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178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韩敬彦被她一脸不用感谢我给气乐了!真是霸蛮硬圆啊!

  “飞雀案已经交由我们大理寺主审,皇城司和御史台最好还是不要插手。”

  韩敬彦说着,半蹲下身去,一目十行的看了看地上写着的那封遗书,他看完之后抬起头来,指了指那满满当当的一页纸,“这封认罪书是你亲笔所书?”

  齐王迟疑了片刻,微微点了点头。

  “你在上面说,断械案,税银案还有飞雀案全都是你指使人去办的可是真的?”

  齐王这回动作微微快了一些,他依旧是埋着头,轻轻地点了点头。

  韩敬彦没有停顿,又继续问道,“你将那些税银全部融了已经当做是军饷全都用光了,在褚良辰手中的那一个金元宝是仅存的一个?”

  齐王点了点头。

  “飞雀案也是你派人干的?是你指使李畅行刺官家并且盗走了国玺?这一切都同顾御带还有王珅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有李畅被你收买了,其他的人都是无辜之人?”

  齐王抬起头来,看了顾甚微一眼,他的嘴啊了啊,依旧是点了点头。

  韩敬彦瞧着,站起身来,他将那张遗书递到了顾甚微的手中,“他这嗓子,短时间怕是很难恢复。好在这遗书之上事无巨细都交代得很清楚,等他签字画押,便可以当做是呈堂证供。”

  顾甚微点了点头,冲着韩敬彦笑了笑。

  “我阿爹同王珅终于可以沉冤得雪可真是太好了!”

  “大人先前说得没有错,这案子交给大理寺主管,而我同韩时宴身份敏感,若是强行加入这个案子,反倒是不美。不光对大人没有帮助,反倒让人多了屈打成招的攻讦点。”

  “我亲耳听到这厮认罪,也算是圆满了,终于可以回去睡个好觉了。”

  韩敬彦看了顾甚微一眼,点了点头。

  这大狱当中一团乱,他还要请郎中来给齐王看嗓子,还得跟台狱的人解释为何他们一下来门都没了!

  ……

  二人从那台狱出来上了马车,顾甚微撩起帘子往外的看了看,见并没有人注意这辆车,这才放下帘子来。

  “你不觉得这事颇为蹊跷么?齐王有问题。”

第322章 你不信他

  “你内伤未愈,突然拔门可有不适?”

  韩时宴没有说案子,却是朝着顾甚微的手看了过去,那牢门并不光滑,上头生着不少倒刺,一不小心就会扎进肉里。

  顾甚微将双手举起,递到了韩时宴面前晃了晃,“能有什么事?若不是担心用脚往里踹会砸死齐王,我也不至于露这一手,给你们家那位未来国相吓了个够呛了。”

  韩时宴见她手指白皙,并未有伤,又见她并无勉强之色,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武将当真是抗揍。

  不似他们御史台的老大人们,打个喷嚏都能下巴脱臼。

  “方才齐王的确是自缢。牢房内很干净,地面上也没有什么拖拽的痕迹。离他不远的拐角处就有守卫,若是发出了异常的响动,那他们

  “他的手指里很干净没有皮屑,脖子上也只有一道勒痕,地上的矮桌案有被脚推开挪动痕迹。”

  “为了不发出那么大的声响,他甚至在桌案下头垫了一些干草。”

  顾甚微听着韩时宴的发现,点了点头,“就算是狱卒听到了桌案挪动的声音,也只当他在写认罪书的时候不小心挪动的桌案,并不会引起警觉。”

  “他们不警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个引路的狱卒方展说的,门上一共有两把锁。”

  “一把钥匙在他这种当值的队长身上,另外一把钥匙则是在牢头身上。需要两人合在一块儿方才能够将牢门打开。”

  顾甚微同韩时宴相处久了,不管私下里怎么过河拆桥鸡飞狗跳,但是查案的默契却是无人可比。

  “那认罪书墨迹已经干了,可他还能在我们救下他来的时候有气,说明齐王刚刚才挂上去不久。”

  “没错,甚至我们如果不在门口多说几句闲话,还能看到他悬挂在半空中直蹬腿。”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没有人可以将他挂上去,然后锁上门出来。牢门上的锁都是铁链缠绕的,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慢慢来。”

  两人你一言我我一语的补充着,先前还觉得无比蹊跷的地方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有人让齐王上吊而死,他无可奈何只能写下罪状,然后上吊而死。”顾甚微蹙着眉看向了韩时宴,“这很奇怪不是么?齐王犯下谋逆弑君的大罪,即便他是官家的弟弟,那也是必死无疑。”

  “东宫太子谋逆,都被我们张大人直接斩杀了。”

  “官家费尽心机设局,要将齐王党连根拔起,没有道理还给他留活口。之所以他现在还没有死,那是因为还有事情要查明。”

  顾甚微并没有脸大到官家是因为要查飞雀案,给她阿爹翻案才没有当场处死齐王。

  这其中有什么内情她不知晓,但换做是她当官家,至少要搞清楚飞雀案之后落到了齐王手中的国玺,是如何跑到北朝人手中去的。

  他们在北朝王都出城时的遭遇表明,齐王同北朝有勾结。

  那么齐王是怎么同北朝勾结在一起的,在汴京又还有哪些其他的像他一般位高权重的卖国贼?

  韩时宴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问题就出在这里。齐王既然必死无疑,为何又有人要逼着他自缢?”

  “既然他不管怎么都会死,齐王又还有什么受人要挟的?”

  韩时宴的小楼,同御史台相隔并不远。

  待马车一停,二人的交谈戛然而止。

  顾甚微跳下马车,自来熟的走了进去,她跨过门槛迈进去了一条腿,又忍不住探出头来,然后再又迈了进去。

  只见之前还光秃秃的宅院,这会儿简直就是鸟语香宛若进了官家的后园。

  最为诡异的是,在那些奇珍草之中,还藏着梅桩同大沙袋,开辟出了一个小演武场不说,还在那里摆了个兵器架子,上头十八般兵器样样齐全,看上去当真是有模有样。

  “你这宅院还真是文武双全,种着文官喜欢的,打着武将喜欢的拳。”

  不等韩时宴得意,便又听顾甚微道,“可瞧着总觉得张飞弄的不是板斧,而是掐着兰指甩着桃枝。”

  说起桃,顾甚微眼眸一动,好家伙!这厮也不知道从哪里挖来了一株老桃树种在院墙的一角,那面上的土都还是新的泥。

  这时节汴京的桃已经开败了,树上都是郁郁葱葱的叶子。

  可即便如此,待到来年三月,顾甚微都可以想见站在那小楼之上推开窗瞧见那粉红一片的美妙场景。

  韩时宴听着那离谱的形容,赶紧摇了摇头。

  再这般下去,他简直就没有办法直视张飞这两个字了。

  顾甚微感慨归感慨,却是没有停留,二人直接上了小楼,留了长观在下头看守。

  韩时宴的那张大桌案还在,上头摆放着干净的白纸,还有文房四宝,一切看上去同上一回来并无不同,可仔细琢磨,却又有不同处来。

  顾甚微看着那大桌案边多出来的一张宽阔的太师椅,以及新添的崭新的茶具,神色古怪的看向了韩时宴。

  她想了想直言不讳的说道,“我说的蹊跷,不光是指齐王,这一点你明白吧?”

  韩时宴神色微变,他点了点头,熟门熟路的走到了小炉子边,给顾甚微添上了茶水。

  “我知道,你不信任我堂兄韩敬彦,从前你也怀疑过他,怀疑过韩家。”

  顾甚微接过茶盏咕噜了一口,这茶水一直在小炉子用火温着,并不滚烫。也不是什么茶叶水,而是煮好了的桂酒酿,喝上一口周身都是淡淡的酒香。

  “我怀疑你堂兄,你还这么淡定?你不应该生气么?”

  韩时宴摇了摇头,“我时常怀疑我自己。而且不光是你,我也觉得他有些奇怪。”

  “我们四个人虽然是一同长大的,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处事原则还有想法都有很大的不同。根据我对韩敬彦的了解,他为人稳重实干,且在科举之后便一直外放做父母官。”

  “我们二人能够看出齐王的蹊跷,他一定也可以看出来。”

  “可是他却是并没有问任何同齐王自缢相关的问题,而是一直盯着那张供词发问。这很不像他。”

  韩时宴说到这里,顿了顿,“但是,我还是认为,韩敬彦不是一个坏人。他如此这般,一定有他的理由。”

第323章 另有黑手

  就是韩时宴说的这回事。

  顾甚微的手指在那杯盏的边缘画了个圈儿,这是一只通体雪白的杯盏,上头画着水墨寒江孤舟独钓。

  韩时宴那只杯盏则是通体漆黑,一眼看去群山林立白雪皑皑,若是合在一块儿,那便是一副完整的画。

  “韩敬彦很着急结案,给我阿爹同王珅翻案。齐王认罪书上将所有一切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那封认罪书于我而言十分有利,按理说我应该才是三个人当中最急切的钉死这一切的人。”

  顾甚微说着自己心中的疑惑,“可是韩敬彦比我还要心急。”

  若换做是旁人,肯定会觉得她这个人十分的矫情。

  明明她费尽千辛万苦,做了那么多事情,就是为了还她阿爹一个清白,就是为了翻案来的。

  如今她所希望的一切全都要实现了,她却嫌主审官太心急了。

  可是她知道,韩时宴能够理解她的想法。

  她要的是清白没错,可不是虚假的清白。

  果不其然,韩时宴并未露出任何惊讶之色,“我知道你想要的是真相,而现在有人要杀死齐王掩盖真相。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目前所知晓真相是假的。”

  韩时宴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补充解释道,“也有可能只有部分是真的。”

  至少断械案是齐王所为无疑,在这次谋逆中他们已经见识过那批“失踪的军械”了。

  “部分是真的么……”顾甚微喃喃自语道。

  韩时宴没有继续说什么,却是拿起了桌上的笔。

  他们离开汴京太久,这书房里的文房四宝没怎么动用过,砚台里墨都已经干了。

  韩时宴想着,随手研起了墨,不一会儿的功夫,顾甚微便闻到了一股子淡淡的墨香味儿,同她手中的桂花酒酿混合在一起,味道特别得十分清脑。

  她伸长了脖子朝着韩时宴的笔下看了过去,却见他在纸上快速的默写起了齐王的那封认罪书。

  他的笔锋锐利,每一个字都锋利得像是尖刀一般,十分符合顾甚微对他这个人的看法。

  “就看了那么几眼,你就可以全部默写下来了么?”

  顾甚微瞧着啧啧称奇,“虽然都是字,但如果是武功秘籍,那我瞅一眼就能记住。如果是四书五经……除非打开我的脑子,用刻刀刻上去,不然我是一万个记不住的。”

  韩时宴用笔如飞,他记性上佳,那张纸上所有的字如今都刻在了他的脑子里,如果需要的话,他甚至可以照葫芦画瓢,写出一张同齐王所书一模一样的认罪书来。

  “能记住四书五经的人很多,国子学里随便抓一个人便会,可像顾亲事武功这般厉害的,却是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