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118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我们营帐中有烤的羊腿,用的是我们北朝秘制的香料,顾大人可愿前往一同用朝食?”

  顾甚微冲着刘符挑了挑眉,“可惜大人来晚了一步,不然我也能请你一并用朝食,试试我们大雍的灵鸡了,不光那香料是秘制的,做法更是一绝。”

  “不光做法一绝,在养鸡之时,都需要派那饱读诗书的书生,在第一缕朝阳出现在东方之时对着鸡诵读经文。再由那通了武艺之人,在第一颗星辰亮起之时,以特殊的功法给鸡疏通经脉。”

  “如此这般,方才为灵鸡。”

  刘符听得目瞪口呆,他睁大了眼睛朝着顾甚微的手看了过去,“闻所未闻!当有此鸡?”

  顾甚微点了点头,当然没有,只是敌国之人长了两只眼睛她都要硬长出第三只,就是不能输!

  一旁的韩时宴瞧着,抽了抽嘴角,他正欲要上前岔开话题,却听闻一旁的傅老儿剧烈的咳嗽起来。

  他同刘符站得近,那一咳嗽口水都喷人一脸。

  刘符吓了一跳,往后挪开了几步,他狐疑的看了傅老儿一眼,瞧不出他唱的哪一出,眸光一动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勉强了,等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顾大人说的灵鸡。”

  他说着,招呼了手下的四大金刚,瞥了驱蛇人的尸体一眼,又看了看吴江手中握着的那个明显非比寻常的蛇头,什么也没有追问便直接走掉了。

  看着他们远去背影,傅老大人的咳嗽渐渐小了一些,他的目光有些深邃,让人琢磨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待人瞧不见了,营地里的新造的饭已经有了香气,傅老大人这才有气无力的看向了韩时宴。

  “韩御史还有吴推官……”他说着,顿了顿,又添上了顾甚微的名字,“还有顾亲事,不如去老夫营帐中一同用朝食吧,昨夜你们救了老夫一命,权当是老夫的感谢了。”

  他说着,又看向了先前扶着他的赵槿,“赵大人还请去协助孙将军办妥回京之事。”

  韩时宴点了点头,这回倒是没有出言讽刺,直接跟在傅老大人身后,几人一同进了营帐。

  昨夜那营帐被火烧毁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原地重建,于是傅老大人换了一顶新营帐,比先前的要小了许多。

  那营帐的帘子一放下,傅老大人立即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先前在外虚弱的样子,一下子一扫而空。

  “老夫旧疾复发,实在是不能继续北去,已经上书官家,一请韩御史替我出使北朝,二自请告老还乡。”

第213章 你认识她?

  你是怎么好意思用这么中气十足的话说出“旧疾复发”四个字的!

  顾甚微瞬间无语,亏得她方才还心中一突,担心傅老大人被韩时宴给骂死了!

  没有想到,人家比汤二郎还会演!

  汤二郎还只演哭丧送走别人,这小老儿都演上送走自己了。

  见跟进来的三人都张开了嘴要怼他,傅老大人赶忙摆了摆手,“你们且听老夫一言。”

  他轻叹了一口气,在椅子坐了下来,然后伸出手来,熟练的捶了捶自己的腿。

  “这并非是老夫第一回 请辞了,殿下西去的时候,我便已经请辞过了。如今朝廷当中改天换日,像我们这种东宫旧臣,早就已经没有立锥之地。”

  “无非是官家瞧见自己垂垂老矣,担心只有赵诚一个继承者之后,整个朝廷会成为下任天子同他母族的一言堂,所以将我们这些老臣留在那里占着萝卜坑而已。”

  “老夫心中有怨愤,太子虽然并无开拓之能,却是可做守成之君。他个性软弱,根本就不可能做出弑父谋逆之事,分明是中了人的诡计。”

  “只不过成王败寇,如今老夫说这些,已是无用之言。”

  傅老大人说着,目光有些哀伤。

  东宫从前稳固如山,朝廷中的不少老臣都维护正统,同太子往来亲密。他从前坐过赵槿的位置,后来又入过枢密院,对于北朝同大雍之间的恩怨如数家珍。

  那时候官家还在悉心培养太子,便遣了他去给太子讲这其中弯弯绕绕。

  他那时候恨铁不成钢,只觉得太子性格软弱,根本不成大器。且也不擅长御下,没有什么心眼子。

  苏贵妃都知道利用福顺公主去拉拢韩家,想要打入到韩时宴同吴江那伙人中去,可太子却是张不开嘴迈不开腿,到头来只有君臣情分,并无朋友之谊。

  若不然的话……他那时候无数次午夜梦回,都恨不得将韩家的儿郎抓过来滴血认亲,看其中是不是有官家遗失的真龙天子……这样的话,就能换一个有用的储君。

  可真到了那么一日,他在玉台瞧见了倒在血泊中的太子……

  他却是懊悔不已,他甚至在想,是不是他日思夜想,絮絮叨叨的,才将那个虽然不成器,但却是心地善良的孩子给害死了。

  傅老大人想着,捶了捶自己的腿。

  在他的腿上绑着一个护膝,那护膝里头放着的草药包早就已经没有了用处,可他却一直没有撤换下来。

  “傅师,孤瞧你一变天就腿疼,叫单太医给你配了药包。景姑给缝了护膝,你戴在腿上能舒缓些。”

  傅老大人摇了摇头,将脑海中那声音驱了出去,“老夫已是无用之人,实在是没有那个锐气去与人相争了……”

  韩时宴听着,冷笑出声,“直接说你怕死便是,我们三个等着嘲笑你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占坑的老萝卜?老萝卜也能在当坛子泡菜,还是晒成萝卜丝,亦或者是炖汤这三件事当中搏一搏。”

  傅老大人脸涨得通红,他气呼呼的指向了韩时宴,“你说话怎么这么刻薄?难怪从前太子去寻你,回来都要痛哭一场。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犯口舌?”

  韩时宴瞥了他一眼,“御史不刻薄,难不成学你当烂萝卜吗?”

  傅老大人哑口无言,他无力的摆了摆手,长叹了一口气。

  然后朝着站在他身边像是木头人一样纹丝不动的魏长命,“官家应该给你了你密旨,万一我出了什么事情,便让韩御史出使北朝,商议和谈之事对吧?”

  傅老大人此言一出,魏长命瞬间破了功。

  他瞪大的眼睛即刻出卖了他,在场的人除了吴江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被傅老大人说中了。

  傅老大人见状,轻轻一笑,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须,“老夫就知晓是这么回事。我们君臣多年,我就知晓他这人生性多疑,在整个朝堂之上,能让他信任的人没有几个。”

  “他让我做主使,却没有给你安排任何差事,就是知晓你我秉性。”

  “我诸事不管,你必会强势插手。若是和谈成功了,你有功劳在;若是失败了,那骂名也有我担着。”

  “官家一直都是矛盾的人,他想让你立功,甚至想要护着你不让你吃亏。”

  “可是韩时宴,他又提防着你,小功可有大功不行。这朝堂之上不能同时出现几位姓韩的高位之人。你想要当御史,官家同韩家应该同时都松了一口气吧?”

  韩时宴并未出言反驳,他只是认真的看着傅老大人。

  “无所谓,韩某只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至于旁人……尤其是傅大人这样的人怎么想,根本就毫不在意。”

  傅老大人一梗,他自嘲地笑了笑,神色愈发的复杂了起来。

  营帐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回过神来的魏长命在怀中摸了摸,摸出了一个卷轴来,他挠了挠自己的头,“傅大人,这圣旨说您死了,韩御史才能继任……”

  傅老大人瞧着魏长命,又好气又好笑,当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一个赛一个的讨人嫌啊!

  “那老夫现在去死一死?”

  魏长命没有接话,但他的表情明显在说,也不是不行,这样他就可以掏出圣旨来了!

  傅老大人气了个倒仰,他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只恨不得掏出一把药来!

  “你若是真怕死,现在就更加不应该回汴京去。徐逸死了,鲁国公府同皇城司肯定要打起来,你现在回去风暴中心,一个不慎就会被撕成碎片。”

  “我是御史,不需要立什么功,只需要履行言官职责便可。”

  “你像方才那般打起精神来就看得过眼,若做得不好,韩某会及时骂你的。”

  傅老大人一愣,神色柔和了几分,他摇了摇头,又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我回汴京去,就是要让鲁国公府同皇城司打不起来的。如今大雍腹背受敌,后方不能再乱了。”

  “我精力不济,在告老还乡之前,大约只能做这最后的一件事了。”

  顾甚微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形容自己的心情。

  傅老大人看上去心意已决。

  她眸光一动直接问道,“方才我瞧傅大人看那驱蛇人眼神不对,您可是认得她?”

  傅老大人诧异的看了过来,他迟疑了片刻,还是说道,“她是景姑,从前我在东宫见过她。”

第214章 顾右年的门路

  那一瞬间,顾甚微从大雍建国初始想到了亡国之日。

  驱蛇人是林毒婆的师姐,又是褚良辰的姑母,不管是师门出身,还是行事作风那都是江湖人士,又怎么会同东宫的姑姑扯上关系?

  她虽然擅长易容术,但是卷宗里她的脸长这样,褚良辰亲口说这么多年她一直长这样,傅老大人认得出她来,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她在东宫行走,亦是用的这张脸。

  顾甚微想着那张仿佛永远十八岁的脸……

  不是,林毒婆用易容术来一人千面,驱蛇人用易容术来让自己青春永驻?

  “她是东宫的掌事姑姑么?”韩时宴问出了顾甚微想知道的问题。

  营帐里里倒是有桌椅,韩时宴拉出了一个圆凳,推到了顾甚微身边,随即自己意思找位置坐了下来。

  傅老大人听着一下子急了眼,他忙摆了摆手,“你们切莫要误会,今日之举,绝非是东宫余党所为。那景姑也不是东宫的掌事姑姑。老夫瞧见她的时候,她还是一个道姑。”

  道姑么?

  顾甚微瞬间精神抖擞起来,她想起了那飞雀面具上的图纹,倒过来的看就像是一种特殊的符箓。

  傅老大人想起了往事,眼中是掩藏不住的哀伤,他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

  “的确是一个道姑,说是来自洪州的飞云观。那洪州隶属江南西路,飞云观在江南东西两路都声名赫赫。尤其擅长练丹药。”

  “说起景姑,老夫便不得不提长青谷。”

  长青谷?韩时宴下意识的看向了顾甚微,他同顾甚微初见是在韩春楼,当时的说书先生有词云,“长青谷顾御带杀穿黄泉路,乱葬岗女郎君一剑万骨枯……”

  顾甚微成名起于乱葬岗围杀,而她的父亲顾右年名声大噪则是在长青谷。

  “长青谷一战对外宣称的是有商队遇匪,就在他们即将殒命的时候,有好汉经过一人剿匪。而这个人便是顾亲事的父亲,故去的御带顾右年。那时候顾御带还不是顾御带,只是顾大侠而已。”

  “世上之事多半是春秋笔法,世人说话亦喜藏头藏尾。”

  “事实上当时救人的不光是顾御带,还有其他几人,这其中之一便是景姑。而被救之人也不止是什么商队,还有藏在商队里微服出行的太子,以及相伴左右的护卫同几位东宫老臣。”

  “当时太子想要了解北面商路,还有雁门关的坊市,我们便跟着王夫人的商队往北略微走了一走,这出了汴京城不到半日,便在长青谷遭遇了袭击。”

  “在顾大侠来之前,先到的人其实是景姑。她穿着道袍,使用的武器是拂尘,同驭蛇根本就没有半分联系。”

  “景姑一开始拿着丹药救人,后来看着情形不对,她便拿了太子信物突出重围去搬救兵了。她前脚刚走,后脚顾大侠路过……”

  傅老大人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敢说当日在现场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忘记那日的画面。就在他们陷入绝境的时候,有一个过路人就那般从天而降,一人一剑解决了所有的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