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章风月
贵妃忙敛袍跪在地心, 真奇怪,隔着厚重的栽绒毯子与春袍,竟然还能觉得膝盖硌得发疼。她秉着惶恐的语调, 打头先来认错,“是奴才阿玛不晓事,请老主子、主子责罚。”
太皇太后却和和气气地道:“我与皇帝论的是前朝,与你无干。你既然做了皇帝的妃妾,母家如何,便与你无涉,更不必惶恐了。”
贵妃说是, “奴才谨遵老主子教诲。自打入宫来, 心里便只有老主子、主子,一心一意只为着天家。”
皇帝漫不经心地转着手上的扳指,不知将这话听进去了, 还是根本没有入耳。他的唇畔攒着极浅的笑, 将手中托着的茶盏搁下,瓷与木撞击,便发出沉闷的声响。落在贵妃耳中,不啻于惊雷。
皇帝声音却如常,继而轻哂, “也是理事的贵妃,无端妄自菲薄,反倒教人看轻。”他目光回转, 贵妃身边的宫女会意,一左一右将贵妃搀回去坐着。
尔后便是些家常的闲话, 贵妃不敢则声, 皇帝与太皇太后说了些亲耕上的趣事, 及至酉中时分,皇帝便与贵妃一道,辞别老太太,出了正殿门。
外头已经暗起来了,尚且能看见几分残霞,虽然开过春,风迎面吹着,总还是泛起冷意。贵妃怯寒,在廊下由宫人伺候着裹上斗篷,皇帝便在一旁静默地看。
贵妃偏过头,他背着光,哪怕隔得近,眉眼也是模糊的,她不觉叹了口气,说起惯例的套话,“主子机务巨万,也要注意身子。咱们六宫皆仰赖主子。”
皇帝也照旧是那样冠冕堂皇的回答,“知道了,你理六宫事辛苦,朕改日再去瞧你。”
改日,改日,这些年有无数个改日,却不知改的是哪一日?
这么些年,这样过下来,彼此也习惯了,心照不宣地知道,如果不出差错,这辈子都将这么过下去。
贵妃忽然觉得很好奇,那一位后来去了养心殿,究竟是怎么自处。年深日久,佳偶难免成怨偶,到了那日,她的心境,只怕与自己无差。
贵妃盈盈向皇帝福礼,知道皇帝不会与她一道出慈宁门,她也从没有这样的妄想。搭上宫婢的小臂,高底花盆底迈得端方且无声,就连鬓边的步摇也是纹丝不乱,提袍沿着石阶,在浩荡晚风中绕过影壁,身影便瞧不见了。
皇帝静然看着暮色,暮色苍茫,偶有几星寒鸦飞过。人站在廊下仰头看,看见的是四四方方的天空,想望得远一点,除了重重宫阙与溟濛的山形,再没有其它。
年迈的祖母从暖阁里走出来,走到他的身边,老太太声音温敦,有惯常的亲切,可是一味地被这种亲切遮了眼,也会忘了其下暗藏的锋芒。
老太太问他,“夕阳西下,倦鸟也到了归巢的时候,你还不走么?”
“孙儿在等她。”
太皇太后笑了,“你知道你走的道路不易。这个人也许你已经等到,也许穷尽一生也不可触及。你只看见了山形远近,看不见沟壑万丈。”
他的声音从容坚定,干净澄澈,如同扫尽万里涓埃的河汉明明。
“千山万川再难,总要涉险去漟。尽我力,全我志,便无悔无怨。”
皇帝回过头就看见了她,她站在老太太身后,仿佛还是初见的模样,眉眼沉静,乌黑的发间,羊脂玉的小簪温莹生光。
皇帝笑了,放下一身的疲惫,对她说,“走吧,咱们家去。”
春夜融融,御驾逶迤无声。李长顺将一盏羊角琉璃宫灯递给摇光,向她递了个眼色,便默默地退到后头去了。那灯光映在春袍上,随着步履的行止荡漾出滟滟橙芒,皇帝走得缓慢,仿佛是在等她似的,待她终于走到他身后,他便顿住步子,从容地从她手中接过宫灯,照亮他们的前路。
春风和软,拂过鬓角,毛茸茸的,就连呼吸都放得十分轻。天愈暗,灯笼的光就愈发明亮,彼此之间什么也不讲,什么也不想,就这样安静地走下去,走不到尽头一样。
皇帝的声音温柔,与她絮絮地说起亲耕,说起畅春园的桃花林,说起去年冬至的盛景,“今儿亲耕的时候,我就想着,等时候合适,在畅春园种一片桃花林——现下来不及,等到秋天,咱们一起去吧。还有冬至,每年冬至的时候,阳光会逐一点亮乾清宫‘正大光明’四个字,耀眼辉煌。”
“可惜去年没能带你去看一看。”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就着灯光看她。眉眼蕴藉,他伸手拉住她的,她的手却生凉。
皇帝试图抓住一点微渺的希望,一星灯火在他眼里明亮如炬,他低声说,“我并不知道你心中所想,可我还是那句话,与人承诺,最忌讳的就是不定。世间河山万里,还有那样多的好风景,我想与你一起看。”
他眼神真挚又珍重,珍重到无以复加,“请你相信我,别舍我,错错。”
而她只是听着,他明明用那样轻缓的语气,充满对来日的希冀,她却只能听出一层又一层的悲怆,如同一把最锋利的刀,贴在心口,一点一点地磨磋着皮肉。
万寿节的热闹,其实从三月初就隐约可见了。但是宫里的忙碌并不是大张旗鼓的,一切井然有序,各部各司按着惯例行其职,纹丝不乱。
万寿节前三日与后四日是花衣期,前朝文武大臣着蟒,后宫妃嫔在当日着吉服。毕竟是大节,宫女们也被允准穿得比平时华丽些,太皇太后顾念着摇光,怕新裁的春袍太素净,特地让芳春送了衣裳坎肩儿来,藤萝紫配柳叶绿,茶色配柿子红,衬得人明丽活泼。
皇帝黎明即起,茶水上的人伺候进膳,这是要预先垫一垫的,不然过会子去太和殿受群臣的贺,要一直捱到下午乾清宫开宴,才勉强能吃上口饭。锦屏师从毓景,知道该备上什么糕点,领着一列宫女子捧着五福捧寿的剔红描金漆盘,规规整整地迈入东暖阁,齐声给皇帝见礼贺寿。
皇帝心情不错,抬手叫免。外头天也才濛濛亮,愈发显得室内烛光旖旎。他只穿着一件倭缎佛头青福寿双禧纹常服袍,盘腿在临窗的炕上坐着,由锦屏侍奉进了早膳,却不急着让人换衣裳。李长顺将下巴一扬,早早在廊下候着的宫人们便依次入内,按照不同的职属,向皇帝磕头贺寿。
主子生辰是大日子,阖宫上下皆喜气洋洋。宫女子们没有一个是不爱漂亮的,今儿大清早来给主子贺寿,都往好看来打扮。在往常这是要重重地论罪,可是今儿不一样,今儿打扮得越喜兴,主子看了也就越高兴。
便连一向稳当的锦屏,也穿了簇新的春袍,檀色的流波锦,八仙暗纹错落有致,外罩齐腰小坎肩。绾得齐整的发上,还簪了朵蛾子绒花。
皇帝边进茶,边含笑叫他们伊立,李长顺与德禄在一旁将早就备好的赏赍发放给他们。皇帝坐在上首看着,目光越过人群,一眼便看见了她。她穿得很素净,与旁人不同,除了照常的盘辫,羊脂玉簪子,便是身天缥色的长袍,在花团锦簇的人群里,显得那样不合时宜。
皇帝很想留她说话,可是没法子。这一拨人请完安还有下一拨,他的目光只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可是从跪下磕头到起身,她都没有抬眼迎上他。
他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手中的茶亦托不稳。皇帝复又敛下眉眼,目光渊静,不再多话。
圣驾至慈宁诣太皇太后,随后御太和殿受宗室王公、文武百官和四海使臣的朝贺。山呼万岁之声络绎不绝,从万寿山到西华门,沿途官员人来人往,披蟒堆绣,炮仗声此起彼伏,这热闹竟能赶上年节。
小端亲王今儿仿佛不大好,也许是这一向喂马喂得太累了,皱着眉头小小声叫哎哟,平亲王见不得他这副模样,对着他后背重重一锤,大大咧咧拉过他,“我说哥子,怎么了这是?主子还没见着呢,就哎哟起了?”
荣亲王说你别闹他,举目四顾,见圣驾还没来,凑过去压低声音说,“自己个儿闹的。老早就跟咱们说喂马无聊,要喝酒,昨天非逼我和成晓带酒去看他,他一个人喝了好几坛子,险些抱着马粪就要上嘴。”
小端亲王幽怨地瞥了他一眼,很老实地说:“您嘴上长个把儿其实更好。”
平亲王作势扇了两下,直往后退,“怪道我说有什么味儿呢,啧啧啧,哥子您真是荤素不忌,什么都要来两口。”
“滚蛋吧你!”
他自从去了上驷院,整个人都比较低迷,今天好容易逗他多说了几句话,兄弟们都很称意。小端亲王见他们都只顾着笑,心里不知道怎么,也生出融融的暖意来。小时候被狗追着咬的一帮兄弟们如今蟒袍在身,各自入了官场,也还没有为名利迷了心智,变得趋炎附势。
他琢磨了会子,壮着狗胆说:“我肚子疼,怕待会进去贺寿放屁。你们谁站我后面,担待着点。”
兄弟几个眼观鼻鼻观心,按着次序,王公们分两列,站在他身后的该是全亲王世子成晓。成晓脸盘子都皱成破抹布了,斟酌半天,知道反抗无效,只好从荷包里掏出一对玉珠,默默塞进鼻子里。
小端亲王虽然觉着有点不对劲,但是鉴于不是塞在他自己的鼻子里,也就不便说什么。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更进一步,“所以……今儿下午乾清宫摆大宴,我要是实在忍不住,总不能在主子跟前方便吧?我妈病了,在家养着,今天没能来。虽然不是八十岁老母,但是好歹也有五十多。所以我要是溜号了,哥子问起,你们记得帮我找补找补。不然下一次见我,可能就不是在上驷院了。”
全亲王世子齉着声问,“那是在哪里?”
小端亲王很朴实地说,“宗人府大牢。”
第82章 君向潇湘
妃嫔们都换了吉服, 给太皇太后问过安后,聚在贵妃的钟粹宫,待前朝贺仪已毕, 她们便在懋贵妃的带领下,一齐往养心殿向皇帝贺寿。
李长顺照例在边上替皇帝回礼,皇帝则在东暖阁的宝座上端坐受礼。养心殿里素日没有这么重的脂粉气,皇帝爱天然雅趣,四时皆按时令焚香,或者单放瓜果,取其清气。今儿这么多娘娘们都进了东暖阁, 身上擦的香粉样式不一, 衣裳熏的气味也各不相同,还有荷包里放着香料的、甜丝丝的胭脂水粉,单闻起来并不觉得, 挤在一起, 那滋味,可不大好受!
好在万岁爷端方,怹老人家能忍得了军机处大男人身上的腌臜气,自然也能受得住扑面而来的脂粉气。只可怜李大总管屡次想要打喷嚏,碍于主子们都在, 硬是死死地憋了回去。
其实这么多年下来,翻来覆去,祝寿的吉祥话就那么几句。世家里出来的嫔妃还好, 略微能识得几个字,低位的嫔妃大字不识, 时常想要在御前说几句话, 都不能算是她们给万岁爷解闷, 反倒成了万岁爷替她们打发时间。
万岁爷宅心仁厚,知道后宫中人的艰难。故而妃嫔们来养心殿,除非很忙,万岁爷都愿意召进来说话。被困在宫里久了,不知道外头世界的颜色,最常见的不过就是谈论哪一种胭脂好,什么式样的钗环妙,又或者是妃嫔之间的闲话。万岁爷总是含笑听着,让她们说完,再怎样也不会动怒。等妃主嫔主说痛快了,让底下人挑些好东西赏,这一趟来养心殿也不算白来。
六宫众人得了皇帝的赏赐,个个高兴得很,就连素日谨严的贵妃亦带了几分笑。李长顺亲自引妃嫔们出去了,皇帝这才松泛下来,往四周望了一圈,并没有望见她,便假模假式地拿起笔,一旁的德佑是多乖觉的人,忙躬身说:“主子要写字么?奴才传笔墨上的摇姑娘来。”
皇帝脸上不觉红了,刚刚拿起来的笔复又搁下,这才十分矜持地将头点了一点。
摇光进东暖阁时,锦屏正伺候皇帝进茶,自打那天晚上之后,锦屏再没有与她说过话,就连偶然相逢也逢不到。也是,茶水上与笔墨上虽然同系御前,但是想不见面,自然有避开的法子。
其实说起来,锦屏算是她在慈宁宫外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也是锦屏带她领略了这宫中的严寒,慈宁宫里看顾着太皇太后的面子,人人都是和和气气的,她就以为四处都是这样。其实并不是,这宫中有拜高踩低,有数不清的谋求与算计,譬如她可以一夜之间从养心殿被贬到四执库,被四执库的嬷嬷们随意使唤打骂,不当人看。
也是她,替她划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涂抹掉所有的粉饰太平,将宁古塔的风雪、广化寺的孤寂,真真切切地带到她的眼前。
她应该多谢锦屏。
锦屏奉上新茶,向后退了几步,便看见站在一旁的摇光。摇光朝她笑了一下,反倒让她心慌,低头盯着皇帝刚刚换下的明黄五彩盖钟,悄无声息地出了暖阁。
因是才受了朝贺回来,过会子还得去乾清宫,未免麻烦,皇帝并没有换衣裳。一身明黄色缎绣彩云龙纹夹龙袍外罩着石青色五爪正面金龙篆体寿字衮服,两肩的金龙环绕寿字,日月二章,麟爪飞扬。
皇帝含笑看她磨墨,其实并没有什么要写的,只是想见一见她。今儿天气好,日光泼洒,照得她眉目如画。可那眉眼之间却仿佛总是萦绕着淡淡愁绪,拂之不去。
皇帝将手伸到她眼前,故作正经地清了清嗓子,“今儿是我生辰。”
见她不为所动,趁身边没人,他又凑上去,从袖中取出一枚约指托在掌中,笑吟吟地道,“知道如今暂且不能太张扬,你的首饰都是家里带来的念想。”累丝金约指上嵌着细密的蓝宝,璀璨如星,“这是我自己画的式样,让造办处改了几次,才做出一枚称意的。我想它戴在你的手上,你一低头就能看见,咱们也能朝夕相见。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他替她戴上,不大不小刚刚好。他欣喜得像一个孩子,仿佛总是看不够似的。他眨眨眼,“你的荷包可以送给我吗?”
“快好了。”她声音清淡,如同白水,再辨不出其他。她发现自己说谎似乎说得越来越熟稔,甚至不需要思量。她苦笑,将墨锭轻轻放在一旁,侧过头去看他,他肩头狰狞的金龙便毫不留情地,撞入她的眼睛。
摇光凝神,怔怔地望着皇帝,她的目光发虚且无力,彼此两相对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便是长久无声的寂静。
她忽然想起那一日,在临溪亭,他们第一次见面,还把他认作是谙达。
那时一心只想求他不要声张,她不懂宫里的规矩,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偷偷来到慈宁花园,给太皇太后惹麻烦。彼时她也不知道太皇太后是怎样的人物,哪怕是玛玛的姊妹,到底久居宫闱,几乎从未与家中走动。
后来才知道,她去慈宁花园何尝不是太皇太后的默许,芳春是太皇太后跟前的人,若没有老太太的允准,她怎么能独自踏出慈宁宫的门?
而紫禁城之中,又有哪一位谙达,配用进上的龙涎香呢?
只是彼时稚嫩,未经世故,不知那是龙涎。也不知道那日之后,会与眼前这个人,牵扯出这样多的故事。
皇帝其实生得很好看的。
清朗的眉眼,唇角微微上翘,便是不说话的时候,都有一种温润的美,沉静而有力,如同山涧之中的肃肃青松。
她呢喃,恍若梦呓,甚至忍不住伸出手,抚摸皇帝衣袍上龙鳞。宝石辉煌照亮金线,金线密密匝匝才能攒聚成一片,还有一百片,一千片,究竟要多少心血,才能织就九五至尊的华贵与辉煌。
“若是那一日,我没有遇着你,会怎样?”
若是从一开始就没有遇见,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是非恩怨,她也许会在太皇太后跟前当差,年复一年,也许是二十五岁,也许更早一点,被指婚,或是放出宫去。
石青色和佛头青到底有细微的分别。
皇帝不由也笑了,他顺着她的话头,沉思了一霎,“我说不准。天底下有太多料不定的事情了。因果相伏,是好是坏皆无可奈何,只能一应承受。与其思量不可改变的往日,不如紧握眼下时光。”
回忆起昔日,他仍不忘打趣她,“你还管我叫谙达,天下哪一个有你这样胆子?”
而她却轻轻摇头,一味地笑着,连声音都是轻的,带着几分惘然,“奴才再也不敢了。”
自鸣钟又敲过一下,不比铜漏。铜漏是无声无息的,你不去理会它,自然也察觉不到光阴飞逝,常常是猛然回过神来,才发觉物是人非,年华已警。
是时候移驾乾清宫了,皇帝很想与她说,她的“大胆”很珍贵,是天底下独一份的珍贵。只有与她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御座上的帝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想与她说一说舒宜里氏的事情,毕竟春天真的来了,这是他向她承诺的春天。他依稀猜到她这几日心神不宁,大约是见过成明之后,有些灰心。她夜里总是睡不安稳,他有几日悄悄去榻榻里看她,便是连睡觉的时候,眉头都是紧蹙的。
他不愿她为难,也不愿她忧心。
不过好在他们还有很长远的时光,一局棋快要收尾,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乱了分寸,坏了之前的筹谋。李长顺已经在暖阁帘子前请驾,司衣的宫人就在廊下候着,皇帝思量再三,郑重地望着她,只道:“等我回来。”
摇光“嗯”了一声。门外的宫人随即打起帘幔,摇光便退到一旁,低首躬身。宫中皆用栽绒毯,花样却各不相同。养心殿开春来换了新的花样,是太平有象。
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四方无事,民康物阜。
自有宫人伺候皇帝穿靴,她却一反常态,亲自近前来,替皇帝抚平衣裳上的褶皱。司衣的宫人识趣,皆退让在一旁。摇光半蹲下身,替皇帝理顺吉服带上的流苏,皇帝无声地笑了,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在她耳畔说:“荷包的事,回来咱们再细论。”
圣驾起,东暖阁内侍立的宫人皆跪下送驾,摇光亦是。皇帝在众人的簇拥下渐渐走远了,隔着浩荡的天光,只能看见石青色的衮服,上面金龙磊落分明。
不知是不是泪水,混杂在一起,让她瞧不真切,她觉得今天的阳光太刺眼,眼睛火辣辣生疼。浑身发颤,五脏六腑仿佛都绞在了一起,她死死咬着唇角,随着众人恭送万岁的高呼,深深地泥首下去。
主子不在,除了跟去乾清宫伺候的,余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分小食。摇光在养心殿没有什么很亲切的人,不比慈宁宫,有些宫女子想要讨好她,或许也是出于客气,邀她去分糕点,她都含笑一一婉拒。
申末时分还未上灯,日头不似先前,屋子里已经有些暗。摇光在炕边的柜子里翻找,其实没有什么要紧的东西。老太太断断续续赏了不少,她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对银鎏金的小蜻蜓,可惜如今也不常戴了。
觑着天光,她不再犹豫,按照成明与她交代的那样,申末时分在慈宁花园,他能带她出宫去。
出宫了,就可以见到玛玛,或者走得更远,她可以去海子,也可以去宁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