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362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既然已经不能再与行者楼合作,那嬴风身上的武功就是嬴家唯一还能从行者楼获得的好处了。

  “你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想想族中的老弱妇孺……”

  嬴昌看着已经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嬴风,硬的嬴风是肯定不吃了,只能苦口婆心地劝道:“她们此生都倚仗你能为嬴氏出头,让她们不必再东躲西藏。如今你不愿意同到彦之合作,可以……祖父不逼你……可你至少将武功交给族中子弟。难道你真忍心看着族人在这乱世中,连自保之力都没有……就这么被敌人杀光掠走?”

  嬴风狠狠地咳了几声,将卡在喉咙处的血都吐了出去,才嗤笑道:“祖父何必说这些自欺欺人的话……您心里比谁都清楚,哪怕是现在……只要嬴家投降,行者楼都不会杀了嬴家任何男丁……更何况老弱妇孺?您要防的……分明就是到彦之反咬一口……”

  “哼!”嬴昌收起方才慈善的脸,恨铁不成钢地怒道:“全族费劲心力将你推至高位……你呢?你居然为个女郎便放弃楼主位!嬴家供养行者楼多少年,却只换来了个毫无作用的知命人!他们既然无情……那就莫怪老夫另寻出路……”

  在听到祖父这番话之前,嬴风的心里还存有最少的亲情。可当嬴昌的话说完,嬴风才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没有行者楼的庇护和指点……嬴家早就死绝了……哪怕是当初逃出来的先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若不是行者们教导帮扶,嬴家怎么可能生养得了这么多族人……这些祖父都忘了吗?”

  “此一时彼一时!”嬴昌气得猛咳了几声,他不明白,自己千挑万选的孙儿,怎么只会胳膊肘往外拐呢?

  “如今南北正乱,嬴家离登顶只一步之遥……你只要交出武功心法,祖父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自会让你在族中平安终老。”

  嬴风苦笑,祖父明明已经风烛残年,为何还抓着个不可能实现的执念不放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的就只是被蒙蔽了双眼吗?…

  “祖父还是留着些力气让人打我吧……除非师父开口,否则武功心法我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

  “哼!你倒是还有几分骨气……”嬴昌看了眼旁边摆了一排排的刑具。“真气或许能护住你的心脉,可却不能止疼。你就尝尝这千般痛万般苦吧……总有你改变心意的一日!”

  嬴昌说完,就有两个嬴氏族人上前,将一碗药硬给嬴风灌了下去!若不是每日用药压制嬴风的内力,哪怕是再用铁链拴住他,也不过是一震即碎。

  灌完了药,嬴昌又似乎心疼道:“这药吃久了,你以后就会变成个无用的瘫子……到时你心心念念的檀邀雨,怕是连正眼都不会多看你一眼!”

  听到檀邀雨的名字,想到她还在等着自己带援军去驰援,嬴风拼力挣扎了一下,却只是让那沉重的铁链轻微抖了抖。

  见嬴风听到檀邀雨的名字有反应,嬴昌赶紧道:“你不是想去见她吗?只要你交出武功心法,祖父便放你去见她,随你日后要同她双宿双飞,祖父都不会再阻拦!”

  可嬴风方才的挣扎就像是回光返照,此时又毫无生气地垂在空中了。

  嬴昌见他油盐不进的样子,怒气冲冲地走了。

  嬴昌走后,嬴风又免不了被一顿毒打,可他却连喊都不肯喊一声。

  眼看嬴风被打得奄奄一息,负责拷打的族人也不敢再继续,独留嬴风吊在空中,自行离开去休息了。

  他们走时,将整个地牢的灯火全都熄灭了。为的就是让嬴风处在不分昼夜的黑暗中。据说这法子比拷打还容易击溃人的精神。

  可黑暗不止能掩盖希望,也掩盖了嬴风缓缓睁开的眼。

  他的确是要回到邀雨身边,可不是这么狼狈地回去!他答应了会带上援军去救她,哪怕要以命相搏,他也一定会履行诺言。

  祖父说得没错,药虽然压制了他的内力,但不是将真气化解了。他的真气本能地会去护住他的心脉。

  可今日他却逆着求生的本能,将真气顶在咽喉处。此时看守的人走光了,他“哇”地一口将药吐了出来。

  他已经被连续灌了一个月的药了,今日更是费劲全力才将药吐出,此时莫说再使不出力气,便是被钉牢的四肢也再动弹不得。

  但若是今日不逃,明日再被灌药时,嬴风没有自信还能控制住仅剩的真气。就在嬴风打算拼死一搏时,地牢却亮起了火把的光。

  此前被他赎身的碧渊带了他的心腹攻了进来。一见到嬴风的样子,碧渊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

  “是婢子来晚了!公子您醒醒,婢子来救您了!”

  嬴风的眼神瞟向自己的手铐和脚铐。碧渊立刻会意去查看。

  “金钢钉必须立刻拔掉,否自日后怕是……只是……公子可能受得住疼?”

  嬴风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只费力从齿缝挤出一个字,“拔……”

  然而嬴风显然低估了这锥心刺骨的痛,金钢钉拔出来的瞬间,嬴风只觉得眼前一黑。

  明明火把还亮着,他却像是跌进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再感受不到一点儿光亮……

  直到一根冰凉的手指划过他的脸,随着那丝丝的沁凉,恰如落入湖中的一滴水滴,“啵”的一声……涟漪泛开之时,光明也在他周身扩散开来……

第七百八十九章 、推手

  嬴风费力的睁开眼时,檀邀雨的脸模模糊糊地显现出来。他抬起手,轻轻握住邀雨正抚摸他脸的手,又轻轻将整张脸都轻轻地贴进了邀雨的手掌。

  两人都没有说话,就这样坐了一会儿,确认嬴风的神志都恢复了,邀雨才将人扶起,亲手给他喂米汤。

  才喂了两口,嬴风便将碗接过去,自己大口喝干了,随后起身,将邀雨抱上榻,口气带着责备道:“究竟是我昏倒还是你昏倒?怎么你这脸色比我还差?”

  檀邀雨也没客气,为了最后的那日必须养精蓄锐。最近不是她在昏睡,就是嬴风在昏睡,倒是忙坏了祝融照顾他们。

  邀雨掀了被子直接躺下去就睡,显然也是累急了。

  等她醒了,已经是第二日上三竿。

  瞟见嬴风正坐在窗前烹茶,突然觉得时光正好。便起身踩了木屐,“踢踢踏踏”地到他对面坐下,看他给自己倒了杯茶,又端出一盘软糯的点心给她。

  “先吃一些垫垫肚子,这样才好喝药。”

  檀邀雨捏起个点心,却没什么胃口。从前她最爱的吃食,此时都味同嚼蜡。只是勉强自己小口吃着。

  “我此前一直没问你在嬴家发生了什么事。你这次昏睡时一直在呻吟,帮你查看时才瞧见你身上许多处伤。你如今在做的事,可也是与嬴家有关?”

  嬴风故作惊恐地紧了紧衣领,泫然欲泣般道:“你瞧了在下身子,那可要对在下负责!”

  见邀雨一个白眼扫过来,嬴风又换了副不正经地笑脸贴过来,“怎么?懂得心疼自家夫婿了?……嘶哈……”他话还没说完,就因为附身太过,牵扯到了身上的肌肉,疼得直咧嘴。

  檀邀雨叹了口气,“你之前说告诉我的时机未到,我虽不知你的时机什么时候到,崔浩这边却是布置得差不多了。”

  嬴风揉着依旧发痛的身体,看了眼门梁上又少了两个撞木的风铃。

  邀雨虽然表面上是帮拓跋焘解决了暂时不立太子的问题,可实际也是给北魏埋下了隐患。一旦拓跋焘有什么意外,没有名正言顺的继位者,势必会导致夺位之争。

  如今无论是汉臣,还是鲜卑贵族,都做不到内部齐心,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让他们变得一盘散沙。

  “你放心吧,我这几日都会留在观中,不会节外生枝的。”

  为了练功,他过度提升自己内力,导致身体越来越难以承受。这次好不容易就要跳到七十丈的高度,身体却如撕裂般疼痛,直接在空中就失去了神志。

  幸好师伯和师叔相救才没被摔死!姜乾说他必须休息几日,待身体适应了,才能继续。

  所以即便他此刻心急如焚,却不得不停下修炼。

  见嬴风依旧不愿告诉她自己究竟在做什么,邀雨也不再追问。

  她与崔浩的对弈,如今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成与不成,只看今夜的酒够不够纯,菜够不够香了……

  当天夜里,崔府修史的大宅里欢宴达旦,一坛坛酒被抬入大宅内,热闹得场面拱得年轻的子弟们忘乎所以地高歌起来。

  气氛正酣之时,也不知是谁将他们刚着好的初稿拿了出来,先是相互吹捧他人的笔墨功绩,又开始飘飘然地觉得此书一成,他们的青云路便从此平坦。

  众人本就是因修史一事聚集在此庆祝,此时有人提起,大家便开始纷纷就魏史侃侃而谈。只可惜……酒醉之下,少了几分克制的年轻子弟们,很快就从评说文墨变成了对所记录之事的指点。

  甚至有人因建朝之前的一些旧事大放厥词,觉得那些不堪入目的事儿实在不配记录在册。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年轻子弟们就开始借着酒劲相互争执,完全没了顾忌。偏巧建宁王与宗室之人饮酒后归家路过,听到里面的言论,当即气得鼻子都歪了,直接调了禁军将整个大宅的子弟全给捆了!

  建宁王露夜进宫告状。待崔浩听说事情经过,也连夜入宫请罪时,事情已经再难掩盖了。

  无论是那份刚刚刻写完的初稿,还是那捆了一院子的人证,都让崔浩没了退路。

  建宁王还从大宅里搜出了一个刻了一半的石碑,崔浩显然是打算让后世千秋都来嘲笑他们的祖先!

  建宁王指着崔浩的鼻子骂道:“鲜卑贵族南征北战,养着你们这群只会拿笔的废物!你们吃我们的,喝我们的,还敢嘲讽我们鲜卑人的祖先!还以此当做佐酒的趣事!?简直是一群白眼狼!”

  “陛下!”建宁王又怒气冲冲地转向拓跋焘道:“请您务必严惩这群汉人!将他们全都发配为奴!至于崔浩!他污蔑拓跋氏的先祖,更纵容子弟嘲讽宗室,其行可恶,更有甚于那群汉人!理当夺去官位!就地处死!”

  拓跋焘看向跪在地上的崔浩,“崔司徒作何解释?”

  崔浩跪在地上,坚定道:“臣并非污蔑拓跋氏的先祖,而是按照陛下赐下的书册据实以记。至于子弟们妄言宗室,的确有错。但请陛下看在他们年少气盛,又是酒后失言,还请从轻发落,莫要寒了一众臣子的心。”

  建宁王听到这话更加恼火,“你这分明是强词夺理!你休要在此混淆视听!不过是几个汉人,还罚不得了?!难不成大魏没了你们几个汉人就灭了不成!你说那书册是陛下赐予,可有证据?!当日陛下赐的礼物,皆有登记在册,从未有你说的那卷书简!”

  拓跋焘冷冷地瞪着下面的二人。

  建宁王会揪着崔浩的错处不放,一半是觉得自己的祖先受到了羞辱,一半是为了打压汉臣,将此前的面子找回来。

  而崔浩,让拓跋焘感觉十分不满的是,事到如今,他依旧不觉得将旧时的陋习丑事记录在史册上是错的。崔浩似乎在用一种汉人特有的姿态,对他这个帝王极尽嘲讽之势。

  “先将崔司徒和所有修史的子弟收押,此事容后再议。”

  第二日朝堂之上,所谓的议事简直成了谩骂现场。没了崔浩的汉臣们群龙无首,又因自家郎君理亏在先,只能垂着头任鲜卑贵族们骂个够,再厚着脸皮请陛下从轻发落。

  在汉臣们看来,拓跋焘不会降罪崔浩。因为崔浩写得是实情,并没有犯什么大罪。

  然而谁也没想到,汉臣们的态度进一步惹怒了鲜卑贵族。

  于是鲜卑贵族们,前无仅有地齐心上书,要求拓跋焘必须严惩崔浩等人。

第七百九十章 、出观

  崔浩等人被关押的最初三日,众汉臣还有些底气。直到陛下下令搜查崔家时,才有人坐不住了。

  不出意料,那卷号称是陛下赐下的书简不翼而飞。

  如今能证明此书卷确实存在过的人都在金吾卫的大牢里,于是建宁王奉拓跋焘的旨意,开始对牢里的汉人子弟严刑拷打。

  建宁王为了抓住这次打压汉臣的机会,丝毫不在意旁人说他屈打成招。

  那些年轻郎君从小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种拷问,不过一轮下来,就有人熬不住了,承认自己是受崔浩指示,将建朝前的丑事编入魏史。

  更有人拿崔家蓄谋已久说事,力证那书简是崔家人自己拿出来的,非说是圣上赐的,他们才信以为真。他们也都是被崔家骗了。

  后传出有位小郎君熬不住拷打死了,汉臣各家终于慌了神。只是此时崔家已被查封,崔府之人原地羁押,没了领头人的汉臣们此时才想起了檀邀雨。

  碍于檀邀雨女子的身份,各汉臣也不便亲自到云台观拜访,于是各家主母纷纷带上供奉,借口祈福直接上了云台观。

  尽管镇西军的人将她们统统挡在观门之外,可想到自家儿郎都还关在大牢里,她们哪里肯离去,手脚快的直接找了云台观附近的农户家住下,派人不分昼夜地守在门口,一副不见到人誓不罢休的意思。

  然而守了三日也不见檀邀雨开门,鲜卑贵族的气焰却越来越高。汉臣们在朝堂上被整日数落,被骂得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厚着脸皮去请辛垣出头。

  辛垣这几日一直称病在家,反正他家的小郎君连那魏史的边儿都没沾过,于是辛垣发挥他最擅长的缩头乌龟大法,整日躲在家里,比檀邀雨的闭关有过之无不及。

  檀邀雨和辛垣的闭门进一步助长了鲜卑贵族的攻势。当请求处死崔浩的奏疏堆满拓跋焘的桉桌时,各家主母终于不再顾忌颜面,直接上去拍云台观的门。

  “请娘娘救命——!”

  “请娘娘求圣上开恩啊——!”

  然而无论她们如何哭喊,那两扇门却始终紧闭。

  直到各家主母已经绝望,以为自家子侄终究要同崔浩一个下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