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155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媒人,就请杨恒山的妻子黄聚英吧,你看呢?”

  “杨夫人是一品诰命夫人,请她做媒,与王爷,王妃,小王爷身份相配!在合适不过的。”

  “我明天亲自去延州一趟,到时候有劳三姐和三姐夫一起去万县。

  鲲鹏在西南任职,他们离得近,估计郡王府建在那边,成亲宴就在他自己的郡王府办。”

  这边府里的人,她是一个都不愿意见,但鲲鹏尚未成亲,得忍着。

  傍晚,就听说王妃要去延州,周王府已经在准备王妃出行的仪仗。

  邓郎中和邓三婶相顾无言,今天这消息太震惊,他们要好好缓一缓。

  “九妹妹心性坚定,她要的都能达成。只是俞荷还小,和小王爷,身份悬殊,孩子现在喜欢,以后要是不和,我们该向谁啊!”邓三婶脱下身上的命妇礼服,担心不已。

  “俞荷和鲲鹏都是好孩子。虽然性格迥异,总能找到共同爱好,一辈子太长,走一步看一步吧。我们两个一把老骨头了,又能再陪他们几年。”

  邓郎中想的多,只要是皇上王爷认可的正妻,不是妾,俞荷肯定愿意。

  她这几年做生意小心翼翼,巴不得有个郡王妃的身份加身,好大展拳脚商行天下。

  “俞荷这孩子真有成算,那玉佩我只当普通,她却知道怎么用利益最大。现在张全知已经是北地响当当的人物!”

  只是鲲鹏一旦有了郡王的封号,也就与王位失之交臂,这里是邓家守护百年的地方,想来就觉得遗憾。

  “王爷又暗示我,他对鲲鹏另有安排。”邓郎中笑着和妻子说。

  “要不是他偏爱庶长子,哪有今天这事。”邓三婶没好气的说。鲲鹏有母亲,最受气的是他的嫡长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王爷和王妃也并非没有感情。他们的事自己看着办去。鲲鹏,是我费尽心血养大的孩子,容不得别人算计!”邓郎中在妻子面前表露心迹,露出锋芒。

  “夫君说的对,狗屁倒灶的事,我们管他呢。”

  邓郎中笑着给俞有地写信,事情没成,也不能漏了风声。

  第二天,周王妃去达州烧香,仪仗浩浩荡荡出了城。

  丹慧领着几个孩子跟着满城的人一起看热闹。

  “王妃娘娘,好威风!”香萱憨憨的说。

  “是呀是呀,都是带刀护卫,有八百人之多。”朝念收起小手指,她刚刚数了,不算丫鬟,护卫有八百五十人。

  “我们回去吧!”朝云拍拍膝盖上的土,提醒道。

  “走,回去开店。”丹慧带着七个孩子往回走,为了看热闹,他们连早饭都没吃。

  不日,皇帝册封周王之子赵槿为平南郡王,恩准在象郡修建平南郡王府,主政象州,这是第一位封地不在其父境内,又有实权的郡王,影响和意义重大。

  ——

  “俞荷,邓郎中写信说五月初,他们要来万县。”俞有地下衙回来,递给俞荷一份信。

  “你觉得会因为什么事?”

  “师父想我了吧。”俞荷接过自己的信,拆开一看,又看眼亲爹,难道师父没说吗?

  “你就没有什么话要和阿爹说?”俞有地拿起小女儿桌子上精致的小点心,假装没认真听。

  “我的米粉店生意红火,南镇一百五十亩地种了做米粉的普通水稻,长势良好。

  我准备把村旁边三十亩沼泽地买了,六月种一湖的莲花,再湖边建一个凉亭,开一家文昌茶社,为文人墨客免费提供茶水点心。”

  “阿爹,你说,我这主意怎么样?”

  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心虚。俞有地只好问,“你阿娘又去米粉店了?”

  “是。阿娘觉着家里呆着没事可做,不如去米粉店帮忙,小谭也在店里。顾嬷嬷在南镇看着毛永利管着村里的米粉作坊。

  据我观察,咱县上的大地主都种香米。我把今年不收香米的牌子早挂出去了。小谭说街上已经有陌生的行脚商。”

  小俞荷说话现在是滴水不漏。

  “晚上,吃什么?”

  “香米饭和蔬菜汤。”

  俞有地又拿了一个小点心走了,纳闷这次家里做的点心好像更好吃。

  李二娘踩着点回来做饭,小谭也跟着回来。

  俞荷做好米饭,准备好菜,等着阿娘炒。

  李二娘用豆瓣酱炒了蒜苗回锅肉,做了一盆酸菜鱼片,炒了一盘水芹菜,一盘青菜。

  等俞有地坐下,俞荷让小谭坐在自己身边,一家四口吃起晚饭。

  李二娘笑着给俞荷夹菜,又温柔的和小谭说:“小谭,别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夹菜。”

  “谢谢夫人。”小谭点点头,吃相斯斯文文。

  就着爽口的酸菜俞有地吃了两碗米饭,带着狗孙子小旋风出去散步。

  俞荷收拾厨房洗碗,李二娘院子里和小谭一起泡脚,然后三人一起上街散步。

  初夏,是万县最舒服的时候,不热不燥,湖水环绕,只要有一条小船,就可以看尽附近的美景。

  南镇距离县城只十里水路,来去一趟花不了一个时辰,因为四周都是新开出的稻田和莲塘鱼塘,现在到处一片绿意盎然。

  俞荷把自己要开茶楼的想法和阿娘分享。

  李二娘笑盈盈听着,前两年陪俞梅绣嫁妆,她现在才发现自己不喜欢待在家里,喜欢出去和人一起说话,看热闹。

  “要不,阿娘跟我去南镇住几天。丁主簿给阿爹派了两个长随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阿娘不用操心阿爹会饿肚子。”

  晚上回来,李二娘就和俞有地说,她要去南镇住几天,帮忙看着俞荷建茶馆。

  “去吧。正好我最近要下村,也顾不上你。”俞有地换上俞荷给买的新袜子和布鞋。

  武灵儿和丁香凝来找俞荷去游湖,俞荷已经带着阿娘和小谭回南镇。

  “香凝,你说,我们在上元节碰到的那个姑娘会不会是俞荷?”

  “我们县上,没有哪家姑娘的容貌能越过俞荷。虽然戴了面具,可身形很像。”

  主要是县里镇里姑娘的家势,她们都知道,只有俞荷大哥是探花郎,父亲是知县,算是万县身份最好的姑娘。

  丁香凝想起大人的叮嘱,忙道:“别说,坏人名声可不是君子所为。”

  武灵儿嘟着唇,朝无人处翻个白眼,丁香凝聪明是聪明,就这点不好,过的太小心翼翼了,在她眼里,女子名声比天大。

  阿爹说过,她喜欢谁,抢了就是,他们武家儿女爱憎分明,不拘小节。

  “香凝,你说,是不是她?”武灵儿小声道。

  丁香凝蹙眉不语。

  “你也觉得是,对不对?”武灵儿心里乐开了花。

  丁香凝随她自说自话,阿母交待了,就当无事发生。

  ——

  回到石头屋,李二娘看到门口多了一个大鱼缸。

  “俞荷,你什么时候养的鱼?”李二娘看到鱼缸里游来游去的九条锦鲤很喜欢。

  “今年上元节开始养的,好看吗?”俞荷脸蛋顿时红扑扑,笑着说。

  “好看,胖嘟嘟的一看就很贵。”李二娘拿过旁边的鱼食,轻轻撒了几颗,鱼儿飞快的来食。

  “俞荷,这鱼真聪明。红、黄、白、黑,这两条红白鱼最好看,你看这条像不像戴了一个红帽子。”

  “阿娘,它就叫小红帽,是小谭的爱宠,顾嬷嬷喜欢这条红鲤鱼叫小红,你喜欢哪条……”

  李二娘空坐着,就这样看了一早上的鱼。

  “阿娘,吃饭了!”俞荷做好饭才叫她。

  “俞荷,你这里真舒服,收稻谷我也帮忙!”

  “好。你愿意,还可以去米粉作坊做米粉,这边的人,做米粉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做细米粉,是切出来的。”

  吃过饭,俞荷领着阿娘去看她位于另一个地头的米粉作坊。

第154章

  赵槿一身郡王礼服进宫谢恩,皇帝留他一起用午膳,饭后爷孙两个在御花园散步消食。

  皇帝看着孙儿英俊沉肃的脸,笑着说:“对你父王的决定,你可有怨?”

  “有——

  但皇爷爷都补给孙儿了。您破例赐予我重权,让我的权力越过父王,我对父王感激不尽。“赵槿答得太快。

  “好孩子。去了西南好好干,将来迁都北方,朝廷对西南的辖制必定不如现在,朕希望你能替你皇伯伯分忧,守好我们大周的西南门户。”

  “孙儿谢皇爷爷信重,必当竭尽所能,使百姓乐业,守好西南。”赵槿跪下道。

  “起来吧,我相信你的能力。”皇帝笑着把孙子扶起来。

  赵槿扶着皇帝,始终慢半步走在老人身边,皇帝已经习惯了。

  “你看,这花园的花,开的多好,多像你们这些意气轩昂的年轻人……”

  说着说着又说起赵槿的婚事,“要不要皇爷爷给你赐婚啊?”

  “能得皇爷爷赐婚,是孙儿的福气。”赵槿笑着说。

  皇帝看他脸上难得见的羞涩,知道是真心喜欢女方,又道:“等你们将来定亲,我见过人,再给你们赐婚。”

  这样,他也能见孙媳一面。

  “孙儿替她拜谢皇爷爷。”赵槿跪下磕头,小家伙礼都行的快了,惹得皇帝哈哈大笑。

  “没想到我孙儿还是个情种。罢了罢了,等你们订了婚期,我就给你们赐婚。”

  “谢皇爷爷隆恩。”

  “去吧,早早建府,皇爷爷等着喝你的喜酒。”

  赵槿将皇帝送回紫宸殿,大步流星回到宫外的周王府邸,准备行李,当天下午就坐船往万县走。

  达州,黄聚英接到信,每天让人在城门口等着,等周王妃仪仗驾临,急忙换了诰命礼服领着长媳孙女出门相迎。