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洋芋丸子
她的态度太随意了,好像根本没意识到,这对于未婚男女而言是过界之举。
甚至让我觉得,不是我占了她的便宜,而是她在调戏我。
偏偏在如此暧昧的氛围之下,她一张口,说的是玄秀。
我懂了,她故意以受伤为引子,想要再拉着我和她一起对付玄秀。
不行,这个真的不能答应。
玄秀虽然说不上滴水不漏,但陛下信,百姓信,信他的人太多,动起来就很麻烦。
玄秀此人对朝政一窍不通,行事风格更是简单易懂,谁惹他他就打谁,谁顺着他他就用谁,根本不分什么大局不大局,全由着性子来。
对付玄秀,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我让公主不要招惹玄秀。
她这次果然没说爱我,语气都敷衍了起来。
9
从公主那出来,我没有回府,而是去了曹贵妃殿中。
如若公主真的给皇帝献了能治愈心疾的药,那对于曹氏而言同样是一个天赐良机。
我让贵妃现在怀上个孩子。
贵妃被我说蒙了。
我与她解释,不需要真的怀孕,只需声称自己怀孕即可。
皇后把持后宫,手段狠辣,皇帝登基十余年,前后临幸过不少女人,却除了皇后之外再无人有所出。
问题十有八九出在皇帝身上。
不过,皇帝只会怪皇后不够贤良,却不会承认自己出了问题。
皇帝容忍皇后,不仅是因为柳家势大,更是因为皇后是他唯一儿子的生母。
但现在不同了。
若公主献了治疗心疾的药,皇帝便不必再忧虑寿数。
若贵妃怀上孩子,皇帝便不必再担忧子嗣传承。
他最在意的两点尽数被解决,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选择,自然而然就会抛弃不够听话的皇后和逐渐明白世事的太子。
去等待一个不谙世事,无法威胁到他的幼子。
既然公主的目标是皇后,那便是我曹氏的盟友。
我自当从旁策应,助她一臂之力。
10
帝后起了争端,在意料之内。
但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却是谁都没想到的。
宫内的侍从被处死了一批又一批,我也不想触皇帝眉头。
于是我去游说玄秀。
皇后已有偃旗息鼓之心,只是皇帝不肯给台阶下,玄秀出面忽悠住皇帝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玄秀却提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条件。
他要公主去请他,还说公主玩弄了他。
他要我今日不再过去,言语之中多有淫邪意味。
短短一面,能生出这么深的恩怨?
还是说,这两人,以前就认识。
事情当真是越来越有趣了,这位公主远比我想象得更神秘。
我故意向公主提及陛下屠杀贤王府之事,以示屠杀之举早有先例。
引导她想到田家村被屠一事。
可她竟然仍旧毫无波澜。
以她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她不该联想不到的。
我不由得多嘴问了一句,询问她是否有想问我的。
可她却只字不提田家村,反而问我贤王之死,甚至意有所指地问起了贤王子嗣。
我在公主面前故作平静,心头却已然升起轩然大波。
她知道田家村被屠是陛下所为。
也就是说,她复仇对象,比起皇后,更有可能的是皇帝。
可若是如此,她为何要给皇帝治愈心疾的药。
贤王府被屠,贤王子嗣无一幸免,她又为何提及贤王子嗣。
难道贤王仍有子嗣尚存于世?
她到底知道多少,到底想做什么。
她明知祭神之局,却义无反顾,目的真的只是复仇吗?
她谋划的,会不会是那张....龙椅。
我感觉我的心跳加速了。
皇帝子嗣稀薄,只有流着柳家血脉的太子,这对曹家而言绝非好事。
而现在,我似乎一下子多出了两个选择。
一个是神秘莫测的公主,一个是隐于暗处的贤王之子。
公主离去之后,我独自思考了许久。
玄秀不让我今夜过去,我去了必然会交恶玄秀,我不去,就再不可能得到公主信任。
我必须做出选择。
但其实抛开利害关系。
至少今夜,我还是会选公主。
她因为我去见玄秀,为的平息帝后纷争,保护宫中无辜者的性命。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无论她能不能应对玄秀,都不是我把她弃置于危难之下的理由。
曹氏曹承,留给自己的东西本就不多了。
11
我将公主从玄秀府里接了回来,告知了她贵妃怀孕的消息。
如果她想要皇位,那柳皇后便是她的第一个对手。
我相信她一定会懂得如何利用这条情报对付柳皇后。
玄秀看我的眼神怒意十足,大概就这么算了。
但玄秀的手段,也不过是添些麻烦,伤不到曹家根本。
我刚好可以趁这个机会,从皇宫的烂事中抽身。
好好查一查,神秘公主的底细,以及那位不曾露面的贤王之子。
...
九河寨匪首姓陈,尊贤王,九河之地有一名医,叫陈念微。
这个过程好查得惊人。
公主大剌剌的入宫,根本不曾掩饰自己的出身。
她顶着祭品的名头,没人对她上心倒也正常。
可她预谋大事,又怎会遗漏如此重要的细节。
所以,身份暴露也是她计划的一环。
以陛下的性格,若是知道自己的女儿认了尊贤王的匪寇为父,必定暴怒。
届时一定不惜一切代价攻下九河寨。
换而言之就是,朝廷军中混入了九河寨的棋子。
而且这枚棋子在军中必然地位不低。
我盘查了军中所有将领的情报。
军中有一人,名叫崔耀,履历一路向上,短短两三年变成了军中副将,如此高位,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升了上去。
九河寨是走谁的门路把人送到高位的?
有本事瞒过京城这么多双眼睛,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洛家...
我记得洛家有位公子曾落入匪徒手中,洛家费了许多功夫才将人营救出来。
洛世秋,原来他就是贤王之子啊。
好一招瞒天过海。
看来公主知晓大祭未必是柳云初的问题,或许是洛世秋给的消息。
只是公主与贤王之子的牵扯竟如此之深。
看来我有必要与洛世秋见上一面,探一探他与公主,究竟是一路还是两路。
我开始接近洛世秋,有意无意点出他的身份,对他表露出投效之意。
洛世秋沉得住气,始终不曾承认身份,却也并未拒绝与我相交。
不过,倒也不是全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