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第63章

作者:顾青姿 标签: 天作之合 正剧 古代言情

  杜从蕊面色感激,很显然杜从宜对她的善意让她很感动:“行,我回去想一想。”

  杜从蕊前脚走,赵诚后脚就回来了。

  杜从宜觉得自己的热恋期过去了,对赵诚回不回家,什么时候回家都不想关心了。

  反正就是趋于平淡了吧。

  “今天二姐来家里了?”

  杜从宜只管吃饭,一边答:“是,为二姐夫的差事。爹爹和她说,你能替人安排差事,让她来求你办事。”

  赵诚笑起来:“是吗?等放榜后吧,若是能中,求个外放,都能清静几年。”

  他好像对京中的事情一清二楚,居然连罗家的家事都知道。

  杜从宜狐疑地盯着他。

  她说不上来这个人怪在哪里,反正就是很奇怪。

  就好像之前的懒散和洒脱都是装出来的。

第063章 赵敬高中

  赵诚见她愣愣看着自己,问;“看我干什么?”

  杜从宜若有所思,顺着他的话说:“二姐想做点生意,她手里没什么钱。”

  赵诚笑了下,才说:“罗家富庶着呢,罗家家业很大,用不着她做买卖。”

  杜从宜听的皱眉:“罗家有钱,又不是我二姐有钱?”

  赵诚听着,嘿,不好糊弄了?想明白了?

  “也是。”

  杜从宜没好气说:“你也不用糊弄我,若是觉得帮不了这个忙,直接说有难处,我拒绝她就是了。”

  赵诚笑嘻嘻:“我说了等明日过了再说。要是二姐夫高中了。那可就用不着我帮忙,那帮相公们都想着帮呢。”

  杜从宜和他聊天就觉得特别没劲,因为分不清他说的真假。

  所以低头不说话了。

  等晚饭后,杜从宜自己进书房忙自己的了,她现在不爱和他待在一起,觉得他厌烦的很。

  赵诚落了个没趣,进自己书房里,给吕好蒙写信。

  第二天一早府里就已经很热闹了,大清早明静堂的老王爷召集子孙们训话,赵诚早早躲出门当值去了,一面又打发周全去打听看榜了。

  他趁机去了趟晋王府,赵吉这么久才休息一天,自从到宫中当值,他成熟了很多,大约是老晋王教训过他了,变得很谨慎,也极少交友,闭门不出了。

  实在得了老晋王这位大宗正的真传。

  今日大宗正也在,见了赵诚笑着问;“你祖父如何了?”

  赵诚心里诽谤,但在外从来不说端王府的半个字。

  “祖父身体极好。”

  老爷子呵呵笑,也不在意,笑着问;“是为康渤的事来的?”

  “是。”

  在聪明人面前不用耍小聪明。

  赵德明就喜欢赵诚的爽快,怎么看怎么喜欢这小子,他爹当年就是个好苗子,儿子果然不孬。

  赵士义那样的浮夸货色,偏偏儿子孙子都争气。

  赵吉就坐在他对面,急着说;“康渤的命保住了,当晚他有不在场证据,且繁塔寺有其他证据了。”

  赵诚:“我知道康渤不会有事,我问过他,他说了自己没杀人。”

  赵德明听的好笑,问:“他说,你就信?”

  赵诚很认真答:“信,康渤虽然名声不好,但是条汉子。我和他其实只是点头之交,他是个性情中人。我诚心相救,他也实话实说。虽然对那帮书生多有抱怨,但不至于真的杀人。”

  赵德明深深看他一眼。

  “你的画,官家收下了。”

  赵诚赶紧说:“还要谢您的帮忙,官家不要觉得我贪得无厌就好。”

  赵德明问:“你觉得是谁杀了那三个书生?”

  赵诚摇头:“我不知道,也不能知道,更不想知道。后面死的人,不就是为前面死的人陪葬了吗?”

  赵德明眼神都变了。

  很少有人能知道官家的愤怒,更不知道内里情况,只是知道这几个月官家不朝政,谁也找不着他的人,知道朝中人暗潮涌动,心思多的很。

  但没人敢这么直白地说出来。

  赵吉还懵懵懂懂,追着问:“啊?你的意思是,凶手在那夜太学惨案里?”

  那夜太学的惨案成了元德十三年秋的大案,只是这场大案至今无人敢提及,好似风平浪静一般。

  一切,都等着今日放榜。

  赵诚笑起来,哄赵吉:“我哪里知道,你不是整日在官家身边当差吗?”

  赵吉摇头;“官家从来没提起过这些,我哪里敢乱问。禁内当差,比不上你自在。我倒是羡慕你自由自在的。”

  赵诚笑起来:“这话可不能乱说。”

  赵德明也不生气,独子死后,就剩这一根独苗了。官家也是把这个小侄子放在眼皮底下看顾着。其实他也不想让他搅和进太复杂的局面中,一辈子做个富贵的人也好。

  赵德明催孙子:“你看看厨房还有没有好酒,留若甫一起吃顿午饭吧。”

  赵吉听得一喜,祖父多年不和人来往,府中更是不招待客人。所以他也几乎没什么朋友,自小认识赵诚,才和章奎几人熟识。

  等赵吉一走,赵德明就问:“学子暴乱案,你怎么看?”

  赵诚其实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您和我说句实话,要是觉得不能说,你就当我没问。东宫如今什么态度?”

  赵德明还是觉得他不可能知道那么清楚的。

  “你从哪里打听到的?怎么会想到东宫?”

  赵诚:“我自然有我的办法,我也没有和任何人打听过,只是很多事情经手之后,总要有痕迹。事情发生也要有个缘由,不能平白无故,就几十条人命没了。死得不明不白,倒是东南学子们今科再不取第,事情会更一发不可收拾。”

  赵德明脸色讳莫如深,最后只说:“秋雨变天,东宫病了。”

  赵诚脑子里迅速开始思量,想了很久,都不知道这算什么结果?

  只好试探问了声:“病的不正常?”

  赵德明听得大笑。

  “岂可儿戏,哪来那么多阴谋,只是东宫一直都不康健,恰好变天,才病了。”

  赵诚也不好再多问,想来嘴严的大宗正能和他说这些已经难得了。

  “是我想差了。您教训的是。”

  赵吉进来笑着说:“上好的梨花白,今日咱两陪祖父好好喝一场。”

  赵诚见他高兴,笑说:“等翻了年,你就要成亲了,今日我先替你练一练酒量。”

  赵吉:“你这人真是,吃你的吧。”

  两个年轻人开玩笑,赵德明只管慢悠悠喝酒,也不插嘴。

  他看着赵诚,晋王府里到底子嗣单薄了。事实上整个宗室里赵家子嗣都不旺,除了赵士义那个货色,他德行不行,偏偏端王府里香火旺的过分。

  赵诚在晋王府吃完午饭再回到宋门,这次是来复在这里等着,见了他就说;“府里正在庆贺,大爷高中,二甲第四。”

  赵诚笑起来:“大哥向来读书刻苦,高中也是情之中的事。”

  等下午赵诚回家,府里已经热闹了大半天了,今晚所有人在正院里用餐。

  老夫人虽然看起来对孙辈们一样,但事实上她的亲孙子就那么几个,尤其赵敬还是长孙,意义更不一样。

  赵诚听着来安讲今天的盛况,府里放了鞭炮,发了喜钱,而且发了几遍,连明镜堂的老王爷都发了一遍。

  可见老喷子对长孙高中这件事,是十分欣喜的。

  赵诚不见杜从宜,问:“大娘子呢?”

  来安说;“大娘子一早就打发人去了,听周全说,遇上了明镜堂的人,还有大老爷身边的人,内宅的人,好几波人去看榜,不到中午,报喜的人就上门了,今天府里热闹了一天了。”

  她说完才意识到,赵诚问的是杜从宜,不是邹氏。

  “咱们院里的大娘子这几天很忙,一直在书房里。”

  赵诚点点头,也不急着去正院,自己去书房找杜从宜。

  杜从宜正在画首饰样图,她的首饰和别人的不太一样,全都是重工,工艺繁华复杂,更多都像是艺术品,并不适合日常佩戴。

  赵诚进去她也没抬头,已经听到门外赵诚和来安说话了。只是嘴里说:“大哥高中了,今晚府里一起用晚饭,热闹一天了,你要不先去大哥院子里走一趟,要不然今晚祖父肯定会教训你。”

  赵诚觉得她和之前不太一样,很多时候女人会以为男人不懂,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枕边人,怎么可能不知道。

  一个眼神,就知道冷暖,枕边人态度不一样,怎么可能察觉不了。

  只是男人很多时候懒得多问,问了麻烦更多,还不如就这样安安静静,彼此安生。

  赵诚又不像从前那样,每天为了工作赚钱紧绷神经,他现在很注重精神滋养,通俗点讲就是闲的很。

  “还为上次的事情和我生气?”

  杜从宜不接话。

  他也不在意,继续说:“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若是我的话不重,你不会放在心上。你是觉得我态度不对?”

  杜从宜觉得他实在呱噪。

  “你不去看看大哥吗?”

  反正就是不想再和他纠缠这个问题了。

上一篇:误落尘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