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第124章

作者:顾青姿 标签: 天作之合 正剧 古代言情

  赵诚掏出地图,在位置上补充了几笔,然后说:“咱们顺河北上。”

  几人饮水吃干粮后,翻身上马继续奔走,上游过河,一路向东,夜宿在山中,也不过稍息片刻,让马休息,然后继续转程南下,沧州边境,这里已经无人烟痕迹,村庄已经空了。

  几人终于在后河一带,看到宋人模样,看样子是民间武装,见赵诚一行人,立刻将赵诚等人围起来。

  “什么人?”

  赵诚:“真定府送信的,出来遇上大军过境,北逃到这里*7.7.z.l,不知这里是不是遭过兵灾?能否见你们将军说话?”

  为首的那人冷冷道了声:“等着!”

  来复挎着擐首刀,和其他人将赵诚护在中间,赵诚反而不怕了;

  片刻后有人匆匆而来,见了赵诚就问:“你是朝廷的人?有印信吗?”

  赵诚:“不知你是谁麾下的兵?”

  “东路军先锋康统制麾下。”

  赵诚心中一喜,面色丝毫看不出来:“将我的私印给康渤,他自然知道我是谁。”

  来者见他傲慢,已信了五分,但依旧说:“康统制如今不在。”

  “他人呢?”

  对方不说话。

  赵诚又说:“京中有消息,吕顺处,有东路军的消息,真定府被围,我等从城中出来,务必要见一面康统制。”

  对方见一行人颇为狼狈,但举止文雅,已经信了,只是深深看他一眼:“跟我来。”

  赵诚跟着人穿过围墙,扎营的地方在半坡上,仓促之下扎营,看起来是经过大战。

  等那人引赵诚入帐中,但拦住来复等人,赵诚心一沉,问:“康渤怎么了?”

  那人一言不发,赵诚跟着人只管进去,帐内光线不亮,康渤坐在榻上,赤着上身,左肩到下腹都被裹着,可见贯穿伤有多长。

  他面色已经胡子拉碴,不太能入眼了,看到赵诚进来,如遭雷击。

  猛地站起身:“大人,你怎么来了?”

  旁边的人回头错愕看了眼赵诚,悄声出去,赶紧去招待来复等人去了。

  赵诚盯着人问:“你和谁交手了?”

  康渤:“金人打起来真特娘的不要命啊。”

  赵诚怒吼:“我当初怎么和你说的!我让你去军中混资历!不是让你送命的!你有没有脑子!”

  康渤被骂得嘿嘿笑,也不恼,小声说:“大人放心,我已经没事了。”

  赵诚很无力,他只是出身市井最底层的人家,贫苦什么都没有,全凭着泼皮的本事,和行事义气,才混出点名声,最后却因为狗屁书生,差点丢了性命。

  因为他的几句承诺,就不要命的冲。

  他只是个小人物,不用这样的。

  “坐,坐下说话。和我说说金人到底有多少?”

  康渤因为看到赵诚很激动,这会儿才觉得后怕,辽金几十万人南下,赵诚是怎么来的?

  “大人是从哪里来的?”

  “真定府。”

  康渤听的面色大惊;“自西而来?路上就没遇上人?”

  “遇上金军过境,如雷轰鸣。”

  康渤:“大人简直侥幸,金军前锋战无不克,若是被人察觉,大人必死无疑。”

  赵诚:“所以你遇上的是谁?”

  康渤:“不得不承认,金人为首之辈,不论是元帅、亲王亲自督战,冲杀在最前,进不退步,身后的兵卒自然不惜命,那样的人自有一番英雄命世之气。”

  赵诚见他见识了女真人的厉害,点点头,也不再说,他不知兵,连营盘也看不明白,擅长的也不过是方寸之内斗转,兵事上,给不了任何意见。

  “这一处意思是孤悬在外了?”

  康渤否认:“并不是,大人有所不知,顺河而下,和过河没有区别,我在据此处向东三十里处和金人交手,败入山谷,退到此处。我猜金军前锋已经和吕将军已经交手,我的消息送出去了,任务就完成了。”

  赵诚问:“你伤如何了?”

  “皮肉伤,不碍事。”

  赵诚:“你敢不敢领兵跟我走一趟?”

  康渤眯着眼睛问:“大人想去哪里?”

  赵诚摇头:“并没有,双方东路军会合,就是要把所有兵力压上去,不死不休。你们遇见的太快了。”

  康渤:“是啊,不过一个多月。”

第124章 战争

  赵诚问康渤:“辽金这次号称三十万军南下,真正可战的兵力有多少?”

  康渤:“辽军我不清楚,金军绝不止十万,不,绝对不止十五万……”

  他说到这里,扭头看着赵诚:“辎重。大人是问辎重?”

  “不只是辎重,还有补给,这么寻思的急行军猛攻,必然后续补给要跟上。算金军二十万,民夫后勤,所有算五万到八万,那就是十到十五万的兵力,且必须是强兵,每一个都是可战的勇士。”

  金军有个说法,金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战。

  一万的骑兵战力可怖,但那也是对靖康时软脚虾们,如今宋人尚武,连先帝都死在战中,可见宋人血脉里,还不惧怕什么金人。

  “对啊,前几日遇见的是急行军,没有辎重,大人遇见的大概是后军,押送辎重,若是南下攻下城池,自然能免了,可若是攻不下……”

  他的思路一下打开了。

  “大人是想去寻辎重?”

  赵诚好笑:“我疯了,你也疯了?这不到一万兵可不能白送了。其实战事打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是什么算计都没意义了,就是用人命、战马,和一口气硬拼。若是此战真能把女真人杀到丧胆,北方自此就能太平几代人了。”

  康渤:“哪那么容易,河北路争来争去,其实就是丢了,沧州以北,哪有什么汉民,只有奴隶。”

  赵诚:“我在真定府见了很多流民,大都是河北逃出来的。”

  康渤就说:“我祖籍渤海,祖父死在女真人手里,被抓走了,家里其他人都难逃,父亲跟着人一路流落到汴京城,父亲总说,我们康家在渤海是有土地的,家族兴旺,可惜到死都没能回去故乡。若是真能把河北渤海一带收回来,我会带父亲回乡安葬。”

  赵诚回头看他,才说:“我们能赢的,对吗?”

  康渤问:“大人,总是令人出乎意料。我曾在汴京城巡检司里干活,那是我花了钱买来的差事,我最会巴结人了,其实我最痛恨的就是大人这样出身的人,可偏偏大人和别人都不一样。这一战,汴京城里的相公们想必是畏惧的,你却不怕死,硬是连夜奔逃到这里,实在不合算。宋人都像大人这样不惧死,何惧什么辽金,河北百姓,也不用死这么多。”

  他是以己度人,他自己就是贫苦出身,见不得逃难的人。

  赵诚摇头:“我从汴京出发,其实没多大感触。到真定府我也只是可怜那些难民。那夜从真定府出来一路东奔,路过村庄,见被洗劫一空,虐杀的百姓衣不蔽体,就赤着抛尸荒野,无闻问津,只有野兽横行。我就想,我到底能为这些人做什么?才能让他们活着,免于死在乱刀下,我原本可以跟着大军,处公务,又或者是解决上下级纷争。为某一个人说清,又或者转身回到汴京城,风光无限,一派光鲜。可一路上,我看这山野平阔,景色宜人,这大好河山,为什么要遭凌虐?”

  他望着远处河面波光粼粼,岸边芦草随风摆动,不自觉地说着。

  他讨厌任何形式的侵略。

  康渤不解,山河秀丽,和打仗有什么关系。他为了功名,为了收复失地,为了给自己一个前程,为了很多很多,可此时听赵诚说这大好河山,他也起了爱惜的心思。

  确实大好河山,为什么要被金人践踏呢?好好的百姓,不是被杀,就是成了奴隶,成了奴仆……

  凭什么。

  康渤即便不解赵诚的情绪,但也能和他聊到一起。

  所以康渤说;“这帮畜生,是真不把咱们汉人当人啊。”

  赵诚:“所以我想让你分一部分兵,和我一路东去绕路南下,收拢溃败的义军和逃难的百姓。”

  他的任务不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兵权是赵策的根本,他要是此行声望太过,也不是好事。

  他很避讳和吕顺交往甚密,汴京城里盯着他的人很多,尤其大宗正和吕顺私交甚好。他现在这个情况其实不太妙,若是将来赵子恒登位,他不太会想之前想的那样,很可能会被大宗正清洗掉。

  总之事情出乎意料了。

  康渤的任务就是在最前端阻击敌军前锋,他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只是兵败受伤溃逃在此地,只要回头追上大部队,就可以了。

  金军南下,他跟着回转,两头交战很可能已经开始了,所以第二天康渤就带着兵马跟着赵诚向东穿梭在战场边缘,所到之处,惨不忍睹。

  大军过境,乱兵、盗匪横行,杀戮随处可见,赵诚觉得自己这个宣抚使才真的做到了实处。

  日行四十里已经不慢了,当日就收拢了三千人,大部分是其他军溃散的败兵。

  赵诚在附近游走,战事已经在东线展开,大军在临邑一带遇上,吕顺长子在德州被围,突围后南下,在临沂和御营前军会合,自此展开金军号称二十三军,东西两路,和辽军结盟,吕顺看着对面一个建制的猛安,入沸水倾泻,直接在前锋中荡开一个豁口,步军畏惧骑兵,更畏惧这种不怕死的金人。

  战场就像绞肉机一样,血肉模糊,死伤无数。

  吕顺盯着远处的战况,一边从容发令:“让翟让给我顶住,杜充从侧面压上去。”

  金人来的太突然,让他有些猝不及防,但是不要紧,整体来说不影响他的节奏。

  就是西军不知如何了。

  战场杀成一片,其实河谷不够大,双方战场太过拥挤,很难从地势上占据主导位置,吕顺的中军在南面的山坡上,只是微微能俯视整个战场而已。

  对面的金人悍不畏死,这是这个原始民族在最恶劣的苦寒之地繁衍生存,刻在基因里的血性。

  吕顺也觉得棘手,金人和后来的辽军不同,辽军过了征战期,后期的文武官懈怠了,失了锐气。

  吕顺已经预测到这场有些突兀的开战,双方都不好打,他要重新调派换防。

  赵诚带着康渤的部队从德州绕行,收拢的逃难的百姓并不多,而且沿路看到的踪迹,就是金人一日下七县,急行军占领地方,战力实在强悍。

  赵诚和康渤在德州城外,行走六日,在最后一个大雪天,到达淄州,康渤要归队报备,这一路沿路收拢的百姓近万人,一路上也遭追击,大大小小的战事不断,他还和康渤开玩笑说,咱们仿佛和当年忠武昭烈帝败走一样,拖家带口,实在艰难。

  康渤提着伤着的胳膊,看赵诚脸上的伤,赵诚一点都不在意,心里十分佩服。

  赵诚怕死吗?是怕的,他这条命太珍贵了。

  可他一路见过的死人太多了,和那日出逃半夜路过村庄,夜色下看到的尸横遍野不一样,是真真切切,每天都有人死亡。

  他全凭意志撑着,在青县遭遇金人留守军追击,康渤伤势加重,他打发康渤前去领路,是他断的后,带出来的三十几个老卒,伤亡过半,来复都负了伤。

  那一战死伤很重。

  等人进了淄州,听说吕顺败退,但金人也损失颇大,双方暂时对峙。

  赵诚心里丝毫不敢懈怠,这场雪,搞不好是金人的东风。

上一篇:误落尘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