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65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他摇了摇头,走到了火炉边,又给顾甚微的碗里添上了水,先前糖放得太多,底下还有厚厚一层没有融化,被他这么一冲,晕了开来。

  “明日一大早,我要见到李茆。”

  他说着,又笑了出声,“不过你千算万算,却是吃亏了。他们二人本就如你所想,会流到同一地方。你莫要将这衙门的事情,想得那般在云端。”

  “徒刑去哪里,也同哪里缺人,哪里要人有关系。常用的流放地统共那些,押解官也不能一回押送一人,这不都凑成堆儿了。”

  “若非如此,本府是万不会应你。最近汴京城中的案子,都在官家那里过了明路了。”

  王一和想着,看向了顾甚微,往日他只听吴江吹嘘顾甚微厉害,今日在婚宴之上,看到她力挽狂澜,从绝路走向生途,方才直观的感受到眼前这姑娘惊人的天赋。

  只可惜,开封府衙不比皇城司,他也不似张春庭那般嚣张跋扈,这里出不了女推官。

  而且更可惜的是,有她父亲顾右年的事情在,她的上限一眼便能看到头了。

  不然的话,开封府她肖想不得,可是皇城司不一样,张春庭一个太监能够做皇城使,顾甚微一个姑娘为何不可以?不都差不离的么?

  张春庭还比这世上几乎所有的姑娘,都生得好看。

  王一和想着,忍不住摇了摇头,“当然了,本府身为长辈,没有占你小辈便宜的道理。让我想想……”

  顾甚微早已经喜出望外,她心中松了一口气,立即打蛇上棍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问问大人,当年为何会做那个中人,让福顺公主选中顾均安?”

  王一和一愣,看向顾甚微的目光陡然不同了,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原来韩时宴一个御史天天围着我的案子转,案子结束了还不走,不是为了吴江,是为了帮你。”

  “他方才也问了我这个问题,你又亏了。”

  王一和说着,还是认真的回答道,“我是受人所托,是苏贵妃先替福顺公主选中了顾均安。皇家说亲也同寻常百姓之间并无不同,先是男女一方有了想法,甚至有时候是两方人有了默契。”

  “为了显得体面,这才有了媒人。”

  “我就是苏贵妃托的那个媒人,她当时说的是顾家家风严谨,顾均安是新科状元且生得一表人才,福顺公主很满意她。我什么都不用说,只是走了个过场。”

  顾甚微看向了王一和,他目光清亮,并没有任何心虚与闪躲,应该没有撒谎。

  王一和说着,忍不住补充道,“顾家底蕴是差了一些,不过若是福顺公主中意,新科状元配她倒也并非是什么配不得的事。当时我心中还想,状元郎当真是可惜了。”

  王一和想着,心中唏嘘不已。

  幸亏当年他拦着儿子没有让他下场,不然万一被福顺公主瞧中了,那当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他想着,又忍不住说道,“不过今日看来,倒是又不可惜了。圣人所言皆是金玉良言,多大的锅配多大的盖,这钦天监算过的,可真真就是良配。”

  他说着瞥了顾甚微一眼,顾甚微心头一动,想起了吴五娘子给她的那颗珠子来。

第113章 鬼怪传说

  王一和万年老狐狸成了精,说话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那么高高在上的福顺公主身上究竟有什么秘密,才能够同今日冷血无情的顾均安相匹配?

  王一和暗戳戳指的事,同吴五娘子给的佛珠,是不是同一件事?

  顾甚微琢磨着,却见那王一和已经站了起身,他在那一溜烟摆放整齐的茶罐中拿出了最扎眼的红糖罐子,又翻出了一个绣着祥文的锦袋来,将那红糖罐子塞了进去。

  “今日我儿大喜之日,本该请你吃喜饼。可这后衙没有,一点点糖,就当是分享喜气了。”

  他说着,不由分说地将手中的红糖罐子硬塞进了顾甚微手中。

  再一扭头,看着那完美无瑕的茶罐架子,瞬间通体舒泰起来。

  真好啊,将韩时宴那厮齁死人的鬼东西给清出去了,牙都不疼了。

  顾甚微嘴角抽了抽,知晓王一和的送客之意,她抱着糖罐子起身告辞而去。

  虽然王府尹口口声声说她亏了,但实际上她不但实现了来时的目的,还有意外之喜。

  不知道是看在吴江的份上,还是旁的什么,她都感受到了王一和释放出来的善意。

  她想着,勾了勾嘴角,站在开封府衙门前,朝着夜色中看了过去。

  灯火通明的汴京城到了夜里,像是生出了一层薄烟将整个城池笼罩在其中,像是一个被隔绝出来的战场一般。

  顾甚微垂头看了看怀中的糖罐子,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先前应承旁人的事情都做到了,她便可以心无旁骛地按照原计划来对付顾家了。

  “小娘子莫要伤心了,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节哀顺变的好。好好的带回去安葬吧……墓地有了么?需要唱夜歌的吗?我们铺子里一应俱全样样都有,白烛纸钱香火……完全不用你操一点心。”

  “这亲人被烧成了灰,死无全尸是有讲究的。为了能够让亲人早登极乐,我们还可以安排法师做水陆道场……一个两个三四个……钱少钱多中不溜……样样都齐全。”

  顾甚微闻言如遭雷击,夭寿啊!

  汴京城的光太亮,将人的眼睛都刺瞎了吗?

  “我抱的不是骨灰,是糖罐子”,顾甚微没好气的说道,朝着一旁絮絮叨叨说话的人看了过去,那人约莫二十来岁,生得尖嘴猴腮的,瞧着透着一个股子过于机灵的劲儿。

  “我懂!有情郎的骨灰那都是甜的!小娘子当真是痴心一片叫人感动,您不必忧心,我们这里有神婆……”他说着四下里看了看,见顾甚微走了,忙小跑着跟了上去。

  这尖嘴猴儿神神叨叨的压低嗓子说道,“还以帮您配阴婚!”

  顾甚微实在是没忍住,一个闪身飞上了屋顶疾驰而去。

  那尖嘴猴儿只觉得眼前一花,先前那个抱着骨灰管子的小娘子便瞬间消失不见了。他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后四下里看了看,黑漆漆地街市上空无一人……

  他扭头朝着开封府衙门前看了过去,这才发现那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根本不可能有人这会儿从里头走出来。

  他想着,腿一软,一屁股跌坐在地,然后连滚带爬地跑了起来,“鬼啊!有鬼!有鬼……”

  ……

  顾甚微不知自己已经成了汴京城新的闹鬼传说,她一路疾驰,飞奔回了桑子巷。

  这个时辰桑子巷里已经彻底寂静了下来,顾甚微一路走过去,家家户户的都已经熄灯歇息了。

  一直到门前有梨花树的家中,这才瞧见了一点光亮,她想着心头一暖,一跃而下。

  在落地的一瞬间,顾甚微便感觉到了两道不善的目光,在确定是她之后,那目光又瞬间消失了。

  顾甚微微微颔首,当做是同假寐的张十刀二人打了招呼,径直地朝着亮着灯的那间屋子走了过去。

  这是王景,不对应该说是十里给顾甚景安排的屋子。

  屋子的窗户留着一条缝儿,站在窗前看过去,顾甚景正坐在桌案前认真地看着书,他看得格外的认真,翻书的动作小心翼翼地,像是生怕自己稍微用一点力,那书角便要被他给撕碎了。

  十里则是坐在一旁,手中拿着一块蓝色的布,手中飞针走线。

  她的针线活很好,衣服已经缝了大半,瞧着应该是给顾甚景做的新衣衫。

  顾甚景看完了书的最后一页,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朝着十里看了过去,“十里阿姐,顾大人今晚也不回来吗?我明天还能不能看这些书?”

  十里将手中的衣服放进了旁边的针线篓子里,不赞同的说道,“你现在叫做顾甚景,应该管姑娘叫阿姐。书你明日可以看,后日也可以看,往后都能看,但是今日不能再看了,小小年纪别把眼睛给熬坏了,到时候就算中了状元,瞎子也做不了官。”

  顾甚景乖巧的将书合上,放在了一旁。

  “十里阿姐,我是个瘸子,便是不瞎那也不能做官的”,顾甚景声音稚嫩,说起话来却是十分的沉稳。

  十里轻轻地摸了摸他的脑袋,一把蹲了下去,将他背了起来,“姑娘是个女子,不也在皇城司做了官?我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还没有去做过怎么知道不可以呢?再说了,汤二郎今日来给你扎了针,他说明日还来。”

  “愚公都能移山,说不定汤二郎三年五载的扎扎扎,就给你扎好了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别东风来了,你却诸事无准备。我们姑娘就是,样样准备齐全,没有东风,她便是用扇子扇也扇出东风来。你同她相处久了就知道了。”

  顾甚景认真的听着,重重地点了点头,“十里阿姐说得是。”

  顾甚微听着,推开门走了进去,四只眼睛立马欣喜的看了过来,十里那是一脸的惊喜,顾甚景则是欣喜中带着怯懦。

  “我回来了!嗯,没有带什么好吃的,糖水喝不喝?”

  十里将顾甚景放在了床榻上,小跑着迎了上来,“姑娘,顾家的事情大街小巷都传遍了,我们姑娘怎么就那么厉害呢!你用过饭了吗?可要洗热水澡?正好今日汤二郎家的娘子也来了,她教了我润肺的药羹,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一直在炉上温着……这就给你端来。”

第114章 顾家二房

  顾甚微心中暖洋洋的,整个人都变得柔和了起来。

  “少装一些,我今夜已经吃过好几轮了”,她说着将那红糖罐子放在方桌上,目送着十里小跑了出去。

  她扭过头来,看向了坐在床边的顾甚景,“日后夜里不用等我,想看什么书就告诉十里或者我都可以,能买的就买,买不到的话,我可以问韩时宴借,他有很多藏书。”

  “也不用担心吃药的事情,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褚良辰不日将会被流放,倘若得了准信,那日我让张全驾车带你去送他。你可以写一封家书,让他捎带给你阿娘,把握好分寸。”

  顾甚微说着,神色陡然一变,她认真地看向了顾甚景,“从前走投无路,诸多事情我不再提。但是你要切记,褚良辰待你再怎么忠肝义胆,他收人钱财杀人,那就是大错特错。”

  “旁人不理解,你还不理解么?即便成了逃犯,我们也能够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做人,为什么?”

  “因为我们知晓,我们是无罪的是清白的,这是我们安身立命无愧于天地的根基。”

  顾甚景红着眼眶,重重的点了点头。

  “阿姐,会有那么一日吗?”

  顾甚微认真地看着顾甚景,“会的,一定会有,就在不远的将来。”

  她一定会查清楚飞雀案的真相,还所有人一个清白。

  顾甚微说着,听到十里的脚步声过来,她一下子又变得柔和起来,温和的看向了顾甚景,连声音都轻柔了许多,“你要喝糖水吗?我带了红糖回来……今日太过匆忙,明日给你蜜饯回来。”

  顾甚景神情复杂地看了顾甚微一眼,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他觉得自己命当真不太好,只有经历狂风暴雨才舒坦,这和风细雨的让他全身发毛!

  “谢……谢谢阿姐!”

  十里一进来,瞧见的便是这种姐友弟恭的场面,她瞧着欢喜,将那润肺汤摆在了桌上,“恰好三碗,一碗不多一碗不少,大家都喝。”

  顾甚微同顾甚景皆是乖巧地点了点头,见十里要过来背人,顾甚微立即伸手一提,轻松地将顾甚景提溜到了桌前。

  这孩子显然没有遭受过这般待遇,羞得涨红了脸。

  顾甚微装作没有瞧见的样子,拿起勺子赞美起十里来,“这汤真不错啊!”

  这汤真难喝啊!但凡同药沾上了边的东西,都是真的难喝啊!

  “嗯,十里阿姐做的什么都好吃!”

  顾甚微闻言,鄙夷地看了顾甚景一眼,他年纪小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表情,当她没有瞧见他喝一口抿一下嘴的痛苦样子。

  她想着冲着顾甚景眨了眨眼睛,“喜欢喝你就多喝一点,不够我这里还有,我是姐姐我得让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