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189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韩时宴手指一僵。

  他现在说根本就没有蜘蛛还来得及么?

  好在顾甚微并未在此事上纠结太久,“不管怎么说,咱们都要重新去调查一下,绿翊的父亲当年究竟有什么隐情。还有袁惑当初为何去了苏州,算算那个时间,他去苏州会不会同绿翊父亲有关?”

  “而且,你还记得我之前的怀疑么?”

  “只有国玺和断械案,我们可以肯定是齐王所为。”

  “在没有线索的情况之下,我们要清除先入为主的想法,重新来调查李畅刺杀官家的事情,还有税银案。一会儿我们兵分两路,你去袁惑家中问话,我则是想要去找马红英。”

  “我想弄清楚她给褚良辰的那枚刻着字的金元宝的来龙去脉。”

  “之前我在芙蓉巷的武馆当中瞧见她了,她同王御史夫人站在一块儿。”

  顾甚微说着,顿了顿。

  “我其实有一个不情之请,我想要你按住韩敬彦,不让他早早的就直接翻案,将飞雀案定案。”

  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了这个重审的机会,如果韩敬彦直接拿着齐王的认罪书结了案,她阿爹同王珅就此重获清白……这个案子想要再重开,想要真相大白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官家已经伸出左脸让他们打了,哪里还会伸出右脸让他们再打一回?

  韩时宴神情凝重起来,他想到堂兄韩敬彦,微微紧了紧手,郑重的点了点头。

  “我一定不负所托。”

  他说着,想了想又补充道,“孙长山他们是真水匪还是假水匪,我也会去调查的。他们有船且劫财手法老道,应该是惯犯,运河上多少能打听一二。”

  顾甚微眸光一动,“这事儿我让柳阳去办,比起那些高高在上不作为的家伙们。雾伞知道的应该更多。”

  说起来她回来汴京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去见她收的那小弟柳阳。

  “好”,韩时宴应承着,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去堂兄那里争取更多的时间。

  “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行一步了”,顾甚微说着,也没有叫停那马车,直接撩开帘子嗖的一下飞了出去。

  韩时宴瞧着那被顾甚微撩动的马车帘子,赶忙伸手拦住探头朝着顾甚微离开的方向看了过去。

  一直到瞧不见人影了,他这才收回了目光。

  “韩御史原来喜欢皇城司的顾大人么?关大人是如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马车夫突然出声,瞧见韩时宴的身子微微有些僵硬,他爽朗的笑了出声,“韩御史放心,小人不会大嘴巴乱说的。不过小人都能看出来,应该没人看不出来了。”

  不!顾甚微就没看出来!韩时宴默默地想着。

  “关大人若是知晓了,在天之灵一定会给很高兴的吧。他从前时常嘀咕,说大人性子冷清且执拗,这辈子怕不是要孤独终老了。”

  韩时宴想到关御史,心中一暖,周身的气场都温柔了许多,瞧那车夫都变得亲切了起来。

  “不过,皇城司那位大人,好似并没有嫁给韩御史的意思呢!”

  韩时宴所有的温柔瞬间收敛。

  今日韩时宴,不宜出行。

  韩御史缩进了马车当中,默默地想着,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犯小……人。

第342章 红英的抉择

  “顾亲事再不来,酒都要凉了。”

  顾甚微翻上武馆二楼,瞧见马红英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她掸了掸袍子上的灰尘,步履轻松地走了进去,马红英坐在窗边光洁的桌案前,手中端着一个粗瓷酒碗。

  这屋子里空荡荡的,除了一张桌案两把凳子,再有的便是她腿边放着的一个已经熄了火的煮酒炉子。

  顾甚微在马红英的对面坐了下来,端起放在面前的酒碗咕噜了一口,一股子辛辣的味道直接上头,入腹的瞬间火烧火辣的。

  马红英见她微微蹙眉,转了转手中的酒碗,“在军中待久了,习惯了喝烈酒。这汴京城中给小娘喝的花酒果子酒,入口淡得出鸟来。”

  顾甚微抬眸打量了她几眼,见她一副江湖女子打扮,整个人沉稳内敛了许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酒虽然好喝,但是喝多了手会抖”。

  她说着,将自己腰间的长剑取了下来放在了桌面上,剑鞘同桌面相接的那一瞬间,发出了沉沉的声音。

  顾甚微意有所指的看了那剑一眼,“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马红英闻言,神色复杂地摩挲了一下酒杯,“顾亲事来寻我,是给吴江当说客的么?”

  “吴江那张嘴叨叨个没完,哪里还需要多此一举的找个说客。他都天衣无缝了,谁还插得进嘴?”

  马红英一愣,爽朗的笑了出声。

  “吴江是这样的,像个小孩一样,总是叨叨叨个没完。从前在战场之上,今日不知明日事,大家都很喜欢他这样的热闹的性情,至少便是突然死在了战场上,临死之前回想起自己的过去,也不觉得寂寞。”

  “但是回到了汴京城里,就觉得太过不正经,像乌鸦一样聒噪了。”

  “小时候韩时宴看书的时候,吴江就在旁边和尚念经,然后他就会喊我的名字,马红英!我就一跃而起,揪住吴江的耳朵便往外拖,结果吴江唉哟唉哟的叫得更烦人了。”

  “韩时宴虽然嫌弃吴江,但却不喜欢告状,所以我们倒是都不怕他。韩敬彦就不一样了,他是活爹,他不光会告家长,还会拿着竹条对着吴江讲上一个时辰的大道理。”

  回想起年幼之时的趣事,马红英明显要轻松了许多。

  她拿起小炉上的酒壶,给顾甚微的酒碗满上,又给自己添了些,然后拿起酒碗同顾甚微轻轻地碰了碰。

  “张大人说得真是没有错,我们两个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要是韩时宴告诉我你是剑术天才的时候,我直接冲去你家认识你就好了,晚了好些年。”

  马红英喝了一口酒,将那酒盏放在了桌面上。

  “仔细想想,我同吴江之间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又好像有哪里不同了。”

  上一回分别的时候,还是生死离别,爱意最长的时候。

  明明相隔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她却觉得自己好似过了一辈子,长到再见汴京的故人旧事,都觉得十分陌生了。

  马红英没有办法对着顾甚微描述这样的心情,因为她也说不清。

  她不知道是她走得远了,吴江还停留在那个乱石阵里,还是吴江走得远了,她却回不来了。

  顾甚微瞧着马红英思索的样子,并没有打断她。

  一直到她再端起酒碗碰杯时,顾甚微这才开口说道,“你最后弄明白了吗?乱石阵的事情。”

  马红英挟持的官家只不过是个替身,替身回答的问题,自然也是做不得数的。

  当年乱石阵下达命令拿他们换国玺的人,是不是官家,这个问题马红英想知道,她也想知道。

  “这个世上,大约只有你能同我感同身受。我家中的人,都不想我继续追问下去了。昨夜回去,我阿娘抱着我哭了一宿,连带着她养的狗,都对着月亮呜咽。”

  “不光是这样,还有我的姐妹们,姐夫妹夫……”

  马红英说到这里,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我差点以为自己又死了一回,隔壁住着的人家险些连夜起床来找灵堂吊唁。”

  她说着,话锋一转,抬眸对视上了顾甚微那双坚毅的眼睛。

  “不过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

  马红英说着,底气渐长,目光亦是愈发的豁达起来。

  “张大人是个很好的人,他在官家面前说我被救之后,是他安排我去做了卧底。这回齐王谋逆,我也算是立了大功。这般一来,我活下来来,却是没有返回战场,没有返回汴京,这件事就无须被追问了。”

  “你立功的愿望是要给你阿爹洗清冤屈。”

  “我原本是想要向官家问个究竟,今日早朝之后,我在御书房里再次见了官家。”

  顾甚微认真的听着马红英的话,每个人要走的路不同,每个人遇到事情的选择也不同。

  马红英不管怎么选,都是她自己做出的决定。

  马红英摇了摇头,“我没有问那个问题。问了又如何呢?就算是,我们马家人也做不出弑君谋逆这种事情来,我的父亲也还会一如既往守护着大雍,永远扎根在边疆。”

  “直到他战死沙场,或者是垂垂老矣无法再提起刀枪的那一日。”

  “不管得到什么答案,那些死去的兄弟们也不会再活过来,我也没有办法再拿着那对大锤站在战场上了。”

  马红英说着,目光愈发的坚定,“我想,死在战场上的我的同袍们,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

  “我们本来就是为了大雍而战,为了百姓的安宁而战的。”

  “哎呀”,马红英说着,眼眶有些泛红,她笑了笑,又冲着顾甚微道,“我小时候,我阿爹便总是同我说这些,我那时候年纪小气性大,总觉得老头子愚忠古板,成日里大局大局。”

  “我那时候可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说着同父辈一样的话,做出从前在我看来十分懦弱的抉择。”

  “在今日之前,在我在御书房里见到官家之前,我都没有想到会这样。”

  顾甚微静静地听着。

  她什么也没有说,她知晓马红英这会儿需要的只是一个聆听的对象罢了。

  她恰好有着相似的经历,却又不像吴江还有马红英的家人那般同她那样亲近,是最合适的人。

  “我没有问那个我想了日日夜夜,豁出性命都想要问的问题。”

  “我替那些兄弟们要了军功,替他们要了更多的恤典。逝者已逝,活人还需要靠这些活着。”

第343章 金元宝由来

  顾甚微拿起酒壶给马红英倒了一碗酒。

  马红英端起一饮而尽,她用衣袖胡乱的擦了擦嘴角的酒渍,冲着顾甚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你来找我应该是有正经事吧?我却先拉着你说了这些,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说起来她同顾甚微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说这些实在是交浅言深。

  可是马红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什么,那些藏在心中的话,在见到顾甚微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说了出来。

  “是我先问你的,你不过是回答了我的问题”,顾甚微冲着马红英摇了摇头,她朝着窗外看了过去,透过窗棱可以看到明镜巷底下那犹如过江之鲫一般的人头。

  这里随处可见推着小车,拿着算盘神采奕奕的姑娘们。

  同一镜之隔的芙蓉巷简直像是两个世界。这个时辰,那边的姑娘们怕不是方才起身,等着小丫鬟伺候着梳洗画眉,等待着落日之后的狂欢。

  “你日后是打算在这里开武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