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111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咱家,大哥是举人,这地方住着和他身份。你们好好读书,考到县学,都回家住。”

  又嬉皮笑脸说,他一开头就和李牙人亮明了身份,不然人也不愿意把他往东街带。

  “多亏大哥!”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免得带累了你大哥的名声,这地方,你绝对不能开烤鸭店。”马三面严肃的说。

  “不开就不开。大哥二哥和侄子们去县里也有个住处。我再别处租一个门面。”

  “三叔,哪天暖房,通知亲戚们吗?”成义问道,成武静静地听着。

  “房子得开春了好好修缮一下。等夏天吧。我们家遇事多,就不麻烦亲戚了。”

  俞有钱说着一顿,接着道:“等你们考上秀才,家里大办酒席,给你们庆祝!”

  侄儿们替他高兴的热情顿时降了一半。

  自从俞有钱买房,唐大丫也有了想法,要不他们也去县里开米皮店。

  成武不愿意放弃码头的生意。

  “等成义考考看,再做打算。”成武觉得考试也要用钱,再等等。

  俞有粮也求稳。

  明年酱园好好干,赶年前他们大的房子买不了小店面肯定能买得起。

  马三面寻思,家里出钱县里买套房给老大住。

  “别管他们。我们的钱一分都不要动。”俞老头笑着说,“我们养老还早。手里必须有钱。别像亲家母一样要看晚辈的脸色过日子,那是一天我都过不下去。”

  “听你的。”马三面觉得他们要公平,也得给老二老三给钱。

  今年烧鸡烤鸭的生意收尾,吴大汉两口子带着年礼来俞家走亲戚。

  “我们收的鸭子,胃里有石头,一斤有半斤重,幸好这是最后一批。我们把价钱给的太高了。”吴大汉叹口气说,他从没把人想的这样坏过。

  “五十五文一只确实贵。明年我给陆管家说一声,你回去也给方圆几里的乡邻带个话。明年不收鸭子,让他们少养一点。”

  歪风邪气不能长,吴家这是招眼了。

  “好。我们也想好好的休息几天。”吴大汉想不通,怎么有钱了,他的烦恼越多。

  吴桂花回家就去亲房找几个婶子说,明年自家再不收鸭子,安城的大掌柜以后自己做烧鸭。

  “让她一天到晚的嘚瑟,这不,不让做了吧!”等吴桂花前脚出门,后脚她几个亲房婶子就议论看笑话。

  “有两个钱,张狂的很!”

  “就是就是,见了长辈,昂首挺胸的向前走,简直是目中无人。”

  吴桂花呢,回家美美的洗了个澡,睡在暖烘烘的炕上抱着暖和的棉花被子,想象着背后那些人得逞的嘴脸。

  呸!

  以后让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过了年,吴大汉家的大门就上了锁。

  本来以为吴桂花说的是气话,现在却是真的吗?不收鸭子,那怎么能行呢!

第116章

  距离延州二百里地的时候,天空下起鹅毛大雪,不一会儿驴车上的粮食就湿了。

  俞荷只来得及把砖茶转移到马车里,叫张老头来马车车辕上坐着避雪,他穿着蓑衣不来。

  俞荷穿了羊皮袄陪他坐车,看雪,听他讲故事。

  “小姐,这才到哪里。贫苦人家一家只有一条裤子,男人穿着出门寻活路。老人妇女娃娃一天一顿饭躲在炕上熬日子,你看这四周光秃秃,连烧炕的柴草都没有。

  易家主人心善,每年冬天都要施药,要不然只这天气都要冻死大半人呢!

  这北地与江南就是两种活法。

  勤快点过得最好的就是那经年的老猎户,经验丰富,冬天能打着老虎,狼,鹿,送到王府和各家贵人家里换赏钱,三五年生活就够了。”

  “这么说,北地的人都擅猎?”看来周王是个好官。

  “也不一定,男人维护一家老小,吃的要好一点,打猎也不是逞一人之勇的事。世道艰险,一旦这个一家之主出了什么意外,他的家人就没什么活路了。”

  张老头想起什么,看向了远处。

  “那我要是能组织起五十个人的马帮,走南北货运,他们会不会愿意?”

  张老头拍膝盖保证,道:“小主子,你要是愿意组建马帮,招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可以优中选优,这天大的好事,他们肯定愿意来。”

  “还未请教张叔大名?”

  张老头有点把这个小娃娃看不懂了。只是主家让他来帮忙,听了故事不见退却,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现在问他姓名,是什么意思?

  “在下张玉林,是北地土生土长的人,年轻时当兵,现在退役,跟着龙威镖局混口饭吃,人送外号张全知。”

  “张叔既是自由身,要不,以后就跟着我做活。我准备买个小庄子,再招人组建马帮,走南北运货,南边我有销路。”

  “啊?小主子要雇我,我一个糟老头子能干什么。”张玉林惊道。

  “在我看来,张叔熟知北地风土人情,有丰富的活人经验,可比青壮年有用的多。您会相马,熟路,知道大家所求,加上你这一肚子老经验,谁也学不来。”

  俞荷笑着将人一顿猛夸。

  接着就许以重酬。

  “也不说一月给您多少工钱。一年我给你十八两,怎么样?

  要是您干得好,还可以再涨。今明两年就在北地行走,每月你可以休息四天。”

  这条件也太诱人,张玉林很是心动。

  只是小娃娃说话能算话吗?这一趟回去,开年三四月才有活,倒不如试上一试。

  “龙威镖局这次回北地,要等三四月才往南走,这一段时间我都闲在家里,小姐有事尽管找我。”

  愿意试试,这就是好兆头。

  “那就劳烦张叔,回去打听着看有没有人卖庄子,我先收一套。庄子最好在延州城郊,距离城门不远,预算三百两以内。事成之后,我给张叔一两银子做报酬。”

  “使的,使的。”比起重利,这一两银子更显实惠,张老头把自家附近大户人家的庄园过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点眉目。

第117章

  队伍突然停了。

  “邓先生,快,前面有人晕倒了!”有人急步高喊邓郎中。

  俞荷见师父师娘下了车,急忙追上去,小谭小跑着紧跟在她身后,刚才两个人说话,小谭带着小旋风在旁边走路。

  “俞荷,你——”邓三婶一身厚重披风,想让俞荷回马车上去。

  “俞荷,你来!”邓郎中的话几乎和邓三婶一起出口。

  俞荷接过师父手里的药箱,跟着邓虎往前走,人群退在两边,他们很快就见了病人。

  是两个衣衫单薄到几乎衣不遮体的孩子,男孩七八岁,女孩更小,四五岁的样子。

  “是冻的。”邓郎中上前查探,发现孩子被冻着了。

  身边有经验的人搓雪给孩子回温,这时候绝对不能烤火。

  有人就地烧水,邓郎中把自己水壶里温开水化了点红糖让人给孩子喂。

  “今年的天气反常,恐怕接下来还有暴雪。”龙威镖局的二把手胡龙威沉声道。

  “邓虎,俞荷,你们带着人去附近的村里打听一下,这是谁家孩子,叫他们的大人来。”

  “是。”邓虎俞荷带着小谭往不远的村庄跑,也有闻声赶来的村里人,来看情况。

  “这是杜二哥家的孩子,赶紧通知大娘和嫂子,这冷的天,咋敢让孩子这样跑出来!”杜泽端跑着来看,又跑回村。

  邓虎俞荷进村,打听到这户人家的住处,两间茅草房,柴门半开半掩,多半大人也出事了。

  邓虎进屋查看,俞荷扫一眼这四处漏风的草杆房,一贫如洗的

  屋里,第一次感受到北地的窘境,这也太穷了。

  “俞荷,快来帮忙。”

  一老一少两个妇人躺在地上,嘴唇乌青,口角挂着白沫,人事不省,再看土碗里黑乎乎的吃食,怕是吃东西中毒了。

  “小谭,快帮忙。”

  邓虎背上老婆婆,小谭背着年轻的妇女,俞荷端着土碗小跑着前面给师父传话。

  “师父,你看,这家人是不是吃什么中毒了!”

  邓郎中急急来看,“胡管事,你们先走,我们留下救人。”

  “邓先生,王妃有令,让我们务必保护好你们的安全。”

  “师父,带上这四个人走吧。回头等她们养好,自己回来。”

  邓三婶指挥着婆子丫鬟烧了一大锅温水,俞荷帮忙给这婆媳洗胃。

  就是灌水,再通过扣咽喉刺激呕吐,再按压腹部,将喝进去的水都吐出来。

  如此几回,看着两人吐到清水和黄疸,差不多了。

  拿来被子给盖上,邓三婶腾了一架马车,把这一家四口抬上车。

  “我们是定北侯府家眷,这四人先送我们府上救治,劳烦给你们族长带个话。”

  “多谢贵人活命之恩。话我杜泽端一定带到。”

  杜泽端从围观的村民里站了出来,“她们的户主杜二哥前几天进山打猎,死了,这一家老小……有劳贵人。”

  上马赶路,顾嬷嬷守着两个回温的孩子,时不时给喂点水,俞荷把花馍馍拿出来用开水泡开,让她给两个孩子喂。

  孩子见食就张口,顾嬷嬷喂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