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遁后他疯了 第107章

作者:陈年烈酒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萧无衍面色倏凛,冷冷盯向副将:“太子?”

  副将叫这眼神吓了一跳,莫名心虚道:“是、是顾将军这般交待的,他说太子殿下与侯爷交情甚笃,您刚回长安太子殿下便将您召去东宫亲口嘱咐您好生修养,那太子殿下金口玉令、一言九鼎,您总不能一离开长安就不听太子谕令……”

  说着说着,副将心里逐渐没底,声音也越来越低。

  这种胡搅蛮缠要挟侯爷的事他从未做过,再说太子殿下山高路远这话恐怕真没什么用……

  不想念头刚刚闪过,耳边竟忽闻侯爷一声低叹:“罢了,本侯便歇一个时辰,但一个时辰后本侯定要去闵州。”

  副将一怔,旋即大喜:“是!属下遵命!”

  一个时辰便一个时辰,也许一个时辰后李拓那厮就带援军赶来了呢。

  

第112章

  大结局(中)

  侯爷带他们追击逆贼绕了远路,但若李拓顺利行军,率兵自秦州城内穿行,那么今日也该入城了。

  只是他们再过两县便可出城,却不知李拓那厮到了何处?

  这般想着,副将悄悄找到定西知府,假意提醒道:“周统领所率禁军如今想必也快到定西城了,梁知府可要早做准备。”

  定西知府这两日前脚刚恭恭敬敬地迎送完东兴侯,后脚便心惊胆战地迎来镇远军,自知晓东兴侯攻打西梁之言竟是假传圣旨,他这颗心就一直吊在嗓子眼没下来过。

  轻信逆贼,甚至在逆贼离开定西城时送与他大量钱帛,圣上若是怪罪下来,他就是有九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是以这会儿副将一提醒,梁知府瞬间便了悟:“是,多谢陈将军,下官定在周统领来定西府衙前备妥粮草。”

  金玉钱帛梁知府是不敢送了,周统领是圣上身边的人,他可不敢公然拿银钱行贿,但为讨逆大军多备粮食却是分内之事无可指摘,希望将来圣上能看在他及时送粮草的份上,对梁氏一族从轻发落啊。

  这般想着,梁知府转身便唤来衙役命其去查禁军如今到了何处。

  陈将军见状心满意足地回了侯爷小憩的后衙。

  然而一个时辰倏忽而逝,那厢被知府大人派出去探寻消息的衙役却还没半点消息,陈将军守在侯爷小憩的厢房外,犹豫许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到厢房前敲门。

  不想他才刚抬起手,房门竟“吱呀”一声开了,就见侯爷身穿盔甲自内而出,苍白脸色不仅未有消减反而愈显虚弱,也不知这一个时辰究竟有没有好生歇息?

  陈将军担心不已:“侯爷,您再多歇两个时辰吧?李拓肯定正往咱们这儿赶,咱们不如先跟他汇合再追击谢贼?”

  然而不管他说什么,侯爷都不在理会,只当他的话是耳旁风,哪怕他后头故技重施又抬出太子来侯爷也依然不为所动。

  陈将军一路劝的口干舌燥,最后终于心死闭上嘴巴。

  萧无衍耳边终于清静,出衙后,他先看过定西参军召集到衙前的千人骑兵,而后才淡淡瞥一眼陈将军道:“两个时辰后务必率大军赶去闵州,倘若我们当真能快谢峥一步,这便是拦住他的最后机会。”

  陈将军倏而正色:“是!属下定不辱命!”

  翌日,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陈将军便率镇远军离开了定西。

  而在他离开定西前,定西知府派去探消息的衙役亦返回府衙,奉太子令向定西知府和陈将军呈上“周统领率禁军入城”、“李拓将军生擒逆贼谢长河”以及“太子殿下兵不血刃收服叛军”等重要军情。

  三个消息一个比一个振奋军心,陈将军喜不自胜,太子殿下亲征讨逆,这回总算有人能管住侯爷。

  不过开心过后,陈将军心底又隐隐生出担忧,太子能命侯爷修养身体自然是好,但若打起仗来,太子也跟侯爷对着干那可就不好了……

  这般想着,陈将军喜忧参半地率镇远军赶去闵州。

  一个时辰后,太子等人赶到定西府衙时定西城内已经没有任何属于镇远军的痕迹。

  姜幼安召来定西知府问话:“镇远侯何时去的闵州?”

  梁知府战战兢兢回道:“启、启禀太子,昨夜子时。”

  这般早?那她让小衙役传回府衙的消息他定是没听到……姜幼安无声轻叹,默了须臾才忽抬凤眸冷声质问道:“孤听闻梁知府被谢峥诈去了许多银子?此事是真是假啊?”

  “殿下恕罪!臣一时糊涂酿下大错,但臣绝无助逆之心,求殿下恕罪啊!”梁知府浑身一颤,顿时跪地求饶。

  倘若萧侯带着齐参军和定西府兵能先一步抵达闵州,他或能将功补过,但若不成,那他送给谢峥那么多金银便与谋逆无异啊!

  这般一想,梁知府双腿更是抖如筛糠,身子紧紧伏在地面。

  姜幼安微默,凤眸定定凝视跪在堂下的定西知府。秦州知府虽放谢峥入城但在知晓其包藏祸心后便设法向长安传消息,后又与镇远军里应外合将剿灭叛军,如此,世人皆知秦州知府没有反叛之心,她自然可以不追究秦州轻信谢峥之错。

  定西知府却与秦州知府不同。

  此人不止轻信谢峥擅放谢家军穿行定西,竟还赠上万千金银助谢峥有了招兵买马之本,即便这梁知府只是无心之失并无谋反之意,但行贿之事却板上钉钉,无可辩驳,断不可轻饶。

  只是如今她刚将谢家伏兵收于麾下,他们正如惊弓之鸟,任何一点风声都会令他们慌不择路。

  姜幼安不想徒增伤亡,所以这定西知府查是要查,却不能是现在。

  思及此,她敛神,眼尾稍稍弯起些许弧度:“不知者不怪,谢峥狡猾多端,狼子野心,你被其唬骗并非是你的错,且起身罢。”

  这话仿若天籁,梁知府闻言怔了许久才不敢置信地抬头:“殿、殿下当、当真不怪罪臣?”

  姜幼安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敲打道:“你虽是无心之失,但终究铸成过错,周统领和李拓将军正在堂外等你,他二人若问你谢峥与谢家军之事,你务必要如实相告,如此也算将功补过。”

  梁知府闻言如蒙大赦顿时叩首:“是!臣谢太子恩典!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话落,他恭谨起身退出公堂。

  公堂外,周统领和李拓二人见梁知府被太子殿下敲打得冷汗津津,默契对视一眼,当即架起梁知府一左一右的盘问起谢家军行至定西时的情形。

  *

  定西与闵州之间相隔百里。

  枯山黄土,即便萧无衍率定西府兵一刻不停地赶路,也直到次日午后才赶到闵州城外。

  萧无衍在定西府兵里点两个机灵的小兵先行乔装探路。

  此刻烈阳当空,倘若谢峥已率兵占领闵州,那如今闵州城必然城门紧闭,无一百姓出入。反至,若城门大开,百姓如常进出,那他们或可抢占先机。

  两刻钟后,探路小兵顺利返

  回,带来好消息。

  但萧无衍紧绷的心弦却未松半分,在对上定西参军明显欣喜的眼神时只沉声吩咐众将士:“保持戒备,不可掉以轻心。”

  定西参军好大喜功,平日操练也松散,这回跟镇远侯一刻不歇地疾奔百里,早觉苦不堪言,但他半点不敢置喙镇远侯,闻言急忙敛下喜色,故作深沉道:“是,属下明白。”

  萧无衍这才扬拳挥令:“出发!”

  千匹烈马瞬间闻声而动,不肖片刻,这动静便传到了闵州守城将士耳中。

  城门处,守城将士俯耳贴地,只听马蹄震动声越来越近,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将消息递给百夫长,百夫长闻言当机立断,迅速将城门内外的百姓全都送入城内,而后关城门、登城楼、点狼烟。

  闵州众将士训练有素,待萧无衍率定西府兵抵至城门口时城门已然紧闭,而城墙之上的百夫长亦手持长弓,抽箭拉弦,高声示警:“城外何人?报上名来!”

  定西参军登时惊慌无比:“萧侯爷,怎么回事,咱们中计了不成?”

  话音未落,便觉一股冷风自镇远侯眼角扫来,他心底一虚,下意识噤声。

  萧无衍则自怀中掏出令牌道:“叶照何在?将此物交给他,他自会知晓我等身份。”

  城墙之上,百夫长闻言立即召来小兵,令小兵降下石匣接令牌,但他手中的弓箭却自始至终都未松分毫。

  齐参军见状心中不禁打起鼓,他幸幸苦苦陪镇远侯走这一遭是为了救自己的小命,可不是想把小命丢在这儿……

  另一厢,闵州知府叶照早在望见狼烟时便向城门处赶来。

  守城小兵奉命拿着令牌去寻知府,半道就遇见了人,而叶照瞧见令牌,双眼倏地一瞪,当即吩咐小兵传信百夫长速速迎人入城。

  此令牌乃圣上钦赐宫令,持令牌者可无召夜叩宫门。

  自当今圣上登基,只赐予过三人——前后两任顾相以及祖父,后来老顾相病逝、祖父亦因病致仕将令牌还回宫中,朝中便只有顾相有此令牌。

  是以今日,无论拿令牌之人是谁,都代表圣上极信任此人。

  小兵闻令应是,立即从腰间拿出信号弹射向空中,霎那间,一抹红烟入云霄。

  数里之外,百夫长望见小兵传递的信号,这才收起手中弓箭,吩咐手下将士打开城门。

  闵州知府常年练兵,故而闵州将士之间独有一套传递信息的方式,譬如在旁人手中象征“危险”的红色信号弹,在闵州却是“安全”之意,倘若要暗示“危险”,方才去寻知府大人的小兵便会在城内烽火台升起狼烟。

  与此同时,城门外的定西参军看见城墙上的闵州百夫长终于收起弓箭,不由暗舒一口长气:有惊无险,幸好有惊无险……

  想到此,定西参军忍不住又悄悄看了眼镇远侯。

  这人自始至终都镇定自若,倒让他真生出一丝敬佩之情,先前见镇远侯如此年轻,他还以为此人是沽名钓誉之辈呢。

  厚重城门徐徐打开。

  萧无衍率先策马而入,寻到方才守城的百夫长沉声下令:“骑兵入城后立即关上城门。”

  百夫长不解其意。

  但此人既是知府大人信任之人,那他便会听令行事,遂领命道:“是!将军!”

  千骑入城,百姓避让,城门附近的商铺纷纷撤了放在街边的桌椅,只等这些骑兵都走了再将桌椅摆放出去。

  叶知府赶到城门时便瞧见这样一副景象:临街茶楼酒肆的铺子窗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而铺子外面的物件则比往常都干净,只有这回入城的兵马一个挨一个地站在街道……

  但即便如此,叶知府还是一眼便望见站在无数兵马之间的镇远侯,以及众人身后正在徐徐关闭的城门。

  叶照少时曾随母亲去镇远侯府送过节礼,倒是认出了镇远侯。

  然如今不是叙旧的时候,他急急穿过人群,来到萧无衍跟前便问:“为何要关城门?”

  萧无衍闻声打量他一眼,亦认出来人——此人长相与叶晋有三分相似,不是闵州知府叶照还能是谁?

  “谢峥假传圣旨,率五万谢家军西行,意欲谋逆,昨日黄昏,谢峥已率大军离开定西城。”他言简意赅,三言两语便将事情悉数告之。

  叶照听罢脸上却并无讶色,反而沉叹口气道:“果真如此,数日前我得知谢长山失了青州便觉不对,这才命人严加防范,绝不放任何一个可疑之人出入闵州。”

  这也是方才守城将士听见马蹄声之后反应那般迅速的原因。

  萧无衍闻言看叶照的眼神便多了一丝欣赏:“敢问叶知府城中有多少兵马?闵州城外高山险峻,谢峥若想率大军去金城便只有入城这一条路,我等至少要拖他两个时辰才能等到援军。”

  叶知府神色微紧:“闵州共有府兵两万,但两万府兵各守东、西两城门,如今下官只能召集一万兵马来守东城门,恐怕难与谢家军抗衡。”

  萧无衍沉声,周身气势瞬间凛冽:“足够了,只要叶知府配合,谢峥定逃不出闵州。”

  叶照闻言精神亦是一振:“为国尽忠,叶某死而后已,定全力配合镇远侯。”

  

第113章

  大结局(下……

上一篇:媚妾为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