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万岁 第10章

作者:舟不归 标签: 豪门世家 婚恋 甜文 古代言情

  抵达杨柳亭时,要送的人已经在那里等候,男子腰侧挂着一柄剑,瞧着不好相处,看见淄车,车上的人还未下来,上前便是大笑着朗声道:“贺喜从安兄。”

  男子只听车内传来林业绥的声音,在向谁介绍着他:“这是征虏将军王桓次子、王廉公的族曾孙王烹,现任建武将军。”

  接着一只玉手微微挑起纱帷,行点头礼:“王将军。”

  王烹立即反应过来,赶紧收起武将性子,老老实实作揖行礼,以全礼数。

  林业绥掀帷下车,扫视周围。

  “老师呢?”

  “在牛车里。”

  林业绥看向柳树下的老青牛。

  王烹又笑道:“不想见你,只想看你妻子一眼。”

  王廉公以往总说,不知还能不能活着见林业绥成家娶妻,王烹比他还要小一岁,十六岁成婚,如今是儿女双全。

  林业绥朝车内轻言:“廉公很好相处,幼福不必畏惧。”

  车帷内的谢宝因笑着嗯了声,她虽比他小,可又不是五六岁的孩童。

  驭夫在见到林业绥点头后,缓缓驾着车行至柳树下的牛车旁,即使相隔甚远,也能听见车内老翁笑呵呵的声音传来。

  王烹继而感概道:“得娇妻如此,你也该忘记公主。”

  他知道当年林业绥与五公主曾在观中见过一面,一见钟情也是古来有之。

  “......”

  “我与五公主并无那种情谊。”

  “那你为何要守孝?”

  “她那时年纪太小,不过十四五岁,若是成婚,不论我碰或不碰,对女子来说都是伤害。”林业绥将视线从柳树下收回,“若碰,她的身子还不知会受何伤害,留下什么病根,不碰,成婚半年未孕都会饱受流言,何况我母亲对子嗣还十分急切。”

  王烹点点头,倒是不意外,林业绥有个长姐,十四岁难产而亡,转瞬又担忧问道:“陛下让从安兄任职内史是何用意。”

  京畿道二十二郡的田地多是世族子弟所占,经常滋生出许多祸事,往年内史或不敢管,或直接庇护,或移交大理寺,再任其不了了之,今上祖父文帝也曾不经王谢点头,硬要让自己所看中的河东裴氏担任内史,可不出半年就落得个双腿残疾,再不能入仕。

  林业绥只说:“他是天子。”

  自古天子最忌讳权力旁落他人,皇权重新凌驾世族是每位帝王毕生的夙愿,当世族有衰落迹象时,李璋即刻便插手世族通婚,借此敲打,所谓五公主不能登仙之言,也未尝是真的。

  王烹远在隋郡,又为武将,对朝中事态多有陌生,此时再怎么迟钝也回过了味来:“那梁槐也是陛下所要杀的?”

  林业绥不言即默认。

  天子有个同胞小妹,由他亲自带大,十五岁嫁进郑氏,后驸马家暴成性,竟将公主打死,这件事由京畿道查办,最终卷宗所写是公主忌妒,欲谋杀驸马,驸马为保命只得反杀,妻杀夫乃是极刑,当时先帝本想亲自插手此案,却被谢德几人以刑律不容阻拦,先帝也只得罢手。

  十年前,那位内史在年老还乡时,被流匪所杀。

  帝王所恨,是内史不由自己所定,皇权不在自己手中。

  王烹背后冒出冷汗,天子登基十五载,说好听是性子仁爱、事事肯听臣子意见,说难听是懦弱无能之辈,正是如此,当年林勉怀疑昭德太子是死于他手时,无一人相信。

  如此看来,天子是扮猪吃虎,那谢贤参奏这一出,也是天子所设计的,若如此大胆推测下去,五公主之死...

  “那从安兄...”

  林业绥负手站立于天地苍穹之间,渺小如斯,如巨浪中的一捧浮萍:“庙堂所坐是谁,与我无关,他的品性如何,我亦不在乎。”

  既入局,那他便要掌局。

  “我要去的是青云之上。”

  杨柳亭中,发须皆白的老翁还是下了牛车,看着眼前这个学生良久未语,林业绥十三岁辨学,辨的几个大儒哑口无言,在隋郡时,又以一计挡百万师。

  这样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旁人所算计。

  王廉公哀叹一声:“这局究竟是陛下引你入的,还是你自个想入的。”

  林业绥垂目,皇帝给了他选择,而他选择入局。

  那梁槐就是他给皇帝的投名状。

  去年缈山,若女子再下来早些,便能看到那抹溅在男子脸上的血迹,从眼睛到左颊,宛如雪梅绽放。

  初二那道诏令不过是些套话,为的就是要引谢贤入宫,天子想任命被他拒绝,紧接着就让陈侯去宣诏,自然会让他惴惴不安,李璋要他吐出内史,这次金殿也是对世族的一次试探。

  赢了,皇权可再进一步,他步入朝堂;输了,天子依旧还可以扮猪,而他则死。

  谢贤最大的弱点就是把皇帝当知己,却不知皇帝不需要知己,只需要权力,他也成为了天子儆猴所杀的那只鸡,一步步失去先机。

  梁槐又为谢贤办过多少不为人知的腌臜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平衡已被打破,正值世族变局,他为何不入这局。

  林业绥敛回心绪,拱手揖拜:“今日一别,我与老师或许再无相见之日。”

  王廉公说是回去颐养天年,实则不过是回去等待寿终:“你大人和昭德太子也曾想在朝堂中撕开个口子,可他们满腔热血只落得个君臣皆亡。”

  林业绥望向远山云雾,他所谋求的与父亲所谋求的从来都是两种东西。

  “一条命罢了。”

  【?作者有话说】

  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出自《道德经》三十六章。

  【译文: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予。】

  这话的后一句是“是谓微明”(这就是机先的征兆),微明院的名字就出自这里。

  五公主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时候出现过~怕有跳过的朋友看不懂。

  再有就是换封面啦~还有真的很感谢评论收藏的小可爱~

第14章

  ◎家中又还有谁能咬他们郎君呢?◎

  淅淅沥沥的雨声砸下来,床幔中的女子呼吸愈发急促,额头和长颈沁出细汗,先是粗喘着气,随即又用贝齿死死咬住唇肉,眠在旁边的男子半撑起身体,借着帐外红烛的昏光,用女子放在枕边的绢帕仔细拭去汗珠,守了两刻终于见好。

  ......

  夜头正浓时,约是白日劳作过累,一阵山响般的鼾声从百姓家的破子棂窗中挤出,惊得在屋舍檐下过夜小憩的鸟雀儿连连飞走,最终循着蚊蝇光亮,一路飞至巍然耸立于朱雀街正中的三重檐钟鼓楼,落脚在歇山顶的正脊上。

  歇山顶以灰筒瓦铺就而成,檐边是绿琉璃。

  小吏提着胡床,来到楼檐下坐着,往壮丽巍峨的宫城瞧去,从这里直走七百二十步就可以抵达宫廷内的钟鼓楼,在那儿比这儿舒服多了。

  虽然报时偏差重则是杀头大罪,但与黑夜为多年,他已经能够估摸到到大概时辰,次次未出错,便也愈加大胆了,此时长叹一声后又打了会盹,然后猛然睁开眼,立即起身往方台走去,边去拿精制的铁槌,边目不转睛盯着往下流水的铜漏。

  细雨丝往下飘着,逐渐变大,小吏依旧不敢动。

  当箭杆的刻度从盖孔处露出之际,他眼疾手快的敲响立在一旁的铜片架。

  铜片一响,执掌鼓槌的小吏则紧跟着敲响大鼓定更,硕大的撞钟声也随之响起,由建邺城中心向周围五十里传达,为百姓报时。

  各府的负责守夜的奴仆听见后,也随之报时。

  ......

  烛火燃过一夜,只剩下微弱的火光在油蜡中烁烁,灯绒渐渐湮灭。

  谢宝因在漆黑中睁开眼,昨夜她睡的不算好,一觉醒来竟比睡前更显乏累,于是便躺着消解了会头昏脑胀的感觉,直至听见外头窸窣的脚步声,才坐起身来,哑声道:“响过几声了。”

  刚到疱屋吩咐侍女准备热水的玉藻停下脚步,站在外边廊下,想起前面响起的撞钟声,为避免惊扰内室还未醒的人,刻意小声答道:“四长声,一促声。”

  这是丑末、快到寅初的钟声。

  该起了。

  昨日归宁后,今日起便要正式担起人妇的责任,鸡鸣时分,林业绥也正式要去京兆府上任,万不能出错。

  谢宝因掀开翡翠绿被衾,刚要下榻,忽觉凉意过脑,低头就瞧见有小片肌肤裸露在外,想是累忘了,她不急不缓的系好散开的衣带,推开帷幔又瞧见黑鸦一片,只好开口喊人:“玉藻。”

  一直侍立在外面,唯恐女子有什么吩咐的玉藻遂即笑着应答:“女君,我还在呢。”

  谢宝因眨了眨眼:“进来点灯。”

  玉藻所站的廊下是外间,听见女子的声音,着急的顺着廊下走了几步到内室,由棂窗看进去,黑幽幽的,寻常人或许还能瞧见一二轮廓,可谢宝因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如同瞎子,八岁那年夜里为范氏母亲——范老夫人侍疾,还因此磕到额角,血流不止,那一整夜楞是半点哭声没有,直到翌日被侍女发现,额头的疤也用膏药抹了三载才消去。

  自那以后,女子所眠的屋舍在夜里不能断烛火。

  她着急的直接喊了闺中称呼:“娘子,您千万别动,我这就进来。”

  谢宝因扭头去瞧另铺一床锦被的男子,见未被吵醒才放下心来。

  瞬刻,隔扇门被轻轻推开,玉藻一手端着油灯,另外一只手拿了几根蜡烛,赶忙就绕过屏风进到内室,将蜡烛点明。

  “只点妆奁和香案那儿的,郎君还没醒。”有了一点光亮后,谢宝因拢屐下榻,见玉藻还要去再点,出声阻止,然后转身仔细掖好帷幔,不让这微弱的烛光渗进去,接着吩咐道,“你去瞧瞧前些日子做的香粉能不能用。”

  很快谢宝因又略有些难受的开口:“顺道再去吩咐人端碗热茶来。”

  嗓子肉还在紧绷着,咽唾沫也有痛感。

  玉藻匆匆应下一声,握着灯盏把转身去外间,点燃余下的几根蜡烛才离开去忙吩咐的事。

  未到一刻,便有侍女捧着茶盏进来,谢宝因喝了两口缓解渴感,玉藻也恰好拿着青瓷大肚罐进来,打开后凑到她眼前,笑道:“我做不来闻香的雅事,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好,还是女君自己闻吧。”

  她小时候性子跳脱,读书识字也是女子逼着她才认了些,勉强能看懂诗经里的一些诗。

  谢宝因无奈摇头,只好放下茶盏,接过香罐仔细闻了几下,经过日子积淀,淡淡幽香沁入鼻间,已经能用了:“先拿去香案那边放好,再将熏香要用的器物都一起找出来,我待会过去。”

  玉藻离开的同时,侍女也赶紧服侍女子穿衣裙,可李秀还未来,发髻也无人会梳,只得先以玉簪暂时松松的挽上去。

  随后谢宝因走去香案前的方杌坐下,拿金勺舀了些自己做的松君香到莲花炉里,又取了根蜡烛立在底部中空的莲花炉茎中,盖上竹篾条编织的熏笼后,将昨夜提前备好的衣袍笼罩其上。

  衣袍熏好香时,自朱雀街发出的鼓声与撞钟声混杂传来,快慢各敲撞十八次,一阵热闹,直到反复六次后才停歇。

  这是卯时的报时,听到这声,天子和官员的要准备上值,做买卖的要准备迎客,妇人要晨起开始忙活家中事务,均不得怠慢。

  谢宝因收好衣袍,抱在怀中,起身欲要去叫醒男子,却见男子坐在卧床边,微躬身撑头,一言不发,他似乎睡得也不好,乏意隐约可见。

  她走过去,体贴问道:“郎君没睡好?”

  林业绥抬头,向女子眉心扫去,昨夜那里蹙成山川,花费许久才被细细抚平,若是说出来,只怕她又要更谨小慎微,连与他同床共枕都要不自在了。

  他轻笑道:“大概是被昨夜的那场雨给闹的。”

上一篇:匪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