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太子当外室 第152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甜文 古代言情

  “夫人。”

  郿嫦直接来到女儿房门前,敲了敲门。

  “开门。”

  半晌,里面都没有声音。

  “陈仪,我告诉你,给我开门!”

  过了一会儿,里面才响起一个步子。

  不多时,门打开了。

  郿嫦看了看女儿:“你瞧瞧你,现在是什么样?为了一个男人,把自己弄成这样,你觉得合适?”

  “他不是普通男人,他是太子……”

  “你是真心仪他,还是看中他是太子的身份?我怎不知养出个如此贪慕虚荣的女儿了?”

  郿嫦几步走进去。

  “家里是缺你吃缺你喝了,还是让你走出去低人一等了?以前我不说你,是觉得你是女孩,脸皮薄,为了你,娘老着一张脸,去找你皇后姨母套话,还得你娥姨跟着打掩护。”

  “你皇后姨母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太子挑的人,你自己不甘心去了,姝宁和怡宁的态度也很明显了,你何必自讨没趣?还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姝宁给得罪了?嫁进皇宫真就那么好,你知道坐在那个位置上,若没有丈夫的宠爱和疼爱,一般人是万万坐不稳的。”

  “你皇后姨母是命好,有陛下疼着宠着,这些年哪一年大臣们没提议让陛下广扩后宫?哪一年不是陛下亲手压下去的,若陛下稍微定力不足,又或是没有魄力,那后宫已经是遍地开花。”

  “可娘你也说了,陛下是可以压下去的,太子哥哥定也能行。”陈仪噙着泪反驳道。

  “那你脸皮怎么就厚到,认定你自己就是太子心仪的那个人?他就愿意为你放弃三宫六院?”

  “我……”

  郿嫦叹了口气:“你别怨娘话说得狠,别的道理就算你不懂,那我们就说说现实。现在太子就认定她了,要娶她做太子妃,你打算怎么办?”

  陈仪低垂下头。

  “太子哥哥也不是只能娶一个太子妃,他还可以娶良娣……”

  剩下的话,被郿嫦劈头打来的一巴掌打断了。

  郿嫦气得七窍生烟,来回踱步。

  “你行了,你厉害了,你厉害到现在竟然想去给人当妾了!你知不知道妾意味着什么?即使你不知,你看看你两个外祖母……”

  她气得眼泪直掉:“因为我跟你娥姨的娘,是给人做妾的,到如今她们还只能待在那府里,要不是我俩嫁得好,逢年过节,也不定能去探望一下。”

  “你爹为何不回永城伯府,偶尔回去一趟,还闹得不可开交,你看不清其中的机锋?你知道你爹你娘生下来就是庶子庶女,在家受了多少委屈多少冷眼?我们金尊玉贵把你养大,让你托胎成了嫡出,就是让你给人做妾的?”

  她一边骂,一边就往陈仪身上打去。

  外面的丫鬟顿时站不住了,忙都涌上来拦。

  “我告诉你,你这念头不给我打消,我就当没生过你……”

  这时,一个怀抱从后面拥来,郿嫦扭头埋进去就哭了起来。

  陈進皱眉看着女儿:“你娘说得没错,你好好在房里反省反省,没反省好,不准出门。”

  又对丫鬟们说:“看好姑娘。”便拥着妻子走了。

  “進哥,你说她怎么这么糊涂,这么不省心啊。”

  “好了,所幸发现得早,多教一教,也不是不能教过来。”

  皇宫里,乾武帝和皇后也还未歇下。

  福生将得来的消息一一叙述。

  听完后,皇后略微有些感叹:“幸亏姝宁这孩子还算清明。”

  “她从来就不笨,也就你喜欢瞎操心。”

  皇后嗔道:“我怎么瞎操心了?我这不是担心她与青棠闹了矛盾?姑嫂俩若是闹了矛盾,以后这关系还怎么处?”

  又说:“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心思也都多了起来。我倒不知仪儿那孩子,竟有如此多的心思,还望二姐能管束管束,不然以后再闹出什么事,就尴尬了。”

  乾武帝揽着她的肩,往寝殿走去。

  “身在皇宫,作为公主,幼时还能无忧无虑,那是因为父母护着。待其长大后,总要放她单飞,让她自己去辨别那些意图在她身上得到利益的人,去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难道你想将她养得不知世务,像隆庆姑母那样软弱无能,一辈子被驸马家拿捏?”

  有性格强势的公主,自然也有软弱无能的公主。

  隆庆公主是乾武帝姑母辈儿的,可惜这位公主的日子就过得憋屈了,因为性格软弱,被驸马拿捏,驸马不光住在公主府里纳妾生庶子,若宫里这边有所责问,她还得出面替驸马遮掩求情。

  皇家这边自然恨铁不成钢,可关键是没用,她自己立不起来,谁又能帮她?以至于早在先帝朝时,这位隆庆公主就惹得先帝生厌,平时只当没这个人。

  皇后生下两个女儿,也与乾武帝对女儿的教养也经过多次商讨,怕她女儿养得跟她自己一样单纯,乾武帝没少拿隆庆公主的例子吓她,以至于提到隆庆公主,皇后就直摇头,生怕两个女儿也这样了。

  “朕倒觉得那颜青棠性子不错,有她带着,姝宁和怡宁两人的性子不会差,绝不会任人欺负。”

  “真的?那我以后让姝宁和怡宁多跟她嫂嫂处处。”

  颜青棠若是这会儿就知道,乾武帝已经在为退位后,把两个女儿扔给她的事做铺垫,大概会很感谢他。

  可惜她这会儿还不知道,当然这是后话。

第105章

  ◎比试、赐婚◎

  三月初八, 太子还朝,正式在朝堂上请求乾武帝赐婚。

  乾武帝还没说什么,大臣们却激起阵阵热议, 纷纷说太子大婚、未来的太子妃人选, 不该如此草率,要慎重行事。

  大臣们正引经据典历数太子妃及未来的一国之母,出身不正有什么害处, 这时却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有本要奏。

  “启奏陛下,如今各地增设税司,可户部却因人手严重不足, 无法盘清各地税司送上京的账目。从去年起,户部已堆积数车账册不止, 每月还有账册从各地送来。所以臣请奏陛下,请陛下设立朝廷总税司衙门, 独立于户部之外, 负责监察与查核各地税司。”

  此言一出,惊起一片诧异。

  “王郎中,此番我等正在议太子大婚之事, 你何必在此时说这种事, 未免扫兴。”

  “你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越过你户部尚书请奏这等事?”

  这位寒门出身、袍角还打着补丁,每日上朝都是站在最末端的年轻郎中,不卑不亢地一拱手道:“诸位大人, 僭越不僭越, 也是我户部的事。可有问题就需解决, 如今户部俨然无法完成各地税司的账册查核, 那必然要另寻他法。”

  “……世人都知户部虽为六部之一,日常公务却比其他几部更为繁琐沉重,户部管得多管得杂,各司官吏已一添再添,却依旧不堪重负。别的衙门都是按时点卯散衙,独我户部官员常年累月因公务不得归家,每当忙碌起来,十天半月不归已成常态,而这种忙碌每年有十几次,几乎月月如此。”

  “本官请奏此事,也是有利于同僚,更是有利于朝廷,如何谈得上僭越,想必尚书大人也定不会怪我。”

  户部尚书李承先,一位发色斑白的老者,平时总因户部事务太过繁琐,一副若有所思之态,今日也依旧是一副若有所思之态,让人看不出他对此举到底是赞同,还是反对。

  李承先既不说话,王郎中自然不再理会他人。

  他一转身,沉声对着上首又道:“臣还请奏,请陛下在今年科试中增设商科,为朝廷广纳有用之士。臣观各地新增税司有感,专才还要专用,光会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会写时文策问,却连区区账册都看不懂,更不通商业之道,又如何去管天下税司?”

  如果说方才他的话,不过是让人诧异,觉得有些扫兴。

  这话一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大殿上全是嗡嗡之声。

  “王郎中,此言慎重,你可知朝廷开科取士,关乎江山社稷,岂是你说再设一科,就再设一科?”

  “士农工商,商本就为末,让商人入朝为官,岂非乱了章程?”

  “商人蝇营狗苟,唯利是图,是时必会借机牟利,祸乱朝政。”

  王郎中反驳道:“商人有瑕,但并非所有商人都有瑕,下官只说增设商科,可并未说让商人入朝为官,我朝本就不禁商人子弟参加科试,诸位大人为何如此激动?到底是以此为借口,还是不想让朝廷增设特科?”

  “圣人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不读经义不通做人,如何为官?”

  “那做官是为何?”王郎中问。

  “当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生民立命却不通时务,只知空谈,难道用一张嘴就能为生民立命?难道就如大人这般之乎者也就能为万世开太平?”

  被反驳的老大人气得手指直抖,骂道:“竖子谬论,竖子狂妄!”

  这时,站在一旁的纪景行出来说话了。

  他穿一身明黄色四团龙圆领袍,白护领,头上戴着翼善冠,矜贵文雅,稳重从容。

  “孤觉得王郎中言语确实有些失当,但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专人办专事。这恰恰也是儿臣这趟下江南后的观感。”

  后面这一句,他是对着龙椅上乾武帝说的。

  “可太子殿下要知晓,朝廷开科取士,非同儿戏,岂能说改就改?”

  “正是正是,科举乃朝廷命脉,不能随意处置……”

  这时又有人说话了。

  是工部侍郎洪云升。

  “臣倒觉得王郎中所言有理,当年臣也是被特例召入朝廷为官,这些年因臣年老体迈,又旧疾缠身,屡屡感到力不从心,但朝中精通水利者,几乎再无他人。新晋的年轻官员,要么好高骛远,要么自居自己读书人,不愿前往地方。可水利之事本就要去实地采集勘验,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又该从何处改良……”

  说到这里,洪云升再说不下去,而本来嘈杂的朝堂也安静了下来。

  不同于其他人,洪云升并不是经过科举才入朝为官,他原是一地河务小工,因在当地组织百姓护堤有功,进入朝廷视线。

  那一场洪水,淹了十几个县,独他所在的那个县,因用了他想出来的法子保护了河堤,幸免于难。

  早年,黄河由于改道,年年泛滥,以至于民不聊生,朝廷光赈灾无用,还得从根本解决问题。河道衙门一众官员尸位素餐,拿俸禄时一个比一个积极,朝廷年年拨款,河堤年年修,却年年总要被冲毁几处。

  就这,洪云升被特例提拔了起来,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治河生涯。

  从一个河务小官,一路升到河道总督。

  早年他一直在各地治河,也就近些年年纪大了,才升到京城来,任正三品的工部侍郎,权当是养老了。

  可真能养老?

  大水无情,百姓却要依仗水源为生,江河湖泊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就如那黄河,淤泥被河水冲刷久了,就会往上堆积,堆积到河床比河岸还高,一旦堤毁,就会淹没无数农舍农田,这时就需要因地制宜去治理。

  可朝廷里关于水利上的人才,却并无几个,后继无人,洪云升哪敢荣养?

  “不懂可以学,学无止境,但擅开特科,是万万不行的。”

  洪云升也没理这人,只是淡淡道:“本官对开不开特科,并无执着,这样吧章大人,你为工部推荐几名年轻官员来,老夫倾囊相授,绝不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