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遁后他疯了 第108章

作者:陈年烈酒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酉初时分,夕阳西下,昏黄灿烂的光晕不过一刻便彻底消散在黄沙山石之下。于是暮色降临,满目青灰。

  城门将士抬眸望了望天,在放行最后几位百姓后扬声下令:“关城门!”

  谢峥麾下斥候兵分两路,一路乔装打扮扮成良民进入城内打探,一路则坐在城门外的茶摊上暗中观察,直至确认城内城外皆无异样,斥候才悄然离去,返回大军向主将禀报此事。

  半个时辰后,谢峥率军兵临城下,高举圣旨令守城小兵开城门,欲率兵穿行闵州。

  不料闵州的守城将士瞧见圣旨竟只道:“此等大事小人不敢做主,还请诸位等上片刻,小人这便派人去请知府大人。”

  听见这话,谢峥身边副将顿时斥道:“剿灭逆贼刻不容缓,若耽误军情,尔等谁承担得起?”

  然他话落,城楼上众将士却只是恭谨地抱拳行礼:“望诸位将军海涵。”

  副将闻言双目一怒,正要再斥,谢峥及时出声拦住了他:“无妨,且等着。”

  多说无用,闵州知府叶照的脾气秉性最像叶家那个迂腐的老头子,为人做事油盐不进,最是一板一眼,他手下的兵也像他一样死守规矩。不过闵州便是最后一道关卡,只要今日平安穿行闵州与长山汇合集结兵马,届时他们父子自会夺下闵州让这些小将为他谢家效力,倒不必争这一时之气。

  “是!”副将这才遵令,忍着怒气咽下满腹牢骚。

  好在叶照很快便赶来了过来,不到两刻就出现在城楼之上,朝着谢峥恭恭敬敬地揖了一礼:“下官叶照见过侯爷。”

  谢峥却未拿正眼瞧他,反倒是他身旁副将先声夺人怒而斥责:“叶大人既来了,还不快快打开城门?若耽误军情延误了战机,将来圣上降罪,你个小小知府就是有八颗脑袋都不够砍!”

  然而叶照不卑不亢:“谢候帅军围剿逆贼大义灭亲,下官佩服不已,只是还请侯爷命人将圣旨送进城中,下官需得亲眼看见圣令才敢开城门让大军通行。”

  他这话一出,方才色厉内荏的副将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底下小兵不知,可他们几个心腹却是一清二楚,侯爷手中哪有什么陛下圣旨,不过是随便刻了个假印伪造的罢了。

  几个副将暗暗对视一眼,下意识握紧手中兵器准备强攻,唯有谢峥面不改色地唤来亲随,令其入城呈上圣旨。

  叶照见状又朝谢峥行了一礼,这才转身唤来守卫,命其打开城门一侧的角门放传旨之人入城。

  须臾,那亲随被守卫带上城楼,走到叶照跟前趾高气扬地展开圣旨:“叶知府,你既要看圣旨那就跪

  下接旨吧。”

  叶照从善如流,率收成将士恭谨跪下:“下官参见圣上——”话落,便高举双手准备从谢峥随从手中接过圣旨。

  而那亲随却在城门上的守卫齐刷刷低头时迅速打量起守城人数,很快便确认守城之人不过数百,他迅速向城门外的侯爷打出暗号,接着才上前一步将圣旨交到闵州知府手上。

  这厢叶照接过圣旨,竟展开一看便发现端倪,这圣旨上的玉玺盖印粗陋不堪,与真正的玉玺盖印可谓是天差地别,一看便是假的,但偏偏如此错漏百出的假圣旨竟真让谢峥之众一路率兵来到闵州!

  叶照痛心不已,腾地窜起扬着假圣旨对城门外众人高喊:“谢峥老贼!你假传圣旨骗数万将士抛家弃子为你卖命!究竟良心何在?!”

  此言一出,数万谢家军顿时哗然,他们分明是随东兴侯大义灭亲剿灭叛贼,怎么在这人嘴里反倒成了意图谋反的逆党?

  事已至此,谢峥亦不再隐瞒野心,忽而振刀高呼:“尔等随我至此已无回头之路,只有与我一起反了大燕才是唯一活路!如今城门之上不过数百守卫,尔等可敢随我破城?”

  是啊!从离开长安那一刻,无论东兴侯手中圣旨是真是假,无论他们这些小兵究竟知不知情,他们都已是犯了谋逆之罪,既如此,何不放手一搏?

  哗然声霎时停了,接着不知是谁忽然振臂高呼:“属下誓死追随侯爷!愿随侯爷破城!”

  “属下誓死追随侯爷!愿随侯爷破城!”

  “我等誓死追随侯爷!愿随侯爷破城——”

  “……”

  呼喊一传十,十传百,继而成千上万,刚刚被叶照动摇的军心不过片息便又被谢峥稳固。

  幸好萧侯早就留了后手,叶照心底暗暗叹服同时张口便道:“贼子既死不悔改!来人!升狼烟!御敌!”

  只听他话音一落,方才趾高气昂的谢家随从瞬间就被一刀毙命,继而城楼之后紧闭的商铺忽然齐刷刷打开大门,数千将士蜂拥而出,顷刻间便涌了上来,沙石、烈油、火箭等等武器亦源源不断地供上城门。

  谢峥见状暗道不妙,但他早无回头之路,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厉声大喊:“攻城!攻城!只有破了城门尔等才有生路!”

  众将士闻言自然知晓自己只有拼死一搏才有生路,“杀!杀!杀!”

  于是喊杀声瞬间震耳欲聋,无数将士前赴后继争攀云梯,亦有将士驾起攻城车自队伍中央奔向前头来攻城门。

  不想这时,闵州城东西两侧竟忽然杀来数不清的铁骑,那铁骑由远至近,在谢峥等人尚未看清率兵之人是何人时,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已穿透风浪传进他们耳中:“镇远军奉圣命捉拿逆党谢峥!无辜将士缴枪不杀!”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东西两侧铁骑一边喊一边呼应,声势浩浩荡荡,谢家军四万将士中果然又有人心生摇摆。

  无回头之路不得不拼杀是一回事,可若有转圜余地,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中父母妻儿他们都不愿行这等谋逆之事……

  军心不稳,这场攻城之战便输了一半,谢峥顿时怒目策马扫视众将士:“萧家小儿诡计多端,尔等莫要被他骗了,他连自己亲弟弟的生死都置之不理,又如何会在意尔等生死?”

  然而谢峥这话几乎传不到将士耳中,铁骑奔袭声、镇远军呼和声、城门前两军交战呼天抢地的打杀声——不论是哪一样都能在顷刻间淹没他刚刚喊出口的话。

  谢家军军心已散,而萧无衍所率铁骑则愈发势如破竹,不过半个时辰竟以少胜多将四万谢家军打得溃不成军仓皇撤退。

  谢峥无路可逃,前是巍峨城楼,左右两侧则是凶猛强悍的镇远军铁骑,他只能率兵后退,希望跟长子汇合后再攻闵州。

  萧无衍率铁骑假意追了数里,很快便折返回闵州将在城外缴枪的谢家军带入城中。

  叶照在他追击敌军时便清点了投降的人数,这会儿见他回来,即刻便走到他跟前道:“约莫只有五千人缴了枪,城外谢家军死伤也已粗略估过,约莫三千左右,我军死伤亦近两千人,如此算来,谢贼麾下仍有三万余兵马,他若回过神来再杀回闵州,我等该当如何?”

  方才萧无衍使了一招“瞒天过海”,他与闵州校尉各率一千骑兵佯装镇远军铁骑给谢家军制造了一层“镇远军两万兵马已经入驻闵州城”的假象,再加上闵州两万守军,谢峥想当然便以为两军兵马势均力敌,攻城会是场持久战,而谢峥如今最缺的就是时间,慌乱之下定会选择撤兵后退。

  可此计亦非长久之计。

  萧无衍蹙眉道:“叶大人不必担忧,援军此时恐怕已与谢家军遇上了。”

  但若想真正剿灭叛军,只凭两万镇远军恐怕难有胜算。

  萧无衍转身登上城楼,看向城内刚刚经历过守城之战的定西守军、闵州守军以及刚刚投降五千谢家军,肃声道:“叛军向定西逃行,此时已被我军拦截,诸位将士可愿与本侯一起围剿叛军,建功立业,将功补过?”

  “愿意!末将愿意!”

  最先回应萧无衍的竟是定西参军,不管此前他对镇远侯有多少鄙夷不屑,但经过今日守城一战,真正见识过镇远侯的算无遗策,他是彻彻底底的服了。

  “等于镇远侯共剿逆贼,乃是我等荣幸!”

  接着便是叶照与闵州参军,这二人本就忠义,他们手下的将士自然也无一人是孬种,此等忠君报国之事他们定会去做。

  最后是刚刚投降的五千谢家军,他们当初哪个不是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杀下来的好汉?若不是被谢峥骗了,他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此等叛国叛家之事,如今镇远侯既然愿意给他们将功补过的机会,他们断无不应承的道理。

  便见这五千将士忽地齐刷刷跪下道:“我等愿随镇远侯剿灭叛军,将功补过!”

  一呼百应,萧无衍闻声定定扫视城中将士,振臂沉呼:“好!出发!”

  他带了一万将士去追击谢峥,给叶照留了三千人留守闵州城。

  然而约莫一个时辰后,他率兵追至交兵之地却发现战事竟已平定,原本荒芜人员的黄沙之地上竟扎起一顶顶帐篷,而在那帐篷之间挥舞的旗帜正是镇远军之旗。

  萧无衍黑眸中顿时闪过狐疑,无论谁胜谁败,两军既交了兵,怎会短短一个时辰便决出胜负?

  不,甚至没有一个时辰,眼前这些交战痕迹明显已被清理过,如此算来,两军真正的交战时间恐怕连半个时辰都没有……

  正想着,远处营地忽地有一队人马骑马而出,萧无衍闻声望去,虽只远远瞧见一道纤细高挑的模糊人影,心跳却骤然漏跳一拍,与此同时,姜幼安亦瞧见远处身穿盔甲率兵而来的萧无衍。

  这一刻,她连日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

  他没事,真的没事……

  “驾!”姜幼安骤然夹紧马腹,飞快朝萧无衍奔去。

  萧无衍亦策马朝她而来。

  两人骑马骑得飞快,不过片刻便在半路交汇。只是如今姜幼安乃太子身份,纵有千言万语思念执言,她也不能当着两人身后万千将士的面说出口,只有眸光可以肆无忌惮的缱绻交汇,无声凝视对方眉眼。

  良久,姜幼安才低哑声开口:“谢峥已降,萧侯围剿逆贼有功,且随孤回帐中听赏。”

  萧无衍亦敛眸哑声:“是,臣遵令。”

  此刻,跟在萧无衍身后的两个参军才知晓来人是谁,当即下马齐声参拜:“末将见过太子殿下。”

  他二人这般一行礼,跟在两人身后的一万将士亦齐刷刷下跪,恭声道:“参见太子殿下!”

  姜幼安见状稳了稳心神,正色道:“诸位将士辛苦了,快请起,不必多礼,此次顺利捉拿逆贼诸位皆有功,孤定会论功行赏!被谢峥唬骗的谢家军将士亦不必心惶,孤离开长安便向父皇求了圣旨,祸不及家人、降者不杀,如今你们的家人皆安好,若是想念家中妻儿老小,今夜

  便可卸甲归家——”

  “但若你们不愿背上被逆贼欺骗的骂名,明日便可随大军一同讨伐别贼谢长山,夺回我大燕青、鄯二州,届时诸位便仍是我大燕将士,此次西行便是名正言顺的讨逆之行!”

  话音一落,那五千投降的谢家军将士悬了一路的心终于落回实处,众人劫后余生,不约而同地伏地领命:“谢太子殿下隆恩!罪将等定不辱命!定随大军夺回青、鄯二州!”

  五千余人齐声高喝,喊声响彻云霄,至此,讨逆大军军心大振。

  于是休整一晚后大军继续西行,穿过闵州、金城,不过两日便抵达鄯州城外。

  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谢长山见被俘的父亲与兄长,心中惶惶,连连大败。

  七日后深夜,之前被俘的鄯州守城军趁其守卫不备,悄悄打开城门放讨逆大军入城,谢长山被活捉,与他一起密谋谋反之事的青、鄯二州官员当场被斩杀,而与谢家合谋的西梁王侯亦被李拓等人活捉。

  西梁见大势已去,为求自保,主动向大燕割让半数城池求和。

  平康二十二年五月初八,随着长安派来官员接手青、鄯二州政务,西境之乱终于彻底结束。

  是夜,大军明日便要启程回长安,太子却又派人来中军大帐传镇远侯去他帐中商讨政务。

  知晓内情的李拓当即为自家侯爷打起掩护,挡住那些兴冲冲跑来大帐找侯爷庆功喝酒的将军校尉们。

  萧无衍唇角亦隐隐勾起笑意,但又在想起娘子千叮万嘱让他不能在诸将面前露馅的话后迅速止了笑意,继而轻咳一声,冷着脸走出大帐。

  他走后,陈副将忍不住为侯爷报不平:“殿下看重侯爷是好事,可也不能把咱们侯爷当驴使啊,这都要回长安了,怎么还把侯爷叫去帐中干活?”

  李拓瞥他一眼,飞快拿起羊腿堵他的嘴:“你要是闲得慌就多吃点肉!”

  侯爷去太子殿下帐中才是真正歇着,若是留在这中军大帐,只会被老陈这些家伙烦死!

  帐外,萧无衍则神色坚定一步又一步地走向不远处灯火通明的东宫行帐。

  娘子平安,四境安定,此生夙愿得偿,他已再无他求。

  而东宫行帐内,姜幼安正亲手为萧无衍煎药,待他掀帘入帐,她不由抬起凤眸朝他笑。

  夙愿得偿,别无所求么?

  不,她还有所求,她要萧无衍余生顺遂,与她白头偕**赴锦绣盛世。

上一篇:媚妾为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