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123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公子,后悔了吧?想抽自己几嘴巴吧?顾亲事可是有轻功的人!跟那飞天的嫦娥似的!您瞧那嫦娥奔月了后羿能追上?织女飞天了牛郎能……”

  韩时宴听着久违的聒噪声,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骂道,“长观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坐在前头驾车的长观一听,抬手做了一个捂嘴的手势。

  “我知道,公子交代过来,我可以跟来,但一路上必须闭嘴当个死人!”

  韩时宴方才耳根清净,又听那长观忍不住说道,“公子不是我说您,您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顾亲事那哪里是骂你啊,那是在夸你啊!她夸你跟菩萨一样温柔善良……”

  “您要再这样说话不过脑子,小心顾亲事被别人抢走了!”

  “你看那个姓魏的,同顾亲事简直就是雌雄双煞,再看那个戴狼牙的,看着顾亲事两眼都放光,就差仰天喔喔喔了!”

  “长观!”韩时宴怒道。

  就这缺心眼的玩意儿,竟然还说别人没脑子!

  仰天喔喔喔的明明就是鸡。

  长观安静下来,韩时宴却是懊恼起来。他方才不是气顾甚微,他是气自己。

  他哪里是什么刽子手,明明就是没出息。

  韩时宴想着,伸手放到了自己心口。

  方才顾甚微盯着他看,他只觉得自己心跳如雷,根本就没有办法思考。

  他想着,轻叹了一声,撩开了马车车窗的帘子,让外头的风吹了进来。

  韩时宴思绪万千,坐在枣红马的顾甚微却是哈哈的笑了出声,她伸手摸了摸马鬃毛,凑到了枣红马的耳边。

  “瞧见没有,我这嘴上功夫比御史都厉害!日后咱们不叫第一凶剑,叫第一凶嘴!”

  枣红马贱兮兮的扭了扭屁股,愉快地打了个响鼻!

  “你这匹马算不得良种,却是灵性十足!当真是罕见!是匹好马!”

  顾甚微闻声抬头看去,一眼便瞧见了来人胸前挂着的狼牙。

  “的确是匹好马,是我最好的伙伴!”

  枣红马的确是十分灵性,她可不想虚伪的贬低它就为了展示所谓的谦逊。

  那狼牙萧禹看向顾甚微的眼神愈发热切,他拍了拍马同顾甚微并肩而行,“顾大人行事作风,一点都不像我认识的其他大雍人。”

第222章 韩御史杀人无形

  “是么?你还认识哪些大雍人?姓甚名谁,又是何种行事作风?”

  顾甚微抬了抬下巴,冲着那狼牙萧禹看了过去,他皮肤黝黑整个人都十分高壮,头上戴着一顶不知道什么兽皮做的帽子,这会儿天气已然暖和了许多,这野蛮人倒是也不怕捂出痱子来。

  比起韩时宴的清冷,这萧禹整个人都带着过分的热情,像是红了眼睛的疯牛。

  想着魏长命说的任务,顾甚微对萧禹说话都客气了几分,没有用任何咄咄逼人的词汇。

  然而许是两国交流有障碍,萧禹显然没有体会到这种客气,他怔愣了一会儿。

  被顾甚微这种不按常理处出牌的反问给弄懵了。

  他搁着皮帽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憨笑道,“抱歉,我其实不认识几个大雍人。就是教我大雍礼仪的老师告诉我这般夸奖人,我就麻雀学舌,照着说了。”

  顾甚微嘴角抽了抽,看着那一片真挚的笑容心中暗道不好,心中起了十二分警惕。

  这人若不是真实诚,那就是生了八百个心眼子扮猪吃虎。

  他这般一说,谁不一张脸火烧火辣的不好意思?

  当然了,顾甚微不是一般的谁,她觉得很好意思。

  “麻雀再怎么学那也变不成鹦鹉……嗯,你若是没有听懂也不必自责。你们北朝所有人都学大雍官话么?我看刘使臣身边那三位,从来都不说话。”

  萧禹不知道是没有听懂顾甚微语气里的嘲讽,还是听懂了不在意。

  他想了想,认真回答道,“当然不是这样,只有少数的贵族会。他们三人倒是也能听懂,却是不会说。我是姓萧的,在北朝萧是后族的姓氏。顾大人应该有所耳闻吧?”

  顾甚微挑了挑眉,看向那萧禹的眼神深邃起来。

  萧禹爽朗一笑,他的眼神格外清澈,像是被水冲洗过一般,里头赤裸裸的渴望丝毫没有掩饰。

  顾甚微觉得自己仿佛被野兽锁定了一般。

  “萧某在汴京几日,听到了顾大人第一凶剑的威名。我听说了顾大人的父亲顾御带的不幸遭遇。在我们北朝,像您父亲那样厉害的人物,是绝对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的。”

  “而顾大人为父报仇,毫不留情的铲除顾家的举动,也令萧某钦佩不已。”

  顾甚微亦是笑了出声,她看向萧禹的眼神中带了几分凌厉,“萧贵族的耳朵倒是生得厉害,汴京城路边树上刮着的小小一道风,都让你知晓了一清二楚的。”

  “北朝庙太小,装不下我这尊大佛。”

  “你同刘符也不必故意说想要招揽我,使这么一出离间计了。我这人不喜欢麻雀,叽叽喳喳的自以为聪明,还是留在大雍朝,每天瞧那些蠢笨鹦鹉学舌好了。”

  顾甚微说着,眉毛一挑,斜着眼睛瞥向了那萧禹,“对了,不是麻雀学舌,是鹦鹉学舌,萧贵族这回学会了么?”

  萧禹眯了眯眼睛,爽朗笑了出声。

  “学会了!多谢顾大人赐教!顾大人教我大雍官话,这般说来,我是不是可以唤顾大人一句顾夫子?”

  萧禹嗓门不小,这般笑声委实让人忽略不得。

  坐在后头马车里的韩时宴朝前头看着,不自觉地竖起了耳朵。

  “公子,你是不是将金疮药的缸子里改放醋了,我闻着都觉得牙酸了!”

  “长观!你再多说一句,我便立即遣你回汴京去!”

  驾着车的长观唉声叹气了起来,“公子净是会吓唬我!长观若是回去了,谁替你盯着那个狼牙傻子?你坐在马车里瞧不见,我都看见顾亲事冲着他翻白眼了!”

  “可人家脸皮那是城墙,公子你的脸皮那是白纸……”

  韩时宴没有应声,顾甚微冲着那野蛮人翻白眼了?他坐在马车里头,有些瞧不真切。

  韩时宴瞧着并肩而行说着话的二人,克制住了想要上前的冲动。

  他对于“过河拆桥”的顾亲事还记忆犹新……他都没有讨到任何好处,被“利用”“扔下”不知道多少回了,顾女侠才慢慢的信任了他。那北朝人上来就想讨好,简直就是没事找死。

  不过,韩时宴想着,目光落在了萧禹身上。

  此番出使,张春庭派了魏长命同顾甚微两员猛将出来,势必另有深意,应当是有什么比和谈更重要的任务。

  那么,任务会是在萧禹身上?

  他想得出神,陡然感觉一阵风袭来,却见先前还在前头同那萧禹聊得热火朝天的顾甚微,一下子到了近前钻进了马车当中。

  他瞧见那张脸,悄悄往一旁挪了挪,换了个姿势尽量让人忽视他红了的耳根子。

  “说了口干舌燥了么?再来一杯茶?”

  韩时宴这话一出口,只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果不其然,顾甚微啧啧出声,“韩御史何时修炼了透视眼,这搁着马车帘子都能瞧见我同人说话!这若是去了王都,咱们就去那皇帝老儿的书房站着,你好看看卷宗里头都写了什么。”

  韩时宴见顾甚微半分没有异样,不知该是怅然,还是松了一口气。

  “那萧禹是太后亲弟的第三子,他胸前挂着的狼牙那是勇士的象征。”

  “别看他长得老气,瞧着像是三十有余,实际上今年不过十六岁,尚未在军中任职。此番来汴京,应该是同徐逸一样,想要混一个功劳,为日后走军职做铺垫的。”

  “北朝同我大雍迟早有大战,日后这个萧禹说不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顾甚微接过韩时宴递来的茶盏,惊讶得根本忘记入口,她双目睁得溜圆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你说谁十六岁?那个戴狼牙的野蛮人?”

  韩时宴听着,险些笑出声来,他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是的,北朝人比较显得老成。”

  顾甚微闻言啧啧称奇,她摇了摇头,端着那红枣茶又喝了一口,“这哪里是显得老成?这分明就是一出生便十八,过了一年三十八……心腹大患么?”

  顾甚微眼眸一动,做了一个磨刀霍霍的手势。

  韩时宴嘴角翘得压不住,“不必心急,现在不是动手的好时机,待和谈之后再看……”

  坐在马车前头的长观听着这谈话,背后生出了一层汗。

  好家伙!谁敢说他们家公子是不会武功的弱鸡,诸葛孔明在这里都要夸上一句:谈笑中樯橹飞飞湮灭,说话间情敌人头纷纷落地。

第223章 汴京来信

  他先前惹恼了公子那么多回,该不会来年坟头草都要长得比人高!

  一辆马车三个人,各有各的心思。

  长观在暗怕,韩时宴在暗喜,顾甚微则是在暗思。

  虽然韩时宴关于萧禹的身份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从前并未入枢密院,也不似那齐王第三子赵槿一般,在国信所任职,他应该同她一样并没有见过萧禹。

  那么眼前的萧禹究竟是真长得急,还是有人化名,就值得商榷了。

  车队在天黑之前,终于下了松毛岭,在那山脚下便有一处村庄名叫石矶村。

  韩时宴跳下马车,朝着已经在安营扎寨的北朝使团,微微勾了勾嘴角,他看了顾甚微一眼,“看来松毛岭一事很有效果,我们的客人都不再挑三拣四,吵吵嚷嚷了。”

  顾甚微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点了点头,“都怪西夏人动手太晚,不然咱们这一路要轻松许多。”

  顾甚微说着,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一阵轻笑声,她回过头去一眼就瞧见了正朝着二人走过来的齐王第三子赵槿。

  “我们同北朝人打过很多回交道,还是头一回瞧见他们这般有涵养。韩御史同顾亲事若是能来我们国信所便好了”,赵槿说话很温和,同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一样。

  自从傅老大人离开之后,护卫队的事情都是孙思武在安排,而后勤之事则是赵槿全权负责。

  他虽然平日里闷不做声很没有存在感,但是办事能力却是令人刮目相看。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顾甚微都瞧着他亲切了许多。

  “韩御史喜欢吃甜食,这石矶村里进村朝前第三户有一位姓蒋的阿婆,她做的松子糖是最地道的。”

  他说着,又抬手指了指村中最高的建筑,那是一座两层的小塔楼,“这里虽然没有大的驿站,但是却是有一个信塔。过往的信使可以在这里留宿传书。”

  “我们要带辎重前行,跑得不如信使单枪匹马来得快。几乎是每一回我们下了松毛岭,就差不离可以收到汴京递来的新消息了。那守塔人名叫国叔。”

  “他还养了信鸽,两位若是有什么想要传信的,可以直接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