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弦 第40章

作者:二头小金 标签: 古代言情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很快就要到亥时。

  霍启交代了巡逻的士兵几句话就带着言书出了大营。穆北枫约的地方在山上,所以二人一路走来也颇费了一番力气。走出一片树木丛生的林子,二人竟远远地看到了一个山洞。山洞里仿佛还有火光。穆北枫应该就在里面。想到这,霍启和言书向那山洞缓缓走去。霍启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并没有发现什么埋伏。到了洞口,二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言书趴在石头上听了半天,没有听到什么,这才缓缓向洞内走去。防备着一直走到深处,霍启看到穆北枫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拢着火,他旁边还站着一个人。

  见到霍启二人,穆北枫起身拱手道:“霍将军。”

  霍启抱拳回礼,随后坐在了穆北枫对面的一块石头上。

  “怎么样?我就说霍将军是真正的君子吧。”穆北枫抬头朝身旁那人说道。

  “是末将多虑了。”那人微微颔首道。

  穆北枫大笑,随即转头解释道:“你们来之前啊,我和他就在打赌。我赌你是个正人君子,定然不会带兵埋伏。”

  霍启和言书对视一眼,随即也笑道:“看来咱们的顾虑都是一样的。”

  “这位是?”穆北枫看着言书问道。

  虽然之前二人见过面,还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但是他还不知道言书的名字和身份。

  “这是我最好的兄弟,也是我的副将,言书。”霍启介绍道。

  “我身边的这位……”穆北枫说着便被言书打断。

  “可是莫南故莫将军?”言书问道。

  “你认得我?”莫南故问道。

  “莫将军大名,如雷贯耳。”言书抱拳颔首。

  “言兄谬赞了。”莫南故也赶紧还礼道。

  这莫南故原本也是京中贵族,从小就跟穆北枫和周云齐一起长大。不过周云齐为人不为他二人所喜,所以他们俩的关系要更为亲厚。穆北枫喜欢舞文弄墨,莫南故却更喜欢刀枪剑戟。二人虽志趣不同,却也一直关系不错。可惜好景不长,七年前莫南故家中渐渐没落,他流落到了边境,二人就此失去联系。后来莫南故投了军,凭着之前学的功夫竟也在战场之上打出了一些名气来。只是当时周云齐风头更盛一些,所以知道莫南故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后来他又跟着当时的将军辗转多地,最终到了禹兰。直到霍启夺了辰州,穆北枫退守到禹兰,这才再次遇见了他。彼时莫南故刚刚成为将军不到一年。

  霍启和言书早已对北宁的军队仔细了解研究过,所以认识莫南故并不稀奇。

  “不知靖亲王约我至此所为何事?”霍启问道。

  “不瞒霍将军,我皇兄近日来身体抱恙,所以想统一天下的野心更甚。但我始终与他意见相左。所以此番他派了周云齐将军前来。北枫是个文人,不喜看到你我两国战场上兵戎相见。不管是谁赢了,受苦的都是百姓。今日约你至此,就是想跟你探讨一下,你我两国之间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

  想了很久,霍启才开口说道:“既然靖亲王如此真诚,那霍启也就不隐瞒了。其实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跟北宁停战议和。如今皇上他还没有提出议和的事情,所以我并不敢声张。今日听你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

  穆北枫转头跟莫南故对视一眼,然后又回过头说道:“想不到你我二人的观念竟如此相通,我还怕跟你周旋会耗费许多时间呢。哈哈哈哈哈哈……”

  “既然我们达成了一致,还是尽快探讨一下各种细节问题,以免出现什么纰漏。”霍启开口道。

  “好。”穆北枫点头。

  “今日天色已晚,我们先各自回营,三日后日落时分,我和言书在这等二位。”霍启说道。

  “好。我们回去会好好思考接下来的事务,也提早做些安排。”穆北枫说道。

  说完,穆北枫就带着莫南故告辞离去。

  回去的路上言书问道:“大哥,穆北枫的话真的能信吗?”

  “看样子倒不像是假的。不过,还是要提防。”霍启答道,“眼下皇上与北宁皇帝都没有提起议和之事,我与那靖亲王私自见面商议,一旦被旁人知晓,于我而言必定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我们之后行事一定得万分小心,切不可被旁人发现。”

  “言书明白。”

第九十六章 萧家

  转眼霍启已经在辰州待了一月有余。期间他又和穆北枫见了几面,议和之事也商议得基本妥帖。二人在这几次的会面中对对方也多了几分了解。他们本就都是磊落坦荡之人,所以相处之下,竟也生出了几分友谊。二人约好最后一次会面,之后霍启就要启程回京了。

  这一次,二人约在了白天。

  穆北枫此人,虽不懂刀枪,射箭却是极准。他毕竟是皇家子孙,所以从小就被带去皇家园林中狩猎。一来二去,箭术自然高超起来。许是不想让霍启觉得自己太过文弱,穆北枫便约了他去林中狩猎。

  穆北枫此刻将头发高高束起,着一身白色骑马装,手挽一张金色长弓,胯下一匹高头大马,一改往日温润模样,活脱脱像个将军。霍启则与平时没什么区别,依旧着一身黑衣,手持黑色长弓,神色淡淡,不怒自威。

  莫南故高喊一声:“开始!”

  二人便先后策马进了树林。

  言书今日并未随霍启一起来。霍启知道萧嫱的身世,也知道她虽然不提,却一定也是想见见她父亲的。所以他一早就开始让人寻找,终于在昨天传来了消息。所以言书今日便出发去接萧嫱的父亲了。

  萧嫱的父亲名叫萧靖安,本也是曲阳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后来家道中落,便举家搬迁,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如今有消息称,他就在榕城之中。霍启本想亲自过去,奈何早先答应了去赴穆北枫的约,便只好遣了言书前去。

  言书按照接到的消息来到了萧靖安现在的家中。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两个大字威风凛凛:萧府。言书抬脚走上台阶,缓缓敲门。

  不一会儿,门中一人探出头来。看样子应该是萧府的管家。

  “你是?”那老管家问道。

  “在下是被家中主人派来寻人的。敢问这可是萧靖安萧老爷府上?”言书恭敬地答道。

  “你家主人是谁?”那人又问。

  “我家主人姓霍,单名一个启字。”言书如实回答。

  那老者听了面露惊讶,然后问道:“可是霍启霍将军?”

  “正是。”言书答。

  “快请进。”老者听到言书的回答连忙请他进来。

  引着言书进了侧厅,又叫人上了茶。老者又开口道:“大人稍等片刻,待我去通报一声。”

  言书点头。

  等了一会儿,门口传来脚步声。言书抬头,只见一眉清目秀的少年随着老管家踏进屋中。来人显然并不是萧靖安。

  言书起身看着面前的少年,心下已经了然。这少年眉眼间跟萧嫱有些相似,想必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

  正想着,老管家的声音传来:“大人,我家老爷身体不适,不能出来见您。这是我家公子,您有事可以与他相商。”

  言书听到这话微微皱眉。不知道这萧靖安是真的病了还是故意推脱。但也只能说好。

  老管家说完便退了出去。屋内只剩那少年和言书。

  “大人请坐。”那少年开口,声音中稚气未脱。

  言书颔首坐下。

  “不知萧老爷身体不适,贸然上门打扰,实在抱歉。”言书说道。

  “不妨事。”那少年说道,“我叫萧若清,大人有话可以跟我说,我会代为转达。”

  本来想好的措辞,如今面对这少年,言书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开口了。

  见言书面露难色,萧若清开口猜道:“可是曲阳有什么人或事与家父有关?”

  “正是。”言书答道,“不知萧老爷可曾提过他年轻之时在曲阳与一位女子相知?”

  萧若清微不可见地皱了下眉,然后摇了摇头。

  “可是那女子要来寻他?”他问了一句。

  “不,她已经过世好多年了。”言书答,“但她留下了一个女儿。”

  “你的意思是,我有个姐姐?”萧若清站起来问道。

  言书点点头。

  “实不相瞒,萧姑娘是我家主子的心上人。所以主子派我来帮她寻亲。”

  “原来是这样。”萧若清说道,“她在哪?”

  “还在曲阳城中,并未前来。”言书答道。

  “不瞒大人,家父如今卧病在床,能不能外出还未可知。”萧若清说道,“大人稍等片刻,我去请示一下家父,若是他允准,我随你去一趟曲阳可好?”

  言书想了想,有人随他回去总比没人好,便点了点头。

  来到萧靖安门外,萧若清伸手敲了敲门。

  “进来。”萧靖安的声音传来。

  “父亲。”萧若清进门叫道。

  “有什么事?”萧靖安说道。

  只四个字,说完他喘了好半天。

  萧若清抬眼看去,自家父亲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若游丝,只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虽然现在他被病痛折磨得不像样,萧若清还是记得他以前意气风发的样子。自从母亲去世之后,他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他与母亲那么相爱,怎么可能会在曲阳先有了个女儿呢?

  “若清。”见他不出声,萧靖安又叫了一句。

  萧若清这才回过神来,然后恭敬地说道:“父亲,刚才府上来了个客人,说是找您有事。”

  “什么事?”萧靖安问。

  萧若清将言书的话一一传达给他,然后问道:“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床上躺着的人听完萧若清的话突然咳了起来。

  “你说的可是真的?”萧靖安问道,甚至想挣扎着坐起来。

  萧若清看他这副样子便知道言书的话应该是真的了。他点了点头。

  “我还有个女儿,我竟还有个女儿!”萧靖安说着,竟哭了起来。

  “父亲若是想见她,我便随那人去一趟曲阳,将她带回来让您看看。”

  “好,好,你速速随他去。”萧靖安催促道。

  “是。”萧若清应下,转头就向门外走。

  萧靖安独自躺在床上,似是还没有回过神来。他想到了那个女子。似乎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他们相识在很多年前。那时他是京中的翩翩公子。而她,却是风尘中的一朵孤花。他们相识、相爱,又分开。没想到他离开之时,她竟是有了身孕的。她虽然不在了,但她留下了一个女儿。想到她,萧靖安不免觉得愧疚,但内心的激动和惊喜却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第九十七章 有孕

  萧若清跟着言书来到了军营。言书在路上已经跟他说了一些萧嫱的事。

  “言副将。”

  刚踏进军营,迎面便走上来一人。

  “何事?”言书问。

  “将军府来了信,说是有十分紧急的事。”那人说着,将一封信递到言书面前。

  “好,我知道了。你带这位公子去营帐休息,我出去一趟。”言书接过信吩咐道。

  “是。”那人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