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76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轻松 古代言情

  三娘听后有些忧愁,她满打满算也才活了十几个年头,虽读过许多书,却也不晓得该如何说动贺知章。

  贺知章见向来快快活活的三娘满脸纠结地进门,就知道是儿孙们又多事了。他随意地盘坐在原处,招手让三娘坐下与自己说话。

  还顺手给三娘倒了杯清酒。

  贺知章道:“你别听他们乱讲,我身体好得很。他们一个两个担心我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可你瞧瞧世上有几个人活得过我去?可见喝酒不喝酒,和活得长不长久压根没关系。”

  这其实也是很玄妙的事,有的人喝了一辈子酒还是能活到九十九,有的人哪怕小心将养身体也活不过三五十岁。

  三娘道:“您这么爱喝酒都这般高寿,说不准戒酒了能活彭祖那么久!”

  贺知章听乐了。

  彭祖那可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据说活了个好几百岁。真能活那么久,岂不是成妖怪了?

  贺知章本身就是修道之人,对生死倒也不甚看重。道家的死不叫死,叫羽化登仙。

  那可是成仙享福去了。

  贺知章道:“你们这些有出息的后辈得空多回来与我聊聊天喝喝酒,给我讲讲你们在外头的乐事,我便能多活许多年了。”

  三娘自无不应的道理。

  下午三娘在家与家里人吃了顿饭,便赶在宵禁之前出城回蓝田县去。

  萧戡也回了趟家,新昌公主问他在蓝田县过得怎么样,他说“很有意思”;问他有没有想阿娘,他说“常想常想”;让他要不别去蓝田县了,他饭都不吃就跑了。

  气得新昌公主都差点叫人追上去把人逮回来。

  还好身边还有个聪明贴心的儿子在,不然真能叫这小子给气死!

  于是三娘大包小包地出了城门,就瞧见叼着个胡饼在灞桥上嚼的萧戡。

  三娘乐道:“别人在灞桥边依依惜别,就你在这里大吃特吃,你可真是煞风景的好手。”

  萧戡道:“我又不送别。”

  三娘道:“你阿娘没给你准备吃的?”

  萧戡虽然从小是个人见人愁的皮孩子,新昌公主却还是很疼爱他的。难得他回家一趟,当娘的不至于叫他饿着肚子出门啊!

  萧戡道:“倒没有,只是她想劝我待家里,我就跑了。待家里有什么意思,整个长安城我都玩遍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三娘道:“蓝田县比长安城小多了,你待这么久还没玩遍?”

  萧戡道:“这怎么能一样?”

  三娘纳闷:“哪里不一样?”

  萧戡也被问住了。

  他叼着胡饼思量半天,才拿开饼回道:“就跟那些个爱数钱的人一样,那肯定是数自己的钱有意思,数别人的钱能有什么乐趣?我在蓝田县每天到处溜达,就像是在巡看自己的地盘似的!”

  他可是蓝田县的不良帅来着!

  而且他每次抓到坏蛋扭送去县衙,都能获得三娘的夸奖!

  三娘一夸他,他就美滋滋。

  正好有数钱爱好的三娘横了萧戡一眼,总疑心他是在内涵自己。不过萧戡举的例子确实贴切,她一下子就明白了萧戡的感觉。

  三娘笑眯眯地说道:“那我们就回去吧,再不走天就要黑了。”

  萧戡豪情万丈:“天黑就天黑,我们又不是没走过夜路。”

  “那你走不走?”三娘朝他挑眉。

  “走!”

  萧戡麻溜把最后一口饼吃完,接过仆从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与三娘一同过了灞水,踏着夕阳一同往蓝田县城方向而去。

第90章

  九月下半月就是为期十五天的授衣假, 秋凉渐渐起来了,府中上下也要趁此机会准备新衣。

  府中丫鬟有擅于记账的、有擅于梳妆的,自然也有擅长女红的。

  三娘身边擅长裁衣的丫鬟叫云锦, 取自牛郎织女故事中织女一双巧手擅织的“云锦天衣”。

  当初云锦还是个跟在三娘身边听故事的小丫鬟,得知织女嫁给牛郎后就废了自己这门独家手艺,顿时觉得十分惋惜。为什么嫁给牛郎, 就不织云锦天衣了呢!

  小小的云锦,从此有了大大的想法:如果她掌握了一门好手艺,那肯定是不愿意因为嫁了人就放弃的!

  云锦当时就和三娘讨了“云锦”二字当名字,并和三娘说了自己的志向。

  很多东西都是能以小看大的, 同样的事, 旁人听了没什么感触,有些人听了却生出许多感慨来, 大抵说明她在这方面是当真有些天分。

  云锦被三娘安排去跟人了解了织造、裁衣等方面的事, 很快发现自己的长处,她对颜色搭配和花纹设计特别有天分。从此她便负责三娘安排日常衣物, 保证每天都能让三娘漂漂亮亮地出门。

  不仅三娘, 自从她们跟着三娘来到蓝田县,连绕梁她们的衣着也是她安排的。

  卢氏和狄平、狄安每次过来,都感觉自己一头扎进了群芳堆里,每个人都鲜妍好看得跟花儿似的。

  格外赏心悦目。

  到了授衣假期间,负责置办府中上下衣物的云锦是最忙碌的。

  因为三娘说要在蓝田县里采买布料以及找裁衣的人,所以云锦得一家家地去接触和比较。

  幸而她本来就爱干这些事, 即便每天都挑得眼花缭乱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分外充实和快乐。

  卢氏与三娘往来多了, 早已知晓云锦的天分,便和三娘商量说想叫云锦给她们家也一并安排了, 她肯定不会让云锦白干,赏钱绝对不会少。

  三娘岂会拦着不让云锦赚钱,当即把云锦喊来说了此事。

  今年两家的衣裳便一并置办了。

  不过虽然两家衣裳都是云锦一手包办,却也没有撞衫烦恼。云锦挑选的样式、颜色皆是因人而异,很能展现个人特点,有时候只是颜色上的些许调整便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起初这件事也没人在意,直至入了冬后天气愈发冷了,众人都把新冬衣穿了出来,才有人觉出点不同来。

  比如县衙里头就有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么一件事:天气转冷的第一天,狄县尉的身姿仿佛更挺拔了,连平时没什么表情也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脸庞,都在那身簇新冬衣的映衬下显得英俊了几分!

  主簿就纳闷了,总感觉狄县尉以前不长这样啊。

  说起来狄县尉比三娘早到一年,所以去年冬天狄县尉就已经到蓝田县了,大伙还是看过他穿冬衣的模样的。

  不对劲,肯定有哪里不对劲!

  主簿年纪虽然不小了,却还是有颗爱美之心,这一点从他打理得油光水滑的花白长胡子就能看得出来。他悄然走过去问狄县尉:“你这身衣裳不错,哪儿买的?”

  狄县尉一向都是妻子给什么他就穿什么,哪里知道哪里在哪买的?

  “都是内子准备的,我也不知晓。”狄县尉回道。

  主簿有些失望。

  不过回到家后,主簿也从自家老妻那儿知晓了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主簿夫妻俩和和睦睦地过了大半辈子,喜好上自然是挺相像的。

  比如都爱俏。

  得知两家今冬的衣裳都是郭少府身边的丫鬟云锦选的料子、挑的款式,只能感慨郭少府不愧是年纪轻轻就能考上状元的人,连身边的丫鬟都有这般本领。

  主簿妻子道:“今年我要回趟娘家,多置办两套新衣不过分吧?”

  主簿闻言也立刻道:“今年有许多需要我露面的要紧事得办,我多置办两套新衣也不过分吧?”

  夫妻俩觉得双方的需求都极为合理。

  儿女都已经长大了,也都各自成家,他们夫妻俩操劳了大半辈子,只是多做几身衣裳而已,谁又能说什么?只能怪自己没在授衣假前多和郭少府那边走动走动,要不然就不用费这个事了。

  很快地,其他几家女眷也成为了郭府常客。她们虽没让孩子拜三娘为师,却也叮嘱自家儿女多和狄平、狄安往来。

  只要交情好了,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三娘从小就喜欢人多,倒不在意其他人多塞几个孩子过来。

  人情这东西一般是有来有往的,眼下多熟悉熟悉,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办也方便。

  十一月初,过了大雪节气,蓝田县才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

  入睡前还只是小雪细细碎碎地飘,夜里雪就大了起来,早上醒来后满院子的树都裹上了白雪。

  萧戡这厮还一大早跑来邀三娘一起上屋顶巡逻一圈,说是看看这些上头有没有被雪压塌的风险,须得防范于未然。

  没有的话也要顺手把雪给扫了。

  上房扫雪这事儿以前都是家里的仆从操心的,萧戡压根没管过。

  他昨天晚上听底下的不良人提了一句“早上放晴了说不定要扫雪”,顿时就记在了心里,天没亮就兴致勃勃跑过来看看三娘这边的雪是不是没扫。

  一看雪还在,萧戡马上拿着把扫帚豪气干云地爬到屋顶上,仿佛自己要上阵杀敌一般。

  入了冬,只要碰上雪天,那就得“逢雪必扫”。谁都不知道短暂的放晴过后会不会继续下雪,这要是碰上懒人的话指不定连续几场雪下来,你家塌啦!

  三娘以前也不需要操心上房扫雪的事,不过她小时候爱玩爱闹,没少爬上屋顶玩耍,走到上头简直如履平地。

  难得萧戡有这个“雅兴”,三娘便站屋脊上指挥他从哪里扫起、扫到哪里去以及扫帚该怎么挥才好使。

  萧戡可谓是指哪打哪,相当听从指挥。

  还听得相当兴高采烈。

  看得萧家仆从都瞠目结舌。

  他们家这位混世小魔王什么时候拿过扫帚?

  借着扫雪好生活动的一番,三娘早饭吃得特别香。结果她才刚吃饱喝足,就听人来报说李俅到了。

  太子的儿子一般都封郡王,李俅如今也是个郡王了,出行可以摆出挺大的阵仗。但他这次是一个人过来的,看起来是城门刚开就出城,神色很有些匆忙。

  李俅进门后见萧戡竟坐在那儿吃饼,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萧戡回他一个“你瞅啥”的挑衅眼神。

  李俅懒得与他计较,屏退其他人与三娘说道:“我这次过来是有件事想让阿晗你帮忙。”

  三娘见李俅神色凝重,也坐直了身体,追问道:“什么事?”

  李俅道:“阿耶入冬后病倒了,兄长他一直衣不解带地侍疾,情况也不太好,我想你写封信帮忙劝劝他。”

  有萧戡在场,李俅没有细说其中情由,可三娘是何等聪明一个人,一听便知晓李俨可能是钻了牛角尖。

上一篇:锦鲤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