再有人提起立太子一事,陛下可推说怕隆恩过重,孩子年幼,压不住。”

  拓跋焘先是点头答应,“如此甚好。”又扭过脸对盈燕吩咐道:“自今日起,你便去皇孙身边伺候吧。”

  盈燕双眸含泪,似乎知道会有此安排,却又不信事情竟真的能达成。她跪在地上重重叩首道:“妾定尽心竭力照顾皇孙。”

  记得自己刚入宫时,还曾帮着拓跋焘哄檀邀雨开心。那时的她便曾想过,若能让檀邀雨嫁给拓跋焘,自己就能做上太子保母,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然而时过境迁,事情虽没按着她所祈祷的,可兜兜转转,檀邀雨终究是要做皇后了,而自己竟真的也成了太子保母。

  “不是只有皇孙,”檀邀雨突然开口道:“你是去东宫服侍,若是自恃身份,对景穆太子妃不敬,无论是陛下还是本宫,都不会为你撑腰。”

  盈燕有些迷茫地看了看檀邀雨,又看了看邀雨身边的老嬷嬷。她以为檀邀雨让她去皇孙身边,为的就是让皇孙疏远生母,怎么此时反倒让她对景穆太子妃也恭恭敬敬的?

  檀邀雨看出盈燕的疑惑,冷下了口气道:“盈燕,你为人却有几分机灵,却并非有大智慧之人。若你以为能自比窦太后,趁早歇了心思回冷宫去,好歹能留个全尸。”

  盈燕被这话吓得不轻,连连磕头道:“妾从不敢有此等妄念!”

  “没有就好,”檀邀雨气势凌人道:“无论是皇孙,还是太子妃,你都要全心全意相互。若他们有半分闪失,而你却安然无恙,那就莫怪本宫不顾旧日情分了。”

  拓跋焘倒是许久不见檀邀雨当着他的面如此锋芒毕露,心里竟有些欣喜,觉得这才是皇后该有的样子。

  他看向邀雨,目光却扫过邀雨身边的老嬷嬷,回忆起方才盈燕似乎也看向过此人。

  “这位嬷嬷是秦忠志送来服侍你的?”拓跋焘似是随口提道。

  秦忠志押送仇池给檀邀雨的“彩礼”入北魏,又以降国丞相的身份,向拓跋焘进献了大批的物资。他此行虽说十分短暂低调,却依旧备受关注。

  拓跋焘只是好奇,檀邀雨身边能人不少,怎么秦忠志会送个老妪到檀邀雨身边?

  檀邀雨听见拓跋焘发问,便云淡风轻道:“此人乃是盈燕的生母。”

  在场众人,就连老嬷嬷本人,都没想到檀邀雨会直接点明她的身份!两人都瞠目结舌地看向邀雨。

  檀邀雨望向拓跋焘,故作疑惑道:“陛下为何如此惊讶?本宫自然是有法子让盈燕没有二心,才选她去东宫伺候。”

  拓跋焘面色奇怪,“话虽如此……”,随后欲言又止。

  “可此事本不用向陛下表明?”檀邀雨直接将拓跋焘未说的话说了出来。

  拓跋焘生在宫中,长在宫中,自然懂得后宫这些御下之术。但凡是想要重用之人,多少都要捏住此人的软肋。

  各宫弯弯绕绕的关系,表面一个主子,背地里一个主子的大有人在。可没有哪位后宫的娘娘,会如此堂而皇之地将此事说出来。

  “看来陛下并不信任本宫。”檀邀雨略带失望道。

  这一句话便让拓跋焘慌了神,忙辩解道:“朕哪有不信你?朕只是……不曾见过有人同你一般,不藏私心。”

  檀邀雨没有接话。拓跋焘还以为是自己的态度伤了邀雨的心,赶忙陪着笑脸哄她,却不见候在角落里的宗爱此时正怒目圆睁地垂着头。

  宗爱方才偷听到盈燕母女相认,原本打算找机会将此事透露给拓跋焘,让他对邀雨生疑。却没想到檀邀雨棋高一着,自己道破老嬷嬷的身份,将拓跋焘拿捏得死死的!

  宗爱原本还对离间拓跋焘和檀邀雨抱着一丝希望,此时却越来越觉得,唯有斩草除根,才能一劳永逸了……

  当天夜里,宗爱便偷偷去寻乔女,将今日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她。

  乔女虽恨不得立刻就手刃了拓跋焘,可她清楚,此时即便拓跋焘死了,他们也杀不了檀邀雨。

  宗爱要的是权势,可乔女却只想为儿子报仇!

  “此事还需细细谋划,最好能让檀邀雨担上弑君的罪名,如此才算稳妥。”

  宗爱点头,“你所言甚是。檀邀雨既然已经打起了皇孙的主意,此后必有别的举动,我就不信,她能一直天衣无缝!”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真相的价值

  盈燕到了东宫后,非但对皇孙照顾的无微不至,更是时时陪伴在刚刚丧夫的太子妃身边,宽慰她,陪伴她,倒是很快便成了太子妃身边的心腹。

  太子妃为此还特意上云台观去道谢,却只得了一句“安心”,连檀邀雨的面都没见到。不只是她,其他的命妇借由各种理由来拜访时,也都被拒之门外。

  当所有人都以为檀邀雨要开始大张旗鼓地扩大自己的势力时,她却销声匿迹了一般直接“闭门清修”。

  整个云台观里,无论白天黑夜,都大门紧闭。若不是镇西军还滴水不漏地守在观外,众人都要以为檀邀雨已经不在里面了。

  起初还有人以为檀邀雨这是故意做个样子给外人看,谁想到这云台观一关就是半年!

  这半年里,除了拓跋焘见过檀邀雨一次,就再没人瞧见过她一眼。

  再热闹的戏,久而久之也没人看了。

  檀邀雨闭关后,倒是让崔家越来越热闹。原本还因辛家得势而摇摆不定的汉人氏族,此时又都倒向了崔家。

  随着仇池正式归降,北方一统。至于南北,虽尚未签下休战的盟约,可刘宋新帝屡屡示好,久违的休战似乎也近在眼前。

  天下无仗可打,崔浩修史似乎就成了唯一备受瞩目之事。

  崔府每日都有世家子捧着自己的文章登门拜访,希望能被崔浩选中,参与到修史一事,日后也好有机会被举荐为官。

  崔家借机,重新笼络住了汉人氏族的人心,便对修史一事更是上心。

  见各家都将想要重点栽培的郎君送上崔府,为了修史,也为了崔家的颜面,崔浩大手一挥,直接在平城中重新置办了一处大宅,堆放从各处寻来的典籍和竹简。

  参与修史的子弟每日就住在这大宅中,一日不戳地编撰《魏史》。

  崔浩每每看到这数百人同书同刻的场景都心潮澎湃,想着自己多年夙愿终将达成。

  今日是堂坐,崔浩在众子弟的簇拥下坐在大堂正中,同子弟们商讨下一步该如何编写。

  此时有位崔姓子侄奉上了一卷竹简,说是在陛下赏赐的寿礼中寻得此卷,记载的是关于大魏立朝之前的旧时。

  大魏立朝至今才至第三位皇帝,立朝之前的旧事虽理应编撰入《魏史》,怎奈何大魏前身乃是一鲜卑部落,会写字的都没几个,更不要说对旧事的记录。

  崔浩此前一直为此烦忧,没想到今日竟在陛下赏赐的寿礼中发现了记载。

  接过竹简,崔浩便如获至宝般读了起来,只是越读脸色越难看。最后将竹简一卷,连堂坐都未继续,便匆匆带着崔十一郎离开了。

  崔十一见父亲脸色不好,也不敢多问,随父亲上了马车,一路回到崔府,入了书房,关上房门才出言问道:“父亲,可是出了何事?”

  崔浩将袖中握紧的书简递给儿子,“你看看吧”

  崔十一接过,读完也是心惊肉跳,深吸了一口气才平静下来。

  若说见不得光的事儿,历朝历代都有。只是北魏在部落时期,多少有些原始的弱肉强食,父杀子,子嗜父,骨肉相残似乎在部落都是家常便饭。

  此种兽性从魏朝如今的留子去母的祖制上就可见一斑。

  这些事儿在鲜卑贵族眼中看来并没有什么。毕竟曾经草原的苦寒,唯有强者才能生存。

  可汉人受儒学影响颇深,此时无论是崔浩还是崔十一郎看见竹简上的记录,都有些反胃。

  “父亲打算将这些修入史册?……只怕是会触怒陛下。”崔十一郎有些拿不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崔浩本还有些犹豫,可听儿子这么问,反倒义正严辞道:“修史不是杜撰!更不能避重就轻!若是只为歌功颂德,写篇颂词祭文就够了,何必劳心劳力地翻查典籍?史书是要留存百世的,便是一个字的用法都要斟酌再三,为父又怎可罔顾事实,将曾经发生过的都掩盖过去!?”

  崔十一郎闻言惭愧道:“父亲教训的是。况且这典籍还是陛下赐给父亲的寿礼。若陛下真的对此颇有介怀,又怎会将此书简赐下?”

  崔浩点头道:“不错,陛下乃心胸宽广之人。自当清楚其中厉害,知道修史第一首要之事便是严谨无错。”

  崔十一郎赞同道:“既如此,孩儿这便再召集子弟们明日堂坐,商讨如何将此书册上记录之事修入魏史。”

  崔浩又看了眼书册,犹豫了片刻。又想到儿子在寿日那夜说的话,崔家的确要靠修史展现汉臣该有的风骨。书简既然是陛下赐下,便是有人不满,也不过是吵上几句。

  最后崔浩点头道:“你去安排吧。”

  十五日后,一卷抄写的魏史书卷就摆在了檀邀雨面前。邀雨看过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对来送书卷的郎君笑道:“辛苦你了,来平城居住可还习惯?”

  那郎君作揖道:“秦家本就出身青越,离平城虽不近,却也不远。吾儿时曾随父母在平城居住过一段时日,能说鲜卑语,故此叔父才派吾前来协助仙姬。”

  檀邀雨笑了笑,这小郎君是秦忠志的族侄,长得倒是不像,端端正正的没随了他叔父的奸猾相。

  “本宫听你叔父说你才学出众,如今却委屈你在崔家的大宅里给那些氏族子弟研墨削简,可会觉得不满?”

  秦小郎君也笑了,“怎会不满?叔父虽未明说,可吾知道,仙姬做的事,无一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能为仙姬驱使,是吾之幸事。况且那崔家子虽有些好大喜功,为人却不刻薄,不算难相与。”

  檀邀雨舒了口气,“这倒是多亏了王五郎娶了崔家女,若不是从她那里套出了话,咱们也不能这么容易就在崔家挑出了位容易摆布的郎君。那书简若非崔家人呈上,崔浩绝不会轻易相信。”

  “仙姬所言甚是,”秦小郎君作揖,“只是这不过是初稿,即便魏皇不喜,重写便是,怕是难以因此就撼动崔家。”

  檀邀雨冷笑一声,“这是自然。崔浩与拓跋焘君臣多年,除非是触及底线,否则谁又能动得了崔浩?”

  秦小郎君不解道:“仙姬既然知晓,接下来又如何打算?”

  檀邀雨用手指敲了敲面前抄写的魏史,挑眉道:“这些氏族子弟辛苦了这么许久,好不容易有了些成就,也是该庆祝一番了……让人给他们多备些酒菜吧。”

  待秦小郎君领命离开,檀邀雨这才略显疲惫地回到房内。坐到床榻一侧,看着塌上昏睡的嬴风,担忧地喃喃道:“时机要到了,你快些醒来吧……”

第七百八十八章 、昼夜

  撕裂的疼痛传来时,嬴风只感觉自己周围一片漆黑。

  难不成自己还在那个关押他的地牢里?难道这几日与雨儿的相处只是他昏迷时的一场梦?

  当初他被祖父迷晕,毫无知觉之下就被关在了一处地牢里。等醒来时,四肢被钉死,又被铁链拴住挂在空中。

  嬴昌最初还期望能让赢风回心转意,可是连续拷打了足足十日,鞭打到伤可见骨的地步,嬴风却依旧不肯松口。

  眼看嬴风咬死不肯与到彦之合作,而檀邀雨彼时又躲过了北魏大军的围剿,嬴家同行者楼反目已经不可避免,嬴昌虽心中不愿,却也不得不废了嬴风的公子位,另从族中选了个小郎君,做了嬴家新的少主。

  可嬴风不仅是嬴家倾注心力培养出来的继任者,更是嬴家这么多年来,在行者楼习得武功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