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第107章

作者:顾青姿 标签: 天作之合 正剧 古代言情

  杜从宜以为发动了两个时辰,听的松了口气:“两个时辰,不算快。”

  邹氏:“天不亮就发动了,产婆进去已经两个时辰了,人已经没力气了。”

  杜从宜一时想不到该去找谁,问:“要不,我去请人,我去老师府上。若甫没回来,实在不凑巧。”,要不然他能请得动太医的。

  邹氏:“去吧,别和你祖母说。”

  杜从宜听着陈氏的惨叫声,实在说不出安慰的话,领着人又是一路跑。

  等到汪伯言府上,她也失礼了,直接叩门,一点都不客气,见了汪伯言的夫人直接开口求人,拿了名帖跟着汪家的管家就走了。

  她不知道麻二胆子比她还大,直接去求了晋王府。

  到申时三刻,她就带着太医回来了,府里这下热闹了,光太医就来了几位,她也不知道麻二去哪里摇的人,找来这么多。

  反正今日端王府的人发疯一样满城找太医,大家都知道了。

第108章 老婆挠人

  一直到酉时三刻过半,一更天,陈氏才终于生了个胖小子,七斤六两,陈氏痛了一整天,最终母子平安。

  杜从宜听到孩子落地,还提心吊胆,直到太医出来说产妇也好。她心里才终于松了口气。这一整日过的担惊受怕的,她实在害怕这种变故。

  邹氏见她后怕成这样,安慰说:“生孩子就是这样,鬼门关走一趟。”

  杜从宜:“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她站起身:“大嫂平安就好,这里还乱糟糟的,我就不添乱先回去了,明日再来看她,大伯母先忙吧。”

  邹氏:“月娘……”

  杜从宜赶紧说:“哦,对,四妹我先领到我院子里去,正好我们两也能做伴。”

  邹氏笑起来:“那就托付给你了。”

  赵昭月今日也被吓着了,尽管嬷嬷拘着她学针线,但是院子里的人互相走动,她还是从嬷嬷的神色中看到了焦急,等她中午去母亲院子里找母亲,没找到的穿过游廊路过大嫂的院子还是听到了大嫂的惨叫声。

  这会儿被杜从宜牵着,她问:“大嫂生了孩子是不是就好了?”

  “是。”

  “大嫂还好吗?”

  “还好。”

  “五嫂,生孩子都这么危险吗?”

  “是。”

  赵昭月悄悄不说话了。

  过了会儿又问:“五嫂,你害怕吗?”

  “怕。”

  赵昭月笑起来:“我也害怕。”

  杜从宜不能和她粉饰,生育的危险性,这本身就是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杜从宜领着赵昭月在书房里学画素描,因为赵昭月看上了她给惠安画的自画像。她从来没见过这种画法,觉得太神奇了。

  杜从宜本来教她学工笔描红的,但她就是喜欢素描,而且她对光的敏感度很好,所以一整晚两个人都在画素描。

  晚上有些晚了,姑嫂两人吃了冰粉,吃了凉面,结果赵诚匆匆回来了。

  见了人就问:“大嫂没事了吧?”

  杜从宜还好奇问:“你怎么知道?”

  赵诚见她和赵昭月两个脑袋从书房东窗探出来,像两个玩偶,笑起来。

  “今日宫中都知道了说,我的夫人疯了,满城借人。”

  杜从宜皱眉,不相信现在的人会这么八卦。

  嘟囔:“我怎么就疯了?人命关天的大事,疯就疯了吧。”

  赵诚进了游廊,站在窗外看着两人,问:“人怎么样了?”

  “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这会儿估计都在休息,大哥回来了吗?”

  “已经回来了。”

  杜从宜叹了声:“我真吓死了,要不是有麻二在,我真找不来太医,是他去晋王府借的,明日记得去送礼。我还去了老师那里借人。”

  赵诚:“明日我走一趟。你们画什么呢?”

  赵昭月立刻和他显摆:“五哥,五嫂教我画苹果!”

  赵诚问:“她不用画立方体吗?我印象中不是先画石膏体吗?”

  杜从宜好笑:“你懂的挺多的嘛。”

  赵诚抱臂展在身后端详着赵昭月的黑苹果,一边调侃:“我是穷,我又不是傻,学艺术的学什么我总归是知道的。”

  杜从宜问:“你前女友也是学艺术的吧?”

  赵诚:“……”

  杜从宜冷笑:“看来,你对学艺术的女生,情有独钟啊。”

  不得了了,小姑娘开始乱杀了。

  赵诚傻笑,杜从宜就撇他一眼,点到为止。

  杀人不诛心,就是时不时剌一刀,放点血,才有意思。

  心里傲娇着呢。

  事实上呢,他前女友是学经济管的,他就偏偏不解释,等着她来挠。

  赵昭月的黑苹果画完了,邹氏也回来接人来了。

  邹氏是从老夫人院子里过来的,见赵诚回来,就说:“今日多亏了宜姐,要不然我回娘家再去请太医,都不一定来得及。”

  赵诚并不在意这个,只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杜从宜看了眼赵诚,又说:“四妹想跟我学画,您若是答应,每日让她过来学就好。”

  邹氏看了眼女儿,笑问:“你又缠着你五嫂了?”

  赵昭月害羞:“没有。”

  赵诚摸摸她脑袋,“她年纪小,若是真的喜欢,就好好学,咱们端王府的女眷,也要有自己的名字,将来书画史上,你们姑嫂两人,也要榜上有名。”

  邹氏见赵诚在家是真的放松,丈夫前些日还在她耳边操心地唠叨说,若甫做事不像样子,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必然会吃大亏的,说了几次都听不进去,真真和他老子一样。

  她听的好笑,他一丁点都不了解这个侄子。赵诚比谁都精明,正因为精明,反而赤忱的那点真心不多,只给了他亲近的人。

  因为她见过优秀睿智的男人,比如她的父亲,几经沉浮,始终护着家人,保护者邹家老小,一辈子谨言慎行。

  所以其他男人在她眼里,都不过如此。

  聪明的人太突出了,连眼神里的余晖都和别人不一样的。

  而她,只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赵诚说的邹氏和杜从宜都笑起来,等送走邹氏母女,杜从宜才问:“你说老师将自己的藏品都借给我……”

  “他不是借给你,他送给你了。”

  “啊?”

  赵诚见她难得迷糊。

  汪伯言能把自己的藏品交给她,让她研习画法,可见是真的欣赏她的才气。

  杜从宜回忆汪伯言给她的画的时候,丝毫没有提及赠予之言,依旧是谆谆教诲,让她用心领悟……

  她以为他那么严肃,是真的让她学画中的技巧。

  “老师,没什么事吧?”

  赵诚想起这几天的消息,南方被水淹了,北方的雨也不少,今夏的损失很大。

  汪相公已经好几日没回家了。

  “没事。他是东府相公,忙是正常的。”

  杜从宜才说:“二哥去了北方,二嫂去了城外,一直都没回来,你不觉得奇怪吗?”

  赵诚:“不奇怪。”

  事实上她要是不提起,他都想不起来这个人。

  “你的郡主千金也去了,你当初为什么看不上人家?小姑娘长的白白净净,家世又好。”

  她就特别来劲。

  赵诚喝着茶:“我怎么知道?等我知道的时候,咱们已经订婚了。”

  “你胡说什么?”

  赵诚笑起来:“你看,说真话,你又不承认。”

  杜从宜说不过他,改口问:“广和楼的花魁娘子,你见了吗?”

  赵诚:“什么楼?”

  “装什么?卞河花船里小娘子弹琵琶好听吗?再跟我装?”

  赵诚只管笑,不答话。

  杜从宜不死心,问:“那下次,能不能带我去?”

  赵诚:“下次要很久了。”

  “可以,只要你带上我,让我看看这些女娘子弹琵琶的技艺怎么样。”

  赵诚:“到时候再说吧。”

  杜从宜冷笑:“真以为离了你,我就没办法了?现在我是赵若甫的夫人,汴京城里已经没人敢轻易惹我了。”

  嘿,学聪明了,知道仗势了。

上一篇:误落尘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