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万岁 第57章

作者:舟不归 标签: 豪门世家 婚恋 甜文 古代言情

  李璋掷声重申:“你是太子!”

  李乙不禁失笑,这十载来,李毓得圣眷,势头渐盛,都是天子给的,东宫早就依旧准备扫榻让贤了,竟然还能从天子口中听到一句自己是太子。

  “臣在幼时身染恶疾,性命垂危,是安福公主四处奔波,为臣寻到良药,才争取到生机,哀献皇后尝命臣‘你命因姑母所活,你应唤其为母’,现在姑母无儿无女,在黄泉中苍凉度日,受尽苦楚,有苦无人给申,臣岂能旁观,岂能愧对哀献皇后的谆谆不倦。”

  “不过陛下日理万机,自然不知道这种小事。”

  李璋就知道,看,说完还要讥他一下:“你是不愿当这个太子了?”

  “哀献皇后走了,空出皇后之位,东宫之位也被我占据十六载,理应空出。”李乙伏地叩头,“等姑母魂安,臣的性命任由陛下处置。”

  听到哀献皇后,又听到这个儿子开始尽说一些浑话,李璋被激的执起笔洗,咬着牙,狠狠砸向太子:“你这个逆子,说什么是为你姑母伸冤,我看你是恨不得我早点死!你母亲就是被你这逆子给克死的!”

  李乙额角被砸到流出血,他岿然不动,只说:“哀献皇后是被臣克死,还是抑郁而终,陛下心里知道。”

  每提哀献皇后,父子必争吵,以往有太子妃在旁调和,可今日...

  殿内舍人都是在王邸侍奉过的老人,见状劝阻:“这次太子是为安福公主的事情来的,陛下与太子怎么又为哀献皇后吵起来了。”

  “为臣,你不忠;为子,你不孝;为君,你不仁。”李璋一脚踢开年老的舍人,走出案桌,粗喘着气,剧烈咳起来,“君纲父纲,你有哪样是做到了的?”

  “为父、为夫、为子、为弟。”李乙越说,心里的怨气就积攒越多,“陛下又做到了哪样?”

  李璋捂着胸口,多年不曾发作的胸痹似有重来之势,忍着厥心疼痛,虚声笑道:“既然这么想念你母亲,你母亲也是最疼你的,那你干脆下去陪她。”

  “臣想了二十一载。”

  被踢开的舍人,连忙爬到殿外,喊来信任的禁卫:“快去长乐巷告诉林廷尉!”

  出了宫门,禁卫直奔长乐巷,好在兰台宫与此相距不算远,骑马两刻就到了。

  因为临近日正时分,害怕生变故,童官奉命在巷道等着,看到真的来了人,赶紧迎内侍去西边屋舍。

  疾步抵达男子的居所后,内侍走过庭院,径直进屋舍,然后边行礼边喘气把含光殿里面发生的事一口气说完:“太子提及了哀献皇后,陛下大怒,请林廷尉尽早进宫。”

  内室久不闻声。

  很久以后,男子才淡淡道:“其余三族可有知道消息。”

  内侍喘匀气,答:“今天含光殿的禁卫和舍人虽然都是可信的,但是太子丧服入宫,根本无法藏匿,应该是都知道了。”

  林业绥笑着落子,知道却不着急入宫,看来是还不知道太子戴孝为的究竟是什么。

  天子竟然能够把含光殿发生的事情彻底断绝流出的可能。

  今天是休沐的日子,大理寺卿要是入宫,必然会引得谢贤、郑彧和王宣等人的注意,就算是没有事,也会进宫来参一脚。

  林业绥命人换了不显眼的车驾。

  入了望仙门,车舆均需缓行。

  行至第一道阙门时,男子屈指敲了三下木方。

  驭夫再缓车速。

  有几人聚集在第一道阙门,他们都是被郑戎相赠乐妓的人,走到这里,听到天子在怒斥太子,竟然说出要太子去陪哀献皇后的话后,心里迟迟拿不定主意。

  “得罪郑仆射与七大王,仕途葬送,性命葬送,连死后的清誉也难保全,还不如在这里捱到郑仆射来。”一名朝官嗤鼻道,“他林业绥最多也就再做这一日廷尉罢了,还能够奈我们如何。”

  其余几人皆不敢接话,他出身世家,他们却不是。

  车舆内的男子敛袖,笑而不语。

  吴郡孙氏的子弟,还真是不知好好惜福。

  “孙主簿不是说我只能再做一日廷尉,奈何不了谁吗。”林业绥温润如玉的笑着,嗓音清冽,“现在是日昳时分,那就看看你还能否活到夜半。”

  话音砸在宫砖上的时候,车舆也同时碾过宫砖,缓缓驶向第二道阙门。

  众人回过神,现今这位林氏家主就是大理寺卿,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赶在郑氏来之前,就提前下手要他们的命。

  沈云思量着早晨那句话,率先低头往含光殿走去。

  他们只是缈尘,要随风而动,今日这阵风,是林廷尉。

  明日的事,就等下阵风来的时候,再说吧。

  热气逐渐攀升,玄都观的善信都急着赶回家中。

  侍奉在一旁的玉藻和御侍为了降温更快,命宫卫提来井水,舀来浇在冰上。

  白雾袅袅中,东极青华大帝坐在九色莲花宝座之上,手持杨柳洒琼浆,睁眼慈悲瞧着殿外的两人。

  “我知道夫人与林廷尉在心里一定认为这次相邀是鸿门宴,但是我前面跟夫人说的话都是真的,太子的脾性,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就算是陛下这个父亲,也都没有我清楚。”羊元君小口喝着梅子汤,长睫稀疏,遮不住眼里的神伤,“太子这一生都没有走不出哀献皇后的死。”

  他们父子一定会谈到哀献皇后,今天没有人能够救下太子。

  谢宝因放下盏,仍怀戒心,只说了些抚慰人心的话。

  看了看天上飞鸟,羊元君便由御侍扶起,然后缓缓跪在没有铺席的地上:“客我今天确实有事要相求夫人。”

  君家大礼,谢宝因不敢相受,掌心撑在凭几上,着急想要起来,玉藻赶忙来扶,等起身,上前想要搀扶时,这位太子妃却摇头相拒。

  “夫人出身高门。”羊元君垂眸,“应该知道哀献皇后是我姑母。”

  女子不起,谢宝因也不敢站起,半蹲着:“知道,哀献皇后和太子妃的贤名,世家夫人都称赞不已。”

  哀献皇后出身泰山羊氏,太子妃也出身于此,两个人是姑甥关系,太子妃之父就是哀献皇后的堂弟,一门要连接出两个皇后,堪比当年的郑氏,但是羊氏到现在依旧还是低调行事,不任三品,不入三省九寺,所教出的两位女郎也都是温婉贤淑。

  羊元君往前后两侧扫去,御侍早已退避。

  女子的声音如同潺潺溪水,细水流长:“有了姑母的前车之鉴,家里的尊长都劝我不要嫁,就算是嫁去没落的世家,也好过进这薄恩的皇室,但是他们不知道,我自从幼时去王邸看望过病重的姑母,看见过太子堪折的形貌,就再也走不出他身边三尺的地方。”

  “那时年少,心里想的都是快快长大,可以飞入宫城,好去陪伴太子,所以我在十五岁那年,不顾尊长游说,一脚踏进东宫,再也不回头,那时候宠爱太子的哀献皇后、安福公主、昭德太子、先帝一个个的逝去,太后也已经十六载没有出过蓬莱殿,我又怎么可以再弃他而去。”

  “好在我那时候年纪虽然小,但是没有看错人。”羊元君看向谢宝因腹部,眼泪就落了下来,“皇室薄凉,他不薄凉。”

  谢宝因抬手帮她擦去。

  太子和太子妃曾经有过四个孩子,后来接连夭折,但是一直到现在,东宫除了太子妃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人,大约是七大王的圣眷太过,太子也不抱着能够即位的心,子嗣也就不再那么看重。

  两个人少年夫妻,战战兢兢才携手走到今天。

  “我说这些也只是希望夫人能够心软垂怜。”羊元君轻抓着女子手腕,请求道,“我不愿意死在东宫里,也不愿意和太子隔日而死,要是太子有事,还望夫人能代我转告林廷尉,求他为太子敛尸,陪葬在哀献皇后身旁。”

  苔藓中长出的米花,随风摇曳,不起眼,可快乐。

  谢宝因将目光落在眼前,终于是卸下心防,问了句:“那太子妃你呢。”

  “林廷尉要是能够让陛下同意太子陪葬,就已经是恩德。”羊元君露出个浅笑,她也是快乐的,“再多的,怎敢再求。”

  天子性情难测,无人能劝,贤淑妃所能劝的,都是天子当时需要台阶下来而已。

  这次出行,谢宝因心中也没底,也是抱着会死的想法,但是看着女子心如死灰的神色,她还是笑着宽慰:“太子所行的是仁孝之事,一定会受到庇佑,郎君一定会拼命保下太子的。”

  羊元君指了指这干旱的天,笑叹:“你看,这大暑已经过去五日了。”

  谢宝因抬手挡在目前,微微仰头去看,指缝间,烈日灼人。

  《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又有俗谚道: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

  含光殿上,沈云同其余三人共同上书御史台大夫郑戎豢养外妇。

  因为外人的介入,才使得这场父子的争吵结束。

  天子伸手扶额,合上眼,粗喘着气,像是刚从梦魇中醒来一样,人也缓过神来,瞥了眼太子,不置一言。

  神智清醒后,天子重新坐回去,手指覆在血书上,急诏郑戎入宫。

  日出坊门一开,孙主薄就派人去通知了郑戎,大理寺卿林业绥因外室而连夜查来的事情。

  郑戎知道后,赶紧爬起来穿好衣,着急忙慌的就跑去和堂兄商量对策,就在这时,宫里也忽然传来天子急诏的消息。

  兄弟二人相觑一眼。

  “先进宫去,最坏不过被贬谪,过几月我再把你调回建邺来就是。”郑彧敲了几下书案,“脛杖,到时买通行刑之人就行。”

  有了堂兄的话,郑戎心中担忧减少,来不及回家再更衣,直接登车入宫。

  等人走后,郑彧始终坐立不安,要只是外室,何必如此着急要诏见,而且林业绥又怎么会仅仅只为这样一件小事就如此大动干戈。

  太子也在含光殿...安福公主!

  他连忙起身更衣,吩咐家中奴仆备车去长极巷。

  郑戎诚惶诚恐的入了含光殿,拱手行过君臣礼,来的路上也早就依旧把措辞都准备好,随时可以应对天子发问。

  事情不明之前,他只管装傻充愣:“不知陛下急诏为何。”

  李璋起身,边走边把手中血书展开,走到郑戎面前的时候,冷笑一声,慢悠悠的将血书覆在这人面上,手上使了些力,咬着牙,似乎要就此把人闷死才算完。

  看到人挥手挣扎时,李璋一掌拍过,松了手:“自己看!”

  终于得以喘息的郑戎,双手把脸上的东西拿下来,捧在手上却发现是血书,他静下心看过后,手上发抖。

  “主婿郑戎乖戾成性,沉湎淫逸,成婚后通奸民妇,公主忍气吞声,然主婿明目张胆把人带至居室,公主终是再也不能忍,与其争论,主婿却殴打公主。后公主回宫,文帝闻悉,降职主婿,接回公主,不久主婿假做出悔改之态,得知自己怀孕的公主心软和好。

  那几日,主婿的确好生相待,柔情蜜语,公主入宫说与文帝皇后听,面露喜态,本要留宿宫中,却因想念主婿而改变主意。

  离别之际,相约明日再入宫陪伴文帝皇后。

  谁知刚归家就撞见主婿再犯从前之事,公主质问不过两句,主婿竟狠心将公主推搡下床,脚踩公主肚子,使其流产,又活生生打死公主。

  贱奴当夜在室内亲睹此事,本欲追随公主而去,又不愿公主和腹中孩儿枉死,被主婿凌.辱,苟活至今。

  太子仁孝,不忘公主,以公主子嗣之身,求贱奴以污血述公主之屈。贱奴朱玉犹记公主音容,又岂敢推脱。”

  郑戎沉默半响:“当年旧案,无至亲,不可追。”

  李璋、李乙难得同声道。

  “太子就是公主嗣子。”

  “我便是姑母儿子。”

  只听一声闷响,郑戎瘫倒在地。

  郑戎、王宣和谢贤匆匆入宫时,天子已经以郑戎以豢养别宅妇的罪名贬谪,随后更要依据朱玉血书,判其诛罪。

  三人也听说了太子以安福公主嗣子身份入宫来喊冤的事情,卢氏那里也得到消息,她思索几下,写了封信给家中。

  长生殿里,李璋已经被吵到头疼欲裂,他干脆把太子一起拉了来,然后就是四个人一起吵。

  郑彧说:“荒唐,太子是陛下血肉,怎么可以突然就是公主嗣子!”

  李乙便驳:“哀献皇后在时,亲口让我称公主为母。”

上一篇:匪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