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110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小姐您客气了!”顾婆子心里一个突突,嘴上已经换了称呼。

  “出门在外,你们叫我俞荷吧!”

  俞荷对武功神往已久,伸出纤细的小手腕,要和小谭比手劲儿。

  “小姐,我从小力大如牛,又能吃,她们都嫌我粗俗,我怕伤着你——”小谭看着新主子亮晶晶的眼睛,拘谨的说。

  “我才不怕呢,我跟我大姑父可是练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俞荷作势挽袖子要认真和小谭比。

  “那小姐——”

  “叫俞荷!”

  “小俞,那你要是觉得痛,受不了了,一定要和我说,我马上放开。”小谭兴冲冲搓搓手,从小到大,终于遇到个不怕她,不嫌弃她是怪人的,小姐真是个大好人。

  “好。”

  小谭只一抓,俞荷的半个手臂都麻了,俞荷强忍着面上看不出什么,小谭就使了点力气。

  还是顾清水看到俞荷脸色白了,才让小谭赶紧放手。

  “小谭,有你在我身边,我就不怕了。”俞荷拉住小谭的手,笑着说:“你的力气真大,别说是牛了,老虎见了都要害怕。”

  “师父师娘对我真好。”俞荷高兴的抱抱小谭。

  “小姐,手还痛吗?”谭小菊心疼的给俞荷揉手指,“我没轻没重——”

  “没事没事。知道你力气大,能保护我,我每天也能睡个安稳觉。听师父说,北地有狼,还有熊,厉害的很,要吃人呢,你见过吗?”

  俞荷就随她叫了。

  大方,坚韧,亲和,滴水不漏,这位小主子不简单,顾清水看在眼里,也为小谭高兴,实心眼的莽丫头得遇明主。

  可谭小菊接下来的话,让顾清水变了脸。

第115章

  “小姐,我和顾嬷嬷是从盛京来的,我们也没去过北地。”

  “哦,那我们三个有伴儿了,到地方好好的打听打听,处着看,要是延州风土人情不错,我们买地建房,住下不走了。”

  “好呀好呀,我是一个人,顾嬷嬷也是一个人,我们以后都跟着小姐!”

  笨丫头,三两句话把老底都漏了。

  “小姐,顾嬷嬷做饭可好吃了,我一顿能吃五碗饭。”

  俞荷笑着说:“那我不及你,阿娘做的麻辣豆腐一绝,我也只能吃三碗。”

  “小姐,麻辣豆腐是什么菜?”谭小菊丹凤眼上翘,眼珠子溜溜圆。

  “我带了辣椒酱,等我们到了北地,我给你做,你肯定也会喜欢。”

  俞荷又问小谭,现在饿不饿,包袱里有饼。

  小谭赶忙点头,“饿饿饿,早就闻到鸡蛋饼的香,还有肉香呢!”

  俞荷连忙解开包袱,让她自己选。

  一包袱有二十斤的油香的鸡蛋饼,黄葱葱的肉夹馍,好看的火烧花馍。

  “小姐,家里人对你真好。”小谭不知道选那样,又问旁边的顾清水,要不要吃点。

  “那是没话说的好。顾婶,要不要吃点鸡蛋饼,这个放了辣椒的,很好吃。”

  “小姐以后叫我顾嬷嬷,奴婢现在不饿,谢谢!”

  “好。”俞荷给小谭一个鸡蛋饼,又把自己的一个分给她一半儿,这举动赢得了小谭的欢心。

  “小姐,以后我也给你分我的馒头。”小谭憨憨的接过半张饼,先吃。

  “好。”俞荷吃着吃着,突然就有点想家。

  “呜呜呜……”

  “哎呀,见你们一高兴,我差点把小旋风忘了。”俞荷爬到车后面翻行礼。

  火笼里抱出一只小黑狗。

  顾嬷嬷看着小谭眼睛刷的一下亮了,再看,两个人一手一个小狗子的耳朵,那手,刚刚还吃饼呢。

  “小姐,这狗是狼狗吗?长得像狼。”小谭摸摸狗头。

  “是,这是长大了能打猎的猎犬。”

  “小姐,我帮你养。”小谭又摸摸小狗子的尾巴,小旋风汪汪汪的叫唤起来。

  前面的邓三婶听到狗叫,一笑,说:“我还当俞荷没带小旋风,准备等她到北地请王妃送她一条军犬呢!”

  “以她的性子,这以后都有可能在北地扎根。”邓郎中跟着说。

  出笼的老虎,哪个猎都想打!

  “我就说,顾婆子做饭好吃,小谭出其不意能保护她的安全。且放心让她玩。”邓三婶理了理自己的披风,这天可真冷。

  到了永明府见了邓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行人跟着龙威镖局往北地运物资的车队后面一天走八十几里路。

  越往北天气越冷。

  中途休息,俞荷和顾嬷嬷裹着被子,小谭带着小旋风下地疯玩。

  “小姐,小旋风好聪明,它去小解了。”

  “你看着它,估摸着时间放它下去。”俞荷睡的晕晕乎乎。

  等到了达州,队伍再次壮大,一行有六七百人,运的多是粮食等年货。

  总算适应了这天气,俞荷有点做徒弟的样子,伺候着师父师娘吃饭,不仅自己吃饱,还给小谭带点心和果子。

  这天经过一个骡马市,俞荷看中一头拉着简易板车的骡子。

  “师娘,我想买它!”

  “买。我让人帮你挑挑。”

  不会儿邓虎带着一个老把头来了,老头子左右转了一圈,看中另一头毛驴。

  “小姐,这头公驴正年青,脾气温顺,骡子脾气不好也没多大用处,小人建议您买这头。”

  俞荷花十两银子买了毛驴,又五两银子买下了先头看中的两轮简易板车和鞍子笼头。

  “小人姓张,我来帮小姐驾车。”张老头拿了草绳,放好鞍子笼头,笑着说。

  “谢谢张叔,有劳您了!”俞荷说完,去自己的马车抱了一套被子。

  “路上风大,你裹着被子,能暖和些。”

  “使不得,使不得啊!”张老头抱着暖和的被子舍不得松手。

  俞荷拿了个火笼回来,笑道:“一看您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头,等到了延州,还要劳烦您帮忙看着买一批牛羊,切莫推辞。”

  “好,我必当尽心尽力。”

  有了张老头驾车,俞荷打听着买了三百斤麦子和一些当地人喝的砖茶。

  俞荷把自己都添置了什么,一一说给师父师娘听,还盘算着到了延州买个小庄子。

  俞有钱借口去县里玩,带着张娟龙龙和小兰花去县里找牙行看店铺。

  李牙人给介绍了三处前面是铺面后面带院子房间的一进院。

  “这些都是九十两到一百二十两,再大,就要往三百两上说。东街有一处前后院的院子,可以做买卖,也可以住人,要不要去看看!”李牙人以为价钱贵,能把人唬住。

  没想到抱娃的妇女却说,“带我们去看看!”

  “好好好!”

  东街紧邻衙门,住在这周围的都是有公职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贵府把店铺开在这里,生意一定红火。”李牙子介绍了附近的住户,笑着说。

  俞有钱没有搭话,只是仔细看着附近的环境,人情面貌。

  到了地方,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落左右都是相似的院落,这院子前面四间房中间一个大门,进去里面是一个大院子有井水,小花园,整齐的坐

  落着五间正房,两边厢房,厨房和厕所,后院还有一排矮房。

  “这座房子要价五百两。你们要是现在要,我可以叫房主来商量价。”看了房,李牙人笑着说。

  “四百八十两,能卖现在就过户,不卖我们也不耽误时间了。”俞有钱赵娟都看上这座院子,这宽敞,以后都不用换房。

  李牙人让他们在这里等等,欢天喜地去找来房主,跟着几个人又去衙门换了红契。

  这房子落在了俞有钱名下,赵娟拿着房契掐了俞有钱一把,才高兴起来。

  龙龙接过房契,一点点看,学着上面的字,和书写形式。

  “龙龙,好好读书。”俞有钱拍拍儿子的肩膀,昨天还矮墩墩一个小胖子今天个子齐他肩了。

  “以后和爹一样挣大钱,住大房子。”

  赵娟笑着给儿子肩膀上一巴掌。

  俞有钱带着赵娟,龙龙看着小兰花,先屋里外面找了一圈,后屋找到一把锄头,回来割院子里的草。

  忙了一会儿,才算有了真实的感觉——他们一家在县里有房子了。

  “回去咋说?”赵娟开始担心,这可比俞荷种桑树老火。

  “买都买了。还要搬房,暖房,要开店,家里迟早要知道。”

  “回家你自己和爹娘说。”

  “我说。”买房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俞有钱一笑,现在知道后怕了。

  晚饭后,俞有钱拿出房契,和马三面俞老头说他在县里买了一套房子,准备开烧鸡烤鸭店。

  马三面拿着地契看了半天,不对啊,“你买这么大,得多少钱?”

  “交税办红契,一共花了五百三十两。”

  成文成城倒吸一口气,这么多钱,买在哪里了?

  “三叔,东街是贵人区,房子特贵。”成文看地址,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