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191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韩御史!怎么来了大理寺?我横想竖想左想又想,也想不出我身上有可参之处!我明明就是兢兢业业,克己守礼,一不喝花酒,二不贪钱财,三不……”

  说话那人名叫崔以行,祖上那是望族名门,虽然到了大雍朝不复从前荣光,但族中亦是家风良好多有少才。

  崔以行少年进士,一路高升如今乃是大理寺少卿。

  从前大理寺卿年迈不理事,大理寺都是崔以行代行职责,韩时宴从前没少同他打交道。从前二人在国子学,也算是说得上话的同窗。

  “三不正经么?”韩时宴淡淡地回了一句。

第345章 问韩敬彦

  崔以行听着,轻笑出声。

  “许久未见,我听闻了你在北朝王都大杀八方之事,当真是心生敬佩,畅快无比。我那长子后日满月,你若是有空且来让他蹭蹭福气可好?”

  韩时宴一脸震惊的看向了他,“你都有孩儿了?”

  “像我们这个年纪,多数都成亲生子了。当年我还给你送了喜帖,长观还来送了一对玉如意,我家娘子到现在日日放在床头边辟邪呢!”

  辟邪……

  韩时宴哑然,他眼神微动,看向了崔以行,“你同嫂夫人是如何相识的?”

  崔以行一愣,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韩时宴,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诧异,随即又了然于心,“你有心悦的姑娘了?这是好事呀!不过我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生得娇小玲珑的,被家中养得十分娇气,原本我其实不怎么中意她。”

  “成亲头一年,那家中也是闹得鸡飞狗跳险些和离。不过好在我幡然醒悟,哄了大半年如今总算是琴瑟和鸣。”

  崔以行注意到韩时宴询问的眼神,轻笑出声。

  他摸了摸自己并不存在的胡子,摇头晃脑的装了一回夫子,“我倒是没有想到,我还有给韩时宴做夫子的这一日。从前在国子学,可只有你教我的份。”

  崔以行说着,竖起了一根手指头,“没有旁的,直接告诉她你心悦她!”

  谨记着他又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头,“还得脸皮厚,她生气捶你就让她捶,她若想跑你就拉住她……”

  韩时宴认真的表情立即变成了怀疑,他嫌弃的看了一眼崔以行,生硬地说道,“我去寻韩敬彦,已经到了。孩子满月我会送贺礼的。”

  顾甚微生气捶他就让她捶?

  顾甚微想跑他去拉住她?

  崔以行这分明就是想要他死!

  这厮大约没有见过一拳将人捶出脑浆子的姑娘!

  韩时宴想着,冲着那崔以行摆了摆手,毫不客气的朝着大理寺卿的院落行去。

  崔以行瞧着他的背影简直是一头雾水,他摇了摇头小声嘀咕道,“这韩时宴,怎么跟小孩儿一般,说翻脸就翻脸。”

  他说着,小跑着跟了上去,凑到了韩时宴的身边压低了声音,“你堂兄怎么突然来大理寺了,我还以为他回京叙职之后会去枢密院。”

  韩时宴脚步一顿,蹙了蹙眉头,“不知,官家自有安排。可是有什么不妥当?”

  崔以行摇了摇头,他并没有因为韩敬彦是韩时宴的堂兄而觉得有什么是不能议论的,他同韩时宴认识这么多年,太了解他的为人了。

  他想着,压低了声音道,“也不是不妥,就是吧谁都没有想到。韩敬彦不是一心想要做实事么?我以为他会在地方上成了一方大员,然后再回汴京直接入枢密院呢。”

  “而且吧……我们一早收到风声,这大理寺卿原本官家是属意苏承苏老大人的,不知道怎么的就换人了。”

  崔以行说得十分坦荡,他资历尚浅,如今能做大理寺少卿已经是机缘巧合破格提拔。

  进士算什么,满朝文官皆进士,谁还不得一级一级的熬出头来。

  这大理寺卿的位置,即便不是韩敬彦,那也是别人。

  见韩时宴看他,崔以行笑着眨了眨眼睛,“日后我便要在你堂兄手底下讨生活了,总得搞清楚上峰的心思,才能更好的溜须拍马不是。”

  韩时宴无语地冲着他翻了个白眼儿,“不知道。”

  崔以行也不纠缠,他见韩时宴继续往前,举起手来挥了挥笑道,“我儿子满月记得来啊!别带什么贵重的,来个金锁就可以!”

  韩时宴没理会他,径直地进了韩敬彦的屋子。

  韩敬彦正坐在一堆卷宗当中,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的继续写着字,“来了,先喝杯茶。明心,给时宴上杯花茶,糖少放些,要克制些。”

  “为什么?”

  正在研墨的小厮明心见韩时宴有正事要说,忙微躬着身子朝着门口走去,临到门前还贴心地关上了房门。

  “什么为什么?你在朝为官,平日里就是这般行事的么?不见礼不寒暄,劈头盖脸就质问?”

  “御史是要直臣谏臣没错,但也并非不懂礼数的二愣子。不是么?”

  见韩时宴直勾勾的盯着他瞧,韩敬彦声音软和了几分。

  他轻叹了一口气,“兄长不是要教训你,而是时宴呐,官家他没有办法庇护你一辈子。你这般直来直往的惯了,不经意间会得罪许多无须得罪之人,这并非是长久的为官之道。”

  韩敬彦有时候忍不住想,一别几年。

  韩时宴同吴江,甚至是马红英,都丝毫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腔热血横冲直撞,唯独他……他们十三岁的时候他像三十岁,他们二十岁他像八十岁。

  “为官之道?”

  韩时宴直直地看着韩敬彦,“兄长的为官之道,就是明知道有问题不深究,直接糊弄过去么?”

  韩敬彦一愣,脸上带了几分薄怒。

  他将手中的笔搁在了砚台上,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韩时宴,“你以什么立场在这里质问我?是御史台的御史在指责我大理寺查案敷衍应付,还是替顾甚微在这里指责我没有替她父亲洗刷冤屈?”

  “不对,你凭什么来代表顾甚微?”

  韩时宴一梗,扎心了。

  他一瞬间又恢复了清明,直接说道,“你认为我的立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齐王在牢中自缢一事明显就有很多可疑之处,他都是必死之人,凭什么未被审问就写认罪书?又为什么在这个档口要多此一举自尽?就那么急不可耐的见阎王吗?”

  “那封认罪书中,一再强调顾右年同王珅是无辜的,所有的错都是他犯下的,可飞雀案中他是怎么指使李畅行刺的却并未交代清楚。这些你都不觉得奇怪吗?”

  “别说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齐王若是心善之人,便不会有那些戴着飞雀面具的杀手了。”

  “若换做别人未能察觉我可以理解,毕竟这世上蠢笨之人许多,可是韩敬彦你不同,你明明都知晓却不闻不问,这便是不行。”

  韩敬彦没好气的看了韩时宴一眼,“我还得谢谢你高看我,认为我是聪明之人?”

第346章 三张残页

  韩时宴没有接话,只目光灼灼的盯着韩敬彦瞧。

  韩敬彦避开了他的目光,良久方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他比韩时宴要年长些,可以说是瞧着他长大的,没有人比他更知道眼前这个人究竟有多固执,又有多喜欢刨根问底。

  他犹记得,韩时宴八岁那年,家中有族老病逝,他们身为韩家嫡系子孙自是要在灵堂守孝。

  二人无意之间听到了碎嘴子的小婢女在那里耳语,说那族老根本就不是病死,而是被妾室毒杀。就那么一句不知道是流言还是臆断的话,硬是叫他听进了心里。

  当时正是避亲钉棺之际,韩时宴二话不说直接冲回灵堂,要求开棺验尸。

  那族老足有八子,个个都生了白发,他同韩时宴那都要唤上一声伯父,不说人人在朝为官,那也有几个大有出息气势非凡之人。

  岂能容忍一个孩童扰了父亲安宁?

  当时二人被团团围住,他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韩时宴却是头硬如铁,那小子直接爬上了棺材,就那么死死的趴在上头抱住不起,那么多叔伯上前抠他手指,硬是没有将他抠下来。

  轿夫不敢起棺,眼瞅着就要误了时辰。

  最后没有办法顶着那八位伯父要吃人的眼神,硬生生的开了棺材盖儿,那场景每每想起,韩敬彦不由得都头皮发麻。韩时宴在族中无人敢惹,不是因为他阿娘是公主,实在是不管你想不想听他的,最后都得听他的。

  不然他就像是他最爱吃的糖,一直黏在你的眼睛上,直到你受不了听他的为止。

  现在,这颗糖黏住了他。

  “韩敬彦,你若是不敢查,让我去查好了。”

  韩敬彦被韩时宴气笑了,他无语地看了回去,“还对我用上激将法了。”

  他说着,长叹了一口气,弯下去在桌案底下摸了摸,摸出了一个被叠成了三角形的符纸来,他将那符纸放在手心里,想了想,还是推到了韩时宴跟前。

  他冲着韩时宴抬了抬下巴,示意他打开来看。

  韩时宴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走上前来轻轻地拆起了符纸,他眸光一动,想起了之前他同顾甚微从绿翊那里得知的消息,她说她同她阿姐都有一个荷包,荷包里头放着她们的胎发还有平安符。

  “这是绿翊姑娘荷包里的护身符?还是她姐姐的,怎么会在你手中?”

  “都不是。”韩敬彦否认道,并没有多说什么。

  韩时宴将那符纸打开,定眼一瞧却是忍不住蹙了蹙眉头,“这不是护身符……是账册?”

  这张纸有一边的边缘坑坑洼洼的,“这是被人从某一本账册上头撕下来的残页……夏知县的秘密就是这个?”

  见韩敬彦不语,韩时宴脑子里飞快地分析起整个案子的细节,他抿了抿嘴最后肯定道,“这个护身符是你从清源寺得来的?绿翊说她父亲给她们的平安符是从清源寺求来的……”

  韩敬彦给了韩时宴一个赞赏的眼神。

  无论是见识了多少回,他都会为韩时宴这敏锐的直觉还有骇人的天赋所震惊。

  他第一回 听闻韩时宴日后想要做御史的时候,还当他是想要给他让路,毕竟姓韩的家族一辈只出一个宰相。他们的家族已经够荣耀了,官家同其他朝臣又岂能容忍兄弟二人同时身居高位?

  可却是他世俗了。

  韩时宴根本就不屑于什么高位,他有他所坚持的道路。

  “你不是去信拜托我查夏知县的旧案么?当时正好含香楼的春灵姑娘身亡,她是夏知县夏仲安的长女,也是芙蓉巷绿翊姑娘嫡亲的姐姐。”

  “当时我查到春灵姑娘身上有一个荷包被含香楼的老鸨去夺走了,我问过那老鸨,她说是了一位来自汴京的大人物。具体姓甚名谁她不知晓,只说是个武官,年纪轻轻气度非凡。”

  “虽然当时那人蒙着脸,但是老鸨识人无数,一眼就记下了那武官的耳后生有一颗肉痣。”

  “当年来苏州的符合老鸨描述的人,只有袁惑。袁惑是奉了皇命为太后办生辰贺礼之事,就是人人皆知的那尊白玉大佛像。”

  “我觉得不对劲,便继续暗中追查,知晓了绿翊姑娘途中遇袭,袁惑英雄救美之事。两厢交叠,那荷包肯定是大有蹊跷在。”

  韩敬彦说到这里轻叹了一声,“夏知县两个女儿的荷包,已经被人拿走了。”

  “我暗自调查了许久,发现夏知县同清源寺的主持了真大师颇有缘法。大师什么也没有说,在我离开之时赠送了我一枚平安符,便是你手中的这一枚。”

  韩时宴认真地听着,看向韩敬彦的目光依旧没有半分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