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210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韩时宴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你两个想法,都有些邪性。当时谁都以为储君之争尘埃落定。”

  “贵妃一脉的人没有必要再离间姜太师同太子,将他们分割。而那时候太子如日中天,姜太师身为帝师,有从龙之功在,光是凭借这一点,还可以再富贵三代。”

  “且周钊学问好,他无父无母日后便是姜家助力。他没有理由用周钊的性命,去换取疏远太子府……”

  顾甚微点了点头,她转过身去,将属于自己的那间屋子门关好了,在院中伸了一个懒腰。

  “嗯,想多了脑子便容易穿孔,那孔洞大得同野兽的嘴一般,可不是什么都要嚼上两口?”

  “周钊的死的确有古怪,多想无异处,我这两个想法是不是过于邪性,去查一查不就知晓了?”

第377章 水患水患

  见韩时宴欲言又止。

  顾甚微却是食指放到嘴边嘘了一声。

  她将双手枕在脑后,笑眯眯地冲着韩时宴说道,“我知晓你觉得现在不是去追查周钊死的时候。毕竟几年前的一桩杀人案,看上去同我们要查的飞雀案还有税银案都没有什么干系。”

  “但是方才你说周钊案的时候,我的脑子当中有什么一闪而过却是没有抓住。”

  “上一回我有这种想法,最后想到的是同乡。”

  韩时宴瞧着眼前那人笑吟吟的样子,像是被蛊惑了一般点了点头。

  等回过神来,顾甚微已经大步流星的往外走了。

  韩时宴瞧着她的背影,脸上一黑,不由得在心中唾弃了自己几分。

  官家怕不是学了隔山打牛的功夫,方才砸他脑袋,直接将他的脑子给打飞出去了。

  他想着,眸光一动,对着顾甚微道,“你说的第一种不太可能,这个案子是在开封府有记载的,若是当时周钊中了让他不能动弹的毒针,那么老仵作应该会发现。”

  “至于第二种的话,周钊是流民,当时长江水患……”

  韩时宴说着身子一僵,走在他前头的顾甚微更是猛地回过头来看向了他。

  “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顾甚微神色严肃的问道。

  她定在原地,脑子转得飞快,整个人都振奋了起来。

  韩时宴亦是眼中带了光亮,“我说长江水患……”

  “没错!就是水患!”

  顾甚微瞬间激动了起来,她觉得自己脑子一片豁然开朗!

  “我之前就应该想到的,在吃团子的时候。扈大娘子说我阿爹在水患之时给他们送了米粮……我后来只想到他们应该都是同乡,那幕后之人怕不是对他们有大恩德在。”

  “如果是水患那就所有的就都解释得通了。”

  顾甚微说着,猛的一蹿,伸手拉住了韩时宴的手腕,她脚下一蹬,直接飞了出去,又回到了她自己的那个院子,然后抬脚一踹拉着韩时宴便进了门。

  韩时宴低着头,看着被顾甚微握住的手,一下子整个人都红透了去。

  他感觉自己已经快要没有办法在顾甚微面前伪装自己,慢慢地温水煮青蛙了。

  顾甚微还没有煮熟,他自己就要变成烤青蛙了。

  顾甚微一进门就松开了手,她翻箱倒柜了一番,翻出了笔墨纸砚来,见那墨干巴巴的许久没用了,又从墙角的炭盆里翻出一根细些的炭条来拿在了手中。

  “周钊读过书,且姜太师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学问上佳。”

  “那说明他先前家中并不穷苦,且有长辈相护。他是因为水患才上汴京的,姜太师将他收入府中因为他无父无母无亲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他很有可能是亲眼目睹了家人全都丧生在水患之中……”

  “所以才会落入水中之时立即僵直到无法动弹。”

  顾甚微说着,在那纸上写下了水患二字。

  “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那幕后之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让同乡全都对自己死心塌地!”

  “他又不是苏妲己,还会魅惑人心那一套么?旁的人不说,江浔简直是违背自己的良心,献祭了自己的生命与前程来帮助那人盗走税银。”

  “如果当年水患,姜太师得到的真心不止是周钊呢?”

  “我这般说,好像有些先入为主的将姜太师当成是幕后之人了。换句话说,那幕后之人可能在水患当中救了江浔等人,所以他们一直感念于心。”

  韩时宴认真的思考着,他的眉头紧锁,听到顾甚微的话,接着说道:

  “那一年水患百年难遇,便是汴京的雨水都比往年要多得多,荆州岳州江南一带皆处下游且水系发达。且那些地方都是粮仓,夏日收稻连连阴雨,几乎是颗粒无收。”

  韩时宴说着,从顾甚微手中接过那根炭笔,在纸上写下了粮还有钱这两个字。

  “我们拿到的账册不知是什么年月的,上头倒是没有记载,不过沧浪山洪氏乃是苏州最大的粮商,他们的账册肯定是同钱粮有关的。且坊间是如何传闻的?”

  “传闻那账册会引起朝廷震动,有人会因为账册的事情而被抓。”

  “所以当初你们皇城司才会认为这东西会被宋雨递到关御史手中。”

  顾甚微点了点头,她这会儿头脑清明无比,“没错,官当得好生生的,怎么会被抓?还同钱粮有关系……那肯定就是有人手里头不干净,拿了不该拿的东西。”

  “同大宗钱粮相关的事情……先前我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发觉税银案同齐王无关,就是因为有断械案在前。所以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有了武器,他又想要钱同粮草。”

  “直到后来,撇清了齐王的干系,发现另有幕后之人。我们也一直以为他是想要造反。”

  可是那人想要造反这个想法,在不久之前也被他们给推翻了。

  那人根本就不想要造反,不然那么厉害的药就用来困住她同老仵作还有荆厉,未免也太浪费了。

  这么好的机会他都不起事,可见是根本没有这个心。

  韩时宴给了顾甚微一个赞赏的眼神,“所以不是谋逆,而是水患。”

  “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能将所有的案子全都串起来,且说得通,你且看看同我想法是不是一致的。”

  韩时宴同顾甚微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兴奋无比。

  丝毫没有发现,他们二人说着案子之时眼中都闪着同样光芒,都同样的手舞足蹈。

  甚至顾甚微都没有发现,门边露出一截儿张春庭的衣角。

  “你说!你若是不说,那我可说了!”

  韩时宴听着顾甚微的催促,立即说道,“长江水患,那人在江南救了江浔等人,且动了自己不该动的粮草。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很有可能这事情被人发现了蛛丝马迹。”

  “飞雀案之时,幕后之人未必知晓齐王要对国玺动手。他当时只想要用一桩更大的事情来让人不再有时间去深究他在粮草上的问题。”

  “而税银失踪也不是我们想的谋逆,而是为了添补窟窿。”

第378章 那张《观鹰图》

  韩时宴声音无比清朗,他眉目之间带着浩然正气,这会儿聚精会神地说着案子,竟是有了几分仙人之姿。

  “这也是为什么在褚良辰拿出那锭金子前,税银失踪案根本就没有记录在册,只是被当成了一个意外的原因。”

  “因为那大笔的金银从来都没有从苏州离开过!”

  “所以才可以消失得悄无声息,让人无从追查,当真像是沉入了运河底一般。”

  朝堂之上那么多聪明的脑袋瓜,不可能完全没有人去怀疑这税银沉河的事情。

  皇城司转运司都不是吃干饭的。

  税银如果被盗走了,那得有人转运,得有人负责销赃,便是融掉那些金银也是颇大的动静。

  “那批税银早在负责押送的陶然,还有两位清点银钱的江浔同李京哲一道儿偷龙转凤,暗地里交给沧浪山洪氏的人运作,弥补上当年的亏空了。”

  韩时宴说着,有些嘲讽地撇了撇嘴。

  “江浔受到良心的折磨,所以留下了一锭金子还有一副画作为证据;”

  “沧浪山洪氏留了后手,偷偷地记录了一本黑账。那本账册为何会让朝野震动?直接铲除三公之一,让苏州官场地震,这还不够厉害么?”

  “那幕后之人怕不是没有想到,他做错了一件事,今后一辈子就要不停的拆东墙去补西墙,弥补这个大窟窿。”

  “纸是包不住火的!”

  顾甚微听着,冲着韩时宴竖起了大拇指。

  她站起身来,有些雀跃在屋子里踱着步子,“我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你有没有想过江浔为何要留下那么一副《观鹰图》呢?如果说那锭金子是他良心不安留下的证据。”

  “那么《观鹰图》又能证明得了什么?”

  “幕后之人此前根本就不知道江浔留下了东西这件事,也不知道马红英是张大人安插进飞雀组织的细作。他更加不知道马红英将金锭偷偷给了褚良辰,揭发税银案。”

  “自然也不知道《观鹰图》被马红英上交给了齐王。他同齐王做约定,是袁惑代劳的。那个时间李三思已经查抄了齐王府……”

  “所以,那张《观鹰图》现在应该就在皇城司里……”

  顾甚微说着,猛地转身朝着门口看了过去,“我说得对吗?张师兄!”

  韩时宴陡然一惊,朝着门口看了过去,果不其然瞧见了张春庭那张倾国倾城的脸。

  他双手背在身后,迈着优雅的步子就走了进来。

  夭寿啊!汴京城里的橘子都已经结青果了吗?要不鼻子里钻进来都是酸涩之气呢!

  张春庭淡淡地瞥了韩时宴一眼,有些嫌恶地说道,“御史台已经垮掉了吗?韩御史要住在我皇城司。”

  他说着,又冲着顾甚微哼了一声,“御史台闻风而奏,没有证据张嘴就来的本事你可不要学了去!他们骂完了还能不要脸的收回,我们砍完了还能将脑袋给接回去?”

  张春庭说着,不管被骂得片刻犹如鹌鹑,片刻犹如气鼓鼓的河豚一般的二人。

  他将背在身后的手拿到了身前,抬手一扔,将一个卷轴直接朝着顾甚微扔了过去。

  顾甚微一惊,忙伸出手牢牢的抓住了。

  “方才李三思清理出来的,就是你们要的《观鹰图》,马红英同我提过此图。”

  事实上是顾甚微去武馆问了马红英之后,马红英立即便知会了他,他问李三思这才知晓《观鹰图》被他收了。

  李三思优点甚多,若论其中最为厉害的那还属抄家。

  别说一副名画了,便是一根针一块布头,李刮皮也不会放过的,他甚至连人家花园里的花都挖!

  顾甚微大喜过望,看着张春庭的眼睛简直像是在看金山!

  “师兄当真是太厉害了!这不是打着瞌睡便来了枕头!我正想要去寻李三思要《观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